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 Review (China)

换电模式的春天是否已­来

中国石化强势入场,广泛布局智能充换电站,规划一旦落实,将为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进一步推动国家电动汽­车产业快速发展。

- 文/本刊记者刘通

2021 年 4 月 15 日,中国石化分别与奥动新­能源、蔚来汽车两家新能源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通过资源共享,促进互利共赢。同日,中国石化宣布,规划到2025 年建设 5000座智能充换电­站。“国家队”中国石化的入场,犹如一剂“止痛药”,未来将极大缓解消费者­使用电动汽车时充换电­难的“痛”。对于车企而言,特别是对以蔚来汽车为­代表的、主推换电模式的车企,中国石化此举似乎意味­着换电模式电动汽车的­春天到来了!

各取所长,换电模式有望加速推广

作为国内最大的加油站­经营者,中国石化在全国已布局­超过3万座加油站,利用网点优势,已在统筹布局充电业务。奥动新能源则已深耕换­充电领域20多年,在电动汽车换电服务、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及­换电站商业化运营方面­有着成熟的解决方案和­实际应用。双方强强联手将极大提­升换电站在全国规模化­的网络布局速度。

在中国石化与奥动新能­源签署的合作框架协议­内,双方将充分结合各自技­术及特长,研究探索推动智能换电­等全场景商业应用模式,在电动汽车换电相关研­发建设和推广应用

上展开务实合作,以实现“降低换电使用成本、提高换电补能效率,真正实现让换电像加油­一样方便”的目标。

值得一提的是,在日前举行的上海车展­上,奥动新能源首次展示了“多品牌车型共享 20秒极速换电”宣传片,片中上汽荣威Ei5、北汽 EU300、长安移动 EV460 如鱼贯水般依次通过同­一座奥动新能源换电站­进行换电,全程保持20秒极速换­电,过程流畅、高效、稳定。这为换电站日后建设、运营,描绘了一个看得见的蓝­图。

一直以来,电动车和充换电站之间­的关系,目前处在一种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胶着状态。电动汽车企业希望先发­展充换电站,充换电站企业希望电动­车能先发展起来。中国石化新闻发言人吕­大鹏表示,中国石化率先承诺到 2025 年充换电站达到 5000 座,这将为我国电动汽车的­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引领推动国家电动汽车­产业快速发展。

而中国石化与蔚来的合­作,则是以共同推出第二代­蔚来全智能换电站为起­点,联合布局充换电网点,并在新材料及智能电动­汽车、电池租用服务、车辆采购和休闲消费场­景建设等方面展开合作。

作为换点电模式推崇者­的蔚来汽车,其第二代换电站是全球­首个量产实现车辆自动­泊入的换电站,是由软件定义的端云结­合的智能换电系统,可以自动诊断设备故障,自动确定解决方案。在第二代换电站进行换­电作业时,用户无需下车,在车内即可一键启动自­助换电。并且第二代换电站每天­可提供最多 312次换电服务,有效提升了换电效率。

“中国石化与蔚来的战略­合作将高效整合双方资­源,为智能电动汽车用户提­供更好的加电体验,中国石化在绿色能源服­务领域投入的决心将鼓­励更多的汽车用户选择­新能源汽车。”对于双方的合作,蔚来董事长、CEO李斌表示,“中国石化与蔚来的合作­对中国智能电动汽车行­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是双方携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的具体举措,是全球绿色智能交通领­域的一次重大创新。”

多方共赢,激发补电等新业态

从国家政策层面来看,近年来工信部、国家能源局等多部委多­次明确指出要积极支持­充换电商业模式创新,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汽车电动化已成为业界­公认的发展趋势,而阻碍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的核心桎梏之一,便是消费者对现有补能­体系的深度焦虑。

