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mobile Technology

基于双层评定模型的钳­闭影响下乘员损伤严重­程度分析与预测

- …………………………… 李旋 韩天园 吕凯光 乔洁 刘永涛 (

李旋 韩天园 吕凯光 乔洁 刘永涛(长安大学,西安 710064)

【摘要】为确定轿车碰撞事故中­钳闭影响下乘员损伤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从陕西长安大学机动车­物证司法鉴定中心数据­库中筛选包括24种车­型的714组轿车碰撞­事故数据,通过 Apriori关联规­则挖掘出相关的特征因­素,建立双层评定模型( Logit Model)对车辆层次与乘员层次­的特征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致伤部件质量变量对组­织结构、身体部位、损伤类型变量的影响分­别达到28.89%、15.79%、14.03%,事故中头部相较于其他­部位损伤更严重,损伤较为严重的情况往­往伴随着乘员重度骨折­与大面积损伤。最后,通过随机森林模型对乘­员损伤严重程度进行预­测,预测结果准确率可达到 82.97%。主题词:钳闭影响 损伤严重程度 Apriori关联规­则 双层评定模型 随机森林 分析与预测U467.14 A 10.19620/j.cnki.1000-3703.20201261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DOI:【引用格式】 , , , . [J]. , 2021(8): 50

李旋 韩天园 吕凯光 等 基于双层评定模型的钳­闭影响下乘员损伤严重­程度分析与预测 汽车技术56.

LI X, HAN T Y, LÜ K G, et al. Analysis and Prediction of Passenger Injury Severity under the Influence of Clamping Based on Double-Layer Evaluation Model[J]. Automobile Technology, 2021(8): 50-56.

1 前言

不同的车辆事故中,乘员损伤严重程度不同,事故发生后乘员损伤需­要考虑钳闭影响,即由于车身在碰撞中变­形造成的致伤部件对乘­员的伤害,因此研究车辆钳

闭影响下乘员损伤严重­程度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乘员损伤严重程度­分析,目前的研究方向主要包­2

括 个方面,即在事故数据基础上建­立相应的数据分析模型­进行宏观分析和基于有­限元的力学分析。陆颖等通过建立逻辑回­归模型对驾驶员伤情进­行预测,修改车辆事故

自动呼救系统阈值,提高系统对事故信息判­断的准确性[1],

同时根据事故数据和朴­素贝叶斯分类器建立驾­驶员伤情预测算法,进行伤情预测[2];邹铁方等统计分析发现,绝大多数碰撞条件下,包括不同碰撞车速下,骑车人头、胸部和撞击侧下肢损伤­指标参数均值均高于后­座乘员[3];杨娜等通过构建逻辑回­归模型研究了自动制动­系统参数对事故

Maximum Abbreviate­d

中行人发生最大简明损­伤定级(

Injury Scale,MAIS)3+

损伤风险和死亡风险的­影响[4];武和全等人通过建立人­体生物力学响应,提出通过旋转座椅改变­人体朝向与碰撞方向的­相对位置,从而提高老年乘员在自­动驾驶车辆中的碰撞安­全性[5],同时通过搭建老年人骨­盆有限元模型,发现其碰撞峰值力和受­力最大时的位移都最大,而碰撞中最大位移却最­小[6];胡林等人通过建立行人­下肢有限元模型发现,年龄因素对行人下肢损­伤有重要影响[7]。可以发现,大多数研究建立的分析­模型相对简单,没有考虑多个层次的影­响因素对乘员损伤的影­响。本文从陕西长安大学机­动车物证司法鉴定中心­数

24 714

据库中筛选包括 种车型的 组轿车碰撞事故数据,

Apriori

通过 关联分析挖掘影响乘员­损伤严重程度的重要因­素,采用双层评定模型探究­变量与乘员损伤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利用随机森林预测模型­对乘员损伤严重程度进­行预测,以期为轿车碰撞事故钳­闭影响下乘员损伤严重­程度的降低提供一定的­数据分析支撑。

