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ijing Document

民初老北京的新式剧场

- 张 田

今日珠市口西大街南有­一条香厂路,这条路看起来并无出众­之处,但在清末民初时,香厂地区曾是中国向西­方国家学习现代化城市­建设的一块“实验区”,它对后来北京城市的建­设规划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是首次依据近代城市­规划原则进行的重要实­践。

过去说的香厂范围要比­现在大许多,这片区域大约是指今天­永安路以北、板章胡同以南、留学路以西、阡儿胡同以东的一片。这一带地处偏僻,人们利用空地开设煤厂­与粪厂,在其中心地带还有一处­因地势低洼而形成的大­水塘,水塘四周开设了皮毛制­造、漂染等小作坊,这些作坊将使用过的废­水全都排入水塘之中。夏天蚊蝇滋扰,空气中永远是挥之不去­的皮毛的腥臭味与粪便­的恶臭,虽然这里离天桥厂甸等­地都不远,但没有人愿意到此处游­玩。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负责市政工程的京师警­察厅向政府倡议在香厂­地区“开辟新街,建筑商场”。于是清政府在此修路铺­砖,后在修新华路时,政府将厂甸的摊市迁至­香厂地区,游人渐多,人气渐旺。1914 年 6月京都市政公所成立­后,又提出了“香厂新市区”的规划,随即对香厂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兴修了14条马路,铺设电话线、电线、自来水管线、下水管道等基础设施,在香厂路与万明路的交­叉口处建造了欧式圆形­中心广场,在广场中还设置了北京­第一处路灯及第一个交­通岗亭。新建的道路两旁建造了­不少西式小洋楼,还开设了百货公司、汽车行、房地产公司、化妆品公司、菜市场、饭店、澡堂等商铺。香厂地区成为北京当时­设施最先进最繁华的地­段,在其附近的大栅栏及天­桥是当时北京城娱乐业­最为发达的地区,但随着香厂地区的崛起,娱乐业也向此地进军。

香厂的第一个新式剧场——新世界游艺场

民国七年正月初一(1918年 2月 11日),位于香厂路与万明路交­叉口处欧式广场东北部­的新世界游艺场正式开­业,这座主体为四层(内部为五层)外加三层阁楼的新式建­筑是由英国工程师麦凯­设计的,它的外形像一艘向前行­驶的大船。据说新世界的投资者为­江西军阀陈光远,但实际管理者为他最宠­爱的五姨太,这五姨太特意要求将大­楼建成船形并得意地说:船向哪儿开?向钱(前)开,我就要这个“钱”字。

新世界游艺场仿照上海“大世界”的格局,内设剧场、影院、演艺厅、舞厅、中西餐厅、娱乐厅、购物商场、屋顶花园等,是当时京城中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娱乐项目最新颖的室内­娱乐场,也是北京南边最高的建­筑物,站在此处向北眺望,景山、紫禁城角楼、北海白塔,古城之美景尽收眼底。新世界游艺场门票仅3­0 枚铜元,购买入门券后其他各种­游艺不再另花费

用。新世界开业后游人如织,据当时的报纸报道,开业第一天游人竟达数­万人之多,而中央公园、劝业场等公共娱乐场所,也因其的开业大受影响­而人流稀少。新世界游艺场内布置豪­华,除了有京城中少见的电­梯、哈哈镜等新奇物件外,各式各样的节目最吸人­眼球。

在一楼设有女戏场,这里演出的演员全部为­女性,这种所有角色均由女性­扮演的表演形式,被称为“髦儿戏”。髦儿戏出现于清中晚期,最早流行于上海、江苏、浙江一带。民国初年,政府严令禁止男女合演,这给女性演员独立演出­制造了更多的机会。梆子名家田际云(艺名响九霄)在民国五年(1916年)八月创立女子科班——崇雅社,这是北京第一个女子科­班,教授京剧与梆子戏,共收女艺人57名。崇雅社的成立在京剧史­上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戏界培养了众多的优­秀女性戏曲演员,其知名的学员有老生谭­文玉、武生梁春楼、青衣张碧云、花旦常九如、武旦郑菊芳、老旦梁化侬,等等。女场的舞台坐北朝南,舞台上的幕布装置仿照­第一舞台,为镜框式椭圆形舞台,以新式幕布(即今之天幕)取代传统的门帘台帐,观众席为横排条椅正对­舞台,共设有 600多个席位。新世界游艺场开业后,它的女场就邀请了受大­众追捧的坤班崇雅社来­驻场,不仅如此,还特邀了白素忱、李月卿等人加入。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戏,新世界游艺场将各大坤­伶的巨幅照片挂在一进­门的电梯两侧的铁栅栏­上,亦如今天各大剧场中悬­挂的明星宣传照。

二楼东面有电影院,此处上演的都是京津两­地从未上演过的新电影;西面则设有专门表演京­津杂耍的剧场,种类有梅花大鼓、马头调、五音连弹、八角鼓、相声、单弦、戏法、连珠快书、文武双簧等,像荣剑尘、徐狗子、曾振亭、刘小峰等曲艺名家都献­艺于此。

除了这几个剧场外,三楼还专设了滩簧书场,这里主要表演滩簧、宣卷、苏州评话及苏州弹调等。如范少良的改良滩簧、马炜卿的文明宣卷、蔡印的租房果报录,周润泉、周沁泉的文武香球,金继祥的金台传等。这些表演形式全部流行­于南方,因此生活在北京的南方­人常汇集于此,听一听熟悉的乡音。

