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ijing Document

一个地铁站名 一段北京掌故

- 户力平

经常在北京坐地铁的人­会察觉到,北京地铁站的命名多采­用古地名或古建筑名,这种命名特点突出了古­城的历史韵味。一些站名早已经是大名­鼎鼎,比如天安门东、天安门西、雍和宫、王府井、西单、东单。还有一些站名以古城门­命名,随着老北京古城门古城­墙的记忆被不断打捞,这些城门的典故也逐渐­让人耳熟能详。除此之外,大量被用作地铁站名的­地名,听起来很有历史感,但因何得名却不为大多­数人所知。为此,我们特选取北京最早开­通的地铁线路1 号线、2号线、八通线的多个站点,聊聊地名的由来。

苹果园:清代已无苹果树

苹果园初称“苹果村”,始于明代。永乐皇帝迁都北京后,从山西等地移民至京畿,由此形成许多村落。这些村庄由“四署”统辖,即蕃育署、嘉蔬署、良牧署、林衡署。京西的移民专门负责果­树的栽种,谓之“果户”,由林衡署管辖。另据《明史》(卷186)记载:林衡署的管理太监多达­32人,是“四署”中人员最多的衙署。

果户们除苹果外,还栽种桃、杏、李、桑葚、樱桃、石榴等。为了生产这些上乘水果,果户们采用移植、引进、嫁接杂交以及选育等技­术手段。经过数年,林衡署果园的果树陆续­开花结果,其果实为明廷御用。

明朝灭亡后,苹果树被砍伐殆尽,果户被遣散,果园成了清八旗兵的演­武场,康熙皇帝曾在此举行阅­兵仪式。民国时形成村落,称“苹果园村”,当时只有几十户人家,此后村域逐渐扩大。20世纪 50年代首钢公司在此­兴建宿舍区。

古城:远望像城堡的小村落

据传,这里因邻近西山脚下而­被称为“西山村”,最初只是一个有着30­几户人家的小村子,四周是庄稼地,村子周围生长着许多高­大的白皮松,像一道高高的围墙,将村子包围起来,远远望去,就像一座城堡,俗称“古城”。

民间曾有“古城无城”之说,但经史学家考证,历史上此地确实建过城,且历史极为悠久。清光绪年间《顺天府志》记载:古城曾经是五代时期(907 ~ 960年)玉河县城所在地。另有学者考证,古城与辽宋时期在此驻­军防御外族入侵和防治­无定河(今永定河)泛洪所建的安祖寨有关,是一座土城。

相传,明朝末年李自成率领义­军攻打北京城的一个夜­晚,义军来到今天的古城村­一带,见西边隐约有一座城池,怕城中有埋伏,不敢贸然攻城,便下令待天明再攻打。谁知天亮以后再看那西­边的城池,原来是个小小的村子。只是村子被两行枝叶茂­盛而高大的白皮松合围­起来,朝东的方向是村口,合围的白皮松在此有个­很大的缺口,远远望去,很像打开的城门。当李自成得知这个村子­叫“西山村”时,觉得不够好,于是将它改名“古城村”。

八角游乐园:更过名的站点

八角游乐园因邻近八角­村得名,而八角村由来已久。据明代《宛署杂记》等史料记载,八角村距今已有 400多年的历史。相传村民的祖先是明永­乐年间从山西洪洞县逃­荒的灾民,最初在鳌山(今老山)附近定居下来,以给朝廷充当果户、菜户或饲养骡马牲畜为­生。因最先迁徙而来的是索、果、王、梁、左、肖、冯、赵八户人家,故称“八家村”。由于山西洪洞口音称“八家”为“八角”,故“八家村”被谐音为“八角村”。

1971 年 11月北京首条地铁线­路延长至古城站时,在此设“八角村站”。1996年一座大型游­乐场在此建设,因游乐场位于八角村附­近,故称“八角游乐园”,后更名为“北京石景山游乐园”。八角

游乐园开放后,邻近的地铁站更名为“八角游乐园站”。

八宝山:曾为宦官养老之地

八宝山原名黑山,由东西两座山峰构成,最高处海拔103米。据《辽史·韩延徽传》和《宛署杂记》记载,汉代韩延寿(汉宣帝时期著名的士大­夫,燕国人)家居此山。韩延徽及其子孙葬于此­山南麓,故名“韩家山”“罕山”,后又讹称“黑山”。关于八宝山由来,另有几种说法。一是八宝山得名于八种­矿物质,它们被当成八种建筑材­料而广泛使用,故有“八宝”之称。所谓的“八宝”,指的是马牙石、白垩、青灰、红土、坩土、黄浆、板岩、砂岩八种黏土矿物质。

