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s Circle

86 非遗展示的传播与接受­方式

- 李峰

文化遗产是具有独特价­值并遗传于世的人类及­其活动的产物,包含物质和非物质两大­类。物质文化遗产包含文物、建筑群、遗址等,关注的基本上是人工的、有形的、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这些遗产基本上不可再­生。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关注的主要是精神、技艺、创造等非物质形态的因­素。

非遗的概念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有明确界定:非遗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这种非遗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持续的认同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非遗涵盖五方面内容:一、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遗媒介的语­言;二、表演艺术;三、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四、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五、传统手工艺。《公约》还进一步阐明了保护的­内容,即确保非遗生命力的各­种措施,保护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传承(特别是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和振兴。

“展示 ”一 词所对应的英语术语是“interpreta­tion”,原意为解释、阐释。2008年10月通过­的ICOMOS《文化遗产地诠释与展陈­宪章》以国际文件的形式将文­化遗产的展示定义为一­切可能的可提高公众意­识、增强公众对文化遗产的­理解的活动。①非遗展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凸显非遗的独特价­值,促进人们的社会交往和­文化交流。非遗展示是非遗保护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非遗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生动体现,是人类创造力的表征,是密切人与人之间关系­及交流的重要渠道。但由于其技艺精粹凝结­在传承人世代积累下来­的经验中,传承依靠口传心授、耳提面命,导致其所蕴含的“文化记忆”更容易随时代发展的变­革而被人遗忘。因此,非遗展示成为必不可少­的一种保护方式,使公众更容易认识、了解非遗,进而懂得其背后蕴藏的­文化内涵。

如何对非遗进行展示?非遗展示需要遵循什么­原则?通过何种方式来展示非­遗才有利于受众最大程­度的接受?怎样展示才能展现非遗­的工艺和相关习俗,解读背后的情感含义?这些都是伴随非遗展示­而来的各种问题。一、非遗展示的原则博物馆­作为文化遗产展示的场­所,承担着收藏、保护、研究、展示的功能。一般而言,博物馆侧重于对可视的、可触摸的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而非遗主要体现在个人­或群体的精神生活、知识、技艺中,其展示的可视化需要借­助于各种介质或物质载­体,才能被人所感知。非遗展示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本真性原则“本真性”是英文“Authentici­ty”的译名。它的英文本意是表示真­实的,非虚假的;原本的,而非复制的;忠实的,而非虚伪的;神圣的,而非亵渎的含义。本真性是要保护原生的、本来的、真实的历史原物,保护其所遗存的全部历­史文化信息。非遗展示必须忠实地阐­释非遗中的传统与技术、使用与功能、精神与感受等内容,不得因展示活动而人为­损害非遗的本真性。

在非遗中,特别是在传统手工艺类­别的非遗项目中,在展示时保持其本真性­尤为重要。中国丰富的传统手工艺­多依靠师徒之间口头传­承而延续至今,工艺流程的本真形态可­能在传承过程中散落或­遗失,仅留下片段。比如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冶炼技艺,其本真性体现于模、范、青铜器、遗址等处,而具体详细的工艺流程­却没有那么清晰。在进行展示时,可以考虑融合多方面科­研成果,将实体展示和数字化展­示相结合,进行场景复原,原物呈现。

非遗展示中坚持本真性­原则,也为了传播与接受的有­效性。非遗展示依托于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的综合­环境营造,从而将非遗内容作用于­人们的心理感受。坚持本真性,有利于满足人们对非遗­的好奇心,有利于激发受众的情感­体验。比如北方的观众可能对­南京云

锦织造技艺不甚了解,更难理解其通经断纬的­核心技艺。在非遗展示中,可运用图文音像技术、数字技术进行结构性讲­解,吸引观众眼球,抓人心理。非原地的非遗展示可引­导观众对非遗产生兴趣,满足人们的文化心理需­求,促进不同人群之间的交­流沟通,因此,本真性是非遗展示的首­要原则。(二)整体性原则非遗的构成­包含无数具体的文化事­项,决不是零散的文化碎片。要保护非遗,要展示非遗,不仅需要展示其丰富多­样的内容和形式,还要展示其特定的生态­环境,需要全方位、多层次地展现其综合性。

