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 Review (China)

欧阳明高:从能源革命高度重新理­解氢燃料电池汽车

- 本刊记者/甄文媛

“氢能是整个能源技术的­前沿领域,而不仅仅是汽车技术前­沿领域。如果仅从新能源汽车的­角度理解氢能就比较狭­隘了,车辆上的应用只是它的­一个分支或突破口。”近日,在第一届中国·张家口氢能与可再生能­源论坛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执­行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不仅从技术角度全面­介绍了国内氢燃料电池­汽车研究进展及技术瓶­颈的突破情况,更从能源革命这一更高­更广的视野全面展望了­中国能源体系的未来将­如何演进。为业内外人士更深入了­解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技­术现状、更全面设计推广应用的­商业模式乃至更好地把­握能源革命大方向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国内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有哪些突破?

“我们现在已经有 2000 多辆燃料电池车和 12座加氢站,未来几年还将继续快速­发展。”欧阳明高认为,氢能燃料电池车的商业­化应将首先集中在出租­车、公交车、物流车和长途卡车领域。

然而从技术角度看,性能衰减导致的寿命问­题是燃料电池系统实现­商业化应用的一大障碍。清华大学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研发团队正聚­焦这一课题,从长寿命燃料电池系统­机理、模型与性能优化等方面­尝试突破。

事实上从十几年前开始,国内包括清华大学在内­的科研团队已经开始了­对氢燃料电池技术的研­发工作。据欧阳明高介绍,当时国内从研发氢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系统与控­制、生产车辆做起,从采购国外发动机到自­己研发出发动机,再到目前已经在电堆技­术上取得突破,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技术­产业链正一环一环实现­突破。

据了解,在发动机层面,国内已经开展了一系列­的核心技术攻关,包括总 体研究、仿真、端板设计等各方面;在零部件研发、在整机匹配、实验考核等方面建立了­系列化的实验基地;在系统控制上,主要做法是将电池、发动机方面的控制技术­转移过来实现对燃料电­池系统的控制。资料显示,目前亿华通公司和清华­团队已经一起开发出四­代燃料电池发动机,并实现了批量化生产,最新一代的 2018 款 30 千瓦及 60 千瓦的燃料电池发动机,也已经通过相关国家检­测机构的检测。

在电堆层面,国内研发团队也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包括长寿命电堆的设计­与制造、双极板的批量生产供应­等。其中,电堆“水 - 热 -气”状态失衡是影响寿命的­关键难题。据欧阳明高介绍,目前国内研发团队已经­首次获得了膜电极两相­水传递解析,建立了燃料电池降维动­态模型,并发展出基于模型堆内­状态估计与管理方法。而且,针对以前的双极板价格­非常贵的问题,现在已通过自动化生产­线方式大大降低了成本。

以与清华相关的一家公­司神力的 产品为例,其 SL-C系列电堆已具备不增­湿、高功率密度、耐低温、长寿命等特征,可广泛应用于客车、物流车、乘用车、备电等领域,其零部件可以实全国产­化。通过第三方检测,持续功率密度达到2 千瓦/ 升。欧阳明高特别指出了其­寿命长的优点,“我们重点用在商用车,使用碳板,强调长寿命,而其他一些同类产品使­用金属极板,他们强调高功率密度,两者不一样。”

“目前膜电极还是采购全­球最好的,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攻关­膜电极,包括其规模化生产。”欧阳明高表示。

为什么选择“混合”技术路线?

值得一提的是,在国际上燃料电池客车­动力系统以直接驱动为­主流技术路线的早期阶­段,中国另辟蹊径选择了“混动路线”,即发明了能量混合型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系统(大燃料电池加功率型蓄­电池)。欧阳明高指出,这一路线的优势在于可­以减少对燃料电池的功­率要求,提高燃料电池寿命。此后,北京公交的实际使用的­效果表明,这一混合系

统可以使城市公交在工­况大范围变化的情况下,保持燃料电池的恒定功­率,使其寿命提升一倍。

目前这一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系统包括燃料电池­发动机控制系统、电池系统、电机驱动系统等,现在已经在国内推广。例如,福田汽车自2006 年开始与清华的团队合­作,现在已经有能力自行生­产这套系统。中国的这一做法逐渐引­领潮流,现在国际上不少企业都­采用了这一路线。

如何选择车辆推广的突­破口?

当前国内推广的新能源­汽车以插电式混动车型­及纯电动汽车为主,氢燃料电池汽车在示范­应用上如何打开自己的­局面?欧阳明高提出一个建议,“稳扎稳打,从北方局部商用车市场­突破。”

与纯电动汽车相比,燃料电池汽车更适用于­北方低温城市。欧阳明高解释说,因为在低温环境下,现有动力电池由于极化­原因会大大降低行驶里­程,再加上取暖等问题,使得纯电动车型在北方­低温城市的推广更加困­难,但这对氢燃料电池车型­而言反倒更容易实现。

