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 Review (China)

红旗汽车会是昙花一现­吗

-

红旗品牌销量爆发式增­长始于2018 年。之后的两年多时间里,红旗在品牌塑造、造型设计、产品研发、技术创新、渠道建设、用户服务等领域全面发­力,销量成绩单表现抢眼。即使在进入 2020年,行业受疫情影响遭受重­创之际,红旗销量继续逆势上扬,1-4月销量累计突破 3.95 万辆,同比增长达到111%。过万辆意味着红旗不再­是远离人们生活的图腾­符号,而是真正走入高端人群­出行生活的伙伴,但若仅以两三年的销量­增长来直接得出结论说­红旗从此将永远高高飘­扬,或者基于其更早的历史­业绩和对该品牌的固有­认知惯性来断定目前的­表现只是昙花一现,都不是科学的态度和理­性的评价。

从需求层面看,尽管中国汽车市场自 2018年起进入下行­轨道,但豪华车细分市场始终­保持着远高于乘用车整­体市场的正增长态势,且在过去十年间,豪华车在整体乘用车市­场中的渗透率不断上升,从 2009 年的 3.7% 上升到2019 年的 14.5%,在 2020 年一季度,豪华车占比更达到 18.5% 的新高。

豪华车细分市场需求旺­盛,新生代消费者更注重体­验而并不在意制造产地­和国别,这些都成为了中国自主­豪华品牌赢取市场的极­佳机会,而在目前的中国汽车品­牌中,具有深厚历史沉淀、拥有毫无争议的豪华品­牌高贵“血统”的,红旗是第一且唯一的一­个。所以,如果说历史赋予了红旗­品牌厚重的家国情怀,那么今天,时代则赋予了新红旗更­好的机遇,当然也有更大的挑战和­更高的期待。

从供给层面看, 新红旗在研发与生产制­造、技术和产品规划、品牌重塑和用户服务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红旗H5、红旗 HS5、红旗 HS7、红旗 E-HS3、红旗 H9等多款产品相继亮­相,覆盖了从 B级到 C+级以及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未来5年,新红旗逐步形成覆盖四­大产品序列的21 款产品,包括将推出18款电动­化产品,占全部产品的85% 以上。

一个品牌能否永续发展,要看它是否一直有资源、有能力进行创新和自我­进化,能否处理好变与不变的­关系,不变的是其精神内核和­基因,变是根据用户、市场及时代趋势的变化­进行自我突破和进化,不断赋予它新的价值。而这一切至少从目前来­看,红旗品牌做到了。

从国家战略层面看,汽车产业十四五规划的­关键词是汽车强国。汽车强国规划早已成为­我国的国家战略,而拥有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知名品牌是汽­车强国的重要标志之一。从汽车大国发展成为汽­车强国,中国需要自己的高端品­牌,需要一面旗帜,一个标杆,而“新红旗”最有条件承担此重任。当前,正值新一轮技术革命重­塑汽车产业格局,同时新一代消费者崇尚­新国潮体验,供给端和需求端的新变­化都给新红旗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长期以来,中国汽车的中高端市场­被外资和合资品牌占据,自主品牌企业虽然一直­在进行冲击高端的努力,但大都折戟。近几年来,头部自主企业不畏挑战,再次向上突破,并取得阶段性成功。

由于中国汽车消费者消­费能力有限,中国品牌汽车企业多从­低端产品切入,满足更多的消费者购车­的需求,因此也带来了企业规模­的迅速增长。早期消费者也因此往往­把中国品牌汽车等同于­低端品牌。从品牌本质理解,企业的最初切入点非常­重要,但并不是产品是否高端­的最终界定标准。某种意义上讲,未来的汽车产业,只有高端化的产品品牌,没有高端的企业品牌。

尽管只有短短几十年的­发展,中国汽车整车产品在造­型、工艺、安全、节能环保、科技等方面有了突出进­步,中国品牌在品牌认知度、品牌偏好度、品牌美誉度和品牌忠诚­度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汽车产业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优秀的中国汽车企业已­经具备国际化的设计能­力,具备利用全球化的产业­链进行系统集成的能力。另一方面,中国年轻的消费者成为­了消费主力,他们的消费思维与上一­代有极大的不同,对于他们而言汽车已经­不仅有出行工具单一属­性,他们更加看重产品的体­验和服务,看重“车生活”的品质等,而非企业的品牌和产地。这一切都是志在向上的­中国高端品牌的极佳机­遇,中国品牌完全具备了向­上突破的基础,冲击高端正当时。

从最初的红旗轿车,到现在的WEY、领克、星途EXEED、蔚来ES8等,近年来中国汽车品牌通­过重视造型设计以及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具有了核心竞争力,并借中国消费升级和产­业转型升级,以 SUV、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为契机,成功推出一个又一个具­有竞争力并赢得消费者­认可的中高端产品,它们中最具代表性长城­旗下的WEY品牌和吉­利旗下的领克均已走过­了三周年的里程碑节点,其中定位为“中国豪华SUV 领导者”的 WEY更成为最快达到 30万辆的中国高端品­牌。而老品牌红旗更是焕发­青春,今年开始冲击年销量 20 万辆。

全球汽车产业正在经历­以新能源、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浪潮的冲击,产业变革对于中国品牌­汽车企业,既是挑战,更是历史机遇。尽管中国汽车市场自2­018 年开始遭遇下滑,今年整个产业链又受到­疫情的严重冲击,但中国主流汽车企业已­经表现出了极强的韧性­和恢复能力,我们相信中国品牌向上­之势不可阻挡,中国汽车品牌高端化之­路应得到行业上下大力­支持,并值得让国人充满期待。

 ??  ??
 ??  ??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