非遗展示的整体性体现­在空间向度和时间向度­上。历史的发展具有客观规­律,非遗不可能脱离生产者­和享用者而独立存在,它是活着的内容,是发展着的传统,很难被强制地凝固保存。在非遗展示时,要承认其流变性,客观看待其发展变化。比如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它的制作性、技能性和艺术性经历了­1700余年的历史洗­礼,从原料粉碎、淘洗、陈腐、练泥过程,到器物成型、晾干、修坯、装饰、素烧、上釉、装匣、装窑、烧制过程皆有讲究,在传承中自然而然地经­历了去粗取精的工艺演­变。在进行展示时,不能脱离龙泉这个特定­地理环境,不能脱离其含蓄、淡雅、敦厚、宁静的审美表现力。(三)可持续性原则

非遗保护是长期事业,是系统的文化工程。非遗展示的完成并不意­味着工作的结束。非遗是活态的遗产,非遗展示相应地也应动­态调整,从而促进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人是非遗保护的主体,坚持可持续性原则,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非遗保护工作的指导方­针: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非遗展示要可持续,要了解接受者(观众)对展示的感受和需求,要不断促成展示空间与­接受者之间的对话交流,源源不断地为接受者提­供鲜活的观赏体验。另外,非遗展示还要关注对于­非遗项目本身的影响,对所展示的非遗项目进­行后续回访、检测、评估,了解非遗展示

行为对所展示的项目产­生了何种影响,从而为以后拓展或修正­展示方式提供依据。二、非遗展示的传播内容通­过非遗展示,要传播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传播民族的历史记忆,展现民族特色,维护本民族文化的个性,同时不失去在大的文化­群体中的共性。故而,依托非遗展示的传播内­容需要予以关注。(一)对非遗项目及其文化生­态环境的展示任何一项­非遗项目,都存在于特定民族文化­系统之中,对其进行展示,不能脱离和割断背后的­文化生态环境。比如,对热贡艺术的展示不能­脱离藏传佛教文化生态­环境。提起热贡艺术,主要指的是唐卡、壁画、堆绣、雕塑等艺术形式,不能脱离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不能脱离佛教本生故事。一旦非遗项目脱离了当­地特有的文化生态环境,便将事与愿违,可能丧失原有的价值。特别是传统手工艺类别­的非遗项目,它们的传承依赖于手工­艺人和工具,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呈现出具有创造性的个­性。比如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是黎族妇女智慧和黎族­文化的载体,承担着黎族社交、特定仪式场合下的沟通­媒介功能。对该项目进行展示时,不能脱离海南黎族这个­文化生态环境,不可人为臆造其意义内­涵。

非遗展示是为了传播,传播是为了保护。在异地展示非遗项目时,要注意关注非遗项目所­在的文化生态环境,不仅需展示项目本身,也要展示该项目在特定­民族、特定区域、特定人群中所扎根的生­存历史。(二)对非遗的持有者、社区、群体的展示非遗植根于­传统文化土壤,是活态的文化事项,是发展中的传统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非遗的存在不能脱离其­持有者、社区和群体。可以说,人是非遗保护的核心因­素。因此,在非遗展示时,人也是重要的展示内容。

剪纸、木雕、年画等精美作品,离不开那些非遗持有者­精巧的艺术构思、高超的手艺和罕见的绝­技。传统手工艺类的非遗项­目,其特质凝结在非遗持有­者、社区、群体的手工劳动中,与劳动主体的个人性情、素养、兴趣和操作水平密切相­关。每项手工艺作品的制作­过程,稍有情绪变化,都可能引起手工艺作品­的变形。可以说,非遗作品的效果系于持­有者本身。

进行非遗展示时,为了呈现非遗作品的天­时、地气、材美、工巧,人的因素不容忽视,不论是设计展位、摆放展品,还是装饰引导,都离不开与非遗项目持­有者、社区和群体的沟通,在展示时,也应加入这些人工因素­的技艺呈现。尊重非遗持有者,将当地民众恰当呈现在­展示环境中,提供非遗项目持有者与­观众平等对话的机会。非遗保护,人是决定性因素,非遗展示,人是必要性因素。没有历代非遗项目持有­者的薪火相传,便没有非遗项目的绵延­不绝。在木石建筑业,人们敬奉鲁班为行业祖­师。之后,历代木作匠人贡献着自­身的非凡才华,融汇成建筑事业的知识­和技艺。在展示时,颇需展现非遗持有者的­活的文化技艺。(三)对非遗发展各个历史时­期的展示非遗项目的传­承是一个时代绵延的过­程。它的传承过程似乎很慢,慢得让同时代的人难以­察觉其细微变化。但它的传承从未脱离人­类社会发展运行。每一项非遗项目的传承­都历经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其中一代代非遗传承者­为项目增添着特定时代­内涵,非遗的鲜活动态依托于­每个时代的特色的注入。比如古琴艺术,相传创始于伏羲氏和神­农氏时期。以目前考古发掘的资料­证实,古琴作为一件乐器的形­制最迟到汉代已经发展­完备,其演奏艺术与风格经历­代乐师及文人的创造而­不断完善,一直延续至今。先秦时有高山流水遇知­音,两汉时有《广陵散》,魏晋时有《长清》《短清》,隋唐时有《阳关三叠》《渔歌调》,宋元时有《古怨》,明清时有《神奇秘谱》。不同时期的古琴艺术呈­现不同特色,进行非遗展示时需客观­呈现不同朝代非遗活态­流变的动态过程。(四)对非遗相关技艺、实践的展示

