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ijing Document

这是一道世界上最长的­墙3号

- 京根儿 ࢶ׀编辑 郎永

这是一道世界上最长的­墙。1949年 7月,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在北平召开。作为西北代表团的代表,马烽从山西来到北平,参加全国文代会的筹备­工作,大会结束以后便留在新­成立的全国文协工作。1950 年 5月,北京市文联成立后,兼任北京大众创作研究­会创办的《说说唱唱》月刊编委。1953年夏天,马烽已居京四年,娶妻生子,他用积攒下的 3000元稿费购置了­位于后海南沿的大翔凤­胡同3号的小院。

关于大翔凤胡同的由来,大致有二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清道光年间为恭亲王奕大女儿居住地,因大女儿小名“大凤”,故胡同得名大翔凤胡同。另一种说法是,因大翔凤胡同紧邻着过­去的恭王府,是依靠王府围墙而形成­的一条很窄的小胡同,那时候这一带的老百姓­把这条胡同叫“墙缝儿”胡同。翔凤胡同有大、小两条,于是,大的叫大墙缝胡同,小的叫小墙缝儿胡同。新中国成立后,“大墙缝儿”改叫“大翔凤”,“小墙缝儿”改叫小翔凤。大翔凤胡同6号,据说是曹雪芹的故居。还有人考证说,《红

楼梦》里宁、荣二府的原型就是大翔­凤周围的恭王府、醇王府。不过,对于这种说法,红学家争论不休。

大翔凤胡同3号的小院­不大,在胡同路西,门朝东,屋子大大小小有七八间,坐北朝南五六间,坐西朝东两间。刚购置下来时,院内房子有些破旧,马烽又用了500元稿­费进行了修缮。马烽一家在这个小院住­了不到3 年,1956年春,他们一家离开北京回到­山西。离京前,马烽以低于原价转让给­著名女作家丁玲。一

马烽是延安文艺座谈会­后成长起来的著名作家,他和赵树理、西戎、束为、孙谦、胡正、韩文洲等,被称为“山西派”或“山药蛋派”。1942年,马烽发表处女作《第一次侦察》,开始从事文学创作。长篇小说《吕梁英雄传》、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咱们的退伍兵》等等,都出自马烽的手笔。马烽原名马书铭。1922年生于山西省­孝义县居义村。

1938 年春,年仅15岁的马书铭就­参加了革命,是在部队中长大的。他先在八路军连队里当­战士,后调宣传队当宣传员。同年冬天,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时他改名马烽。1942 年 9 月 16日,他在延安《解放日报》副刊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作品《第一次侦察》。这是一篇战斗小故事,署名就是马烽。在“抗日的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的战歌高唱之际,马书铭以马烽命名,表现了他投身到抗日战­争的烽火之中的坚定意­志和奔赴国难、救亡图存的爱国精神。从这以后,他发表的作品大都用马­烽这个笔名,他的本名反而没有人记­得了。

马烽文化不高,只在孝义县立第

一高小上了一年半,因日寇进攻,学校只好关闭了。参加革命后,他曾到延安“鲁艺”附设的部队艺术干部训­练班学习,半年后编入部队艺术学­校美术队学习。后来,他坚持写日记,还写了小说。自此,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

1944年是“七·七”抗战七周年,边区文艺界发起“七·七”文艺奖金征文活动。马烽以边区特等劳动模­范张初元“劳武结合”的事迹,编写了一本通俗故事,题名《张初元的故事》,获得了小说散文乙等奖。同年秋天,他被调到《晋绥大众报》做编辑工作。

《晋绥大众报》是一份通俗报纸,全报社总共十来个人,除了编报外,还是“吕梁文化教育出版社”的编辑,经常要编写一些通俗读­物,如:识字本、农家历、民兵战斗故事以及快板、鼓词、小秧歌剧等演唱材料。这个时期,为马烽以后的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一年,他利用工余时间和西戎­创作了长篇小说《吕梁英雄传》。这是一部反映抗日战争­的章回小说,以晋绥抗日根据地吕梁­山中一个普通的村落为­背景,讲述了村民在日寇的烧­杀抢掠中逐渐觉醒,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组织起民兵力量同敌人­进行顽强斗争的故事。

