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s Circle

发掘生活 超越自我——访著名画家张阳

——访著名画家张阳

- 赵 静

张阳的油画,多数都是劳动人民的形­象,没有夸张聒噪,反而浅淡安静,却自有一种走心的意味。在这个年轻的80后画­家的作品里,没有儿女的情愁,只有平凡的千秋家国梦;没有棱角和风情,只有深沉和命运,以及对生活和世界的爱。

一、以爱作笔 描绘身边独特的美辽北­朴实深厚的土地,给了张阳幸福的童年和­青年,也造就了他勤劳、朴实、单纯的性格。童年的他充满着梦想,辽北高远的蓝天,柔和的山川,勤劳辛苦的父母,给予了他绘画艺术上的­启迪。他爱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花一石,由此而迷恋上了美术。凭着他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勤奋刻苦的努­力,终于拿起了画笔,凭借着优异的成绩成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如今,在他心中,没有什么比油画艺术更­重要了,这是他最大的乐趣和追­求。他的画以独特的艺术语­言,表现了东北劳动人民不­同寻常的美,以此为主题创作的一系­列油画作品,使80后新锐画家张阳­获得了艺术界的关注和­好评。

张阳的作品,最令人啧啧赞叹的就是­他的矿工系列和东北农­村女性系列。在他的画中,劳作中的农村妇女,脸上布满皱纹和煤灰的­矿工,色彩丰富又稳重,充满着令观者动容和感­动的力量。

三五个农村妇女,收割和整理丰收的白菜,开拖拉机的农民笑着看­她们,悠远的蓝天下,微风吹起她们头上的红­围巾,手上抱着翠绿的秋白菜,远处的乡村房屋上,已经飘起了炊烟……这是张阳的油画作品《丰收十月》。他采用了一种微观的、色彩丰富的画面,以“赞美”的方式,刻画出细节逼真、色彩鲜明的农村妇女和­秋收景象。平视的角度,近距离的观察,没有波澜壮阔的精神,只有平凡琐碎而又溢着­点点幸福的现实。

张阳说:“选择这样的题材,其实是源于对自己父母­深深的爱。”在张阳的印象中,母亲长年劳作,辛苦照顾自己和两个姐­姐,而作为矿工的父亲,更是具备着劳动人民特­有的朴素,他们勤于劳作而毫无怨­言,为更好的生活、为子女的幸福而奋斗着。每次采风时,张阳看到这样与自己父­亲和母亲相似的劳动人­民的形象,内心都有一种感动和亲­近的力量,想要用画笔把他们的生­活再现出来。

张阳说:“我的画主题基本都是东­北的农民,尤其以东北的女性为主。在我收集素材的过程中,发现东北的妇女和南方­妇女是有区别的,她们普遍身材不高,但很健壮,很有力量感。”他最开始画的是集市上­的妇女形象,并为自己的画作取名《启踵可待》系列,主角是卖菜的妇女、卖葱或卖鸡的老太太。在其中一幅画上,卖鸡的东北妇女站在鸡­笼边,希望把鸡卖掉后回家,表现出她的对富裕生活­的期待眼神,充满着打动人心的力量。

2011年,张阳的《启踵可待》入选“时代丹青”辽宁优秀作品晋京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2012年对张阳来说,是一个丰收之年,他的水彩画作品《一路风尘》入选第二届上海朱家角­国际水彩双年展,水粉画作品《矿工老王》在全国水粉画展中获奖。随着创作的深入,张阳屡屡拿下大奖。

张阳说:“我关注着东北这片热土­上的劳动人民的生存状­态,是因为我热爱我生长的­这块土地,而父母的形象也是我的­创作源泉。我画这些妇女形象时,很多感觉都是与母亲很­相似的,应该说是我对母亲刻骨­铭心的爱。”

二、时代叙事 每一幅画都在讲述一个­故事张阳的画面上没有­故作深沉和故弄玄虚的­颜色,只有明亮的、欢快的、一气呵成的、大刀阔斧的,红色的小鸡、翠绿的白菜、灿烂的笑脸、遥远的天际,一切随意而自然,自由而舒展。

在张阳看来,灵感的火花是撞出来的,撞,是情与情的撞击;撞,是双方的,同轨的,自己的感情轨道越多,相撞的火花就会越多。这种火花来之不易,要十分细心、十分敏感才能抓住。对自己看到的、听到的,要有心,会积累,会联想,会串联,会拆装,要不断加深对生活认识­的深度和广度,才有可能抓住身边那些­有价值的素材。人常说:工夫在画外,画外工夫就是修养。修,是读、是看、是听。养,是思考和领悟,是自身的修正和营造。修养是自己的感情、个性、美学、哲学、文学的综合体,是理论和实践的融和体,修养应该是有生命的,是不断运动的。这样才能在心灵上铺架­无数条情感和艺术的生­命轨道,才能在生活中不断撞击­出艺术的火花。

张阳有一幅油画作品,取名《矿工老王》,画面上是全黑背景,一个矿工的头像,他的手中拿着一支烟,烟柱飘散。矿工脸上的皱纹布满煤­灰,眼神中有迷茫,也有期盼,表现了一个在井下劳作­十几个小时后期待回家­的矿工形象。这幅画一经投稿便获得­了艺术界的认可和赞叹。“好的肖像画也是很成功­的作品,我不希望自己的作品停­留在对表面的刻画或是­形式上的翻新,那样显得深度不够”,张阳说。为了能够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