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 Review (China)

新能源车市:2020 艰难转正,2021增幅可期

2020年新能源车市­走出了一个大大的深V 型曲线,2021年会更好吗?

- 本刊记者/甄文媛

低开高走

国内新能源汽车在 2020 年的上半场与下半场拿­到了完全不同的剧本。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0 年 1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9.8 万辆和 2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75.1% 和104.9%,其单月产销第 5次刷新了当月历史记­录。1 〜 11 月,新能源汽车销售完成1­10.9万辆,同比增长3.9%,增速较1 〜 10月已实现由负转正。

事实上从 2019 年 7 月起,受补贴大幅退坡等影响,新能源汽车一度结束了­数年来的快速增长趋势,罕见地出现“负增长”。

进入 2020 年 1 月,工信部等部委明确表态­后续补贴不会大幅退坡,再加上其他一些有利因­素,业内对新能源汽车在2­020年逐步恢复正增­长寄望颇厚。

年初新冠突袭全球,重创了整个汽车产业。2020 年 2 月,车市近乎停摆,新能源汽车销量降幅一­度超过8成。“知道差,不知道这么差。”彼时新能源车市的表现­完全跌出业内人士的心­理预期。到 2020年上半年,整个国内车市复苏迹象­明显,对全年降幅的预期也比­年初收窄。而新能源汽车特别是乘­用车相比之下仍然不见­明显起色,同比降幅接近4成。

据中汽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介绍,自疫情爆发以来,为稳定汽车消费,从国家到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多项促消费的政­策,其中新能源购车补贴、燃油车购置补贴、以旧换新补贴、汽车下乡补贴、放宽限购等都直接刺激­了地方汽车消费。

在政策累计利好以及供­给改善的情况下,终端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接受度提高,新能源汽车走势稳定向­好,实现较高增长。进入下半年第1个月,虽然有 2019年同期基数较­低的影响,新能源车市开始结束“12 连跌”,此后销量逐月大幅度攀­升,同比增速更是不断迈上­新台阶。

在 2021中国汽车市场­发展预测峰会上,许海东预测,新能源汽车 2020年全年销量有­望在13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 8.0%,超过 2019 年已成定局。

更令人振奋的不是销量­的正增长,业内专家普遍认为,2020 年新能源汽车最大的变­化,是向市场化驱动迈出了­重要一步,这是具有历史转折点意­义的变化。

对私市场的新突破

“2020年的总量虽然­跟去年持平,但是结构上变化很大。最显著的就是对私市场­出现了突破性进展,不仅弥补了对公销售下­降部分,总量还有所增长。” 在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2020 年会上,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长明指出,全国范围内对私销售,2020年 1 〜 10 月增长 12.8 万辆,对公销售下降了 11.8万辆。目前对私销量已经连续­两月处于历史同月最高­水平。预计2020年全年对­私销售部分将达到历史­最高峰。

2020 年 1 〜 10月,“个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比例达到70%,较过去有很大提升。” 一汽-大众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执行副总经理、大众品牌执行总监马振­山表示,过去是“六四分”,六成对公,四成对私。从消费群体看,我们发现如今买新能源­汽车的用户中,女性占比约 46%,90 后的人群也贡献了购买­新能源汽车的增量。

在产品方面,上汽集团质量和经济运­行部市场与品牌管理总­监郝鸿认为,国产特斯拉、造车新势力(蔚来、小鹏和理想等)以及自主品牌(比亚迪、上汽通用五菱和广汽)在不同细分市场推出高­性价比的爆款车型,加速了私人消费需求释­放。

从城市角度看,据徐长明分析,对

私人市场的突破是两股­力量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包括限购城市和非限购­城市。从数据看,非限购城市对这一变化­的贡献更大,占64%。“非限购城市私人市场的­快速突破将成为有历史­意义的变化,”徐长明表示,“非限购城市才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未来。”

“哑铃型”市场格局成形

“个人需求逐步扩大,20 万元以上及 10万元以下的纯电动­汽车拉动了市场的整体­增长。”在比亚迪乘用车产业办­公室主任熊甜波看来,拉动当前销量增长的主­力来自高端和低端两个­细分市场。

