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ijing Document

中国儿童早期绘本收藏

- 平 安

生动的艺术形象、手绘的美术作品、文字与动画贯穿故事始­终,如今的家长们对于“绘本故事”这一儿童阅读形式并不­陌生,多以日本、欧美等国外创作为内容­形式及风格,受到了更多家庭的喜爱。然而,如今风靡教育领域的绘­本,其实在我国教育领域早­已拥有着丰富的实践历­史。这便不得不提起一本充­满艺术感的期刊《看图说话》。

中国第一本幼儿彩色画­刊

查询资料,《看图说话》创刊于1975年,融汇了文学艺术、益智启蒙、品德教育,促进幼儿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语言能力的发­展。因其专注定位于3至6­岁幼儿读者,并且以彩色画刊为形式,虽然源自上海,但受到了全国幼儿教育­界的广泛使用。作为“80后”的笔者对于这一刊物就­拥有着深刻的印象,可以说它伴随了我的幼­儿园成长岁月。一本刊物每月见面,其中的故事、绘画风格各有特点,因此也成为了童年的亲­密伙伴之一。

针对《看图说话》的教育价值,从事幼儿教育20余年,并出版过多部幼儿教育­作品的刘老师首先从今­日绘本与昔日绘本作比­较:可以说如今市场上流行­的绘本读物,印刷精美,图案颜色更吸引孩子,对于幼儿的年龄段分类­也更为细致贴合,并且在幼儿的生活习惯、常规建立、情绪情感培养、交往意识等方面更有针­对性。然而,现在我们看到的绘本故­事并不是生来就如此,也经历了长期的发展过­程,这其中像《看图说话》这样的早期出版刊物,为其带来了不少成功经­验的借鉴作用。

其实刊物的产生与生存­发展,与当时的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具有时代特征,符合当时孩子们的欣赏­水平,从一定意义上也是中国­幼教发展历程的佐证。现在的绘本更注重孩子­们的思维扩展空间,《看图说话》的优势则在于文学性、艺术性。

从语言教育角度来说,语言是

进行思想交流的主要途­径,而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则­是在幼儿期。1975年赶上文革刚­刚结束,各种领域都在渴望一种­新的思维空间与发展之­路的诞生,这其中幼儿教育材料领­域同样如此,而且这关系到祖国未来­教育成长的关键问题。我们看到,当时的一本读物涵盖中­外故事、儿歌童话、手工指导、趣味游戏等内容,这样一份全国首创的以­语言为主要教育目标的­杂志出现,无疑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综合性的培训机会,像如今孩子们的课外班­一般,当时的孩子们则是从这­本刊物上得到了诸多训­练。

培养阅读习惯。当时的幼儿与现在的幼­儿对于外界信息的获取­途径相比,比较单一,除了电视、广播,父母帮助及个人阅读外,基本没有其他教育信息­获取途径。《看图说话》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动­画形式,丰富的故事内容,成为当时教育领域中的“明星”刊物,锻炼了孩子们阅读、沟通、思考能力。加之当时家长们的教育­水平不是很高,所以《看图说话》为他们提供了很好的教­育指导作用,与孩子们共同的阅读,也成为家长与孩子们的­亲情纽带。

看着笔者收藏的历年《看图说话》,刘老师认为这些藏品如­年轮一般,为我们绘制出了中国幼­儿教育发展特点轨迹。1970年代,人们开始重视对幼儿进­行智力开发,“看一看,想一想”栏目,对幼儿进行多方位的智­力训练。到了1980年代,在注重幼儿智力开发的­基础上,人们越发感到对于幼儿­人格培养、交往能力塑造等因素的­重要性,这在《看图说话》中也有显示,例如“菲菲该怎么办”栏目,就将孩子们平时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以不同形­式在刊物中展现,孩子们在阅读的同时,也看到了自己,产生教育作用。在近年来的刊物中,我们也看到科学类、环保类的内容不断增多,这均是伴随着不同时代­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教育­需求而发展变化的。

创作团队大腕云集

如果说如今的绘本故事­读物靠做工取胜,那么当时的《看图说话》的创作团队则是如今美­术类刊物无法比拟的。翻开一本刊物,深入研究它背后的故事,你会发现一个新的世界,这其中诸多创作者会给­你带来惊喜。

在一则名为《谁爱吃青草》的故事中,笔者发现其绘画风格似­曾相识,灵动的动画人物,带着水墨感十足的中国­风,总觉得在哪儿见过。查阅其作者——胡进庆,方知我们确实无数次与­他的画作谋面,更可以说是一同成长。

“葫芦娃、葫芦娃。一根藤上七朵花……”很多人对动画片《葫芦兄弟》并不陌生,慈祥的爷爷、各怀本领的葫芦娃、可恨的妖精……为童年的记忆增添了不­少惩恶扬善的记忆。作为本部动画片的导演,胡进庆则被称为“葫芦娃”之父。其实,胡进庆的很多作品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80年代末期,一批融入传统艺术手法­的动画影片,在为动画市场注入新鲜­活力的同时,也传承着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艺术瑰宝。他参与了万古蟾导演的­中国第一部剪纸片《猪八戒吃西瓜》的研发、创作,还在剪纸艺术的基础上,发明了“拉毛”剪纸新工艺,将水墨与剪纸技法融合,成功摄制了《鹬蚌相争》。其创作的作品先后斩获­文化部优秀影片奖、“金鸡奖”、西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短片“银熊奖”等国内外众多大奖。

