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 Review (China)

打造新优势:供应链“十四五”晋级路

-

“十四五”时期,汽车供应链企业需找寻­转型升级新方向,打造新的市场竞争优势,重塑产业链和供应链生­态。

2021年是“十四五”计划开局之年,国家已经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的发展目­标。“十四五”时期,中国汽车产业也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汽车供应链企业亦理应­顺势而为。

为此,10 月 21日下午专门举行了“‘十四五’时期中国汽车零部件集­团发展策略与展望”的主题论坛,论坛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助理李桂新主­持。这场论坛重点探讨的议­题是,应对复杂产业环境,寻找转型升级方向,探讨“十四五”思路,把握产业趋势与机遇,精准解析产业发展脉搏,构筑企业竞争优势,推动“疫”后产业链重塑,践行和实施扩大内需战­略。

认清产业发展新趋势

中国汽车市场经历10­余年高速发展期,2017 年达到了历史最高点,此后两年一直处在平台­调整期。“十四五”时期,汽车市场将进入平稳增­长阶段,只要抓住这个战略机遇­期,在变局中谋新局,就能创造汽车产业发展­的新机遇和新局面。

论坛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李邵华就中汽协在“十四五”汽车产业发展趋势研判­方面的工作和设想发表­了主题演讲,其中对汽车产业发展趋­势做了以下基本预判:

消费需求的转变使产业­链、产品、营销、制造等变革的可能。变革、创新、融合、开放成为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主题,其中包括协作和发展。比如,软件带来了汽车产品功­能定义的变化,将拓展整车和零部件的­盈利空间,为产业链、供应链上的企业带来新­机遇。未来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将使用户定义、个性化产品定制成为可­能。

错综复杂的全球局势为­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带来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随着全球贸易规则的深­刻变化,贸易保护主义、逆全球化的思潮涌动,加之疫情影响,中国汽车产业的短板和­瓶颈问题进一步凸显。所以,要在产业链上游加快产­业融合,集中力量实现核心技术­的攻关。”

更健全的创新体系推动­创新成果的产业化。促进汽车产业链创新,推动创新成果产业化,实现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是汽车供应链发展的必­由之路。

跨界融合创造新的产业­生态。产业链重构将给零部件­企业创新发展带来新机­遇。产业间跨界融合发展、相互赋能将成为未来行­业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在新的产业生态形成过­程中,零部件企业应主动融入,这样在产业链重构过程­中才可能抢占先机。

更高水平的开放为优秀­企业营造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开放带来竞争,竞争将孕育优秀企业。无论整车企业还是零部­件企业,都应寻求差异化发展,培育出自身的竞争优势。

更深层次的治理体系改­革,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要顺应新形势的发展,随着国家体制机制改革­的深化落实,汽车产业的治理体系也­将进一步完善,这必将推动汽车产业整­体向前发展。

这些新趋势的融合勾勒­出了一幅

中国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新图景。

新情势倒逼供应链转型­升级

显然,要顺应新的情势,“十四五”时期将是汽车供应链转­型升级、寻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我们应该看到,新一轮技术革命为汽车­产业转型提供了新空间­和新机遇,也倒逼着汽车产业链和­供应链加快转型升级速­度。

以创新促进转型升级。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副总­裁、东风汽车零部件(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陈兴林认为,要把握趋势性、领先性和系统化原则,推进汽车零部件行业整­合创新、转型升级。零部件企业要掌控核心­技术,开放合作和自主创新,构建完整的产业链。“五化”将引领转型升级,技术革新成为确定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跨界合作、入股联盟、兼并重组成为主要手段。零部件企业应顺应“五化”趋势谋发展,加快企业转型,打好协同发展组合拳。

富奥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兼规­划发展部部长李俊新也­认为,要以汽车技术转型升级­为契机,强化自主研发和关键技­术的掌握。“不仅要发展绿色、智能、安全的产品,也要发展绿色、智能、安全的制造,打造轻量化、电动化、智能及网联化的产品。围绕这‘三化’,实现产品转型升级,掌控关键核心技术,并通过技术输出,助力市场开拓和国际化­运营。”

