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 Review (China)

中国汽车产业:抓住战略机遇期,迈向新征程

2020年,在全球汽车市场低迷、产销呈两位数大幅下降­的背景下,我国汽车产业呈现持续­向好、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展现出了汽车产业发展­的强大韧性和巨大潜力。未来5年,中国汽车市场将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市场总规模有望达到3­000 万辆。

- 本刊记者/陈永光

2020 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各国的经济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我国经济运行也遇到了­空前挑战,供需两端均遭受到较大­冲击。2020年 2月 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中国经济受到影响的程­度取决于疫情防控的进­展和成效。疫情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是阶段性的、暂时性的,不会改变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

面对疫情带来的严峻挑­战,党中央和国务院及时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重大举措,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住­了疫情,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巨大成­就。2020 年,我国成为全球惟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也是汽车产业惟一保持­总体稳定发展的国家。汽车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性产业,对我国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020 年,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对全球汽车产业造成了­重创,中国汽车产业也不例外。目前,全球的汽车生产网络主­要由三大板块构成,以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为核心­的北美产业链,以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等为核心­的欧盟产业链,以及以中国、日本和韩国为核心的东­亚产业链。受疫情的影响,每条产业链上的国家都­面临着巨大挑战。

整体向好、稳中有进

2020 年,对于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而言,可以说是跌宕起伏而又­不乏惊喜的一年。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下,国内疫情很快得到有效­控制,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为稳定全球供应链贡献­出了“中国力量”。汽车全

产业链上下协同努力,汽车行业快速复工、复产和复市,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对冲­了疫情对汽车产业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 年第一季度中国汽车市­场按下了“暂停键”,到第二季度逐步复苏,第三季度逆势爬坡,第四季度全面恢复,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基本实现与去年持平。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计,全年汽车产销将超过2­500万辆,同比降幅收窄至2%以内,明显超出年初预期。

乘用车市场保持了强大­的韧性,全年销量预计超过 2000 万辆。针对疫情影响及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等诸多不­利影响,国家和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减税降费及­促进汽车消费政策,比如增加小客车指标、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和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等,再加上各地相继推出的­多种形式的促销活动,较好地释放了汽车市场­需求,为促进汽车市场回暖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字显示,2020 年 1 ~ 11 月,我国乘用车销量为 1779.3 万辆,同比下降7.6%。在乘用车主要品种中,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和交叉型乘用

2020年,我国成为全球惟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也是汽车产业惟一保持­总体稳定发展的国家。在全球汽车市场低迷、产销呈两位数大幅下降­的背景下,我国汽车产业呈现出持­续向好、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实属不易。

车销量略有下降,其他两类乘用车品种依­然呈较快下降,多功能乘用车(MPV)降幅更为明显。2020 年,在艰难的大背景下,中国的乘用车市场总体­表现可圈可点。

2020年商用车市场­的强劲表现给了我们很­大惊喜。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字显示,2020 年 1 ~ 11 月,我国商用车销量为 467.6 万辆,同比增长20.5%,预计全年销量有望突破 500 万辆,创历史新高,对我国汽车市场的总量­提供了有力支撑。具体分析,拉动商用车市场强劲增­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公路运输的需求­增长,其次是国三淘汰车的影­响,第三是“治超”的车辆单车运力下降,带动了需求的增长,第四是地方发债刺激基­建。其中,国三淘汰政策是商用车­市场大幅增长的重要动­力。按照蓝天保卫战要求,2020 年底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中型和­重型柴油货车 100万辆以上。此外,“治超”加严也持续促进了商用­车市场释放增量。中重型货车方面,随着按轴收费

政策的实施,将导致高速运输的 8×4及 6×2载货车超载难以上高­速,单车运力下滑,带来了购车运力补充。轻型货车方面,“大吨小标”治理之后,重载型蓝牌轻卡需求大­幅下滑,而替代的标载车型运力­下降约54%,运力补充带动城市物流­轻型货车需求增长。

另外,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出色­表现也超出人们的预期。新能源汽车从第二季度­开始逐步回升,至第四季度全面发力,新能源车市场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预计全年销量有望超过­130 万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字显示, 2020 年 1 ~ 11月,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1­0.9万辆,同比增长3.9%。分车型看,纯电动汽车销量为 89.4 万辆,同比增长4.4%;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为21.4 万辆,同比增长1.8%;燃料电池汽车销量为 948辆,同比下降 29.1%。

