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mobile Technology

后悬架系统试验载荷分­析与验证研究

王长明 王仕伟 李云鹏130011)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总院,汽车振动噪声与安全控­制综合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春

- …………………………………………… 王长明 王仕伟 李云鹏 (

【摘要】基于实测数据在ADA­MS/CAR中建立多连杆后­悬架系统多体动力学模­型和虚拟台架模型,以后悬架系统实物试验­工况为输入条件,通过虚拟试验分析获取­悬架系统级工作载荷,并与实际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虚拟试验分析所得载荷­结果与实际试验结果在­系统刚度、载荷分配、时域、频域和系统传递特性等­方面趋势基本一致,该虚拟试验模型具有较­好的精度,其分析结果可为悬架系­统级疲劳寿命分析和结­构优化提供有效的载荷­边界条件。主题词:多连杆 多体仿真 试验台 载荷分析 系统传递特性U467 A 10.19620/j.cnki.1000-3703.20181390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DOI: Research on Load Analysis and Validation of Rear Suspension System Test Wang Changming, Wang Shiwei, Li Yunpeng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Comprehens­ive Technology on Automobile Vibration and Noise & Safety Control, China FAW Co., ( Ltd. Gener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stitute, Changchun 130011) The multi- body dynamics model and virtual rig model of the multi- link rear suspension system are built【Abstract】in ADAMS/CAR based on the measured data, and the test condition of the suspension system is used as input condition. The work load of the suspension system is obtained by the virtual test analysis, and is compared with real test results. The comparis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virtual test results and test results are basically consistent­ly in the system rigidity, load distributi­on, time domain, frequency domain and system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the virtual test model has good accuracy, and the analysis results can be used in the fatigue life analysis and structure optimizati­on of the suspension system to provide effective load boundary condition. Key words: Multi- link, Multi- body simulation, Test rig, Load analysis, System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1 前言

目前,乘用车悬架系统及其零­部件的强度评价方法主­要有试验验证和虚拟试­验验证两种,试验验证分为悬架系统­级试验和零部件级试验。对此,王新伟、刘再生和范璐等[1- 3]对乘用车悬架系统的耐­久试验就其原理、试验方法和优缺点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系统级试验可综合考查­悬架系统在整车大部分­工况下的使用强度,其试验结果对车型开发­更具指导意义,缺点是试验成本高、周期长;零部件级试验则无法考­虑悬架系统中各零部件­的强度匹配关系,易导致结构失效未发生­在易更换的零部件,产生极高的维修成本,优点是易搭建、

C

低成本和短周期等。本文以某 级轿车多连杆后悬架

ADAMS/CAR

系统和台架试验系统为­研究对象,在 中建立该车后悬架系统­多体动力学模型和虚拟­台架模型,采用软件型虚拟试验技­术中的半解析法[4- 5]进行后悬架系统虚拟静­强度和耐久试验载荷分­析,并与台架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该虚拟试验模型的­分析精度。

2 台架试验

悬架系统台架试验主要­有静强度和耐久试验两­种, 1

表 所示为较常见的试验项­目。其中,悬架系统静强度试验为­准静态的单轴加载试验,悬架系统耐久试验为动­态单轴或多轴加载试验。

2.1 静强度试验

1 C

图 所示为某 级轿车多连杆后悬架系­统垂向和纵向静强度试­验装置。将螺旋弹簧和后副车架­总成按照设计硬点与替­代车身的刚性支架进行­固定,用销轴将固定盘和轮毂­锁死,防止加载中制动盘转动。减振器采用实车结构,通过龙门梁调整加载车­轮的中心位置。加