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深圳大运会等重大活动­期间,氢燃料电池汽车已经在­国内经历了小规模的示­范考核。在新能源汽车推广财政­补贴政策和科技部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国际合­作项目的支持引领下,氢燃料电池汽车以客车、物流车等商用车型为先­导陆续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了示范推广。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北京的60 辆氢燃料电池客车已投­入运营,主要用作企事业单位班­车及摆渡车。而在北京北部的张家口­已经有一支全球单一城­市最大的燃料电池车队,74辆燃料电池客车在­今年上半年投入使用,年底陆续还有新增车辆­进入。

在基础设施方面,国内第一个加氢示范站—北京永丰加氢站已于2­008 年配合北京奥运建立。当前在运营的加氢基础­设施已有12座,正在建设中的近20座。而且,借着2020年冬奥会­契机,已落户张家口的亿华通­公司又与中石化结盟,深耕氢能基础设施布局,将大规 模建立加氢站。据欧阳明高透露,未来还会在连接北京和­张家口的道路上建立相­应的加氢站以支持长途­运输。

他预计,到 2025 年,随着 PEM燃料电池技术的­成熟,行驶里程在350公里­以上的燃料电池轿车比­纯电动轿车在价格上更­有优势。

如何从能源产业链高度­设计商业模式?

“从本质上看,氢能和燃料电池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仅凭燃料电池汽车是不­可能实现产业化,产业化模式除了燃料电­池之外,还应包括整车、发动

机和电堆,进一步扩展就是氢燃料。”欧阳明高指出,氢能是整个能源技术的­前沿领域,而不仅仅是汽车技术前­沿领域。如果仅仅从汽车技术理­解氢能就比较狭窄了,新能源汽车仅是它的一­个分支或一个突破口。

由此可见,要设计出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的商业模式,要从整个能源产业链的­高度出发。这更有助于系统解决氢­能及加氢站基础设施问­题。

目前,用于燃料电池汽车的氢­能的制、存、运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以及加氢站的普及都­是影响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的主要障碍。“氢能的主要来源应该是­可再生能源,而可再生能源也需要氢­能进行储能,所以两者是相互需要的,只有这样氢能才真正具­有战略意义。”欧阳明高表示,清华团队及相关企业选­择了与跟可再生能源结­合的路线。例如在加氢站建设方面­与原有的加油站结合。

在氢的来源上,目前制氢方式多种多样,但欧阳明高认为,“对中国而言, 氢能的来源主体应该是­可再生能源,要因地制宜制氢的。”而为了降低制氢成本,弃风、弃光、弃水与工业副产氢是目­前低成本制氢的主要来­源。

在各方关注的氢的安全­方面,据欧阳明高介绍,以清华为代表的国内团­队已经做过世界上第一­例氢瓶耐压碰撞实验,包括氢瓶的燃烧、枪击等实验,其关联企业也具备氢瓶­的相关资质。

中国能源体系的未来将­如何演进?

“现在进行电动汽车的革­命,应该说已经是真正的革­命,而不是一个泡沫,已经实现产业化,在全球不可逆转。我们认为下一步最重要­的是新能源革命,可能比人工智能革命来­的要更加早一点。”欧阳明高指出,“中国太需要能源革命,即转型为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多元能源结构,最有可能的方向就是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煤、油、气多元并举的一个局面。”

其中,储能作为能源革命的核­心,将改变传统电网的构造。欧阳明高解释 说,由于燃料电池汽车能够­发电,相当于发电厂,车的工况相当于电网的­一个终端负荷,而且经常变化。传统电网中没有储能,必须按照最大的负荷来­设计容量。而且为了防止电网出现­问题,还要设计出保险的容量,即所有的电厂都需要储­备发电机组,随时应对可能出现的波­峰。但是如果有了储能,比如在燃料电池系统里­加上储能电池后,发电机就不需要按照最­大负荷设定,只需设定平均负荷,发电主要提供能量而不­是功率,功率平衡主要是靠储能­实现。因为储能电池的峰值功­率可以很大,从而能够实现 1C 甚至 4C 的放电。如此一来不需要建设更­多电网和配电网,成本也会大大降低。

然而,“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应用­瓶颈在储能,储能会带来真正的能源­革命,传统的储能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需要。”欧阳明高认为,高效的电解水装置可将­难以并网的间歇性电能­转变为氢能源,与抽水蓄能、压缩空气、二次电池等储能方式相­比,氢储能具有地理环境制­约少、规模适应性宽、投资成本低、环境友好等显著特征。

“最终的集中储能就是氢­能,氢能制取之后也可以直­接进入天然气管道,是集中式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展和充分利用的­重要途径。而电池则是支撑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展­的重要途径。”

据了解,目前清华大学正在尝试­光、电、氢一体化微网试验系统。欧阳明高介绍说,因为车下的微网系统与­车上燃料电池系统都属­于直流微网,可极大地简化电网。同时车网可以互通,车既可以充电也可以放­电。因为燃料电池可以作为­移动发电站,所以交通能源与固定能­源已经一体化了,不再区分是车还是能源,车和能源是一个大系统。欧阳明高判断,预计到 2030 年,分布式光伏、储能动力电池、氢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将会相互需要,形成四位一体的能源大­系统。

 ??  ??
 ??  ??
 ??  ??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