这部作品,1945年6月开始在《晋绥大众报》上连载。后来出单行本时,经过了一番修改。小说在当时产生了广泛­影响,尤其受到晋绥边区群众­的喜爱。

1947年春,全边区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晋绥大众报》休刊,全体编辑人员分赴各县­参加土改,马烽在原平县参加土改­近二年。1948年冬,回到延边后,《晋绥日报》开辟了一个通俗文艺副­刊《大众园地》,马烽和西戎负责编辑。1949年,

正式成立晋绥出版社,马烽任总编辑。工作刚刚开始,就被选为青年代表,赴北京参加全国第一次­青代会,被选为全国青联委员。接着,参加了全国第一次文代­会。二

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是 1949 年 7 月 2日,在全国解放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即­将诞生之际,在京召开的。来自解放区、国统区和祖国四面八方­的文艺工作者达824­人,在人民大革命胜利的凯­歌声中会师,共商新中国文艺发展大­计。这是一次全国文艺工作­者大会师、大团结的大会,继往开来、总结和动员的大会。

毛泽东到会讲话,郭沫若做了报告总结。大会通过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联合会章程;成立了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简称全国文联;选举郭沫若为主席。大会把毛泽东的文艺思­想作为新文艺的基本方­针,号召文艺工作者,为建设新中国的人民文­艺而奋斗。这次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文学历史的结­束和社会主义时期文学­历史的开始。马烽是西北代表团的代­表之一。团长是柯仲平,副团长是周文和马健翎。代表当中,还有西戎、束为、羊路由、邵子南、柳青、张季纯、杨醉乡等知名作家。

马烽被推选为大会主席­团成员,还兼任大会联络处联络­科科长。大会选举产生文联主席­郭沫若,副主席茅盾和周扬。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后改为中国作家协会)主席茅盾, 副主席丁玲和柯仲平。马烽是全国委员会委员(改为作协后为理事),留在文协,同时兼任北京大众创作­研究会创办的《说说唱唱》月刊编委。

在文联大会期间,1949 年 7月 8日,马烽和段杏锦结婚,婚礼就在文协举办。丁玲是主婚人,沙可夫是证婚人。会后,马烽开始了紧张的工作。1950年 10月,中央文学研究所在鼓楼­东大街103号一座四­合院里成立,丁玲任所长,张天翼任副所长。马烽参加了筹备工作。研究所成立后,马烽任副秘书长,他对丁玲提出想当个学­员好好学习几年,于是马烽以学员身份兼­任党支部书记。来中央文学研究所讲课­的都是著名的教授学者,如郭沫若、胡乔木、周扬、茅盾、郑振铎、叶圣陶、老舍、曹禺、艾青、何其芳、康濯等。学员都是解放区来的,文化程度都不高,但是大家都有作品,如胡正、陈登科、李若冰、唐达成、苗得雨、徐光耀、李涌、刘真等。

1951 年 6月,马烽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短篇小说《结婚》,中学语文课本选它作为­教材。1953年,出版小说《一架弹花机》。1954年,调任中国作协创作组,不久调任作协青年部任­副部长。同年,担任由其小说《结婚》改编的电影的编剧。这时,马烽已居京4年,已经有了孩子。马烽婚后,一开始住的是文协的单­身宿舍,后来就住在文学研究所­附近的一处院里,也是当时的学员宿舍。这时,研究所陆续调来了一些­新干部和新学员,住房开始紧张起来,文协机关就号召作家们­自己租房或是买房。

在北京的几年里,马烽已出版了《金宝娘》《村仇》《周支队大闹平川》三本短篇小说集和一本­民间故事集《宝葫芦》,还和西戎合写了电影剧­本《扑不灭的火焰》。手里积攒了一些稿费,请房纤(现在叫房屋中介)帮助,选定了后海南岸大翔凤­胡同3号,在这里,马烽一家居住了2年左­右。

1955年,文艺界受到政治影响,先是挖出“胡风反革命集团”,接着批判“丁玲陈企霞反党集团”,马烽决定离开北京,回山西去搞创作,全家搬去太原。他找到房纤,准备卖房子,房纤说近一时期房价上­扬,他的院子至少可以卖到­5000 元。

听说马烽要卖房子,丁玲的爱人陈明找上门。他们家住在王府井北边­的多福巷16号,也是一个小四合院,是中国作协的公房,陈明的父母从江西农村­来到北京,陈明想给他们安排一个­住处。马烽听说丁玲、陈明想买房,取出房契交给陈明说:“契约上写的多少,你就给我多少好了。”陈明觉得 3000元偏低,又听说马烽修房子还花­了一些钱,就想多给些钱,但马烽执意不肯多要,说:“我们在这里住了2年,修房子的钱,就算出了房租。”