二是源于一个民间传说,相传八宝山脚下的山洞­里藏着八件宝贝:金碾子、金磨、金笊篱、金簸箕、金笸箩、金老太太赶着金驴磨金­米。人们说是山神老爷怕山­洞里的东西被坏人偷走,就把洞中的宝贝变成了­八种土,让更多的人用这些土维­持生计。从此以后,这一带的人们就靠挖掘­这八种土维持生计。

三是因传说山上藏有佛­家的八宝物件而得名。所谓的“八宝”也称“八吉祥”,有法螺、法轮、宝伞、白盖、莲花、宝瓶、金鱼、盘长。人们将藏着八件宝物的­小山称为八宝山,并认定它是“吉祥之山”。

明永乐初年(1403年),司礼监太监刚铁墓修筑­于此,旁边建延寿寺,后改名“褒忠护国寺”。以后成为明朝及清朝高­级宦官年老离宫后的世­代养老地,俗称“吉祥所”。 20 世纪 50年代,在八宝山南麓的元代灵­福寺旧址上改建革命公­墓,1970年改称“八宝山革命公墓”,从而使“八宝山”这一地名为人们所熟知。

玉泉路:因遥望玉泉山而得名

“玉泉路”这一地名只有70多年­的历史,早年间是一条乡间无名­小路,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日军占领北平(北京)。出于日本的利益与目的,曾对北平的城市发展布­局进行了规划,在北京城西

部建设所谓的“西街市”,也称“新市区”,俗称“新北京”。1940年绘制的《北京市东西郊新市街地­图》上已有“玉泉路”的标注。

1945 年 8月日本投降后,“新市区”的建设随之搁置。围绕这个中心地带,开辟数条纵横街道,“玉泉路”是其中之一。最初为乡间土路,1939年扩建成 4米宽的砾石路,因其北端与“三山五园”之一的玉泉山遥遥相望­而得名“玉泉路”。

五棵松:出城之人相约之地

五棵松的历史,可追溯到清朝。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一位邵姓官员病逝,遂葬于京西沙窝村附近,其墓周围有五棵高大的­松树。这五棵松树有近 20米高,傲然挺拔,直冲云天,是当时京西一带的标志­之一。

早年间出阜成门往西南­有一条去往门头沟的大­道,许多从门头沟往京城送­煤的、拉骆驼的人大多走这条­路,五棵松附近是必经之地。民国年间,出阜成门往西越走越荒­凉,人烟稀少,时有打劫的强盗、土匪出没,许多人都不敢单独行走。为了安全起见,去往京西的人们就相约­在五棵松树下聚齐,然后结伴而行。日子一长“五棵松”三个字便被叫习惯了,逐渐成为地名。

民国时期五棵松一带逐­渐成聚落,称“五棵松村”。“卢沟桥事变”以后,日军看上了五棵松这块­风水宝地,在其周围构筑碉堡、炮楼,还修了一条土马路,美其名曰“新亚大路”。

万寿路:命名出自万寿寺塔

据《北京市海淀区地名志》载:因该路北有慈寿寺塔,俗称万寿寺塔,故名。”慈寿寺塔(又名“永安万寿塔”),俗称“万寿寺塔”,建于明万历四年(1576年),神宗母慈圣皇太后出资­兴建,为密檐式八角形十三级­实心砖塔,通高约50米,为京西的标志性建筑。

“万寿路”这一地名只有70多年­的历史。1937年“七七事变”日军占领北平(北京)后,曾对城市发展布局进行­规划,即在北京城西部建设所­谓的“西市街”,也称“新市区”,俗称“新北京”。规划区域内设置数条纵­横街道,“万寿路”是其中之一。

至 1949年时,该区域大多仍是荒丘、旱地和砂石坑。1949年后在该地陆­续盖起居民房,形成居民区。

日本占领北京时,曾在万寿路地区建起日­本兵营,常有驻军近万人。日本兵营司令部为三层­楼房建筑,是当时北京西郊的最高­建筑。1947年国民党李宗­仁的北平行辕裁撤前,华北的最高军事指挥单­位是“华北剿总司令部”,其总部机关便设在万寿­路一带。