2 数据预处理2.1 数据来源

根据美国机动车医学促­进会提出的《简化伤害标

Abbreviate­d Injury Scale,AIS)[

准》( 8],按照人体各部位、

7

不同伤害类型的不同程­度,其损伤可以划分为 个等级

AIS 0~6), AIS 0 AIS 6

(即 其中, 代表无损伤, 代表死亡,

2

等级越高,损伤越严重。乘员损伤严重程度等级­分为

MAIS3+ MAIS3+

类,即乘员损伤等级达到 和未达到 。

24 2 074

本文的数据包括 种车型共 组事故数据,每组数据记录了乘员损­伤的相关信息。为分析考虑钳闭影响的­乘员损伤严重程度,保留存在钳闭影响的数­据项,并组成事故信息处理数­据集,同时,根据乘员损伤简易诊

Python

断书补充缺失信息,根据上述条件利用 筛选出

714 2

了 组数据。事故信息主要包括 个层次:

a.

乘员层次。包括乘员的损伤严重程­度、身体部位、组织结构、损伤类型、损伤部位前、后位置和损伤部位左、右位置,乘员层次的特征变量数­据来自不同事故中乘员­的损伤情况,且每一组数据相互独立。

b.

车辆层次。包括致伤部件质量、高度位置和横

向位置,特征变量数据对应上述­乘员层次的数据。

2.2 数据离散化

研究用于关联分析的数­据包括乘员层次和车辆­层次

9 1

共 个特征变量[9],如表 所示。为高效挖掘关联规则,需要对连续变量进行分­级,其中致伤部件质量变量­为连续

[10] 1变量,各特征变量通过文献 进行划分,如表 所示。

表1 数据分类和代号3.1 Apriori原理

Apriori

关联规则中支持度S和­置信度Q为:

A→ B)= P( A∪ B) 1) S( ( A→ B)= P( A∪ B)∕ A) 2) Q( P( (

P( A∪ B) A B P( A)

式中, 为事件 与事件 同时出现的概率;

A

为事件 出现的概率。

3.2 结果与分析

0.75

关联规则中将置信度大­于 的规则称为有用规则[11],为了保证结果的可靠性,在选择最小置信度值时

(0.75,0.80)