到了太原之后,马烽把卖房子的钱当作­党费全部交给了组织。那时候,党号召作家职业化,像赵树理,也是把北京的房子交给­了中国文联,回到了山西。三

马烽回到山西,担任山西省文联副主席、作协山西分会主席,但主要时间是下乡和写­作。为了

进一步深入生活,1958年至 1959年,他曾担任汾阳县委书记­处书记,以后,又陆续到文水、洪洞、应县、河曲、昔阳等县短期下乡。这个时期马烽的重要的­作品有:《孙老大单干》《饲养员赵大叔》《韩梅梅》《三年早知道》等。它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歌颂农村中的先­进人物;一类是描写落后农民在­互助合作社运动中受到­的教育。韩梅梅是个高小毕业生,没有考上中学。在农业合作社养猪。她在工作中吃苦耐劳,热心研究新的养猪方法,终于获得了很大的成绩,被选为劳动模范。这时候家里人和村里人­不再瞧不起她了,并且都向她来学习养猪­经验。不久,她又被送到国营农场去­学习。

标志着马烽创作思想艺­术发展高度的,是1958年以后的作­品,即《我的第一个上级》《老社员》。田副局长这个看起来疲­沓、拖拉的干部,在一旦关系到国家人民­利益的危急关头,表现了他对工作的熟练,处理问题的果断,并以自己的信心和精神­力量,扭转周围惊慌动摇情绪,以病弱之身,率先投入激流。这种强烈壮勇的英雄品­质和行动,在马烽的短篇中并不多­见。

1958年,马烽出版短篇小说集《村仇》,收入了6篇短篇小说;同年,出版短篇小说《韩梅梅》;与西戎联合担任剧情电­影《扑不灭的火焰》的编剧。1959年,担任根据他创作的电影­剧本《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的编剧。1960 年,马烽创作短篇小说《杨家女将》。1964年,在原平县搞了半年“四清”,担任施家野庄的工作队­长。这期间,除了写了10余篇短篇­小说、特写外,还写了一部长篇传记体­小说《刘胡兰传》。

1975年省里筹建文­艺创作室,马烽任筹备组负责人,与孙谦共同编写电影剧­本《几度风雪几度春》。1976年,担任剧情电影《山花》的编剧。1977年,出版短篇小说集《我的第一个上级》。1978年春,马烽被选为山西省文联­主席。他的创作进入到最后一­个高峰。同年,长篇传记小说《刘胡兰传》出版,获得中国纪实文学东方­杯奖。1980年,发表短篇小说《结婚现场会》,获得中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同年,与孙谦共同担任剧情电­影《泪痕》的编剧。1984年,创作小说《彭成贵老汉》。1985年,与孙谦共同担任剧情电­影《咱们的退伍兵》的编剧。1987年,创作短篇小说《葫芦沟今昔》,该小说叙写对葫芦沟的­采访过程,表明了客观评价改革前­后农村历史的实事求是­态度,获得中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8年,与孙谦共同担任剧情电­影《黄土坡的婆姨们》的编剧;同年,出版电影

剧本集《马烽、孙谦电影剧作选》。1996 年,出版小说选集《马烽小说选》。1997年,创作现代小说《袁九斤的故事》。2004年1月31日,马烽因病在太原逝世,享年82岁。

马烽是一位有着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作家,他的作品 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历史使命感,可以称之为中国农村历­史的风雨表,每个阶段农村工作的成­就与问题、农民的思想与生活,都可以从他的作品中得­到反映。他在生活上一贯朴实无­华,从不计较个人名利,为人正直、待人真诚、光明磊落。笔者曾于 1990年代初,怀着崇敬的心情拜访马­烽先生,并请他为笔者题写座右­铭。他题写的是: “小枝小节宜忍让,大是大非不马虎。”1994年,笔者再次请他在《全国政协八届二次会议》纪念封上的题词:“宁做自然小草,不羡塑料红花。”这是对作者本人的鞭策,也是马烽先生的人品和­文品的写照。

 ??  ??
 ??  ??
 ??  ?? 马烽作品书影
马烽作品书影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