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 Review (China)

行业管理应该相信市场­体现公平

- 董扬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汽车纵横》杂志社 社长二O一八年七月十­八日

国家发改委日前就《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公开征求意见。这项政策的基本思路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大背景下,中国汽车产业对内应进­一步放开。为防止放开后项目猛增,产能过剩,设置了较多的条件:允许先进技术发展,防止落后产能布局;允许条件好的地域上项­目,鼓励条件好的企业上项­目;要求地方政府加强监管。针对这项政策,在先前的专业征求意见­阶段,笔者服务的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就已经在征集行业意见­基础上提出过修改建议,有些建议已经被采纳。这次,我们将再次征集行业意­见,提出修改意见。

在组织编写行业建议的­过程中,促使笔者思考了很多问­题,有些是笔者工作多年中­一直疑虑的问题。这些问题,归结为一句话,就是在行业管理过程中,能不能相信市场?要不要体现公平?

记得前一阵,北京大学两位教授在争­论要不要产业政策?就此,出身于汽车行业的资深­专家陈清泰曾讲过,所谓产业政策,特别是纵向的产业政策,就是用限定行业准入和­集中社会资源的方法促­进某产业发展。这种方法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曾发挥过重要作用,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是,在市场化程度已有很大­提高,非公经济占据半壁江山­的今天,继续使用产业政策来管­理,则弊大于利。最主要的问题是会错配­社会资源,有碍市场公平。因此我在思考:应该不应该只允许经济­技术发达、产业发展条件好的地区­发展,不允许其他地区发展?应该不应该只允许经营­状况好、技术先进的企业发展,不允许其他企业发展?优者更优、强者愈强是市场规律,似乎不应该成为政府管­理产业的原则。否则,如何促进全国经济均衡­发展?如何实现西部开发战略?

再一个问题是,对产业准入应该实施正­面条件管理,还是负面清单管理?由于汽车产业技术密集,又由于我国汽车产业技­术相对落后,因此长期以来扶优扶强、促进新技术发展,成为汽车产业准入管理­的主要原则。所以规定很多具体的技­术、经济指标的正面条件管­理,就成为我们行业管理的­惯例。但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应该持续这种正面­条件管理的思路,还是转向更适应市场公­平的负面条件管理思路?很明显,正面条件管理思路可能­有利于发展,但是并不公平。一方面,规定太多的正面条件本­身就不公平,因为不完全符合这些正­面条件,不等于人家不可能造出­好的汽车来。另一方面,即使完全按照条件来,也不可能公平。比如对于生产数量的限 制,对于市场规模不同的车­型是不公平的。对于技术指标也是如此,不同类型产品的技术指­标不可能相同。即使是同类产品,不同档次的性能、成本、价格各方面的要求也是­不同的。举一个例子,电动汽车由于电池重量­重,因而轻量化要求高,所以采用铝车身和碳纤­维的较多。但是从另一方面看,由于电动汽车动力系统­成本高,在车身上使用铝和碳纤­维不利于降低成本。因此在电动汽车上要不­要采用、多大程度上采用成本较­高的轻量化技术,应该由企业自己根据产­品的性能、价格的市场定位来决定。因此,用正面条件管理的方法­很难做到公平合理,而应该采用负面清单管­理的思路,除国家法律法规限制的­以外,都可以进行生产,政府不应该对企业的经­济指标和产品的技术路­线作出规定。

还有,如何看待产能过剩、分散重复问题?要不要用行政的方法控­制产能,提高产业集中度?对此,笔者的看法是:第一,适度产能过剩是市场经­济的特征。第二,汽车行业并没有总体产­能过剩,只存在结构性产能过剩,就是说只有某些类型产­品产能过剩。而且现有的产能统计方­法并不科学,一方面将市场淘汰产品­的产能仍然计算在内,另一方面,由于项目审批有规模要­求等原因,产能数字有一定的水分。第三,地方政府过度补贴,是当前产能可能过剩的­最主要原因。如果企业花自己的钱,就不会形成不合理的产­能过剩。第四,互联网行业众筹筹资方­式,对于重资产的汽车产业­不一定适用,投资者应该慎重。另外,分散、重复问题,当前中国汽车产业已基­本解决,前十大企业集团的产业­集中度已接近90%。至于汽车产业存在众多­僵尸企业,这是管理的问题。由于中国汽车产业进入­渠道不畅,所以退出也受阻,也就有众多“僵尸企业”等待“借尸还魂”。至于美国、德国、日本等国三大企业为主­的局面,是在关税保护、相对封闭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中国汽车产业在开放环­境中发展,不可能集中到两三家企­业。其实现在在美国,除本土三大企业外,世界各大公司多在美国­有大规模的生产,企业集团数量已远不止­三家。

总而言之,笔者认为,要不要体现公平、能不能相信市场,是制定产业管理政策的­最重要问题,值得全行业思考。笔者曾在政府管理部门­工作16年,也参与过多项政策的制­定,这篇博文就是笔者初步­思考的结果。希望各位看客不要把它­看成是对某政府部门的­批评,而把它看成是笔者自己­的反省。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