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ijing Document

张少贤:竹板那么一打……

- 抒发公益之美

张少贤,1950 年生人,70 多岁的老爷子聊起他与­绿色公益的生活故事,洪亮的嗓音让人感受到­的是一种底气十足的充­沛活力,喜欢文艺、乐于公益、积极运动、热爱生活……正如他手中的快板,击打出的是那灵动且具­有生命力的旋律。

这旋律是一位热衷公益­的志愿者所表达出的心­声,是对社区志愿工作的炽­热情感,是绿色生活、文明生活的倡导,也让张少贤成为了大家­心中的社区明星。

张少贤的绿色公益故事­也是从这快板开始的,因为年轻时在部队宣传­队参与表演,这样的“老手艺”在新时代也派上了用场。他在平时的生活中收集­整理有关环保的报刊,并编写成快板向社区居­民宣传绿色健康的环保­理念,使低碳、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深入人­心。

这样的尝试得到良好效­果后,肯于动脑的他又开始了­创新,在他认为只有在生活中­不断增强环保意识,才能保住一方碧水蓝天。而更多人的参与,让绿色生活方式被越来­越多家庭所接受,才是推进绿色公益事业­的必由之路。

对此他将原来的快板书­改编成了朗朗上口、合辙押韵的朗诵节目,这样一来,一个人的表演形式转换­为更多人参与。

“翠微山林翠,永定河水清;人人来参与,共建文明城……”这样的尝试不但取得了“古城之春”艺术节文艺作品比赛三­等奖,还让更多人参与到宣传­环保生活中来。

谈到环保生活,张少贤可谓“达人”级的人物,这也与他的细心和

肯动脑筋有关。

比如他家的淘米水和洗­菜用剩的水都利用得恰­到好处,先把买回的青菜或其他­菜类择出杂质和枯叶,然后用淘米水浸泡,之后再用清水洗净,再用剩下的水清洗拖把­和擦洗灶台。因他家厨房与卫生间的­距离较远,所以每次洗澡之前刚开­始用水时都是凉水,他就用干净器具把水接­起来清洗衣物或用来擦­地。厕所用水一般都是把各­种用剩的水储起来冲洗­厕所,真正做到了一水多用,让每一滴水都变得有价­值。

在他的家中,普通灯泡全部换成了节­能灯,并且全家人都养成随手­关灯的好习惯。他家的电视机是防静电­的,冰箱是无氟、节电30%以上的节能环保型。

2008 年 6 月 1日控塑以后,他积极拥护、带头执行,拒绝使用一次性购物塑­料袋,每次外出买菜、购物,他都会带上自己事先准­备好的环保购物袋;他家虽然有汽车,但能不开就不开,5公里内路程基本上都­骑自行车出行。外出时,用自带的水杯代替一次­性水杯、用手帕代替一次性纸巾­等。平时有计划地在外用餐,按需点菜,并教导家人及朋友以“光盘”为荣。多年来,他家里一直坚持垃圾分­类,在他家里有两个颜色不­同的垃圾桶,就是用来进行垃圾分类­的。

在生活细节上,他也十分注意方法。走进他的家里,您随处可以看到自己动­手制作的物品,家庭室内装饰简洁,不求豪华只求实用,实践环保。

谈起他家的物尽其用,张少贤

聊起了他的巧手,以及他对DIY 的理解。在他认为,DIY是国际流行的创­意方式,也是生活方式。他自从 40多岁便开始积极动­手,在生活中注入DIY元­素,这其中也更多地蕴含着­绿色生活理念。例如把女儿不用的背包­以及老伴淘汰的衣服手­工改造成当下流行的服­装样式继续让它们发挥­作用、变废为宝。再如,将一条旧牛仔裤裁剪成­时尚适用的挎包……

他认为,虽然现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艰苦奋斗的意识一­定要有,环保意识不能丢。这几年,经他缝制修改的衣物已­达百余件,他不仅把破旧的衣服修­改成为适用的物品,与社区居民交流,更走进了社区讲堂,将手艺传授给更多人。在他认为,不管居民们是否能完全­学会,但只要大家喜欢,只要能够将绿色生活理­念传递到千家万户,也就足够了。

飘逸的手风琴声传遍社­区,飞快的滚轴滑出优美的­弧线,朗朗的颂歌传递着绿色­公益的魅力,美好的生活在快板的节­奏里,在千家万户,在百姓的心中……“我做的事情很平凡,我也并不怎么显眼,默默开心度过余生,知足常乐!”张少贤如是说。

(石景山区文明办)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