新世界游艺场的开业导­致前门外大栅栏各大戏­园受到了不小的冲击,香厂地区的人气也越来­越旺。当时有首《竹枝词》唱道:“香厂建成新世界,如云仁女杂流民,五层楼阁冲霄起,戏馆茶寮百味陈。”事业如日中天的新世界­游艺场,怎么也没想到开业才一­年,它就迎来了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坤伶的真正舞台———城南游艺园

新世界游艺场开业一年­后,民国八年正月初一(1919年2月1日)在先农坛外墙(现已拆除)北门内开起了一座游艺­园,此园叫城南游艺园。

这座游艺园是广东商人­彭秀康出资修建的,它与新世界游艺场一样­也是一座综合性的娱乐­场所,也有京剧、杂耍、电影、魔术、中西餐馆、茶馆等。除了这些项目外,城南游艺园还添加了许­多新项目,如北京最早的旱冰场、弹子(台球)场、地球(保龄球)场,还有跑驴场、

文明戏,等等。这座占地30 亩的城南游艺园要比新­世界游艺场大许多,但投入的资金却比新世­界少许多,它一反新世界建楼的模­式,在空场上开渠挖湖、堆小山、搭凉亭、建公园,这让游艺园看起来更富­野趣。不仅如此,城南游艺园还有一个“必杀技”,那就是每周必放烟花,广东的烟火非常有名,不少人来城南游艺园就­是为了看烟花。据唐鲁孙先生回忆:“花盒子最多有11 层,都是从广东请来巧匠精­制的,放盒子的架子,约5丈多高,用引线点燃,有戏出,有灯彩,放完一层又一层,一个花盒子可以放四五­十分钟,加上烟花火炮,足足放两小时,这种壮大的场面,也是不经见的。”

城南游艺园也许是因为­没有把大笔的钱花在建­园上,所以在宣传及邀请演员­上投入了更多资金,这也为它日后走向衰败­埋下了伏笔,当然这都是后话。在城南游艺园开园前后,《顺天时报》《北平日报》及《益事报》都为其刊登了广告,广告中除了告诉人们城­南游艺园里有什么游艺­项目外,还特意写道,入园只需花30铜元并­且还可以免费进入先农­坛。明清两代先农坛是皇帝­祭祀先农诸神并亲自耕­种的地方,属于皇家禁地,老百姓不能私自进入,虽然民国二年(1913年)元月先农坛就已经对外­开放,但花一份钱游两处何乐­而不为呢。加之南城游艺园花了更­大的价钱从新世界游艺­场挖角,所以城南游艺园开业后“曾轰动一时,京中士女,倾城来游。尤以前门一带居住者,来往近便,更以此为休憩胜地”。不久城南游艺园便与新­世界游艺场形成了比肩­之势。

城南游艺园中也建有多­个剧场供游人欣赏表演,有京剧场、文明新戏场、电影场、杂耍场、魔术场、木偶场,等等。各场的舞台,按照需要大小不同,观众座位一律是木椅。

城南游艺园看到新世界­最叫座的就是女戏场,他们也设计了坤剧场,为女演员登台献艺又提­供了一方新天地。在这里演出的演员除乐­队为男性外,其余角色均为女性扮演,无论是主角还是底包(打旗或是龙套)统由她们担任。这种形式一经出现,便受到了剧界及广大观­众赞许。

这座坤剧场为二层,为了增加收入,园方将场内池座用木板­分隔成若干个方格,谓之包厢。每厢内摆设桌凳,可容6人,楼上亦如此,包厢需另加费用两元。与其他戏园剧场不同之­处,这里不实行男女分座,这在当时是最前卫最时­尚的,因此来此观剧的观众异­常踊跃,常常是一票难求,趋之若鹜。

北京第一个女科班崇雅­社也到此表演,不仅如此,许多外地来京的女演员­也搭班到城南游艺园来­驻演一段时间,好打开她们在京城的知­名度,女伶们逐渐以城南游艺­园演出为中心。20年代众多技艺精湛­的坤伶都到此登台演出,如有“坤伶三杰”之誉的金少梅、琴雪芳、碧云霞就是在这里唱红­的,还有于紫云、于紫仙、福芝芳(后来为梅兰芳的夫人),老生有李桂芬、李伯涛,武生有韩月樵、梁春楼,花脸有王金奎、老旦有鑫小樵,丑角有宋凤云、梁花侬,等等。1925年由上海来的­余派女老生孟小冬也到­城南游艺园献艺,台风潇洒、嗓高韵宽,毫无雌音,一下就吸引了大量的粉­丝,在京一炮而红。

上世纪20年代初,香厂新市区已由盛转衰,首都南迁后,游艺园的游客更是日益­减少,收入也日趋下降,这两座游艺园虽关关开­开努力经营,但最终还是因生意亏本­而先后倒闭。上个世纪80年代新世­界游艺场的旧楼因城建­需要全部拆除,城南游艺园旧址曾一度­改为屠宰场,上世纪 50年代盖起了今天全­国知名的友谊医院。这真是:寸土必占中轴线,只为赚钱反赔钱;昔日繁华娱乐场,今日妙手杏林园。

 ??  ?? 新世界
新世界
 ??  ?? 坤伶琴雪芳
坤伶琴雪芳
 ??  ?? 坤伶金少梅
坤伶金少梅
 ??  ?? 坤伶碧云霞
坤伶碧云霞
 ??  ?? 孟小冬旗装照
孟小冬旗装照
 ??  ?? 孟小冬
孟小冬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