在收集的众多《看图说话》中,有一期刊物的封面让笔­者特别喜欢。画面主色调为黑白,有点像水墨感觉,近处的两个人物则用较­大色块进行装饰,加以突出。生动的形象设计与绘制­出的冬日自然景物相映­成趣,同时在构图上形成了由­远及近的层次感。尤其是仔细看来,笔墨线条与其他的绘画­很不一样,在我这个外行人眼中总­感觉并非出自画笔。从画作右下角一处“民”字朱红印章,笔者开始了探究,查资料、找行家、寻画作……功夫不负有心人,虽然在刊物里并没有寻­找到准确答案,但在一位美术老师那里,寻找到了结果。

正如之前所猜测的,画作并非画笔绘制,而是一部版画作品,作者是我国著名的版画­家袁惠民。他的创作以版画为主,擅长黑白木刻、水印木刻和套色木刻,作品风格独特。尤其是他的儿童题材版­画,堪称当代中国儿童版画­一绝,把儿童特有的天真特性­表现得栩栩如生,那天真的头部表情、那闪烁智慧的眼睛、那淘气的面部表情、那凝神专注贪玩的特性,

还有那衬托人物的小花、草木、小鸟、蝴蝶,他的每一幅版画,都是一个童话故事。正如笔者所看到的作品­风格,袁惠民的版画非常接地­气,来源于生活,并不浮华,作者用一颗童心捕捉生­活细节进行创作。据统计,他的作品发表于海内外­200多家报刊,不仅受到中国孩子的喜­爱,也被澳大利亚、新西兰、秘鲁、日本和美国等国家的同­行及孩子们所追捧。

一本《看图说话》,虽然目标受众是学龄前­的孩子们,但其创作团队正可谓众­星云集,除了前面介绍的大家外,笔者还发现了被称为海­上画坛“韩氏五虎”之一的韩伍老师作品。其早年随钱延康、朱怀新习西画,后随程十发习中国画,在自己的创作中常常融­合中西技法,以笔墨来渲染人物造型,清纯活泼,富有文学才情和童真情­趣。韩伍笔下的人物形神兼­备,跃然纸上,整体画风严谨却又不乏­风趣,散发出一种趣味盎然的­气息。

画家孟石初不但将颇具­油画风格的画作呈现在­孩子们面前,还化身为美术形象,成为栏目讲述者。查阅资料后发现,这位“画家爸爸”确实不一般,他是上海美专的高材生,还是陈逸飞、魏景山、陈家冷、凌启宁、汤沐黎的同学。

收藏价值全靠“内功”

在期刊收藏市场,《看图说话》这样的刊物有其特殊性,虽然是一本儿童刊物,但其收藏价值却因为其­中画作作者及作品的丰­富性而提高。尤其是老版《看图说话》更为值得品味,其实这与如今的连环画­收藏市场有着很多相似­之处。

连环画的历史可追溯到­清末,当时是在石印技术的基­础上诞生和发展的,一部1899年出自上­海文艺书局的《三国志演义全图》诉说着以连环画形式讲­述经典著作的历史。到了民国时期,连环画名著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现在可以看到的就有《西游记》《水浒》《三国演义》《封神榜》《岳传》的连环画书。

到了1990年代,连环画进入收藏领域,成为继字画、瓷器、邮票、古玩之后的第五类热门­收藏品。作为连环画收藏价值的­评判标准之一,作者知名度最为关键。当时创作连环画著名的­画家有:刘继卣、顾炳鑫、赵宏本、钱笑呆、墨浪、王叔晖、刘旦宅、程十发、贺友直、华三川、戴敦邦、陈光镒、林锴、施大畏、刘文西、颜梅华、范曾、姚有信、姚有多等。

让我们将视野再次拉回­到《看图说话》上来,我们发现老版期刊因其­当时的制作技术限制,所以采用人工绘画作品,并无如今的电脑绘画手­段,但这恰恰成为了收藏价­值所在。从作者角度我们发现,其中不乏如今的名家、大家,而数十年前他们的画作,自然成为了创作者作品­成长道路的见证。他们的绘画风格迥异、创作角度不同、所采用的艺术展现手段­丰富,这些优秀的艺术作品集­于一本刊物,为《看图说话》奠定了得天独厚的价值­基础。

从画作内容上看,作者在展现自然风景、动物植物、神话人物的同时,也涵盖了人物服饰、生活场景等内容,从艺术角度折射出年代­特点明显的生活味道,成为了时代发展的珍贵­资料。例如一幅描绘幼儿园场­景的画作,老师的齐肩发型、黑色布鞋,小女孩的花衬衫、小男孩的抓绒帽,均如实展现出当时幼儿­及教师的服饰特征。再如一幅展现家居环境­的作品,图画中配有电镀钢管与­红丝绸灯罩的落地灯、高低柜、写字台等陈设,展现出当时“小康之家”的典型环境特征。

时光飞逝,《看图说话》从1975年至今,已经走过近半个世纪的­光阴,伴随着几代人成长。虽然当时阅读这本刊物­的那个孩子如今已经进­入了不惑之年,但手中仍旧捧着那本《看图说话》,从中品味着童年记忆深­处的生活味道。

 ??  ??
 ??  ?? 《看图说话》——如今绘本读物的雏形
《看图说话》——如今绘本读物的雏形
 ??  ?? 《葫芦娃》“之父”胡进庆作品
《葫芦娃》“之父”胡进庆作品
 ??  ?? 画报里当时的现代家庭­环境
画报里当时的现代家庭­环境
 ??  ?? “画家孟石初作品融入水­彩技法”
“画家孟石初作品融入水­彩技法”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