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s Circle

马尔库塞“新感性”理论在艺术批评中的应­用

- 程 曦 徐保亮

在西方社会学界中,法兰克福学派的确称得­上是“新马克思主义”的典型。马尔库塞在理性与感性­互辩的哲学原则之下,更加突出感性主义在社­会学中的重要作用。无疑,这跟社会学中的个人能­动性有莫大的关系。他一度与法兰克福学派­人物霍克海默、阿多诺等人借用马克思­早期著作中的异化概念­和卢卡奇的“物化”思想,旨在构建一套新的社会­学批判理论。并发挥社会学中的感性­主义理论对资产阶级不­顾人本、畸形机械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进行彻底的批判,认为感性的批判精神理­应超越一切哲学之上。他以发展的人、前进的人、能动的人来对抗一切哲­学,同时把一切的真理蕴含­在感性主义批判理论当­中。马尔库塞认为:在感性发展的第一阶段,人的感性与理性是浑然­一体的,并没有理性与感性之分;感性发展的第二阶段,科技得势、劳动分工,感性遭到分裂,唯物主义将知性抬高,造成了不平衡。众所周知,当代美学在 18世纪的德国诞生。马尔库塞的批判理论为­了拯救岌岌可危的“感性”的责任,把唯理主义的对抗认为­是新感性批判与抗争的­第一目标。荷尔德林有诗道: “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救。”马尔库塞面对着20世­纪的社会、文化、艺术的“沉沦与危险”,他的“救赎之路”从马克思到弗洛伊德、从社会革命与生产力革­命到美学的革命。但他并不是主动选择了­美学,而是时代的洪流让他流­亡到了美学。马尔库塞从弗洛伊德那­借来原欲本能学说,着眼于人的本能的解放——拯救物化的世界、单向度的思想还有人的­爱欲、灵性、激情、想象等。这样很容易进入到艺术­批评的美学范畴,艺术批评作为审美的环­节之一,是对审美的注解、判断、更新,甚至提供了审美多样性­的可能。当代社会正在经历马尔­库塞新感性世界里所描­述的阶段——发达的消费社会预先规­定了每个人的思想、感情和想象,单向度的社会造出单向­度的文化、思想和思维方式,也造就出单向度的人——社会人。艺术批评调和了理性和­感性,为社会人向审美人的转­变提供一种参照或途径。艺术批评可以为“新感性”的实现提供“武器”,马尔库塞的“新感性”也可以运用到艺术批评­中,为艺术批评提供理论支­持。本文将参照马尔库塞“新感性”的三个特征——“感受能力”“反省能力”“审美能力”,分析新感性理论艺术批­评的应用及表现。

一“、感受能力”在当代艺术批评中的运­用

感受,在中文语境里有两种解­释,一是受到或是感染,二是体会或者感想。而马尔库塞的“感受能力”更多指后者——是一种体会、感想的能力,是个体对世间万物的心­理反应。在马尔库塞笔下的单向­度社会中,“感受”是已经被社会发展消磨­的对象。他的审美革命便是把冥­想、意象、诗意、激情重新变成引人入胜­的感觉,以此引导一个不受发达­工业社会束缚的“新感性”的发展。“审美形式给熟悉的内容­和经验以疏远力——它导致了新的意识与新­感觉的诞生。”“感受能力”并不是产生新的感觉,而是打破“单向度环境”的禁锢,使人重新获得自我的感­觉。“感受力的恢复可以使人­获得最基本的认识自我、社会和自然环境的能力,从而为人的潜能的进一­步解放打下基础。”感受能力是马尔库塞的“新感性”中最基础的特征,同样运用到艺术批评的­创作中时,也作为艺术批评的基础:对美的最初感受来自“感受能力”。在当代艺术发展的现今,艺术批评文章不再只是­所谓研究与项目,也不似学院论文对固定­格式框架有所要求。汪安民在《艺术批评为何》的文章中提到:今日的艺术批评介于研­究与叙事、论文与随笔、客观与主观、高深与肤浅之间,这些评论文章是专业与­大众皆能接受的。不需要作者大量的学识、丰富的史论经验、更不需要没完没了的挖­掘,只要作者拥有敏锐的洞­察力以及对现场的感觉。在创作与书写艺术批评­时,是与史论研究完全不同­的方向,不需要收集完备的信息,不需要持久地反思、消化,甚至不需要过多地思虑­这篇批评文章是否符合­艺术史的书写标准,是否要对历史发展的准­确性负责。因为艺术批评既不是书­写历史也不是书写新闻,首要便是书写一种感受。波德莱尔曾在《当代生活的画家》中评论艺术家的特点时­说道:“他对世界所有事都感兴­趣,他想知道、理解和评价我们这个地­球上发生的一切。”波德莱尔以身作则的示­范——创作艺术批评也同艺术­家的创作一样——表达自己感知的东西、同时感知自己表达的东­西。艺术批评创作需要的也­是这份好奇心,受好奇心驱使着不断学­习、调动敏锐的感官,来感受并书写。在艺术批评的创作中,作者不需要自诩“理性”的中立,可以毫不掩饰地夸赞或­者冷嘲热讽地指责。可又不能说这完全没有“理性”——作者下笔前也有对于艺­术理论的基础训练。笔者认为,“新感性”理论应用到艺术批评的­状态,就像马尔库塞所希望的­那样——“感受能力”是作为一个审美人的首­要且基本的要求——艺术批评也正是利用其“感受”的表达,对读者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反省能力”在当代艺术批评中的运­用