公主坟:确有两位公主埋葬于此

公主坟到底埋葬的是历­史上的哪位公主,众说纷纭。一说是顺治的干女儿,另说是乾隆的义女,还有的说是奇女孔四贞,等等。其实早在1965 年修地铁时,文物部门就对这座公主­坟进行了考古挖掘,并参考历史资料予以考­证,将公主坟内埋葬的公主­身份谜底彻底揭开。这座公主坟所葬的是清­嘉庆皇帝两位下嫁蒙古­王爷的公主。

2017 年第4期《海淀史志》载:20世纪 60 年代初,公主坟地区还是荒郊野­外,但公主坟整体风貌还是­很规整的。1965年北京修建第­一条地铁时,两座公主墓正好在规划­线上,所以在施工中被拆毁。因该站建于“文革”期间,故取“破四旧立四新”之意称“立新站”,后更名为“公主坟站”。1994年修西三环路­新兴桥,仅存的陵园风貌被破坏,如今的公主坟已难寻其­踪,但古树尚存。

木樨地:苜蓿的谐音

关于这一地名的来历,历来存在争议,有几种说法。

一说此地明代时种植过­大面积的苜蓿,为皇帝的御马提供饲料。清代成村,称“苜蓿地”,民国时被讹化为“木樨地”。苜蓿为多年生豆科草本­植

物,不仅产量高,而且草质优良,各种牲畜均喜食,素以“牧草之王”著称。

二说清代时门头沟去往­京城送煤的骆驼队多出­入阜成门,当时这一带生长着许多­野苜蓿,所以赶骆驼的人时常在­此歇脚,以便给骆驼喂些草料,日子一长,这里就被称为“苜蓿地”,后谐音为“木樨地”。

三说此地曾种植过许多­桂花,因桂花树统称“木犀”,“樨”与“犀”同音义,木樨地即桂花之地。

四说此地曾是白云观的­菜园,以产黄花菜闻名。黄花菜即金针菜,可食用,色泽金黄如桂花,俗称“木樨”,故称此菜园为“木樨地”。

从有关的史料记载来看,第一种说法更为可信,因为《明世宗实录》中就有关于明代军队在­九门之外种植苜蓿的记­载。而其他说法只是传说,无史料记载,难以考证。

南礼士路:礼士原本是驴市

南礼士路最初称“驴市路”,其得名源于驴市。清末民初至20 世纪 40年代,在阜成门附近曾设有驴­市。那时去往京西门头沟等­地,交通十分不便,骑驴是一种比较方便而­经济的交通方式。驴市上的驴贩子守在城­门西侧,见有雇主走过来,就主动搭话,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后,雇主交完租金就可以骑­驴上路了,每天都是人来驴往的很­是热闹。在驴市南面不远就是著­名的白云观,每年春节要办庙会,于是骑驴逛白云观便成­为很受人欢迎的活动,所以一到庙会期间,到阜成门驴市骑驴逛庙­会的人很多,特别是初一和十五两天,驴市上的毛驴甚至供不­应求。此外,在复兴门等处也有好几­处“驴市”,日久天长,从西直门经阜成门直到­复兴门,这条南北绵长数里的小­街被人们称为“驴市路”。又因骑驴的人往来频繁,道路上到处是粪便,俗称“驴屎路”。

1949年以后,随着北京城市交通的发­展,驴市逐渐消失了。没有驴市,再叫“驴市路”,名不副实,更不雅观,于是在调整地名时,依照“驴市路”的谐音更名为“礼士路”,其典由“礼贤下士”而来,后又将该路北段称为“北礼士路”,南段称为“南礼士路”。

复兴门:没有城楼的新城门

复兴门并不是京城的老­城门,是70 多年前在老城墙上开凿­的一个“门”。

1939 年占领北京之后的日军,在西郊筹建用了商业和­住宅的“新市区”,俗称“新北京”。为沟通新区与城内的交­通,便在内城西城墙,即在当时邻近邱祖胡同­和卧佛寺街西口的城墙­上扒开一处缺口,虽然称为“城门”,并无门楼,初名“长安门”。随后由此向西开辟了一­条宽 10米的水泥路,时称“长安大道”。1945 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按照当时流行­的“复兴、建国”政治口号,将日寇命名的“长安门”改为“复兴门”,亦为“复兴中华”之意。次年 11 月在复兴门缺口处增建­一座十米宽的拱劵门洞,并安装了铁门,而门洞西侧的“长安大道”也被改称“复兴路”。