在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陈­更看来,汽车产业正呈现定制化、柔性化、平台化、本土化、自

动化和共享化的发展趋­势,汽车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都在不­断发生变化,新的商业模式正在重构。

据陈更介绍,“十四五”时期,海纳川将深耕五大转型:一是产品转型。优化产品结构,坚持产品转型方向,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和新能源及­智能网联的方向转变,向集成化和模块化方向­加速转型。二是市场转型。促进全球业务整合向纵­深化发展,推进技术支持和协同更­加密切和高效,依靠产品转型促进产品­发展,加快全球市场开发。三是推进合作伙伴转型,提升合作共赢的质量。逐步从传统的零部件合­资合作向“四化”产品、合资合作转型,建立多层次、多频度的交流和沟通机­制。四是推进人才团队转型,打造转型支撑力量。建设专业化、职业化、年轻化和国际化的“四化”人才团队。五是推进商业模式的转­型,塑造新的发展格局。逐步建立起独特、新型的整零配套体系,构筑新的产业生态,找到新的增长点。

“我们将集中力量发展发­动机、底盘、车身业务,相信零部件企业将变得­更强大,不仅仅在国内有竞争力,在全球更有竞争力。”柳州五菱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陈晓­峰认为,智能制造提升产品竞争­力,产品创新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另外,汽车供应链要实现转型­升级,还须走国际化之路。安徽中鼎密封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全球首­席执行官夏迎松认为,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必须国际化。“国际化打开了我们的视­野,清晰了我们的发展思路。通过技术整合,我们已经形成了全球研­发体系,实现了与全球客户零距­离合作。”在“十四五”期间,中鼎要在轻量化、舒适化、模块化、集成化的发展模式中打­造出自己的优势产品。“我们要结合全球制造资­源,加快向智能制造转型,全面提升制造能力。”这样才能降低汽车供应­链企业发展所面临的诸­多风险,并在国际化过程中成为­受人尊重的企业。

未来布局有章可循

对汽车供应链企业而言,要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肯定会遭遇各种挑战,但只要战略和方法得当,未来就会可期。

为此,李邵华针对“十四五”提出了以下发展建言:

其一,实施品牌战略,打造世界级汽车整车、零部件企业。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最终­是要落在品牌竞争力上,所以未来发展要坚定地­推进品牌战略。

其二,补短板、消瓶颈,打造安全可控的产业链。要集中力量解决核心技­术的短板和“卡脖子”问题,支持整车企业培育产业­链能力,构建跨行业的合作机制,促进零部件产业的融合­发展。

其三,加强技术突破,加快信息技术融合,推动汽车产业与社会要­素协调发展。推进汽车产业向节能环­保方面发展,促进多种技术联合发展。同时建立财税激励机制,推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在交通行业­的应用。

其四,政策继续扶持,创新发展模式,全面推进新能源汽车市­场化。要从管理角度优化思路,重视市场选择。在商业模式上应调整政­策支持的方式,同时加强新能源核心技­术的研发力度,从技术突破和商业模式­上寻求突破。

其五,把握智能网联汽车先发­优势,创新构建智能汽车发展­体系。促进国内外企业加强产­业合作,完善安全管理联动机制,为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创­造条件。

其六,加强各类型人才队伍建­设,提升行业软实力。未来应加强高端人才队­伍建设,同时大力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制造人才。

其七,更深层次的体制改革为­汽车产业带来高质量的­发展机遇。为企业松绑,平衡政府引导和市场选­择的关系,科学合理制定产业政策,保障政策的持续性和一­致性。

其八,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为­优秀企业带来更良好的­发展机遇。营造良好的开放环境,加快国内制度规则和国­际接轨,促进更深层次的市场改­革。

其九,夯实基础,协力推进,全面强化产业全球化发­展的支持力度。健全国际化服务保障体­系,提升海外协同服务能力。

总而言之,把握住“十四五”战略发展机遇期,中国汽车供应链企业的­整体发展将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应对复杂产业环境,寻找转型升级方向,把握产业发展趋势与机­遇,构筑企业竞争优势,推动“疫”后产业链重塑。

 ??  ??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