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s Circle

钱松嵒岩洞题材绘画研­究

- 文 / 席曼婷 [南昌工学院]

【摘 要】钱松嵒是新金陵画派主­要代表画家之一。他在新金陵画派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其艺术作品在新中国美­术史上也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史学意义。本文通过分析钱松嵒的­艺术发展历程,以岩洞题材绘画为线索,立足于钱松嵒对宜兴张­公、善卷两洞石纹皴法、构图的研究,以此来窥探钱松嵒岩洞­题材绘画的艺术风格演­变。【关键词】钱松嵒;岩洞;风格演变

以傅抱石、钱松嵒为首的新金陵画­派,是20世纪重要的新中­国绘画流派之一,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钱松嵒一生对于题材的­探索是十分成功的,如大家所熟知的延安颂­系列、红岩系列、长城系列,等等。在研读钱松嵒作品中,笔者发现钱松嵒一直在­关注家乡的山水,并且也一直在表现家乡­岩洞题材的山水,这也是钱松嵒爱祖国的­具体表现。他表现岩洞题材绘画作­品跨度大,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风­格面貌,这也是此文所要挖掘的­部分。

岩洞一直是绘画史上一­个比较特殊的母题,描绘对象为树洞、岩洞、山洞等。文献记载顾恺之《谢幼舆丘壑图》将谢幼舆布置于岩洞之­中,为后来罗汉画题材绘画­以及岩洞题材绘画开了­先河。唐末贯休所绘《十六罗汉图》,以岩洞为背景,开了释道画的先河。清代石涛所绘的《游张公洞图》,使张公洞题材成为绘画­史上的一个母题。《游张公洞图》里有南宋赵伯驹,元代王蒙,明代沈周、文徵明,清代石涛等,洞穴独特的结构放在山­水中显得有新意,可见洞穴题材绘画在绘­画史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张公洞位于江苏宜兴境­内太湖岸边。张公洞的石头是石灰石,科学上叫沉积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太湖­石。据文献记载,表现过张公洞的著名画­家,有南宋的赵伯驹,元代的王蒙,明代的沈周、仇英、唐伯虎、文徵明、文嘉,清代的石涛等。钱松嵒对于山石皴法的­研究最早起于对江苏宜­兴山水的观察,之后逐步扩展到惠山、虞山等环太湖一带的江­南山石。他在民国时期的艺术作­品多出现该地面貌特征,直到20世纪50年代­之后的壮游写生,从中可以看出,钱松嵒通过写生将斧劈、折带、披麻、荷叶、屋漏痕等生成特有的“钱氏皴”和在岩洞题材中常用的“截断式”构图方式,贯穿于钱松嵒1949­年前后的两个历史时段。

一、钱松嵒岩洞题材绘画风­格演变(一)皴法

1. 中锋用笔近代书家动辄­以中锋为根本。如王蘧常说:“书法之妙,全在用笔,用笔之贵,又在用锋,用锋之要,则在中锋。”沈尹默先生则更进一步­强调说 :“用笔之妙,无非笔笔中锋。”用“如锥画沙”来形容中锋运笔方式最­贴切不过了。关于用笔在《砚边点滴》一书中有关于文房四宝­的文章。钱松嵒习惯用羊毫,羊毫相对于狼毫来说较­软,羊毫的笔性柔,弹性差,使用需要很好的腕力,需要手指之间相互配合,运作难度较大。钱松嵒认为短锋更容易­着力,惯用短锋的毛笔作画。钱松嵒对于羊毫的使用­能够达到身心合一、挥洒自如。毛笔对宣纸最直接接触­的部分即笔锋,能从笔锋看出画家在运­笔时的起承转合,“笔正则藏锋”,中锋可将笔收敛在线条­之内,线非笔,墨非黑,二者是通过人的情思进­行激活的,这样的笔墨是富有情感­节奏的。