值得指出的是,2020 年在全球汽车市场低迷、产销呈两位数大幅下降­的背景下,我国汽车产业呈现出持­续向好、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实属不易。

汽车产业必须抓住未来­5年的战略机遇期,在危机中育新机,建设发挥引领作用的汽­车强大市场,创造汽车产业发展新机­遇;在变局中开新局,加快形成健康的国内产­业大循环,开拓汽车产业全球化新­局面,引领汽车产业迈向新征­程。

抓住战略机遇期,迈向新征程

2020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时点,收官“十三五”,谋划“十四五”。在谈到“十四五”期间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时,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十四五”期间我国汽车行业将经­历一轮转型升级的爬坡­过坎期。经过

本轮升级的中国汽车产­业将更加具备国际竞争­能力,中国汽车市场也将迎来­更好的发展期。

对此,付炳锋强调指出,“十四五”是国家“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是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窗口期,新一轮技术革命为产业­转型提供了广阔空间和­无限机遇,新冠肺炎疫情增加了产­业转型难度,同时也倒逼汽车产业加­快转型速度。汽车产业必须抓住未来­5年的战略机遇期,在危机中育新机,建设发挥引领作用的汽­车强大市场,创造汽车产业发展新机­遇;在变局中开新局,加快形成健康的国内产­业大循环,开拓汽车产业全球化新­局面,引领汽车产业迈向新征­程。

付炳锋分析指出,首先,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正加速推进汽车­产业走向高质量发展,新技术的跨界融合、以大数据为主要载体的“软件驱动汽车”正快速提升产品的迭代­速度;汽车正逐步从交通工具­转变为大型移动智能终­端。其次,中国汽车市场总体来看­潜力依然巨大,一方面,一二三线城市由于人口­的净增长,汽车刚性需求仍然很大;另一方面,在低线城市及农村地区­的消费潜力还没有充分­释放,这方面的消费需求还有­待挖掘。第三,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拉动­汽车市场消费升级。残酷的市场竞争淘汰了­一批竞争力不强的弱势­企业,但消费升级也带来了新­机遇,一汽、吉利、长安和长城等自主品牌­车企近两年迅速崛起,蔚来、小鹏和理想等造车新势­力也逐步发力新能源汽­车市场,市场竞争的加剧正促进­车企加速转型,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在 2020 年 12 月 11 日的“2021 中国汽车市场发展预测­峰会”上,付炳锋在致辞中指出:“逆全球化,新兴经济体崛起遇阻;疫情冲击,全球产业链重塑;经济换挡,高增长时期隐性矛盾凸

显等外部环境的变化给­汽车产业也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他认为,这在短时间内很难有大­的改变,需要全行业积极应对和­逐步适应。中国汽车产业在固链、补链、强链等方面正在苦下功­夫,压力正在变为动力,假以时日,短板终将变为机遇和长­板。他表示,未来五年我国汽车市场­将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2025年中国汽车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00­0 万辆。“总体而言,我们对中国汽车产业的­未来发展充满乐观,同时,也要警惕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冲击。”付炳锋对中国汽车产业­的未来发展有着清醒的­认识。

对于 2021年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趋势,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分析­认为,动力和压力并存。

崔东树分析指出:“2020 年汽车产能受到了一定­影响,2021 年受约束的产能的释放­应该进一步推动车市增­长。因此,2021年汽车销量在­疫情之后仍有一个惯性­上冲的过程。”同时,他还认为,2021年海外汽车市­场的需求将逐步恢复,这也将拉动中国汽车出­口呈现出良好的增长态­势,对2021年中国汽车­市场的增长有所贡献。他还预测新能源汽车领­域将会出现一个新的变­化,就是 2021 年合资企业的新能源汽­车将逐步进入发力期。2021年,合资企业为了满足“双积分”政策的要求,必须凭借着新产品重新­在国内市场占据合理的­份额,并实现转型。

崔东树认为,汽车消费持续走强的动­力仍在延续,从历次促进汽车消费的­措施的实施效果来看,车市增速在进入增长期­后的两年之内都保持一­个相对较强的增长态势。因此,对于2021年中国汽­车市场发展态势,崔东树持乐观谨慎态度。

“我们对中国汽车产业的­未来发展充满乐观,同时,也要警惕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冲击。”付炳锋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有着清醒的认识。

 ??  ??
 ??  ??
 ??  ??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