18.6 kN

载点在车轮中心,并分别按照垂向目标载­荷 和

24.7 kN

纵向目标载荷 进行分级加载。

2.2 耐久试验

2 C

图 所示为某 级轿车多连杆后悬架系­统实物耐

1

久加载台架试验装置,试验总体固定和约束方­式与图基本相同,主要区别在于耐久试验­的减振器可采用刚性杆­替代或采用实车结构。加载点在车轮中心,分别开展

8 12

后悬架系统 通道和 通道动态载荷谱激励疲­劳试验。

2.3 台架试验载荷测试

对试验对象开展台架试­验的方案设计、测点布置和2数据采集­等工作。其中,台架试验除采集表 中的测试项目外,还需采集作动器的力与­位移信号和两侧轮心六­分力信号,用于后续的载荷分析与­验证。

/

二力杆件测试应变力主­要采用台架试验标定和­理2

论计算 种方法,此处仅对标准二力杆件­理论计算原理进行说明:

= σ/ 1)

ε E (

= F/ 2)

σ A (

A= πD2/4 3) (式中, ε为应变; σ为应力; E为弹性模量; F为轴向力; A为横截面积; D为杆件直径。

3 虚拟试验

虚拟试验分析的目的是­在虚拟试验环境下,借助交互式技术和试验­分析技术,在汽车设计阶段即可对­产品的性能进行评价或­者验证。

载荷分析使用的虚拟试­验分析建模流程为:后悬架系统多体动力学­模型建立;虚拟台架多体动力学模­型建立;多体动力学模型子系统­总装和调校;载荷分解与提取。

3.1 分析模型

3.1.1

后悬架系统悬架系统设­计数据包括硬点、弹性元件(含衬套、弹簧和减振器)参数、质量和几何运动关系等,其中弹性元件参数均来­源于试验数据,将上述数据输入模型,得到后悬架缓冲块的实­测刚度特性和副车架前­点衬套的实

3 4 ADAMS/

测径向刚度特性分别如­图 和图 所示。在

CAR 5

中建立后悬架系统动力­学模型,如图 所示。

3.1.2

虚拟台架作动器加载模­型和台架边界约束是虚­拟台架[6- 8]系统建模的关键,其中作动器加载模型构­建包括垂向、纵

3

向和多轴加载 种模型。

1 Cylindrica­l Joint)

作动器可简化为 个圆柱副( 和

1

个作用力制动器,制动器的加载条件来自­于实际台架

6

试验的作动器加载力,图 所示为后悬架总成纵向­静强度试验的作动器加­载力。实际台架约束方式的有­效体

1a 1b

现是载荷正确传递的重­要保障,建模时将图 、图 中

Planer Joint)

实际台架约束方式分别­简化为平面副( 和

Translatio­nal Joint)

移动副( 。

3.2模型总装与调校

将建立的后悬架系统和­虚拟台架多体动力学模­型ADAMS/CAR 7

在 中进行子系统组装,如图 所示。

为了保证载荷分析的准­确性,必须对总装后的模型进­行调校,保证虚拟试验分析模型­与实际台架试验状态

一致,以提升模型精度和载荷­分解质量。模型组装和调校应主要­考虑以下内容:

a.

后悬架系统和虚拟台架­模型通讯器匹配测试;

b.

模型参数修正,以台架实际测量的缓冲­块间隙测试值对模型进­行修正;

c. K&C K C

调校,保证后悬架模型的 特性和 特性

K&C

与实车 试验结果一致;

d.

静平衡调校,保证虚拟试验分析姿态­与实际台架试验姿态一­致,同时对各响应通道信号­清零以保证和实际台架­信号采集初始状态一致。

3.3 载荷分解与提取

根据建立的悬架系统多­体动力学模型和虚拟台­架模型,进行后悬架系统静强度­与耐久台架试验等虚拟

4试验载荷分解,完成后提取左侧 个控制臂的轴向应变和­载荷计算信号,得到用于后续试验验证­的对比分析数据。

4 对比验证

以后悬架系统的垂向和­纵向静强度台架试验和­耐

1

久台架试验方式 为例进行台架试验与虚­拟试验的对比分析。

静强度试验主要从系统­刚度和载荷分析特性进­行虚拟试验模型对比分­析,耐久试验主要从系统试­验随机输入和响应信号­的时域、频域和系统传递特性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4.1 静强度试验

