Adolescent Health

利用商家软件漏洞诈骗­这种“薅羊毛”须禁止

- 文 / 舒孑伊

日前,一条“大学生利用肯德基漏洞­诈骗20余万元”的新闻冲上各大网络平­台的热门搜索榜,引发众人关注。

据悉,江苏某大学在校生徐某,利用肯德基客户端和微­信客户端之间数据不同­步的漏洞,“免费”吃了 20余万元肯德基,还将“薅羊毛”的方法传授给同学继续­牟利。后经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依法认定,徐某等5名学生,因犯诈骗罪、传授犯罪方法罪,被判有期徒刑2 年 6个月至1年 3个月不等,并处罚金不等。

本案的争议之处:利用漏洞“薅羊毛”,是诈骗吗?

利用系统漏洞牟暴利

2018 年 4月,徐某在使用肯德基客户­端点餐的过程中,无意间发现两个“生财之道”:一是在客户端用套餐兑­换券下单时,进入待支付状态后暂不­支付,然后在微信客户端对兑­换券进行退款操作,再将之前客户端的订单­取消,就可以重新获取兑换券,既分文未付还骗取了一­份兑换券。二是先在 App客户端用套餐兑­换券下单待支付,然后在微信客户端退掉­兑换券,再在App 客户端进行支付,便可以获得取餐码,这种方式等于分文未付­骗取了一份套餐。

发现这些漏洞后,徐某喜出望外。从当年4月起,除了自己这样点餐操作­外,徐某还将诈骗得来的套­餐产品,通过线上交易软件,低价出售给他人,从中非法获利。同时,还与同学有“福”同享,将犯罪方法当面或通过­网络传授给丁某等4名­同学。

截止到 2018 年 10月案发时,徐某的行为造成肯德基­品牌所属的百胜公司损­失 5.8 万余元,丁某等4人造成损失 0.89 万元至 4.7 万元不等。

行为已构成犯罪事实

随着互联网经济和数字­结算方式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养成­使用优惠券的消费方式,戏称为“薅羊毛”。起初,目的是为了省钱,以争取最大优惠力度,但随着网络平台漏洞的­出现,有些不法分子便从中找­到“生财门道”,利用漏洞侵财案件也越­发多见。

上述案件中5名同学的­行为,最后经法院认定为诈骗。法院认为,无论采用前述两种方法­中的哪一种,徐某都是利用系统的数­据不同步来实

施犯罪,并非系统本身发生的机­械故障或者缺陷。其次,徐某行为存在欺骗性。他欺骗百胜公司,隐瞒已下单又取消订单(或已退款)的事实,从而获得退款或获得取­餐码,实际上是“白吃”肯德基的产品。

徐某通过发起虚假交易,获取退券退款的行为,体现的是肯德基客户端­和肯德基微信客户端自­助点餐系统这一“机器”背后的“人”基于数据不同步而发生­错误认识,并在错误认识的基础上“自愿”进行财产处分,进而造成被害单位的财­产损失,故各被告人的行为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法院最终判定,徐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单位财物,数额巨大,并传授他人犯罪方法,其行为分别构成诈骗罪、传授犯罪方法罪。案发后,徐某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诈骗和传授犯­罪方法罪行,均系自首,依法分别予以减轻、从轻处罚。

根据被告人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徐汇区法院依法认定徐­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2年,并处罚金人民币6 000元;犯传授犯罪方法罪,判处有期徒刑10 个月,决定执行有期徒刑2 年 6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6 000 元。丁某等4人皆因相同案­由被分别认定为诈骗罪、传授犯罪方法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至 1 年 3 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 4 000 元至1 000 元不等。

知法、懂法更应守法

在系统漏洞和利益面前,有时人往往经不住考验。案件中的徐某,能想出此种方法牟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可以­理解为,他是个聪明的学生,但“聪明反被聪明误”,他的聪明用错了地方。他不应将歪脑筋用在违­法、犯罪上,一旦触碰法律底线,便会对人生造成负面影­响。

青少年阶段不仅是个人­智力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人格发展、形成健康自我意识的关­键期。该案件折射出,当下青少年的法律意识­还有待增强,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应对青少年加强法治­教育,增强法律意识,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学法懂法、依法依规,树立法治观念,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只有将青少年培养成知­法、懂法、守法的学生,才能使他们运用法治思­维,约束自我,规范自己的行为。

2020 年 12 月 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下简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已于今年6月 1日起施行。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率呈现上升­趋势,其中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增多。据最高人民检察院举行“落实‘两法’护航青春”新闻发布会上通报:依法严惩侵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保护救助被侵害未成年­人,精准打击性侵害未成年­人、故意杀人等多发、恶性犯罪,2018 年至 2020 年,共批准逮捕侵害未成年­人犯罪12.7 万人,起诉 17.1 万人。2018 年至 2020 年,对主观恶性不大、犯罪情节较轻的初犯、偶犯未成年人,不批捕4.7 万人,不起诉 2.8 万人;对罪行严重的未成年人­依法惩戒,宽容不纵容,批捕涉罪未成年人8.4 万人,起诉 11.6万人。其实,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

代表、陕西省西安市公安局莲­湖分局民警郝世玲就曾­建议,学校应加强德育与法治­教育建设,同时优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通过齐抓共管,积极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在以往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例中,盗窃案较为常见。2003年出生的戴某­于 2019 年 11 月26日因犯盗窃罪,被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人民法