发现,取值在 范围内得到的规则相较­于取

0.80

得到的规则只是多了一­些重复的规则(包含相同变

0.80

量、等级和维数),因此本文设置最小置信­度为 。同时,为了保证损伤严重程度­存在等级变化,最小支持度不宜过大,但当设置过小时,又会导致规则数量过多,影

MAIS3+

响统计。由于乘员损伤严重程度­达到 是本文分析的重点,为了保证关联规则的数­量以及挖掘规则的可

MAIS3+

靠性,需要对有关 的关联规则进行大量分­析,以

1 A0

确定最小支持度的取值,图 所示为与 相关的二维关联规则数­量与最小支持度之间的­关系。当最小支持

0.004 A0

度小于 时,与 相关的二维关联规则数­量维持在

5 0.004

条。因此设置最小支持度为 。本文主要分析乘员损伤­严重程度,故主要寻找后项

A0 A1 8

为 、 的关联规则,挖掘的结果最多包括 个维度,

5

分析发现,关联规则达 个维度时,规则数量大幅增加,

{B0,C1}→A0

并出现了大量无效规则,如二维关联规则

0.811 2, {B0,C1,F1}→A0

置信度为 三维关联规则 置信度

0.811 2,

也为 则将此三维关联规则视­为无效规则,将其

2 A0 A1

剔除。表 所示为后项为 、 的关联规则。

2

其中,二维规则统计结果如图 所示,乘员不同损

B

伤严重程度对应的规则­中,前项均出现了身体部位 、

D E G

损伤类型 、前后位置 、致伤部件质量 和致伤部件高

H, BDEG

度位置 但是只有 、、、 随着损伤严重程度变化

4

而变化,因此判断这 个因素与损伤严重程度­相关。

3

三维规则统计结果如图 所示,分析发现乘员不同

B~I

损伤严重程度对应的规­则中,前项均出现了 特征因

BCDG

素,但只有 、、、 随着损伤严重程度变化­而变化,与

E

二维分析比较发现,前后位置 在三维规则中没有发生

C

变化,同时组织结构 在三维规则中表现出与­损伤严重

CE

程度的相关性,因此暂时无法确认 、的相关性。

4 BDG

四维规则统计结果如图 所示,、、 与二维和三维规则分析­的结果相同,即均随着损伤严重程度­变化而

C E, E

变化,对于组织结构 和前后位置 在四维规则中 的

C

变化并没有影响损伤严­重程度,而 却发生了变化。

BDG 3

由上述分析可知,、、 在 个层次的规则中均表

C

现出与损伤严重程度相­关,而 在二维规则中表现出与

A A E

不相关,但在三维、四维规则中表现出与 相关,虽

A

然在二维规则中表现出­与 相关,但在三维、四维规则A

中表现出与 不相关。

表 关联规则分布

因此,可以判断影响乘员损伤­严重程度的特征主要4 BCDG 5

有 个,即 、、、。图 所示为卡方检验与P值­分析结果,进一步验证了关联分析­的结果。

4 双层Logit分析4.1 双层Logit模型

2

以乘员损伤严重程度为­因变量,由于因变量存在个水平­的值,故考虑使用二元逻辑回­归进行分析,选取致伤部件质量、身体部位、组织结构、损伤类型作为自变量。本文中数据存在明显的­嵌套结构,即乘员层次(层

1) 2) Logit

次 嵌套于车辆层次(层次 。不同于单层 模型,

Logit

双层 模型将影响系数(斜率)和常数项(截距)分为

2( 1

随机效应和固定效应,层次 车辆层次)影响着层次

6 Logit

(乘员层次)的斜率。图 所示为双层 模型效应,其中, H1、H2、H3分别表示在考虑车­辆层次的影响下,致伤部件质量对身体部­位、组织结构、损伤类型与损伤严重程­度间关系斜率的影响, H4表示在不考虑车辆­层次的影响下,身体部位、组织结构、损伤类型对损伤严重程­度的影响, H5表示致伤部件质量­对损伤严重程度的影响。HH 1~ HLM6.08

针对上述 的层次关系,本文通过 进

5

3

行建模分析,主要建立 个模型。为了判断损伤严重程

24

度在 种车型之间是否存在差­异,构建一个空模型(模1),

型 即模型中不包含任何自­变量,通过计算组内相关

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

系数( K,确定双层

Logit

模型的适用性以及乘员­层次和车辆层次变量的­影

1响力大小,模型 和K的定义分别为:

ì P(Y =0 ) = 1 ï ij 1+ exp( β0j + ε) ij exp( β0j + ε) 3) í ) ( P(Y =1 = ij ï ij 1+ exp( β0j + ε) ij β0j = γ00 + μ0j î V( μ0j) = 4)

K ( V( ε ) + V( μ0j) ij

Yij(i= 1,2,⋯, n; j =1,2,⋯,24)

式中, 为第j种车型中第i辆­车

P(Yij= 0)上乘员的损伤严重程度; n为某款车型的数量; 、

P(Yij= 1) MAIS3+

分别为损伤严重程度未­达到和达到 的概率; εij、β0j分别为乘员层次­的随机效应和固定效应; γ00、μ0j V(εij) V(μ0j)

分别为车辆层次的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 、 分别为乘员层次和车辆­层次的方差。建立包括乘员层次所有­自变量,但不包括车辆层次

2)

任何自变量的模型(模型 。通过模型可了解乘员层­次

2

自变量对因变量(损伤严重程度)的影响,模型 定义为:

ì P(Y =0 ) = 1

ij æ Σ ö

3

1+ exp + + 5)

β0j βX ε í ç ( è kj kij ij

k =1

= +

β γ μ î k0 kj kj

Xkij(k= 1,2,3)

式中, 为第j种车型中第i辆­车的第k个自变量; βkj为乘员层次的斜­率; γk0、μkj分别为斜率的固­定成分和随机成分。建立包括乘员层次和车­辆层次所有自变量的完­整

3), 3

模型(模型 通过模型 分析车辆层次的自变量­如何

3

影响乘员层次的斜率与­截距,模型 的定义为: β0j = γ00 + γ01W + μ0j

= + j + 6)

β γ γ k1W μ ( kj k0 j kj式中, Wj为车辆层次的自变­量,即致伤部件质量; γ01为车辆层次的斜­率,即车辆层次的自变量对­乘员层次的截距部分的­影响; γk1为车辆层次的斜­率,即车辆层次的自变量对­乘员层次的斜率部分的­影响。

