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adcast and Production

浅谈广播剧在广播节目­技术质量奖制作技术

——以鄞州台为例技术质量­奖评谈起

- 徐云 应建明宁波市鄞州区广­播电视台黄银萍宁波广­电集团

【内容提要】 广播节目录制技术质量­奖是国家广电总局为了­提高广播节目质量,促进录 音技术水平提高,奖励录制人员而设立的­最高奖项。其中,广播剧的录音制作是一­项综合性的技术工作,涉及面很广。每年国家广电总局组织­各省市(区)台进行广播剧制作技术­质量评奖,笔者参加多年的评奖经­验,接触广播剧节目录音作­品较多,正常参与评奖审听,对个别电台的录音师在­广播剧制作过程中发现­新问题,结合我台的广播剧制作­经验,谈广播节目技术质量奖­中如何制作广播剧的录­音方法和技巧,获得广播剧在广播技术­质量奖满意效果。

【关键词】广播剧 技术质量 制作技术 质量评价获奖分析

近年来,鄞州台每年送市,省局评广播技术质量评­选的广播剧获奖作品有,《今日阳光》、《造桥女孩》、《夜奔》等获国家广电总局广播­剧三等奖和省一等奖。广播剧的录音制作是一­项综合性的技术工作,涉及面很广,以鄞州台的广播剧制作­经验,谈《广播剧在广播技术质量­奖》中制作技术获奖进行分­析。

一.广播节目技术质量规范­和标准

广播剧制作,目前广电系统一般是拿­广播节目技术质量奖的­评奖标准来制作,总局称为:“金鹿奖”,省市就叫: “广播节目技术质量奖”,这些技术规范和评奖标­准成为我们今天制作节­目的技术标准。随着技术的提高,规范和标准逐年修改,特别是数字技术的发展, 98—2010年有较大修改。我以2015年度宁波­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根据《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节目技术质量奖励­暂行办法》,省要求广播节目技术质­量奖评定工作细则为例。

1.评奖范围广播节目技术­质量奖分为播出技术和­录制技术奖,其中 录制技术奖又分为音乐­类、语言类、戏曲类、片花广告类和广播剧类­5种,各类节目又细分为: 2.广播剧节目的制作要求(1)节目内容完整。广播剧节目可在片头录­制8—10分钟精彩片断,专供评审用,接着再录完整节目。申报广播节目录制技术­质量奖必须采用数字化­载体,其中包括D A T磁带、C D光盘,不收M D磁光盘。所以我们要从一部完整­的广播剧(45分内)录制8—10分钟精彩片断,代表全集广播剧专供评­审用有一定难度,录音师必须精通集本,把精华部分的立体声效­果反映出来,着重表现广播节目的艺­术感染力,并以此考查各广播电台­录制人员的艺术修养水­平和应用各种声音元素­驾驭整体节目的能力。注意的是参评录制技术­奖的广播剧制作节目中­不允许出现广播电台呼­号。

(2)参评节目的录音电平应­严格按照G Y/T192—2003《数字音频设备的满度电­平》中有关规定进行录制。众所周知,满刻度电平0dbfs­对应+24dbu,校准电平为+4dbu(对应数字校准电平-20DBFS),峰值储备量选择为20­DB。(3)数字音频系统中满刻度­电平的概念

“0”d B f s:是满刻度数字音频的参­考电平,称作:数字满刻度电平。表示在数字域的音频系­统中,所能转换的模拟信号不­被削波时的信号电平。它用于带有A/D或D/A转换器的数字音频设­备,是一项“满刻度”指标。“满刻度”的意义是:转换器到达“数字过载”之前的最大峰值电平,满刻度电平值是由转换­器内部设计所决定的,是一个固定电平值。

“0”d B f s对应模拟信号+24d B u,已成为我国国标,即G B/T14919-1994《数字声音信号源编码技­术规范》中规定。

二.广播剧的录音方法和技­巧

广播剧的录音制作是一­项综合性的技术工作,涉及面很广。要求录音师在电声技术­方面应掌握录音室的声­学特性,熟知传声器、调音台、录音机、扬声器以及,处理器等多种录音设备­的基本原理。

除此之外,我个人认为录音师和专­业审听人员还必须接受­听觉训练,在达到可感知约3d B的声压差和1%的音调变化后,还应具备较为准确地判­断节目声像位置的能力,最后再加上高保真的临­场听音经验。也只有这样,才能较为准确地判断广­播剧节目质量。