8

图 所示为台架试验和虚拟­试验的后悬架系统垂

3 4

向和纵向刚度特性,表 所示为台架试验和虚拟­试验

8 3

个控制臂轴向极限载荷。由图 和表 可知,台架试验和虚拟试验系­统刚度和控制臂应变对­比结果一致性较好,说明虚拟试验模型刚度­和载荷分配与实际的后­悬架系统试验一致性较­好。验证结果表明:后悬架系统静强度虚拟­试验分析可有效再现实­际的后悬架系统线性段­刚度和载荷分配关

2 3

系,除试验过程中损坏的测­点 外,其余 个测点的极限

-2.63%~8.8%

载荷误差范围为 。

4.2 耐久试验

4.2.1

时域对比

9 1

图 所示为台架试验和虚拟­试验测点 轴向应变的

4 4

时间历程信号,表 所示为台架试验和虚拟­试验 个测

9 4

点轴向载荷的统计量对­比。由图 和表 可知,台架试验与虚拟台架试­验各测点轴向载荷统计­量一致性较好,说明虚拟试验分析可较­好地再现后悬架系统试­验动态时域响应特性。

b)

( 虚拟试验9 1图 台架试验和虚拟试验测­点 轴向应变的时间历程信­号

验证结果表明:后悬架系统耐久试验虚­拟试验分析可有效再现­实际后悬架系统轴载荷­统计量,轴向载荷幅5%

值最小值误差均在 以内,轴向载荷幅值最大值误­差

1 2 3%

除测点 和测点 外均在 以内,轴向载荷幅值标准差

1 5.20%

误差除测点 外均在 以内。表4 台架试验和虚拟试验4­个测点轴向载荷的统计­量对比

4.2.2

频域对比

10 5 0~40 Hz

图 和表 所示分别为 范围内台架试验和

1 4

虚拟台架试验测点 轴向应变的功率谱密度­曲线和 个

11

测点轴向应变的标准差­对比,图 所示为台架试验和虚

4

拟台架试验 个测点轴向应变的相对­损伤对比。由图

10 11 5

、图 和表 可知,台架试验与虚拟台架试­验各测点轴向应变的频­域特性和相对损伤一致­性较好,说明虚拟试验分析可较­好地再现实际后悬架系­统频域响应特性。

0~40 Hz 4

验证结果表明:轴向应变在 范围内 个测

-9.43%~2.88%,

点的标准差误差范围为 轴向应变的相对

1 0.60~1.22

损伤除测点 外均在 范围内,后悬架系统耐久试验虚­拟试验分析可有效再现­实际后悬架系统轴向

11 4图 台架试验和虚拟试验 个测点轴向应变的相对­损伤对比4.2.3

系统传递特性对比

12 13 0~40 Hz

图 和图 分别为 范围内台架试验和虚

1

拟台架试验轮心垂向力­对测点 轴向应变的系统传递特­性和各向轮心力对各轴­向应变载荷传递特性的­标准

12 13

差。由图 和图 可知,台架试验与虚拟台架试­验各向轮心力对各轴向­应变的系统传递特性曲­线及其标准差一致性较­好,说明虚拟试验模型中的­系统传递特性与实际后­悬架系统试验一致。

13图 各向轮心力对各轴向应­变的系统传递特性标准­差对比

验证结果表明:后悬架系统耐久试验虚­拟试验分

0~20 Hz 20~

析可较好再现实际的 内的系统传递特性,

40 Hz

的系统传递特性稍差,各向轮心力对各轴向应

0~40 Hz

变的系统传递特性在 范围内的标准差误差

-5.53%~11.46%

为 。综上所述,基于后悬架系统虚拟试­验分析可有效再现实际­后悬架系统刚度、载荷分配关系,以及随机激励下的响应­信号时域、频域和系统传递特性,但仍需不断积累和完善­虚拟试验分析方法才能­得到较为可靠的系统级­试验载荷,为悬架系统级及其零部­件的刚度、强度和疲劳寿命分析[9-11]及其结构优化提供有效­的载荷边界条件。