4.2 结果与分析

1

模型 的结果表明,固定效应检验与随机效­应均达P< 0.01), 4) K= 1.825 1/

到了显著水平( 通过式( 计算得到

(1.015 3+1.825 1)=0.642 6,

即乘员损伤严重程度的­差异

64.26% 35.74%

中 来源于车辆层次差异, 来源于乘员层

K> 0.138

次差异,同时 表明组内高度相关[12],分析乘员损伤严重程度­不仅要考虑乘员自身层­次的影响,还需

Logit

要考虑车辆层次的影响,即建立双层 模型分析。

1

在模型 的基础上加入乘员层次­的自变量进行分

7 B(

析,如图 所示:加入 身体部位)变量,方差改善了

23.09%; B( C(

加入 身体部位)与 组织结构)变量,方差

20.52%; B( C( D(

改善了 加入 身体部位)、 组织结构)、 损

25.22%

伤类型)变量,方差改善了 。研究表明,效应值

0.15~0.35

变化在 之间,则表明加入的变量与因­变量中度相关[12],同时组内方差逐渐下降,证明了乘员层次变

3 2

量均与乘员损伤严重程­度相关。表 所示为模型 的分析结果,其中B为回归系数, E为标准误差。对乘员层次变量进行初­步分析,由头部到下肢,随着损伤位置

B=- 0.070 8),

的下移,乘员损伤严重程度逐渐­减小( 说明钳闭影响下,乘员身体上侧损伤更严­重,特别是头部;组织结构中不同组织类­型与乘员损伤严重程度­成

B= 0.371 7), 1

正相关( 通过表 的等级划分,即器官与骨骼损伤更为­严重,这与事故统计报告中的­数据结果相吻合[9];损伤类型与乘员损伤严­重程度成正相关

B= 0.084 8),

( 即骨折类型损伤更严重,这与上述组织结构的分­析相吻合,但是现实事故中乘员大­面积损伤往往对应严重­的交通事故。乘员损伤严重[9],这与上述器官损伤更为­严重结果不符,需要进一步分析验证。2

考虑车辆层次,在模型的基础上加入车­辆层次

3 4

的自变量,即对模型 进行分析,结果如表 所示,乘

3

员层次的个变量方差成­分均明显减少,再次证实了车辆层次变­量,即致伤部件质量对乘员­损伤严重程度的重要影­响,具体的,车辆层次的变量加快了­损伤类型、身体部位与组织结构损­伤严重程度,反映到大量事故数据上,即随着致伤部件质量的­增加,乘员损伤更加严重。5

具体分析各层次变量对­损伤严重程度的影响,表

Logit

所示为双层 模型的参数估计结果,其中OR为比值比、P 为事件发生的概率,致伤部件质量的系数为

5.206 0,

表明在事故中,随着致伤部件质量的增­加,乘员损伤越发严重,这是因为碰撞过程是高­速过程,质量大的物体动量也大。针对乘员层次的变量,其中身体部位变量中除­胸腔、脊椎之外,头部相较于其他部位损­伤更严重,特别是上、下肢部位,损伤严重程度仅为头部­的

0.422 0.346 3

、 倍,这与上述模型 分析的结构相吻合,胸

1.624

腔部位、脊椎部位损伤严重程度­分别是头部的 、

1.202

倍,这是因为这些部位属于­重要部位,发生损伤概

0.023 5 0.002 3),

率极小( 、 一旦损伤,严重程度极高,同时可以发现,事故中上、下肢损伤的概率最大分­别为

0.423 5 0.443 5,

、 这是因为钳闭影响下乘­员一般处于蜷缩状态;组织结构变量中,器官与骨骼的损伤更为­严重

1.322 1 1.448 7), 3

( 、 这与模型 的正相关分析结果相吻­合,主要是钳闭影响下身体­组织受到车辆部件压迫­造成

0.002 3),

的,神经损伤在事故中发生­概率较小( 这与上述分析结论相符;损伤类型变量中,可以发现事故中骨

0.551 6 0.321 2 0.223 8),

折现象发生概率较高( 、 、 骨折损

1.841 2),

伤相较于其他损伤类型­更严重( 同时事故中大面积的损­伤发生概率较小,一旦发生损伤就极为严­重,这是因为钳闭影响下乘­员往往受到致伤部件局­部挤压,一般在汽车火灾中更容­易出现大面积的损伤(烧伤) [9]。

5 损伤严重程度预测5.1 随机森林模型

随机森林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a.

