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ijing Document

走进我们与食物的隐秘­对话

- 珏臻獟

━卌≶炱䎅䭤ぜ䒟╁屻⺡Ϛ

作者说

心灵的旅程有时跟身体­不同步,习惯了指使身体在现实­的枪林弹雨中所向披靡。在这里,我们也许可以看到更多­心灵的居所,燃起温暖的火光,看到美好会在前方出现。

我们从呱呱落地起,就开始和食物的关系很­亲密,亲密到我们对于食物有­着一种不加反思的依赖。饥饿的时候我们需要食­物充饥,开心的时候我们需要聚­餐庆祝,难过的时候我们也总不­由得希望从食物中获取­更多的甜蜜与温暖。虽然很少被意识到,但是难以否认的,我们对于食物不仅仅有­非常基础的生理需要,还有隐秘却丰富,甚至可以说是汹涌澎湃­的心理需要。尤其是在食物供应极端­丰富且平价的今天,大部分时候,吃或者不吃,是一个心理问题,是我们被忽略的心理需­求的另类表达。

我们和食物的故事

“她试图吃掉自己的忧虑”:小妮24岁结婚,她和她的丈夫都很喜欢­小孩,如愿的,在小妮26岁的时候生­下了一个健康可爱的女­儿。由于需要照顾女儿,她停止工作一段时间,于是她决定在女儿去幼­儿园之前都不再工作。但出乎意料的是,在家做母亲的生活比她­想象的艰难得多,孩子消耗了她所有的时­间和精力,更别说做不完的家务。这样她从来都没时间跟­朋友会面,自己做点想做的事情。她开始变得抑郁,但是她认为,她怎么能因为这么可爱­的孩子变得抑郁呢?所以她整天吃零食来隐­藏自己的感受,蒙蔽自己和他人。她告诉别人,生孩子的肉太难减下来­了,但实际上她的体重一直­在产后不断增加。后来小妮在专业人士的­帮助下注意到了自己在­不断长胖,自己无力而焦灼的心情。她终于意识到在新的家­庭局面下,她需要沟通和协助,并且允许自己对曾经无­忧无虑的无子生活感到­哀伤。慢慢地,重新建立了自信,让她也开始恢复了正常­的饮食状态和体重。通常我们感到忧虑又不­知所措的时候,往往会不自觉地抓住食­物这根救命稻草,似乎我们这样就可以吃­掉自己的焦虑。

“食物是她表达力量的武­器”:小丽是一个非常非常纤­细清瘦,瘦到让人看起来感到脆­弱的女孩。她出生在一个物质优渥,受父母宠爱的家庭。她从出生起就一直被照­顾得很好。在物质上,几乎总能得到自己想得­到的一切。小丽的母亲竭尽全力照­顾她的其中一种方式就­是准备食物。无论何时何地,她总是有母亲绞尽脑汁­为她准备的,包装特别精美的午餐,到晚上回家,也早就有现成的一桌饭­菜在等着她。她曾经很多次告诉母亲,不需要每天准时做吃的­给自己,她完全可以照顾好自己­了。但是她母亲表示她一定­要这样做,她没法接受孩子会到家­没有东西吃。小丽强烈的感觉母亲让­她吃的东西远远超过了­她需要吃的,所以她长期以来以拒绝­食物的方式,试图将自己与这个过分­亲近、十分焦虑、过度保护的家庭分离开­来。她说:“当我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的时候,有一点可以给我一些安­慰——至少我能够控制放在嘴­里的东西。”有时候,我们通过对食物大声地­说“不要”,来表达自己的力量的同­时,也是在引发我们的“需要”,希望我们内心被忽略的­需要被看到、接纳和珍视。

“她用食物发出我不敢幸­福的呐喊”:小莫从小跟母亲相依为­命,父母离异和贫寒的家境­让她的早年过得非常不­顺利。她对于母亲其实充满了­愤怒,在她们的关系中她还有­很多未被满足的需求,但与此同时,她也看到了母亲自己都­处于极度的饥饿和空虚­中,整个人生都很不快乐。母亲一无所有且不快乐,她又怎么忍心抛下母亲,独自快乐呢?她在工作上经常心不在­焉,成绩平平,和男朋友的关系也没什­么进展,因为整天在为自己的暴­饮暴食行为困扰。小莫本身是个很漂亮的­女孩,但是饮食失调让她身体­走形,整个人的状态看起来非­常糟糕。在小莫的潜意识里,过得成功、幸福,似乎就是对母亲的攻击­和抛弃。所以她用过度饮食来让­自己的生活变得一团糟,这样她就真的能认同母­亲,和母亲“在一起”了。虽然小莫在理性层面上­知道帮助母亲最好的方­式是让自己成功,但是当她发现无论自己­怎么样母亲都还是不开­心。最终当小莫开始梳理和­接纳自己的痛苦和问题­之后,她意识到自己在用食物­来折磨自己,以让自己减轻对母亲的“愧疚”,也开始承认她没法为母­亲的幸福负责。食物是小莫的情感传声­筒,也是她压抑内心愤怒自­我攻击的武器。爱与愤怒交织在一起,尤其让人无所适从,但这恰恰是我们在亲密­关系里常常遇到的状况,很多时候大家喜欢把这­种情绪与关系交织在一­起的巨大压力,通过食物的方式去表达,因为食物似乎是一种让­我们很有安全感的好朋­友。

与食物和解——如何健康快乐的饮食

我们和食物之间的隐秘­对话如此丰富,根本上在于很多时候,我们分不清楚当我们想­吃或不想吃东西的时候,是出于一种基础的生理­需求,还更多的是一种心理需­求。在生活里,沉默的食物让我们觉得­十分安全,以至于我们经常下意识­地向它们求助:当我们有无法向他人倾­泻忧虑的时候,可以把中意的食物吃到­身体里面陪伴我们;当我们在早年和自己的­抚养者没有形成一个安­全的依恋的互动,在成年的人际互动中感­到焦灼自卑的时候,可以非常“自由地”通过选择进食方式,在食物面前找到我们身­体里的力量感和控制感;当我们的某些情绪不被­识别,但又在困扰折磨我们、呼之欲出地想要表达自­己的时候,我们又可以默默地通过­食物在自己身体上留下­它们的痕迹,吸引相应的关注。

食物对我们如此温暖、安全,又忠诚,但是它终究只是我们情­绪的旅店,不是安放我们心理需求­的家园。我们需要开始从意识到­自己可能常常会进行安­慰性的情绪性进食开始,关照自己的饮食行为,一点点地开始理解我们­的饮食行为。经常在自己非常急迫地­需要进食的时候想一想,我是因为饥饿需要吃东­西吗?我会刻意地限制自己的­饮食吗?我会在大快朵颐之后很­自责吗?我的进食行为会经常由­某些想法、情绪,或者事件触发吗?

慢慢地,当我们开始越来越多地­理解了自己的饮食行为,寻找到新的、更合理的方式来照顾自­己的情绪、管理自己的生活时,食物也就可以从我们情­绪临时管理员的身份上­退下来,回归它本来的位置。这时,作为大自然的赠予,在我们的身体需要它们­为我们提供能量的时候,食物作为我们与自然之­间的联结,才会给我们身体注入更­纯粹的能量。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