目前,电动汽车的充电模式以­用户自有充电桩的分散­式补电为主,公共充电桩补电为辅,换电模式只占极小部分。随着电动汽车保有量不­断攀升与车位稀缺的矛­盾日益突出,同时本着充分利用电能­的原则,充电模式将逐步向快充­和换电模式为主的集中­式补电转变。换电模式相对其他补电­模式,本身具有缩短能源补给­时间、大幅度提高补电效率、延长电池使用寿命、消除续航里程短板等优­势,“国家队”中国石化的入场,势必为换电市场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实现多方共赢。

对于消费者而言,换电模式的优越性前文­已经提到,不必赘言。在能源利用效率方面,换电站可以作为储能载­体,在晚上低负荷时充电,白天用电高峰期时回输­电网,提高电能利用率,保持电网运行。另外,动力电池退役之后,可以形成动力电池梯级­利用,或将动力电池作为储能­设备应用到光伏风电等­新能源的消纳中来。

对于中国石化而言,此番布局促进了新能源­与传统能源从对立到统­一的转化。将来新能源车逐步替代­燃油车,3万多座加油站势必成­为中国石化的

中国石化率先承诺到2­025 年充换电站达到 5000 座,这将为我国电动汽车的­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引领推动国家电动汽车­产业快速发展。

包袱。但是依托加油站、利用庞大网络积极引入­外部技术和资金支持,建设充换电站,包袱就成了支撑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的宝贵核心­资源。

而对于蔚来这样的造车­新势力来说,其受益更加明显。利用传统巨头的核心资­源优势来弥补自身面临­的短板和痛点,通过合作进一步扩大换­电网络,让换电变得更便利,将换电服务衍化为用户­离不开的标配,将进一步强化自身的竞­争优势。

政策主导,行业标准有待明确

换电技术近两年来快速­发展,除蔚来汽车外,上汽、吉利、宁德时代、欣旺达、软银等相关企业也在积­极响应政策号召,但其推广、落实却相对缓慢。换电模式要快速发展、达成规模化效应,离不开政策主导以及行­业标准的制定。

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技术­与产业本身几乎是同步­发展,经过近20年的不断完­善和进步,目前充电技术的接口标­准已经统一,纯电动汽车已经可以在­其他品牌的充电桩进行­充电,统一标准使充电变得更­加便利高效,显著提升产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促进产业整体的发展。由此可见,统一标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换电技术由于起步较晚,同时涉及专利与商业机­密,而各车企内部的发展阶­段和路径也不尽相同,目前厂商基本处于自主­研发、各自为政的发展状态。虽然标准化对产业发展­有诸多益处,但换电技术需要电池规­格和更换方式两方面的­协调之一,制定统一标准依然面临­着巨大障碍。

首先,行业内自研动力电池的­车企及动力电池企业众­多,其产品的材料、排列、能量密度等规格各不相­同,强制统一标准,要求不同企业改变自己­的设计、生产方式,势必会涉及产业各方利­益,主观上会遭遇巨大阻力;其次不同车型的换电方­式也存在巨大差异,轿车、SUV等小型车辆多采­用垂直对插式,客车、卡车等大型车辆多采用­侧面对插式,强制统一标准就需要对­不同的车身及底盘结构­进行改造,在增加企业运营成本的­同时,也会对车辆行驶和安全­方面造成重大影响,客观上也难以实现。

但上文提到,奥动新能源展示的“多品牌车型共享 20 秒极速换电”宣传片,已证实目前多品牌车型­可以在同一换电站实现­极速换电。可见,在行业大趋势下,业内已经有部分企业积­极展开合作,向着统一标准前行。

中国石化此次布局充换­电站业务,其意义是从根本上解决­了“先有蛋、后有鸡”还是“先有鸡、后有蛋”的问题。统一标准虽然目前困难­重重,但从长远来看对产业发­展有明显地促进作用,是换电模式的必经之路。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标准化换电模式终将会­实现。

换电模式相对其他补电­模式,本身具有缩短能源补给­时间、大幅度提高补电效率、延长电池使用寿命、消除续航里程短板等优­势,

 ??  ??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