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adcast and Production

专访著名音响师马昕:我们要做的是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

在中国音响行业发展中,马昕是资历最深的音响­师之一。他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第一代音响技术工作者,拥有长达37年的现场­扩声工作经历,幽默的谈吐和专业的素­养,使得马昕老师在新生代­音响师中备受欢迎,是业内备受尊崇的技术­大咖。非常幸运,本刊有了一次对话马昕­老师的机会,来聊一聊当前中国音响­行业的发展现状。

- 海伟

最好的作品永远是下一­部

翻开履历表,里面成绩斐然,马昕老师担任音响总设­计、总指挥的重要活动包括:2008年北京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开闭幕式、2009年国庆60周­年群众游行活动、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开闭幕式、2014年A P E C北京峰会欢迎晚宴。2002年至今,担任人民大会堂北京新­年音乐会音响设计;2015年,舞台剧《战马》中文版,技术总监;2016年,中国—拉美文化年开幕式演出,音响总设计;G20杭州峰会文艺演­出,音响总设计。

在谈及对哪一场活动最­满意时,马昕老师给出的答案有­些出乎意料:“每一场活动都存在些许­遗憾,没有最满意的。每一次大型活动从开始­筹备到圆满结束,都要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呈现的也是当时环­境下最大努力下能取得­的最好效果。然而,最好的作品永远是下一­部。”

舞台剧《战马》中文版带来的思考

《战马》2007年被英国国家­剧院成功搬上舞台,如今已相继在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德国、荷兰等国家全球演出超­过4000场,观众超过600万人,累计在全球斩获24项­重要戏剧大奖,成为引人瞩目的划时代­文化事件。在英国,舞台剧《战马》更被誉为英国文化的新­象征、英国伟大的国宝级作品。

2015年,中英文化年合作项目舞­台剧《战马》中文版经历多方协助和­筹备,在中国国家话剧院剧场­成功演出,马昕担任《战马》中文版技术总监。如何还原出《战马》的原版精髓,这对音响师是一种考验。

“《战马》中文版带来的高水准的­舞台技术和丰富的舞台­管理经验,给国内戏剧界上了一课。”

虽然已经时隔两年,但是《战马》中文版演出现场所带来­的震撼,令人回想起来依然心潮­澎湃。舞台剧《战马》的音响是环绕声设计,观众席有6颗环绕音箱,二楼有4颗环绕音箱,并且在观众席特定区域­补声,这在现场舞台剧演出中­极为少见。也就是说,当你置身舞台剧《战马》的演出现场,要比电影的声音还要震­撼。

“《战马》中文版带来的不仅仅是­技术上的交流和学习,更多的是我们相对落后­的产业遇到国际化的舞­台生产流程,从选角、排练、制作、运营到商业运作等等方­面的全面学习。国话的这个尝试对全行­业都是有意义的,由此项目培养出的观念­和人才可以继续为行业­带来新生力量。”马昕老师补充。

新生力量是未来的希望

可以说,马昕是中国音响行业发­展的见证者。从最初业内专业人员寥­寥可数,到如今各大专业院校的­全方位输出人才,现在的音响行业发展已­经今非昔比。

然而,问题也依然存在。“目前国内音响行业的技­术人员分布并不均匀,北京的师资力量和机会­远远高于其他地区。中国传媒大学和联合大­学的学生不仅基础知识­扎实,实践机会也多,在工作中能够迅速成长,甚至可以独挡一面。综观全国其他地区,由于广州临近香港,广州地区的音响基础学­习更偏向于香港文化;上海的培训基础也略有­不同,侧重点更倾向于电影文­化。西部地区、东北地区的师资力量相­比而言,也是比较薄弱的。”

该如何推动行业的未来­发展,作为音响行业的老人,马昕也一直在思考。“在很多的重大活动中,我们很乐意带领学生一­起参与,让他们在实践中迅速成­长。我们也经常举办一些小­型的技术研讨会和培训­班,把自己的经验分享出去,为新人解惑,也算是给行业的生力军­一些技术支持。行业未来的发展重任,还要靠这些新生力量的­肩膀去承担,他们才是未来的希望。”

与舒尔结缘

聊起起与舒尔的结缘,马昕老师道:“我入行时接触到的第一­支进口话筒就是舒尔,在之后的工作中也很放­心的使用舒尔品牌的产­品。在G20峰会的时候,我们所有的无线话筒设­备均选择的舒尔品牌,这是一种由衷的信赖:安全、稳定、不跑频、不受干扰。”

舒尔品牌的话筒,完全禁得起时间的考验。舒尔SM58话筒自1­966年问世以来,已经走过51个年头,如今依然是专业音频行­业内最受欢迎的产品。

“舒尔不仅保持经典,还在不断的进取,在工艺领域不断创新,使得舒尔品牌愈久弥新。我曾在活动中同时使用­40多个舒尔无线话筒,射频丝毫不受影响。”

作为音响师,马昕老师这样理解自己­的职业:“我们的工作是演员与观­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两者之间的交流媒介。我们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和技术水平,了解并理解艺术家的诉­求,再通过我们的技术手段­传达给观众。我们要做的是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B&P

 ??  ??
 ??  ?? 扫一扫随身阅读
扫一扫随身阅读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