原始训练集为N,应用自助法有放回地随­机抽取k个新的自助样­本集,并由此构建k棵分类树,每次未被抽到的样本组­成了k个袋外数据。

b.

设有数量为M的变量,则在每一棵树的每个节­点处随机抽取数量为M­1的变量,然后在这些变量中选择­一个最具有分类能力的­变量,变量分类的阈值通过检­查每一个分类点确定。

c.

将生成的多棵分类树组­成随机森林,用随机森林分类器对新­的数据进行判别与分类,分类结果按树分

5.2 模型评价指标

针对本文对乘员损伤严­重程度的预测,可用接受者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

操作特性( 曲线

ROC

反映模型的分类准确性,并通过计算 曲线下的面

Area Under Curve,AUC)

积( 来衡量模型的分类精确

AUC

度。 越大,表示模型分类效果越好。精确率W表示模型对样­本做出预测,结果正确的可能性,召回率R

Recall)

( 反映了模型预测出的正­例占实际正例的比例,

2

可以通过F值综合考虑 个指标。

6

表 所示混淆矩阵中包括了­对样本测试集数据的

True预测与真实情­况,其中abcd、、、分别为真正例(

Positive,TP) False Negative,FN)

、假反例( 、假正例

False Positive,FP) True Negative,TN)

( 、真反例( 的数量, ∕(

RMF、 、的计算公式为:

= ∕( + 7)

Ra a b)

= + 8)

Wa a c)

2∕ (

= 9)

F (

5.3 结果与分析

Logit

结合关联分析和双层 模型分析结果,通过预测模型进一步验­证分析结果。将筛选后的特征,即身体部位、组织结构、损伤类型、致伤部件质量作为输入­变量,损伤严重程度作为输出­变量,建立基于随机森林的损­伤严重程度预测模型,同时将筛选前的特征作­为对照组,建立相应的模型进行预­测。

Python Scikit-Learn

预设模型的参数范围,利用 中的

GridSearch­CV

函数库中 函数做参数遍历选择,决策树数

Out Of Bag,OOB)

量n采用袋外( 数据误差来确定,其结

8 OOB

果如图 所示。 误差随着决策树数量的­增加逐渐

1 000

减小,当决策树数量在 棵左右时趋于稳定。为了

n= 1 200

使得模型取得理想的效­果,本文的取 棵。通过随机森林对每组数­据中乘员损伤严重程度­进行预测,按照预测平均准确度下­降对各特征重要度进

9

行排序,如图 所示,结果与上述分析一致,再次证明了关联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其中致伤部件质量变量­在

25.8%,

乘员损伤严重程度预测­中贡献最大,达到 这表明乘员损伤严重程­度与致伤部件质量高度­相关。

AUC 0.71

相较于决策树、逻辑回归模型的 值 与

0.62, AUC 0.76,

随机森林模型 值达到 能取得较好的预

3 10

测效果,对比 种模型预测结果,如图 所示,随机森林

MAIS3+

模型能更好地按照 划分乘员损伤严重程度。分

类效果不仅与模型中参­数的设置有关,还取决于导入模型中的­特征与结果的相关程度,特征选择后随机森林准

82.97%,

确率达到 间接证明了上述分析中­筛选出的特征对乘员损­伤严重程度有显著影响。

6 结束语

本文通过分析轿车碰撞­事故数据,得到以下结论:

a.

轿车碰撞事故中乘员层­次变量和车辆层次变量­相关,其中致伤部件质量影响­最大。

b.

车辆层次的变量对乘员­层次变量存在影响,即致伤部件质量变量对­组织结构、身体部位、损伤类型变

28.89% 15.79% 14.03%

量的影响分别达到 、 、 。随着致伤部件质量的增­加,乘员身体上部较下部损­伤更严重,即损伤严重部位上移。

c.

事故中头部相较于其他­部位损伤更严重,但上、下肢出现损伤的概率却­最大,器官与骨骼损伤相较于­其他组织损伤更严重,事故中乘员发生骨折的­概率较大,损伤较为严重的情况往­往伴随着乘员重度骨折­与大面积损伤。

d.

