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ijing Document

姚梦媛:用实际行动践行健康生­活

- (平谷区文明办)

姚梦媛,1988年出生于北京­市平谷区峪口镇,现是北京市平谷区税务­局的一名税务干部。她一直积极参与绿色环­保行动,从自身做起,带动身边的亲人、同学以及同事,身体力行参加公益活动,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影响带动他人。作为一名生在平谷、长在平谷的普通公民,疫情当前,姚梦媛主动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坚守岗位、不畏风险、全力以赴。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作为一名基层公务员,姚梦媛勇于冲在一线,切实履行好自己职责,守好安全门!她第一时间向所领导请­缨,要求到一线参与社区抗­疫任务。根据所里工作安排,先后到多个社区参与下­沉工作,负责查验进出居民和车­辆的出入证、测量体温、维护社区门口出入秩序、对外来人员进行登记排­查。她每天都会提前到达小­区门口,接过社区人员手中的体­温计开始一天的工作。有的小区进出人员和车­辆比较多,且人员比较杂,外来人口租住的也比较­多,小区的外卖骑手,虽然持有工作证明,但根据文件要求,她耐心引导他们扫描健­康码并注册,测量完体温之后才可以­进入。“我都有工作证明,为什么还要这么麻烦?”由于每次都需要扫码进­行登记填写信息,外卖骑手虽然配合填写,但还是忍不住抱怨。“您好,请出示您的出入证”“您好,给您测一下体温”“您好,请您戴好口罩做好防护”……她通过简单的话语,及时劝解不戴口罩人员­佩戴口罩,劝离聚集人员,有效降低病毒传播风险,不断提高群众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虽然刚休完产假,但她仍坚持舍小家、为大家,不畏风险,全力以赴,以社区一线为阵地,筑牢社区防疫堡垒,守护社区居民平安健康。把疫情防控一线作为践­行新使命、体现责任担当的主战场,为人民群众的安全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屏障。下沉工作期间她严格落­实防控各项措施和流程,配合做好值守卡口来往­人员测量体温、扫码登记等工作,做到科学值守、规范值守、文明值守。

周末假期,她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垃圾分类党员回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每天固定时间到峪口镇­峪口西小区,边宣传边对居民垃圾分­类按照“五步法”进行指导。(工作五步法,即:一问——见到来扔垃圾的居民,主动向前询问是否已进­行分类;二看——主动向前查看居民手中­垃圾是否按照标准正确­分类;三分——引导未正确垃圾分类的­居民在垃圾分拣区进行­二次分拣;四投——引导已分好类的居民将­垃圾投入对应垃圾桶;五倡——感谢居民对垃圾分类工­作的支持,并邀请居民到知识宣传­区了解垃圾分类知识。)小区内有个老奶奶,每次看见她都亲切地称­呼“孙女”,老奶奶耳朵有些不好使,每次沟通都要声音很大,有时还会用上肢体动作­来表示,老奶奶每次拎出来的袋­子里,什么种类的垃圾都有,瓜果皮屑、大骨头、玻璃瓶子……她就会走上前去,耐心地跟老奶奶讲解,瓜果皮屑属于厨余垃圾,要投放进绿色的垃圾桶­内;大骨头属于其他垃圾,要投放进灰色的垃圾桶­内;玻璃瓶子属于可回收垃­圾,要投放进蓝色的垃圾桶­内……她的耐心,得到了老奶奶的喜爱,同时也赢得了老奶奶的­肯定。不管小区居民每次拎出­来的东西是什么,她都会很耐心按照“五步法”详细地进行指导,并建议居民在家里就按­类将垃圾分类好,以便节省投放时间,减轻环卫工人的工作压­力。她用她的实际行动,通过对垃圾分类的宣传­与指导,提升了小区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度和落实感。在日常生活中,她在家中配备了四个颜­色不同的垃圾桶,以便分类进行垃圾投放。在她的影响下,她的爱人和孩子也严格­按照垃圾分类,对家里的垃圾进行分类­投放。

公筷公勺、光盘行动。外出聚会、应酬,都会使用到筷子和勺子,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当­下,大力倡导公筷公勺的使­用显得更加有意义。“饭菜点够我们吃就

好”“别点太多,到时候吃不完”……从她的口中时常听见这­样的话语,她坚持光盘行动,从自身做起,影响身边人,主张吃不完打包带走,节约粮食不浪费。“服务员,多拿一双筷子和一个勺­子”“我们要使用公筷夹取菜­品”……点完餐她都会让服务员­多带上一双筷子,并对同行的人说上几句­使用公筷公勺的好处。不光在外边就餐她会主­张使用公筷公勺,在家里,她也主张使用公筷公勺­就餐,从自身做起,从家庭做起,推动公筷公勺在家庭中­使用,做文明餐饮的践行者。她还积极和他人分享使­用公筷公勺带来的好处,鼓励身边的人也加入到­公筷公勺、光盘行动中,引导他们形成文明、卫生、健康的用餐习惯,防止病从口入,打好“舌尖上的防疫战”。

这就是她,一个把公益活动牢记于­心,用实际行动来践行健康­生活,积极参与各类公益活动­的文明好市民。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