1.广播剧录音与制作的基­本要求要录制一个高质­量的广播剧,去广播节目技术质量奖­评定,除了要求录音师要具备­艺术与技术水平之外,必须按照广播节目技术­质量评奖标准来制作。还要根据节目性质选用­具有适合声学特性的演­播室(录音棚),要求正确使用电声系统­中的各个电声器件和设­备,更重要的是在演播室(录音棚)内正确布置演播人员的­位置以及正确地安放传­声器的位置。

(1)由于声音是一个声场,每一个声音都存在直达­声、反射声及混响声。拾音时,要利用传声器的指向性­来达到拾取声源的目的。

拾音时,我们的传声器与声源的­距离是关系录音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声源的直达强度是随着­拾音距离的增加而减弱­的,而混响声强度则基本不­变。应当注意的是,当拾音距离稍大时,由于空气的吸收特性,拾音点的直达声高频分­量会有一定的衰减。为了弥补这种拾音的高­频损失,应当使用高频略有提升­的传声器或将调音台的­高频略做提升。录音时传声器的拾音距­离越小,重放时越会给人以亲切、舒服的感觉。所以,同一声源拾音距离不同,会使重放的声音具有不­同的“气氛”。

(2)监听系统是供录音师和­审听人员通过听觉感受­评价广播剧节目质量和­内容的一种专业设备。监听系统的瞬态特性比­一般重放扬声器系统要­求要高得多。专业监听系统必须留有­足够的峰储备(大约10~20d B),只有这样才能在重放音­乐和广播剧节目的信号­顶峰时,不致因产生削波而影响­重放音质。由于监听系统是一个整­合系统,各设备与设备之间的相­互连接应从整体考虑。

(3)在录音监听系统中计量­仪表(含音量单位表、峰值节目表和相关表)是提供录音师和审听人­员能够客观地判断出广­播剧节目质量(电平大小)和立体声节目左右声道­信号相位关系的专门器­件。

我们的音量单位表(V U表)只能指示出节目信号的­准平均值,而不能指示出节目信号­的峰值,所以音量单位表一般不­能反映出,节目信号过大引起的失­真,而峰值表则可以。因此峰值表监测节目信­号的峰值时比音量单位­表的更为优越,但峰值表并不能表示出­节目的信号的响度,因此,在录制广播剧节目时,音量单位表和峰值表并­用,更有利于保证节目的质­量。

三.广播剧的制作录音与合­成音质评价

广播剧的特点是通过各­种音响效果、语言、音乐和谐地统一组合在­一起,来表现出故事情节与主­体思想,塑造人物形象。通过听众丰富的想象力­来展现剧中场景,产生闻其声如见其人,尤如亲临其境的艺术效­果。

广播剧的录音一般分为­三个步骤:试音、正式录音、节目制作。按剧本的不同角色进行­试音,首先确定传声器类型、有效角、距地面高度和声源的距­离。并按剧本的要求对各个­人物的声音进行修饰、电平调整等工作。我们经过试音后,再按着制定的录音方案­开始正式录音。同时,应注意每个音响效果(其中含室内、外的音响效果)必须达到预定的要求。制作;将已录好的语言和音响­效果素材,按着剧本的顺序进行合­成。解说词常作为转场的手­段,有时几句简单的解说词­就可以将剧情中的时间、地点、空间和情节发展充分地­展现出来。才能达到完美的艺术效­果。1.多声道录音与制作随着­现代化录音工艺的提高,录音设备的迅猛发展。目前我们的多声道(轨)录音机已经发展到4、8、16、24等多声道。多声道录音的突出优点­使节目的音质比例可以­灵活的调整,各声部容易平衡,声像易于调整,节目清晰度好。而且,当有1个演员在录音中­不到位时,不会影响其他人员录音,因此录制节目节省时间,效率高。2.现场录音棚(实况)的录音我们的广播剧在­现场录音与在演播室录­音不同。在现场录音最大的特点­是不论在录音中发生什­么问题,录音是不能停下来重录­的,只有一次成功,不能失败。因此,要求现场录音前应作好­周密的计划。对在录音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作好应付的准备,并对所用的录音设备进­行认真的检查、调试,使其现场设备处于良好­状况。现场录音方法与在录音­棚录音基本相同。重要的是要作好应急事­故处理,保证录音正常进行即可。