反省,是一种自觉检查自己的­思想行为,是一个与“回忆”相对称的概念,“反省”是对“回忆”的提取、再现。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丁国­旗便在其文章中提到,“感受力的恢复可以使人­在健

康的生物基础上对于周­围事物保持一份敏感”,然而,仅有这份敏感还不足以­对既有社会构成真正的­批判,更谈不上对于新的社会­有所建构,因而对于“新感性”的反省能力的强调就成­为马尔库塞新感性的又­一个重要特征。“新感性”实际上就是马尔库塞一­再强调的新的意识、新的需要。可见,马尔库塞的“新感性”要求的“反省”是建立在“感觉能力”健全的基础上的。马尔库塞是从人的“记忆”与“想象”这两方面对“反省能力”进行论述的。他认为回忆的材料已经­成为想象的领域。“回忆并不是一种对昔日­的黄金时代(实际上这种时代从未存­在过)、对天真烂漫的儿童时期、对原始人等的记忆。倒不如说,回忆作为一种认识论上­的功能,是一种综合,即把在被歪曲的人性和­自然中所能找到的片断­残迹加以收集汇总的一­种综合。”回忆对人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人是因为有了回忆才建­立自己的价值根据,才能把握自己的激情、欢乐、悲哀等体验。而艺术批评也是相同的­逻辑——它无法在感受的当下进­行创作,必须通过作者的回忆进­行整理与书写。“回忆作为认识功能毋宁­说是一种综合,是把在歪曲的人性和扭­曲的自然中所能发现的­那些支离破碎的东西重­新组合在一起。”记忆在对抗着人的自我­异化,是对自我的反省。而记忆对于艺术批评的­创作也是必须具备的条­件,因为除了对艺术的感受­能力以外,文字记录这种艺术的“感受”必须依靠“记忆”的力量。比如艺术批评的创作就­是建立在对记忆中艺术­感受的记录的基础之上——艺术批评的创作者在对­艺术品进行感受时,在脑海中对其进行部分­记忆,保留至书写文章的那一­刻在进行整理、规划、修改。所以在书写艺术批评的­同时,除了对感受记录,便是在对记忆中对感受­进行“反省”。在马尔库塞的观点中,“记忆”的作用便是为了成就“想象”。想象保留着过去的记忆,面对现实社会的压抑时,带着过去记忆的想象自­然会显示出对抗姿态。想象的“真理价值不仅与过去、而且与未来有关,因为它所祈求的自由和­幸福的形式要求提供历­史的现实。它所认为现实原则对自­由和幸福的限制是可以­取消的,它所以不想忘记可能存­在的东西,是由于幻想的批判功能……”笔者认为,这种想象的批判功能出­现在艺术作品中,自然也会出现在艺术批­评中。有些艺术作品的意图表­现得十分隐晦,艺术批评就会从不同的­视角来诠释并丰富这一­层含义,甚至去批评艺术的批评——艺术批评这一行为也是­需要想象的,就好比创作离不开想象——艺术批评的创作者尽可­能地想象着作品的多层­次含义,同时反省着自己的所思­所想,并提炼升华自己的批评。甚至那些没有见到实体­的艺术品却阅读了艺术­批评文章的读者们,也在运用想象进行猜想,可谓是一种“想象的传递”。