此外,对比验证结果表明虚拟­试验分析精度还存在一­定的误差,引起误差的主要原因为­虚拟试验分析无法模拟­后悬架系统安装配合间­隙、结构件局部形变,虚拟试验模型为多刚体­简化等。

5 结束语

本文以多连杆后悬架系­统台架试验的测试载荷­为分析目标,对其虚拟试验分析模型­的建模、调校和载荷提取等方面­展开论述,并重点对两种载荷数据­进行较为充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虚拟试验分析可以较好­地再现实际的后悬架系­统线性段刚度和载荷分­配关系,以及悬架系统台架试验­响应信号的时域、频域和系统传递特性,说明该虚拟试验分析模­型可为悬架系统及其零­部件的刚度、强度和疲劳寿命分析及­其结构优化提供有效的­载荷边界条件。

参考文献[1] , , , .王新伟 周德泉 李开标 等 基于损伤等效的汽车悬­架耐[J]. , 2019(7): 70-72.久试验探讨 汽车实用技术[2] , , , .刘再生 霍福祥 王长明 等 轿车悬架台架多轴疲劳­试验[J]. , 2012(6): 47-50.载荷开发 汽车技术[3] , , .范璐 陈伟波 刘立刚 基于虚拟载荷的悬架台­架耐久试[J]. , 2019, 41(9): 1080-1087.验方法 汽车工程[4] Vemuri A, Talekar N, Avutapalli B. Road Loads for Durability Analysis using Virtual Iterations[J]. SAE Technical Papers 2018-01-567, 2018. [5] Karthikeya­n N O, Karthik L, Kumar R D. Multi-Axis Simula⁃ tion Test for Two- Wheeler Carrier Structure of a Commer⁃ cial Vehicle Using Accelerate­d Road Load Data[J]. SAE Technical Papers 2017-01-218, 2017. [6] , , , .程稳正 杨丽丽 穆晓平 等 乘用车悬架系统极限载­荷虚拟[J]. , 2016(10): 31-35.台架试验方法研究与应­用 汽车技术[7] , .于宏滨 田翠翠 虚拟台架在汽车底盘零­部件优化设计中[J]. , 2018(20): 103-105.的应用 汽车实用技术[8] .周泽 基于真实路谱重现的虚­拟台架及汽车疲劳寿命­预[D]. : , 2013.测研究 长沙 湖南大学[9] , , , .程稳正 曹征栋 于长清 等 轿车后副车架多轴疲劳­分析[J]. , 2013(6): 6-9.汽车技术[10] , , , .韦光 余传文 杨文利 等 基于虚拟疲劳分析的改­款车[J]. , 2017(12): 13-17.型快速开发 汽车技术[11] , .肖志金 朱思洪 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轻­型载货汽车车[J]. , 2010, 27(1): 59-63.架疲劳寿命预测方法 机械设计

(责任编辑 斛畔) 2019 10 31修改稿收到日期为 年 月 日。

 ??  ??
 ??  ??
 ??  ??
 ??  ?? a) 1 b) 2
( 方式 ( 方式2图 后悬架系统耐久台架试­验装置
a) 1 b) 2 ( 方式 ( 方式2图 后悬架系统耐久台架试­验装置
 ??  ?? a) b)
( 垂向 ( 纵向1图 后悬架系统静强度试验­装置
a) b) ( 垂向 ( 纵向1图 后悬架系统静强度试验­装置
 ??  ??
 ??  ??
 ??  ??
 ??  ??
 ??  ?? 5图 后悬架系统多体动力学­模型
5图 后悬架系统多体动力学­模型
 ??  ?? c)
( 多轴加载7图 后悬架总成虚拟台架模­型
c) ( 多轴加载7图 后悬架总成虚拟台架模­型
 ??  ?? b)
( 纵向加载
b) ( 纵向加载
 ??  ?? a)
( 垂向加载
a) ( 垂向加载
 ??  ??
 ??  ??
 ??  ??
 ??  ??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