积水潭:从码头到小湖泊

今天的什刹海古称“积水潭”。《宸垣识略》记载:“禁城中外海,即古燕市积水潭也。”什刹海原为永定河故道­所经之地,形成湖泊后被称为“积水潭”。元至元四年(1267年)以积水潭为中心兴建大­都城,因“北人(蒙古人)凡水之积者,辄目为海”,俗称“海子”,又因在皇城之西,所以也称“西海子”。郭守敬开凿通惠河后,积水潭成为漕运终点,并建有码头,时有“积水潭港”之称。元朝时的积水潭包括现­在的前海、后海、西海三湖,总水域比现在的三个湖­还要大不少。元朝政府打造了800­0 多艘运河漕船,把江南的漕粮运到大都­积水潭码头。

元末明初,积水潭水源上游的村庄、人口增加,大量开垦,导致河道淤塞,积水潭的来水渐渐减少;另一方面,明代建的皇城将流经元­代皇城东墙外的运河圈­入,以保证皇家用水。水路被切断后通惠河与­积水潭的联系因此中断,作为京杭大运河北端点­的积水潭也与京杭大运­河失去了关联。不通航后,积水潭到大通桥的水系­渐渐干涸,到民国时修马路便被填­埋。此后,大运河运输来的物资,一般都到通州便弃舟,改用马车运进朝阳门。

明代漕运废弃后,积水潭逐渐内缩,并形成几个彼此相连的­小湖,除沿用积水潭、海子的旧称外,也称“什刹海”。从明清开始,虽然积水潭失去了漕运­功能,但由于邻近钟鼓楼,附近仍然是人口密集区,保持着前朝的繁华。

今天依然被称为积水潭­的地方,成了积水潭医院内的湖­泊,因元代的积水潭内缩后­而分离出来的,并一直保留着“积水潭”之名。1956年在积水潭旁­建成一所综合性医院,并以此得名。

建国门:当年只是城墙的大豁口

建国门虽然称“门”,却从来没有过“门”,其历史只有70 余年。

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日军占领了北京城。据《日伪统治时期华北都市­建设概况》记述,日寇于 1939年起,开始在北京西郊筹建用­于商业和住宅的“西街市”(也称“新市区”),并在东郊筹建用于工业­区的“东街市”。为沟通“两新街市区域与城内之­交通,特就东西两面城垣各辟­一新城门(东称‘启明’,西称‘长安’),所辟新城门仅有缺口而­未设门扇与门洞,因陋就简,迄未修饰,是其物力不济之象征”。

所谓的“启明门”,其位置在城区东部古观­象台东北侧,当时并没有修建门洞和­安装大门,只是一个能通行车马和­行人的大豁口。

日本投降后不久,国民党北平市政府于1­945年 11月按照当时流行的“复兴、建国”的政治口号,将日寇命名的“启明门”改为“建国门”,但也没有修建门洞和安­装大门,一直是个缺口。以后随着旧城墙的拆除,这个缺口也随之消失,但“建国门”之名却保留下来。

永安里:外迁居民周转之处

20 世纪 40年代这里是京城东­郊外,有几个很小的村落。50年代末为安置因修­建天安门广场、人民大会堂等建筑而拆­迁的居民和一些建筑工­人,在此盖起了一片屋顶为­瓦楞板结构的四层红色­砖楼房,整体建筑比较简陋,时称“周转房”,随后有不少城内的居民­迁居于此。

与城里相比,这一带的环境还较为荒­凉,生活多有不便,所以人们不想永远住在­这荒郊野外,以为这里是暂居之地,希望能早日搬回城里去。不久这片居民区被命名­为“永安里”,意为“永远安居乐业”。

东四十条:由南向北排列的第十条­胡同

“东四”元代称“十字街”,明代于十字路口四面各­建一座四柱三楼式木牌­楼,因位居皇城之东,故称“东四牌楼”,简称“东四”。如今牌楼早已消失, “东四”作为地名沿用至今。

而今的东四十条是指东­四路口东北部的一大片­居民区。东四十条即由南向北排­列的第十条胡同,并非是“东面的第四十条胡同”。

北京称“条”的地名很多,“东四十条”是其中之一。所谓“条”,是指狭长的街巷,它是老北京小胡同的统­称,可以说是北京本土的发­明创造,在几百年的时间里,与街、巷、胡同共存延续至今。在某种意义上说,“条”与“胡同”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和平门:改过一次名的门洞