通过随机森林模型对乘­员损伤严重程度进行

82.97%

预测,准确率达到 。

在本文基础上,下一步可增加环境层次­因素,并考虑通过有限元建立­力学模型对乘员损伤进­行量化分析。

参考文献

[1] , , .陆颖 殷越洲 叶恒毅 高级车辆事故自动呼救­系统阈值

[J]. , 2020(3): 5-9.对驾驶员伤情预测的影­响 汽车技术LU Y, YIN Y Z, Ye H Y. The Influence of the Threshold of the Automatic Emergency Call System for Advanced Vehicles on the Prediction of Driver Injury[J]. Automobile Technology, 2020(3): 5-9.

[2] , , .陆颖 殷越洲 谢君平 朴素贝叶斯模型在驾驶­员伤情预

[J]. , 2020(1): 181-184.测中的应用 机械设计与制造

LU Y, YIN Y Z, XIE J P. Applicatio­n of Naive Bayesian Model in Driver Injury Prediction[J]. Machine Design & Manufactur­ing, 2020(1): 181-184. [3] , , , . -邹铁方 王冠 胡林 等 汽车 摩托车碰撞事故中骑乘­人[J]. , 2020, 42(5): 621-627+员损伤差异对比研究 汽车工程643.

ZOU T F, WANG G, HU L, et al.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Difference­s of Rider Injury in Car- Motorcycle Collision Accidents[J]. Automotive Engineerin­g, 2020, 42(5): 621627+643.

[4] , , , .杨娜 张臻 赵桂范 等 自动制动系统行人保护­效果的研

[J]. , 2015, 37(12): 1400-1405+1394.究 汽车工程

YANG N, ZHANG Z, ZHAO G F, et al. Research on the Pedestrian Protection Effect of Automatic Braking System[J]. Automotive Engineerin­g, 2015, 37(12): 1400-1405+1394.

[5] , , .武和全 旷世杰 胡林 老年乘员在自动驾驶车­辆中的碰

[J]. , 2020, 56(12): 144-154.撞响应研究 机械工程学报WU H Q, KUANG S J, HU L. Research on Collision Response of Elderly Occupants in Autonomous Vehicles[J].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2020, 56(12): 144-154.

[6] , , .武和全 侯海彬 胡林 车辆碰撞中乘员骨盆力­学响应特性的研究[J]. 汽车工程, 2020, 42(4): 468-476.

WU H Q, HOU H B, HU L. Research on the Mechanical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of Occupant’s Pelvis in Vehicle Crash[J]. Automotive Engineerin­g, 2020, 42(4): 468-476.

[7] , , , .胡林 陈凯 黄晶 等 年龄因素对行人下肢损­伤的影响研

[J]. , 2020, 56(2): 106-120.究 机械工程学报

HU L, CHEN K, HUANG J, et al.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 of Age on Pedestrian Injury of Lower Limbs[J].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2020, 56(2): 106-120.

[8] AAAM. Abbreviate­d Injury Scale [M]. Barrington: Associa⁃ tion for Advancemen­t of Automatic Medicine, 2005.

[9] . CIDAS [R].中国交通事故深度调查­工作组 数据事故分析, 2018.天津

China Traffic Accident In- depth Investigat­ion Working Group. CIDAS Data Accident Analysis[R]. Tianjin, 2018.

[10] , , .李旋 沈鹏举 赵俊玮 基于多致伤部件的乘员­损伤严重[J]. , 2020(8): 28-33.程度分析与预测 汽车技术

LI X, SHEN P J, ZHAO J W, et al. Analysis and Prediction of Occupant Injury Severity Based on Multiple Injury Components[J]. Automobile Technology, 2020(8): 28-33. [11] KIM J C, CHUNG K. Emerging Risk Forecast System Using Associativ­e Index Mining Analysis[J]. Cluster Computing, 1993, 20(1): 547-558.

[12] 张雷, 雷雳, 郭伯良. 多层线性模型应用[M]. 北京: 教育

科学出版社, 2003.

ZHANG L, LEI L, GUO B L. Applicatio­n of Multilayer Linear Model[M]. Beijing: Educationa­l Science Press, 2003.

(责任编辑 斛畔)

修改稿收到日期为20­21年1月16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