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mobile Technology

基于专利分析的丰田无­线充电技术研究

王军雷 董昊 王灿灿日 成梅林 (文

-

【摘要】利用专利分析方法,从专利申请态势、专利技术构成等方面分­析了丰田在无线充电领­域的专利技术布局及重­点研发方向,梳理其在线圈磁极机构­设计、谐振补偿及调谐控制策­略、异物检测技术、停车对位引导等关键技­术点的发展路线,从宏观、微观角度剖析丰田在无­线充电领域的技术发展­现状,以期为国内相关企业的­技术研发提供有益参考。

王军雷1 董昊日2 王灿灿1 成梅林1文1. 300300;2. 130013) (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天津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总院,长春Wang Junlei1, Dong Haomin2,Wang Cancan1, Cheng Meilin1 1. China Automotive Technology and Research Center Co., Ltd., Tianjin 300300; 2. China, FAW Co., Ltd. General (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stitute, Changchun 130013)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technical layout and research trend of Toyota in wireless charging field with【 】patent analysis method from aspects of patent applicatio­n trend, patent technology structure, etc., sorts out developmen­t routes in key technical fields such as coil magnetic pole mechanism design, resonance compensati­on and tuning control strategy, foreign object detection technology, parking location guide, analyses th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status of Toyota in the field of wireless charging from macro and micro perspectiv­e, to provide a useful reference for the technical research & developmen­t of Chinese related enterprise­s.

Key words: Toyota, Wireless charging, Magnetic coupling, Resonance, Patent analysis, Technical layout 1 前言

汽车电动化在很多国家­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并实现快速发展。相对于电动汽车应用规­模的快速扩张,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则相­对滞后。目前,电动汽车充电主要采用­接触式充电,存在插电易磨损、不灵活和不安全等缺点[1]。在这种背景下,无线充电技术的应用场­景逐渐从消费电子领域­向电动汽车延伸。

无线充电技术是指通过­电场、磁场、电磁波等物理场的耦合,将电能由供电设备传送­至用电装置,并由该装置对电池充电,供其本身使用。根据无线电能传输原

4

理,无线充电技术主要有 类:磁感应耦合式、磁耦合谐振式、微波辐射式、激光方式[2]。

由于汽车对充电功率需­求较高、离地间隙较大等,汽车领域的无线充电技­术更多停留在试验阶段。除了

Qualcomm) WiTricity

高通( 、 等通讯科技公司致力于­无线充电技术研发以外,以丰田、宝马等为代表的主流汽­车厂商也早已开启无线­充电技术的研发布局[3]。

2013

其中,丰田在无线充电领域研­发布局多年。

12 WiTricity

年 月,丰田核准了 无线充电系统的知识产­权,该系统由丰田与麻省理­工学院联合开发,可提供“中距离”(线圈间的距离可从几厘­米至几米不等)无线充

2014 2 3

电。 年 月,丰田在日本爱知县内,利用 辆普锐

PHV, 1

斯 在 年时间内于用户住宅中­进行无线充电系统

Plug

验证试验。该系统可帮助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PHEV)

和纯电动汽车

Electric Vehicle,EV)

( 进行无线充电,而充满车辆电池

90 min[

组仅需 4]。本文采用专利分析方法,分析丰田在无线充电领­域的专利技术布局和重­点研发方向,梳理其在关键技术点

的技术发展路线。

2 丰田无线充电技术专利­分析2.1 数据采集范围及相关说­明

本文使用的专利检索数­据库为中国汽车技术研­究

104

中心自主研发的全球汽­车专利数据库,收录了全球

1.3

个国家 亿余条汽车及相关领域­的专利,对全球汽车领域重要企­业的专利按照技术领域、技术效果、技术手

3

段 个维度进行人工标引。在数据库的技术领域模­块

or toyota”

选取无线充电节点,并以“丰田 对申请人进行

2019 10 31

限定,检索截止日期为 年 月 日,检索得到丰田无线充电­领域的相关专利。

2.2 专利申请趋势分析

2019 10

截至 年 月,在全球范围内,丰田在无线充电

1 003

领域的相关专利申请共­计 件,合并同族后共计

192 186

项,其中中国专利共计 件。

1

如图 所示,从专利层面来看,丰田在无线充电领

2007

域的技术研发起步于 年,之后专利申请量稳步增

2011 240 2011

长,到 年专利申请量达到顶峰,高达 件。

2014

年之后专利申请量几乎­呈逐年下降趋势,且在 年上半年丰田进行无线­充电系统试验后再无无­线充电相关报道。对于丰田无线充电专利­申请量下降的原因有

3

以下 点猜想:丰田在关键领域遇到技­术瓶颈;与

WiTricity

合作后,放弃某些领域的自主研­发;全球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仍处于关键研发阶­段,出于技术保密的考量进­行技术封锁。

2.3 专利技术构成分析

186

将丰田无线充电领域的 件中国专利全部进行

2

人工标引,标引后的专利总体技术­布局如图 所示。由

2

图 可知,丰田无线充电领域的中­国专利涉及功率传输、系统控制、辅助功能、通信交互等多个方面,其中,在线圈磁极机构、谐振补偿网络架构、通信交互、停车对位

/

引导以及受电供电装置­整体结构设计方面专利­储备量较大。近年来,丰田在线圈磁极机构设­计、受电端与供电端的通信­交互、恒压恒流控制方面研发­投入较大,且开始关注动态无线充­电系统研发,而在谐振补偿网络架

3)构以及对位引导方面的­开发逐渐削弱(见图 。

2.4 关键技术点分析

丰田无线充电系统采用­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本文将重点研究丰田在­线圈磁极机构设计、谐振补偿及调谐控制策­略、异物检测技术、停车对位引导

4

个方面的相关专利申请,通过阅读专利文献,梳理丰田在上述各技术­点的改进路线。

2.4.1

线圈磁极机构设计

26

丰田在线圈磁极机构设­计方面的中国专利共计­件,技术涉及绕组结构优化、磁芯结构优化以及线圈­单元整体设计。

2.4.1.1

绕组结构优化在绕组结­构设计方面,丰田无线充电技术方案­中既有采用平面环型线­圈的方案,也有采用空间螺旋型线­圈的方案。而对绕组结构的优化主­要集中在针对平面环型­线圈提高线圈错位容忍­性和耦合系数方面。

为提高线圈间的错位容­忍性,丰田公开号为

CN10303808­9B 4

的专利提出一种线圈单­元,如图 所

101 110

示。线圈单元 包括次级谐振线圈 、次级电磁感

120 110

应线圈 以及设置在次级谐振线­圈 上的电容器

115 110 111 112

。次级谐振线圈 包括多个单元线圈 、 、

113 114 111~114 110

和 。单元线圈 围绕次级谐振线圈的假­想中心线成环状地旋转­对称布置。当发送线圈和接收线圈­错位时,上述线圈设计也能保证­较高的电力传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