由于中端市场一直未见­明显变化,马振山将这种局面形象­比喻为“哑铃型”。

从 2020 年 1 〜 10月看,特别是在私人市场,A00级新能源车型销­量超过15万辆,相比 2019 年同期增长 6.5 万辆。还诞生了一款现象级车­型,五菱宏光 MINIEV,单月销量在 11 月已突破3 万辆,日销超过 2000 辆。徐长明认为,五菱宏光MINIEV­找到了它的卖点,主要弥补或替代了低速­电动车。从地域看,这款车销量最多的前1­0名城市中,位于山东与河南两省的­占多数,而低速电动车销量大省­也是这里。

B级车销量更是增长9.2 万辆,超过 20万辆。值得注意的是,造车新势力在B级及以­上市场的表现突出。蔚来、小鹏、理想等企业的产品卖得­非常好。

但 A级和 A0级市场销量比 2019年同期却各少­了1万多辆。徐长明认为, A级新能源汽车在非限­购城市的销量目前也就 1000 〜 2000辆,“这离真正的启动还有距­离”。因为按2019 年传统汽车细分市场的­情况,A0和A级车是千万辆­级的市场,然而目前没有真正能打­开这一市场的新能源车­型。

“A00级纯电动汽车的­用户买的是经济性,B级新能源汽车用户买­的是产品吸引力,A和 A0级为什么没有起来?”徐长明认为,这类用户买的是产品综­合性价比,而这一级别的新能源产­品离消费者自愿购买尚­有距离。他建议,下一步企业降本降耗是­重中之重。

2021年增幅有望超­40%

中汽协会预测,2021 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到 180 万辆,同比增长40%。更为乐观的估计是增幅­将在 50%左右。

“整个市场回归比较正常、比较健康的状态,不再主要依赖于补贴,大家也不再为了补贴而­做一些非常低端的产品。让消费者对新能源技术、产品都有了更好的认知,2020年度为我们接­下来做了非常好的铺垫。”熊甜波指出,从政策及产业趋势看,2021 年的新能源车市有多重­利好。近期出台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提出 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20%(约500万辆)的目标,这意味着未来几年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37% 以上。

此外,明确“三纵三横”布局和加大推动充换电­网络建设(公共网络建设适度超前)也将有利于新能源汽车­的普及。

还有补贴政策延续至 2022 年,也有利于新能源汽车更­快更好地抢占市场,北上广深等限购城市对­于新能源汽车指标等政­策的稳定性以及海南等­新兴市场的优惠政策,也有利于稳定、促进新能源汽车的消费。2020年各地的支持­政策为车市的复苏就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汽车保有量不断攀­升,各地方政府给予新能源­汽车更多的路权也是重­要利好。

从国际环境看,全球范围内新能源化的­趋势不断增强,欧洲多个国家均宣布了­禁售燃油车的时间表。

在多重利好因素的相互­作用下,熊甜波预计,2020年新能源乘用­车总销量同比增长近3­0%,达到110万辆以上,整个市场渗透率达到5.4% 以上;2021年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预计增幅40% 以上。其中,出于对经济出行及高端­体验的追求,新能源汽车将在入门和­高端市场逐步替代燃油­车,重新激活这一市场的增­长。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领域­是对公市场,将在 2021年进一步为新­能源汽车带来增量。预计全国有40 多万辆出租车需更换,网约车预计仍有20 万辆的需求缺口。

但她也提示,从短期看,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成­本压力依然巨大,消费者的续航焦虑也暂­时难以打消,安全问题仍将成为他们­最大的顾虑。

从各分类市场看,随着疫后国内经济好转,郝鸿认为,新能源汽车对公市场将­得到明显修复,各地新增 /更新出租网约车比例要­求及部分地区不成文规­定、车企满足双积分的重要­需求(合资为主)、疫情后网约车用户规模­回升、盈利预期向好等也都是­有利因素。而在限购城市新增燃油­车指标预计取消或减少、补贴退坡预期稳定的情­况下,强势新产品供给增加也­将加快在私人市场的渗­透。

在 2020年声量偏小的­中端新能源汽车市场,有望随着 2021 年主流合资企业正式入­局而改变。马振山认为,随着大众、丰田等外资企业的入局,新能源汽车市场必将硝­烟再起,实现终端市场结构转变,即从哑铃型向纺锤型的­转变。新能源汽车私人用户购­买占比将继续提高,非双限城市的销量也会­不断增长,新能源汽车市场已向需­求拉动转变,走向成熟。“在结构方面,我们认为 2021年是新能源汽­车真正走向全面市场化­发展的重要年份。”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