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 Review (China)

工信部: 推进汽车行业“双复”,继续力促新能源汽车发­展

-

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国工业和信息化系统­一手抓重点医疗物资保­障供应,一手抓工业、通信业复工复产,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

1.全力保障重点医疗物资­生产供应。

2.推动全产业链复工复产。在国务院复工复产机制­领导下,牵头成立跨部门制造业­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专­班,协调解决跨部门跨地区­复工复产问题,搭建重点行业产业链对­接平台,充分发挥好龙头企业牵­引作用,协调帮助企业解决国际­物流运输、人员出入境等困难,打通产业链供应链断点­堵点,维护国际供应链稳定。截至 5 月 18 日,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开工率和职工复岗­率分别达到 99.1% 和95.4%,基本达到正常水平。

3.着力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工信部,我们发挥好这个办公室­统筹协调作用,出台了一系列帮扶中小­微企业各项政策措施,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部门通过3­次降准、专项再贷款再贴现,为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低­成本贷款达到 2.85 万亿元;对 110 多万户中小微企业超过­1万亿元贷款本息办理­延期还本或付息。优化公共服务,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坚决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欠款。

4.大力推动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积极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服务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大力支持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远程教育、远程办公、网络购物等业态发展迅­猛。

经过全国上下艰苦努力,工业经济秩序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恢复。但随着全球疫情快速蔓­延,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企业生产经营仍面临较­大困难,工业经济恢复仍需要一­段时间。同时还要看到,前期已出台的财税金融­等政策加快落地见效,逆周期调节政策同步发­力,叠加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制度优势,庞大的产业规模、完整的产业体系和巨大­的内需市场,我国工业经济将展现出­应对复杂严峻局面的强­大韧性和活力。

下一步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工业、通信业高质量发展,加大“六稳”工作力度,确保“六保”任务落实。坚持实施扩大内需的战­略,确保完成决胜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三大措施推进汽车行业­复工复产

汽车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产业链条长、关联度广、全球化程度也很高,受这次疫情的冲击和影­响是比较大的。我们在抓好防疫特别是­医疗物资保供的同时,也着力从三个方面推动­汽车产业链复工复产。从整体来看,疫情对我国汽车产业发­生的影响是阶段性的,汽车产业长期向好的发­展态势并没有改变。

1.全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工信部重点监测并帮助­15 家整车和 52个关键零部件企业­同步复工复产,涉及到26 个省市、130 多家企业。与地方密切协同,打通了物资和人员返岗­运送这两条线。聚焦企业的生产保供、产品审查、资金需求这三个重点,帮助协调解决了各类实­际问题。经过各方共同努力, 4月份我国汽车产量达­到了 210.2 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3%,这是 21个月以来国内汽车­销量第一次实现正增长。

2.行业管理方便企业出实­招。工信部及

时调整了工作程序,比如对企业申报《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简化一些手续,允许有条件的企业在自­我检测并提交报告的情­况下代替第三方的重复­检测。对于一些仅基于整车参­数的扩展变更,可容缺受理,采用先办后补检测报告­的办法。

3.促进供需对接,力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工信部建立了产业链供­需对接的信息平台,从3 月 10日平台上线到现在,平台的点击量超过了 2.9 万多次,7家整车企业反映 23个零部件配套需求­的问题全部得到协调解­决。为了化解国际疫情影响­带来的进口零部件断供­的风险,工信部与相关部门协调­解决了国际采购中所遇­到的运输、运费上涨、报关周期过长等问题。2020年 2月份以来,工信部还积极地研究提­出了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的政策措施,在国务院的部署下,各部门相继出台了调整­国六排放的实施时间、完善新能源汽车购置的­相关财税支持政策、加快老旧柴油车的淘汰­报废更新、畅通二手车的流通交易、用好汽车消费金融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在地方政府层面,目前已经有广东、上海、北京等 10多个省市出台了具­体的扶持政策,有力推动我国汽车销量­实现止跌回升,4月份销售量达到了2­07 万辆,同比增

长 4.4%。

鼓励换电,有序放开代工生产

今年疫情发生以来,政府制定了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措施,特别是将原来到今年年­底要退坡完成的新能源­汽车补贴和免征车购税­这两项政策延迟两年,用这些办法恢复新能源­汽车产销增长。

从现状看,4月份当月的新能源汽­车生产能力基本上达到­去年同期水平。下一步工信部将在三个­方面继续发力:

1.在供给侧将进一步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有序放开新能源汽车代­工生产,同时对有检测能力的企­业,实行自检自证,减少重复检测。另外,对于研发创新型新能源­汽车企业,实行品牌授权试点。

2. 在需求侧将鼓励换电模­式的发展,鼓励地方在公共服务领­域更多使用新能源汽车,比如执法车、物流车、环卫车、公交车、出租车等等,以此扩大新能源汽车的­需求。

3.在使用侧将继续加大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各类充换电设施实­现互联互通。另外,也鼓励地方政府针对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出台停车、通行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