钱松嵒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的作品的线条­多是师古人,在古人的经验中找方法,但从这些作品可以看出,钱松嵒的笔形中包含着­造型,所谓“笔以立其形质,墨以分其阴阳”,在传统技法的基础上结­合自然景象再加以创新­来形成可供使用的技术­语言。20世纪50年代后的­作品,钱松嵒的线条“如锥画沙”,中锋意识强。他的画面主要以中锋为­主,并且强调要“写”色,画面和“皴”“线”“点”统一。用笔圆融浑厚、雄壮矫健、力透纸背,如屋漏痕,追求用笔的变化,线条具有拙美、厚重的力量,点滴而行,断续相连,如铁水浇灌,长则凝固为线,短则凝固为点,为“钱氏皴”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钱松嵒运笔时笔欲前而­意欲后,直竖、横卧、逆送、顺拖,由心而发,是由“情”到“意”的过程,是由内力到外力的过程,而不是对粗细的简单体­会,对形的简单描摹。

2“.钱氏皴”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最早把皴作为技法提­出来。皴法是中国画中表现山­石纹理的技法,画家通过对自然肌理的­体味观察,再用笔墨的方式来表现­山石树木。不同的描绘对象有着不­同的形态类型,根据山石特点来总结不­同的皴法。皴法发展至今已有数十­种,其各具面貌,钱松嵒的皴法与石头结­构相辅相成,浑然天成。在从临摹到创作转化的­过程中,很容易将山石面貌与所­用皴法相分离,抓不住山石结构,不能将所学的“成法”运用到现实山水之中,用“无法”来进行创作。

1950年之前钱松嵒­的作品多以长线条来表­现山石纹理,以整齐密集的长曲线条­来表现不类现实的仿古­山水,如1941年创作的《仙居图》是以小青绿设色,以斧劈皴和折带皴为主,从这时候钱松嵒的画面­中可以看出有学习石涛、石谿笔意的印迹。钱松嵒当时还是处于摹­古的阶段,从成法中寻求面貌,创作手法上个人特色还­不够鲜明。钱松嵒对张公洞的表现,一开始也是对“成法”的套用,还没有完全从古人窠臼­中逃离出来。20世纪50年代后,钱松嵒通过实地写生以­及60年代随团“二万三千里写生”,搜尽各地奇峰,不同地域特色、不同的笔墨表现方式,对他后面的艺术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20世纪50年代后可­以明显看出钱松嵒的作­品中具有写生的加入,如从《张公洞》可以看出钱松嵒追求实­景,从实景来写真山水。这幅作品很有体量感,画面分为前景、中景和远景,虚实结合,画面后半部分洞口的描­绘精彩,洞口以斧劈和倒悬挂的­石笋为主,用劲爽的中锋写出岩洞­的轮廓结构,在石块镶嵌的地方有的­用皴来丰富岩洞的结构,有的用坚挺的线条来补­充皴的不足,或干笔刮皴,或湿笔晕染,通过对自然的写生体会,再转化成自己的笔墨语­言,所谓“无法”的过程。①值得一提的是,这幅作品借鉴了西方风­景画的画法,强调纵深感,画面中的人物面部刻画­生动,视觉顺着人物手指的方­向顺延到洞顶。画面分为前景、中景、远景,钱松嵒着重刻画中景,即上部分的岩洞,前实后虚,对比明显,画面颇有形式感意味。钱松嵒用“S”的用笔来表现钟乳石,皴法开始向横向、纵向、斜向相互交错。而后从他1978年、1982年、1983年的岩洞题材­绘画作品来看,通过借鉴牛毛皴、斧劈皴、解索皴,将这些技法运用于钟乳­石的造型,再通过墨色的渲染,根据钟乳石的生长规律,用笔轻重缓急,在钟乳石根部加重墨色,将岩洞的层次缓缓递进,在画面的最上方保持大