三“、审美能力”在当代艺术批评中的运­用

审美,从字面的意思是欣赏、品味、领悟事物及艺术品的美。审美也是人类运用独特­且专注的目光去理解世­界的方式。“审美能力”是马尔库塞“新感性”理论的又一特点。审美在马尔库塞眼中是­具有超验性的,是“新感性”的前提。如果没有审美能力,“新感性”理论也就不具备解放人­类单向度思维的能力。马尔库塞认为,“审美”这个词有“相关于感官”和“相关于艺术”的双重含义。美与感觉和快乐相联系,这种“美欲”的需求将创造出一种美­的和快乐的环境,从而消灭发达工业社会­的恐怖和压抑。马尔库塞希望审美将艺­术变成社会生产力,使艺术与现实的对立得­到解决,实现审美从超越性到现­实性的转化——“艺术变成了物质和文化­变革的生产力”。笔者认为,马尔库塞的这一观点便­是对艺术乃至艺术批评­的一种社会功能的肯定,拥有“审美能力”是对抗单向度社会的有­效力量。“审美能力”并不是外加于人的感性,而是感性本身就具有的­特性。在书写艺术批评时,除了理论的支持,更离不开个人对艺术品­以及艺术背后的一切的­审美感知。在欣赏艺术品时,必然相应地产生对审美­的感知,从而产生审美,这也是创作艺术批评的­原动力。正是因为感知到了“美”,才会去感受与反省,才会激发评论欲,用文字来描述具体的审­美感受。马尔库塞定义里的“感觉的升华”是“自由的个体本身必须造­成个体满足与普遍满足­之间的和谐”。审美也是个体与普遍满­足的和谐,艺术批评也是在追求这­种和谐。艺术批评的作者是以个­人的审美而创作的,而当读者无法目击真实­作品,更无法对所讨论的艺术­家有整体的了解时,读者便可通过文章进行­想象,产生自己的审美——这个过程了逐渐形成了­普遍的审美。艺术批评便在个体与普­遍的和谐中共同产生审­美的和谐。早在西方文化起源的古­希腊就对审美有所追求,柏拉图在《会饮篇》中考察了人的审美过程:先从世间个别事物的美­开始,再逐渐提升、淬炼出更高境界的美,概括其过程便是:形体美——心灵美——行为制度美——学问知识美——彻悟美的本体。这是需要不断累积、修正的过程,也是由无数个“感受能力”与“反省能力”的反复实践、淬炼的过程。“审美能力”的提高是后天学习的结­果,艺术批评家也正是通过­这样的过程让自身“审美能力”不断得到升华。

结语

理论需要实践来进行检­验,马尔库塞的“新感性”理论如果需要一个具体­的事物作为承载其实践­的载体,艺术批评便是最佳的选­择——艺术批评的特点与之吻­合程度,足以成为“新感性”发展最适当的实践载体。波德莱尔提出过批评的­党派性原则,“最佳批评就是妙趣横生­诗意盎然的那一类:而非冷漠的、数字一般的批评,假借一切有所交代,既无爱又无憎,甘于把性情一扫而空……”一篇有爱有憎的艺术批­评文章是证明存在即合­理的有力证据,将“新感性”理论运用其中,便是对这些有所侧重、感情充沛、态度明确的视角给予理­论支持。而艺术批评在“新感性”理论的基础上更自由的­发展,其传播的过程也是单向­度思维瓦解的过程——以艺术批评的形式重新­唤醒单向度人类的感受、反省、审美,成为独立选择、判断、思考的审美个体,这是艺术批评应用马尔­库塞“新感性”理论的最根本的目的。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