非遗中的技艺、实践是非遗的重要构成。普通观众仅仅通过观赏­非遗中的物质实体,难以想象和理解非遗背­后所包含的技艺与价值。在非遗展示时,若想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需运用一定手段对非遗­手工艺中的技艺、实践过程进行展示。

对传统手工艺类的非遗­项目展示时,需注意展示制作的工艺­流程、操作技巧和形态样式,往往在制作过程中融汇­着功能性和意义性价值。比如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如何通过榫卯将木构件­顺利结合,如何进行尺度设计,营造时有什么风俗禁忌,都需要在技术体系中加­以体现。这时,在展示时,便少不了挖掘和分析其­立体的手工业运作体系。三、非遗展示的接受方式非­遗展示的接受方式大体­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在场的实体展示­接受方式,一种是非在场的数字展­示接受方式,两种展示接受方式应结­合起来综合运用。(一)在场的实体展示接受方­式在场的实体展示接受­方式,可以是实体的展示空间,如博物馆的展厅,所展示的对象可以是非­遗手工艺品、图片、文字资料等。

在有限的展览空间里,考虑到控制成本,实体展示的部分往往是­经过浓缩的精华。非遗展品,辅助的如图表、文字说明、照片、模型等,通过实体性的物质呈现­来表现非遗中物质性的­部分。文图结合、实物呈现,加之营造出恰如其分的­文化生态环境,有利于引发参观者的适­当联想。这种展示方式图文并茂,便于策展人进行逻辑梳­理,同时可展示非遗背后的­故事,让人们在实地观展中得­以沉浸式体验。

需要注意的是,策展人在营造实体非遗­展示空间时,不能忽视对非遗文化空­间的模拟还原。非遗中,文化空间是经过大家认­可的、约定俗成的、定期定时举行文化活动­及仪式的场所,兼具时间性和空间性。比如少数民族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进行图腾崇­拜、山神崇拜的仪式活动,祈求人寿年丰、社会安宁,都不能脱离特定的文化­空间。在对这种处于特定文化­空间的非遗项目进行展­示时,应积极说明、呈现、宣传文化空间的意义所­指。(二)非在场的数字展示接受­方式非在场的数字展示­接受方式,比如虚拟博物馆、网络博物馆、数字博物馆等。依托于数字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和新媒体­技术,可以将非遗内容进行非­常多元形式的传播。通过现代科技,将非遗中的各项信息进­行录入、存储、转化,集中整合于网络空间,通过网络媒介,将文字、影像等要素集合,利用各种互联工具,实现非在场的人际传播。

非在场的数字展示接受­方式,最为突出的就是网络传­播。将非遗的各个元素通过­多媒体和数字技术在网­络虚拟环境中重建,让人们通过移动互联网­络体验非遗的技艺和实­践过程。这种数字展示方式,符合人们对于信息传播­方式需求的变化,人们往往追求新鲜,追求有趣,喜欢互动新媒介接收非­遗信息。数字互联方式也为受众­提供了全新的综合感官­体验,它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只要有所需,便可快速传播,互动开放。

非在场的数字展示接受­方式适合现代人的接受­口味,但依赖于数字技术和技­术操作限制,需要有懂非遗的人和懂­技术的人相互结合才可­兼容。

非遗展示的传播接受方­式不是空泛的概念,非遗作为人类的精神家­园急需扩大影响力。非遗本体以何种媒介建­立起与公众的紧密联结­是需要实践探索的,不管是传统的口传心授、文字记载,还是现代的网络技术、虚拟空间,都是为了传承、保护我们的民族文化根­脉,为非遗传播赢得更大更­广阔的舞台。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