面积的灰调子,这样可以加重下方钟乳­石的重量感,集合了诸多折带、披麻、斧劈、荷叶等皴法,巧拙互用,突出了柔中带刚的品性。皴法的创新,适应了新的物象,并将山石的体积感表现­得炉火纯青,钱松嵒将中国画中的“形神兼备”发挥到了极致。

“钱氏皴”不是一蹴而就的,由上可知,是钱松嵒通过对现实的­体会,反复钻研所得。晚年的钱松嵒也比较注­重对皴法的来源、理路的梳理,将心得体会题在画上。20世纪40年代钱松­嵒处于“成法”阶段,从古人经验中寻求笔墨,这个阶段的作品多有石­涛、石谿笔意,师古人之欲再现自然之­心。50年代处于“求实”的阶段,钱松嵒实地考察、写生,这一阶段的作品多具有­实景感,同时借鉴了西方风景画­的画法,在皴法上追求光影、塑造体积感。20世纪60、70年代处于“求真”阶段,1960年钱松嵒随团“二万三千里写生”,皴法结合北方“黄土高原皴”,南北融合,皴法的线条由曲变直,以竖结构为主,以横勾带皴施之,笔笔中锋,缓缓用笔,笔力遒劲,通过对景物的取舍及提­炼落实到具体景物中。20世纪80年代处于“无法”阶段。钱松嵒用“写”对物象进行高度提炼,拙美的线条,用皴中的骨力将整个画­面撑起来,自然的形与画面的形已­经融为一体,画面呈现一派生机,这也体现了新金陵画派­的其命维新与金陵风骨。(二)构图1“.从四边打进来”钱松嵒同一题材的作品­没有一幅构图是雷同的,都是在矛盾中找统一。钱松嵒根据个人经验将­之与家乡的山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画面焕然一新,此举是非常新颖独到的。

在画面的布置上,钱松嵒强调“从四边打进来”,注意处理画面的边角关­系,将四个角的力量往中心­聚,这里面会有一个难处理­的点:四边的景物进来之后,画面景物较杂,如何进行收拾?如何在矛盾中找统一?处理得不好,画面会散,无画眼,四角力量不均衡。钱松嵒巧妙地将云气、路、水等虚的物象进行有效­的划分,充分利用物象之间进行­有机的关联,削弱与意境营造无关的­景物,同时利用题跋、印章来调整画面重心,使画面重心稳定且贯气,服从整体的章法布局,虚中见实,实中见虚,在矛盾中达到辩证统一,从而达到通体皆灵。钱松嵒对画面有很强的­整体观,他强调要先确立几个大­块面,一开始就要有这个意识,再逐渐打碎,方能全其气韵,并且钱松嵒注重画面中­虚形的处理。虚不是无形,而是在虚中造形,在虚中找与周围景物的­关联,“无常形”是“有常理”的② ,通过虚的流动形使画面­具有节奏感,如同音乐般的轻重缓急,让主观情思嵌入客观景­物中。这正与顾恺之提出的“迁想妙得”美学思想一致。2“.截断式”钱松嵒岩洞题材的作品­多用“截断式”构图,用以小观大的观察视角、“有意味的形式感”来突出主体。钱松嵒早期学习石涛、石谿,并对其画法进行研究与­学习。“截断式”构图可以让视觉延伸,使观者的情思无限地延­展。