院判处有期徒刑 2 年 10 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20 000 元 ;2001年出生的刘某­于 2019 年 5 月 13日因犯盗窃罪,被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并处罚金人民币6 000 元……

青少年缘何踏错路 行错路

这些正值青春的少年为­什么会踏错路、行错路,走上违法犯罪歧途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个人原因

未成年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型,在面对诱惑的时候不能­很好地管控、约束自身的欲望和行为,往往会将自身的利益诉­求通过错误的方式表达­出来,以致触犯法律。但这并不是全部的原因­所在,家庭因素亦是重要的原­因。

家庭原因

2019 年 8 月 2日,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人­民法院审理的一起案件­就很有代表性。2018 年 11月 19 日至 12 月 16 日,被告人徐某(女)带领其未成年子、女,多次在市城区内,采取撬坏门锁进入店铺­的手段,盗窃他人财物共计13 800 余元。法院最终判处徐某有期­徒刑1 年 3个月,并处罚金3 000元,责令徐某向各被害人退­赔经济损失。部分青少年没有受到来­自家庭的良好影响,对不良现象缺乏正确认­识,往往易踏错路、行错路,步入违法犯罪的歧途。

社会原因

当今社会发展速度飞快,国家一直在大力推动净­化文化环境,但仍有一些不良风气在­影响着青少年。在这些不良风气的影响­下,部分青少年无法分辨是­非,本就不坚定的意志力产­生了动摇,对何为正确行为的认知­产生了偏差,在做出错误选择时,却不知自己错在哪里,从而走上了犯罪道路。

如何预防青少年犯罪

那么,如何预防青少年踏错路,行错路,避免走上犯罪道路呢?要达到这样的目的,需做到如下3 点:

家庭方面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自觉学习家庭教育知识,特别是在中小学校等重­要节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的能力。在日常小事、为人处世等方面要以身­作则,在孩子的“第一课堂”中为其提供良好、优质的教育,使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家长不单单要关注青少­年的学习成绩,更要关注其心理健康、道德品质等方面,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正如《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所规定的,未成年人的父母应当依­法承担并履行好监护职­责。树立优良家风,培养未成年人良好品行。

学校方面

学校可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内容合理合法且程­序正当的校规校纪。同时,将预防犯罪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德育教育应指导教职员­工结合未成年人的特点,采取多种方式对未成年­学生进行有针对性且形­式多样的预防犯罪教育­活动。学校还应切实落实德育­教育工作,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做好教学工作中的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真正通过普法教育活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效预防学生误入犯罪­歧途。

社会方面

社会方面,要面向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活动,积极加强法制教育建设,通过有效的普及、宣传法制知识,使遵纪守法的观点扎根­青少年的心中;要对青少年的成长环境­进行优化,多关注单亲家庭学生、罪犯子女等特殊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要净化网络环境,引导青少年正确面对、认识自身欲望,防止由不良行为转化为­违法犯罪活动的事件发­生。

相信青少年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普法教育的指导下,不断树立法律意识;在家庭、学校、社会、政府等多方合力下,一定能够为青少年构筑­起预防犯罪的有效屏障,确保青少年健康快乐成­长。

开展应急救护培训、普及应急救护知识技能­是保护青少年生命健康­的重要举措,是学校健康教育和青少­年素质教育重要内容。近日,教育部办公厅、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办公­室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学校应­急救护工作的通知》。

高度重视学校应急救护­工作

各地教育部门和红十字­会要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协同,联合开展“救在身边·校园守护”行动,深入开展学校应急救护­知识普及、救护技能培训、救护设施配置、救护服务阵地建设等工­作,进一步提高校园应急救­护能力,切实保障青少年生命健­康。

扎实推进学生应急救护­知识技能普及行动

各地教育部门和红十字­会要将应急救护培训纳­入学校素质教育内容,融入教学教育活动、课堂教育与课外实践。小学阶段,重点开展安全教育和应­急避险知识科普宣教,树立敬畏生命、关爱他人理念。中学阶段,掌握基本应急救护知识­技能,培养自救互救和自我保­护能力。大学阶段,普及应急救护、防灾避险知识技能,倡导救护志愿服务。将应急救护知识技能纳­入学生军训,切实提高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普及率。鼓励高校开设应急救护­相关课程并纳入学分管­理。

加大教职员工救护培训­力度

各地教育部门和红十字­会要按照《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 年)》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教职­员工救护培训力度。到2030 年,中小学教职员工接受救­护员公益培训的师生比­例原则上不少于1:50。要突出重点,积极推进校医、体育教师、班主任等重点教职员工­培训取证,切实提高意外伤害现场­施救能力。对取得救护员证书的校­医、体育老师、班主任等开展救护师资­培训,培训合格的师资在军训­期间等,对学生进行防灾避险知­识普及培训,提高学生避险、救护技能。

加强救护服务阵地建设

各地红十字会和教育部­门要积极推广在学校配­备急救箱、AED(自动体外除颤仪)、应急救护一体机等急救­设备,建设“博爱校医室”,完善急救培训和设备设­施配置,加强救护培训和演练,有效增强校园救护服务­能力。依托救护服务阵地,发展救护志愿服务队伍,开展应急救护志愿服务,宣传推广学校应急救护­先进典型,大力倡导“人人学急救”的良好风尚,为保护青少年生命健康、助力构建和谐平安校园­作出积极贡献。

摘编:教育部网站2021 年5月 27 日网址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7/moe_943/ moe_946/202105/t20210527_533884.html(2021 年 6 月10 日)

 ??  ??
 ??  ??
 ??  ??
 ??  ??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