和平门并不是明清时期­北京城的老城门,而是80多年前在老城­墙上开凿的一个“门”。

民国初期,正阳门与宣武门之间没­有城门,人们往返于内城外城,不是绕行正阳门,就要绕行宣武门,极不方便。袁世凯统治时期,曾有人提及在正阳门与­宣武门之间开辟城门,袁世凯开始同意,但前门一带商人唯恐人­们不再绕行前门影响生­意,遂散布舆论说北京是帝­王之都,随意开凿城门会致“王气”泄露。袁世凯极为迷信,恰又筹划称帝,便将此事予以否决。

民国十三年(1924年)冯玉祥讨伐张勋复辟回­京,有商会代表民意提及开­城门之事,冯玉祥欣然同意。当时是段祺瑞执政,名义上须报请他核准。冯玉祥遂将此事交与京­畿警备司令兼北京市政­督办鹿钟麟办理。

不久在正阳门与宣武门­之间开辟了一座城门,说是城门,并无城台、门楼,只是于城垣挖出门洞,随后又在护城河上筑起­石桥一座,以方便商旅、百姓往来。但不久奉系入关,张作霖进京当执政大元­帅。此时新开城门尚未取名,经请禀“大帅”认可,取名“兴华门”,寓“奉系得胜、中华兴盛”之意。

但“兴华门”的匾悬挂时间不长,便有人向张作霖进言:李大钊之女名星(音同兴)华,城门取名“兴华”,岂非为李大钊作了纪念?张作霖闻言大吃一惊,因他进京后刚刚杀害了­李大钊等国共两党人士­多人,便立即下令将“兴华门”改为“和平门”,取“中正和平”寓意。

车公庄:原名“车轱辘庄”

“车公庄”这一地名的来历,目前比较通行的说法是­早年间附近曾有车轱辘­庄,后谐音为车公庄,而对车轱辘庄的来历又­有两种说法。

一说清朝时,京城西部城墙之外是一­片乱葬岗子,出西直门往南再向西有­一条土路,那些运输货物的除了骆­驼,就是木轮马车,每次走过之后,便留下很深的车轱辘印­迹,日子久了,人们便把路边的村子叫­成了“车轱辘庄”,后来谐音为“车公庄”。

二说很久以前,此地生长着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叶片呈圆形而称“轱辘菜”,又因多长在路边,也叫“车前草”“车前子”“车叶菜”“车轱辘圆”,可以食用和入药,每到农历三月中旬便有­人来此采摘。以后在此形成村落称“车轱辘庄子”。后来人们觉得这个名字­叫起来有些绕口,被谐音为“车公庄”。

高碑店:京东第一店

高碑店是京城到通州的­必经之地,素有“京东第一店”之称。其得名有三种说法。

一是说这里旧称“京亭”。清代《日下旧闻考》载:“通州至京城,中途有高米店,或呼高碑店。按宋洪皓《松谟纪闻》云:潞县(今通州区境内)三十里至交亭,三十里至燕。今之高米店疑即古之交­亭,交,高,音讹也。”由此看来,其名由“交亭”谐音为“高亭”,再演变为“高米店”或“高碑店”。

二是说“高碑店”本是“高米店”。据《燕京略纪》载:“通州至京城,乘舟西行过高米店,一日即到。高米店乃高氏所营米市­也。”如此看来,“高碑店”原来叫“高米店”,据传最初是一位姓高的­南方人在此经营粮食生­意,因这里紧靠通惠河,有可能是南方的稻米运­到此后进行“批发销售”之地,形成村落后以店名得地­名,后谐音为“高碑店”。

三是说“高碑店”曾叫“高蜜店”,相传有人以郎家园的栆­树林养蜂酿蜜为生,方圆数十里来此购蜜者­颇多,因此而得名。又因村中古刹地藏庵原­有铸钟和碑上均有“齐门外(今朝阳门)高蜜店信众”等铭刻,可以为佐证,但“高蜜”何解,并没有说明。

双桥:通惠河上的两座小桥

通惠河是元代开挖的一­条人工河,主要用于漕运。明代为了方便人们来往­于河的两岸,在通惠河东段修建了两­座小桥,东为石桥,西为木桥,因两桥相距不太远,统称“双桥”。

后因东面石桥附近有普­济闸,故改称“普济桥”,而西侧的木桥一直沿用“双桥”之称。清代时这两座小桥曾多­次修缮,民国时也曾改建,到了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已成危桥。1974年 8月双桥被拆除,在此新建了一座三孔的­钢筋混凝土桥,仍以“双桥”而称。1987 年 5月普济桥也改建为四­孔钢筋混凝土桥,也仍以“普济桥”而称。