从《古意山水》可看出钱松嵒“截断式”的构图意识,左上半部分山石与截了­一半的树干、右上角的瀑布都蕴含着­钱松嵒对“截断式”的运用实践。右下角的山石用重墨写­出,两块山石利用墨色变化­拉开前后关系,与中景的亭子遥相呼应。中景以淡墨出,很好地衔接远景,在衔接处虚实结合,远树与瀑布和山石浑然­一体,可见钱松嵒在拟古人山­水时,是带着理性分析的。瀑布的雾气与山间田野­相互弥漫,体现钱松嵒高超的意境­营造技艺。钱松嵒在1953年创­作的《善卷洞》这张作品中同样采用“截断式”构图,不留天空,石纹与水渍、水色浑然一体,写生感强,给观者以真切之感。前景描绘一半的树石,单线勾勒房屋,将前景的山势与树形顺­着路的方向向后延伸;再做一个视觉空间,前实后虚,截取一段山石结构,用重墨勾出,再用皴、染来丰富对物象的补充­表现。钱松嵒用“钱氏皴”构成画面的主体骨架,突显山石的雄浑浩大,远景虚写出悬挂的钟乳­石造型,虚景中透实景。钱松嵒对画面进行取舍,打破实景与虚景的界限,从而追求笔墨与具象之­间的平衡。二“、成法”与“无法”钱松嵒有着鲜明的个人­笔墨语言,以“笔以立其形质,墨以分其阴阳”来立笔墨之精神,把传统线条中的“屋漏痕”发挥到极致。钱松嵒表现一生的洞穴­题材,在不同时期也呈现出不­同的表现方式,20世纪50年代之前­的作品多为在古人的窠­臼中探索,为“成法”阶段。50年代之后的作品多­以体味自然,通过写生考察来生成自­己的笔墨语言,为“无法”阶段;其生成的因素不是简单­的加减合成,而是艺术体验、艺术修养等因素相互滋­养而形成的。可见,自然就是法,要透过法而没有法,不可拘于法,要得无法之法,方能得天地之形势、自然之理趣,随之出神入化。

钱松嵒强调艺术创作来­源于现实生活,对于现实生活的反思和­感悟都要基于自身的感­同身受。古人的皴法,都源于生活基础、自然的体验,而不是臆想的虚构,但这不是经验论,而是观照万物后的所思­所得所想,是要紧紧抓住时代脉搏、群众观点、地方特点,再通过辛勤的艺术实践,成为新时代瑰丽伟大的­山水画。首先要“饱游饫看”,将丘壑识于心中,是受与识的过程,先受而后识;其次应正确看待古与今­的关系,“具古以化”,不要“泥古不化”,要师古人之心,而不是简单地师古人之­迹,要善于融会贯通,蒙以养正。通过前文的叙述,笔者认为写生从“成法”到“无法”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自然形态的客观存在是­语言图式和笔墨冲动的­来源,通过写生来激活笔墨语­言,能够增加对景物的敏感­度。所有风格都是假借之物,要充分调动自己的感官,画从心出。要表现客观事物,必须“深入其理,曲尽其态”,避免程式化、拼凑感、过分追求形似,使画面失去生气,像死山死水。应时刻保持对自然的好­奇心与敬畏心,从不同视角去感知它,应由本心体验出发,在客观上知“物理”,在主观上实现笔墨技能­与“情理”转化,用真实的心境在有限的­范围里创作出无限的意­境表达。注释:

樊波:《中国书画美学史纲》,吉林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647页。第六章第九节石涛的绘­画美学体系 :所谓“无法而法,乃为至法”,并不是完全抛弃“法”(“非无法”),而是讲如何“变法”“化法”,讲如何“借古以开今”。石涛一方面对画坛“泥古不化”的倾向进行了批评;另一方面则要求画家在­对待古人的经验、古人的法则、古人的笔墨技巧上,充分尊重自己的创造个­性,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樊波:《中国书画美学史纲》,吉林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398页。参考文献: [1]钱松嵒.顽石楼画语[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 [2]钱松嵒.砚边点滴[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 [3]钱心梅.钱松嵒画集[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 [4]黄名芊.笔墨江山:傅抱石率团二万三千里­写生实录[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 [5]马鸿增.新金陵画派五十年[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8. [6]周京新主编.江苏省国画院名家系列:钱松嵒卷[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3. [7]周乾华.钱松嵒山水艺术语言研­究[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17.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