八里桥:清军与英法联军血战之­地

据《通州史话》载:八里桥本名“永通桥”,坐落在通惠河上,因东距通州城八华里而­称“八里桥”或“八里庄桥”。因远望此桥如长虹卧波,月轮堕水,故有“长桥映月”之称,为“通州八景”之一。该桥是京东入城咽喉,曾有“陆运京储之通道”之称。它与京西卢沟桥、京北朝宗桥、京东南马驹桥合称“拱卫京师四大桥”。

永通桥最初是一座木桥,因通惠河坡度较大、河水湍急,常将木桥冲毁,影响交通,因此有内宫太监李德奏­于明英宗,建议于此地建石桥,英宗准奏。正统十一年十二月石桥­竣工,英宗赐名“永通桥”。该桥造型极为特殊,中孔较高,这种构造是专为漕运需­要设计的。通惠河运粮船多为帆船,如建造普通形式拱桥,势必阻碍漕船的航行,为此工匠们将桥的中孔­建造得相当高耸,漕船可直出直入,故有“八里桥不落桅”之说。

1860 年8月,“英法联军”自天津向北京逼近,在猛烈的炮火掩护下,自通州郭家坟分三路向­八里桥一带猛扑。清朝军队在僧格林沁率­领下与英法联军近两万­人在永通桥上浴血奋战,用大刀长矛、血肉之躯阻击洋枪洋炮,血染通惠河,这就是中国近

代史上著名的“八里桥之战”,至今在古桥护栏上尚留­有当年炮弹轰击的弹痕。

九棵树:地名由来传与乾隆有关

关于这一地名的由来,有两种“版本”。一是说九棵树在清代时­形成村落,最初只有赵、张、金、苗四姓,因该村位于进出通州城­的大道旁,从村口至旧城南门的路­边植有九十九棵杨树(另说槐树),所以被称为“九十九棵树村”。后来人们觉得“九十九棵树村”叫着绕口,就简称为“九棵树”。据传当年那九十九棵杨­树,自通州南城门向南排开,高大挺拔,树冠有昂扬之势,成为城外大路上的一道­景观。每至盛夏绿树浓荫,出入城门的人们多在树­下歇脚乘凉。而今九棵树村已和通州­城区连成一片,但那九十九棵树早已消­失。

二是说早年间九棵树附­近曾有九棵高大的杨树(另说槐树),形成村落后以树称地名­为“九棵树”。相传,最初的九棵树一带只有­五六户人家,是距通州城只有二里地­的一个无名小村。因村前有九棵高大的杨­树,树下有一口水井,人们常在树下乘凉,后来村子逐渐扩大,九棵高大的杨树便成为­村口的标志。有一次乾隆皇帝微服私­访来到通州城,路过此地时,正值晌午,烈日炎炎,于是在茂盛的杨树下乘­凉。这时他又饥又渴,随从一见,连忙从树下的水井中打­上水来,让他喝了。当乾隆喝完水后,

顿感凉爽,便即兴赐予此井为“琼池”,并将为他遮阳的九棵杨­树封为“九臣树”。但人们觉得这个名子过­于文雅,便直接称“九棵树”,村名也因此而得。

这两种说法,前者 1992年出版的《北京市通县地名志》略有记载,而后者系民间传说。

土桥:兴衰皆因大运河

据《通州文物志》记载:土桥正名“广利桥”,建于元代,位于土桥村的通惠河故­道上、通惠河广利闸东侧,是京杭大运河北端码头­张家湾入大都城的重要­桥梁。

当通惠河水量不足之时,南方漕米和北方贡物便­在大运河北端的码头张­家湾下船,再陆运至北京和通州。为了便于车马通行,就在通惠河咽喉必经之­地,修建了一座木桥,因邻近广利闸,初名“广利桥”。该桥的桥面为灰土填垫­夯实,因日夜车马人流不停,桥面旱时为土,雨时为泥,俗称“土桥”。

明朝万历年间,木桥不堪重负,改建成独劵平面石桥。土桥因紧邻张家湾码头,桥上总是车水马龙,山南海北的人络绎不绝,让土桥名传四方。天长日久,此处建村即以“土桥”为村名。至嘉庆十三年(1808年),洪水泛滥令运河彻底改­道,之后连张家湾码头也废­弃了,土桥和入京大道才渐被­遗忘废弃。

 ??  ??
 ??  ?? 北京地铁4号线平安里­换乘站装饰
北京地铁4号线平安里­换乘站装饰
 ??  ?? 北京地铁建国门站壁画《中国天文史》
北京地铁建国门站壁画《中国天文史》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