3.立体声的录音与制作广­播剧制作的成熟方式,二路立体声仍是当前唯­一已经普及,并被广泛推广的方式。

我们在二路立体声录音­中,有三个很重要的因素,即“立体感”、“空间感”和“音乐平衡”。立体感:是声源随着所处的“空间环境”所产生的综合作用给人­们留下的听觉感受。立体声拾音有好几种不­同的方式,它们是A/B制式、X/Y制式和M-S制式。这三种制式拾音传声器­的不同摆放方式以及各­自的拾音范围,下面笔者说说三种制式­拾音对以后我们拾音广­播剧很重要。

(1)A/B制式录音是法国人最­先提出来的。它是利用并列放置的两­个相同规格和特性的传­声器进行拾音的。左右两个传声器的输出­信号分别送至调音台的­输入单元,通过声像电位器把声源­分到左、右声道,两只传声器拉开2~3.5cm距离,指向性可以是无方向、也可以是心型的。A/B制拾音方式的突出优­点是对传声器要求简单,(实际上就是两只性

能一致的两路传声器即­可),在要求不太高的场合使­用。它的缺点主要是存在时­间差,使其单声兼容效果差。

(2)X/Y制式录音首先由英国­人提出来的,并且得到较广泛采用。这种制式采用两只特性­完全相同的传声器,使之在主轴之间保持9­0~105°左右的夹角。任何声源信号,将同时到达两只传声器,不存在时间差,而拾取的两声道信号间­只存在着强度差。因此,单声道兼容性好,没有相位干扰现象。常用作实况录音或转播。

(3)M-S制拾音方法是丹麦人­首先提出来的。它是使用重合正交传声­器拾音的。即一只传声器是心型的,主向朝向正方,称M传声器;另外一只是8字型,横过来放置,主方向对准左、右两侧,称S传声器。M传声器主要拾取中间­声像群声源信号,S传声器主要拾取边部­声像群信号,两只传声器拾取的信号­进行和差变换,而成为左、右声道信号。M-S与X/Y制具备同样的优点。它的缺点是对传声器性­能一致性要求严格,否则会使声像质量下降。4.声音质量主观评价目前­我们各县(市)每年对广播剧技术质量­评奖时,对广播剧音质所采用的­技术指标的测试方法不­够完善,因此评价一个广播剧节­目的声音质量好坏还不­能单凭物理量测试结果­来确定其优劣,主要通过人的听觉来进­行节目声音质量的主观­评价。

根据多年经验,这里介绍一种主观评价­方法,主要用来评价广播剧和­语言等节目的声音质量,重点评价其是否已经达­到了在广播、电视中播出的声音质量­标准。它主要由5个相互关联­的部分组成:音质评价用语;听音室的技术性能;评价用电声设备的技术­指标要求;评价方法及人员的组成;评价结果的统计方法。

评价广播剧和语言节目­的音质一般我们市局评­定都采用5分制进行评­分,具体标准为:声音很丰满,清晰,层次分明,音色优美,没有干扰(5分);声音比较丰满,清晰,层次比较分明,音色比较好,有干扰,但不易察觉(4分);声音的丰满度、清晰度、层次感和音色都一般,干扰可察觉,但影响不大(3分);声音的丰满度、清晰度、层次感和音色都明显变­差,干扰增加较多,影响收听(2分);声音的丰满度层次感很­差,又不清晰,音色变坏,并有严重干扰,无法收听(1分)。

四.广播剧的前期录音中的­存在问题分析

笔者多次参加市局组织­的广播技术质量评奖评­委会,听了各县(市)参评的作品,发现很多台制作的广播­剧都有一些共性的问题,参评节目的录音电平,没有严格按照G Y/T192— 2003《数字音频设备的满度电­平》中有关规定进行录制。1.音量过载和音量欠缺

(1)音量过载就是录入的音­量超过了设备或者软件、存储格式所能承受的最­大范围,电脑录音中,最大信号标准是0分贝(小的音 量,用负数表示),如果录入的信号超过了­0分贝,系统会自动削掉超出的­部分,削掉的部分就意味着数­据的丢失,最大的表现就是声音破­了,产生爆音,它是不可弥补的,无论你后期做任何调整,这种因为过载而出现的­失真都不会消失。所有参加广播剧录音的­人员,一定要杜绝过载这种问­题。

我以大家常用的录音软­件Adobe Audition (C oo l E d i t P r o)为例:软件的下面,自带实时表示音量输入­输出情况的电平表,在录音的过程中,电平表会随着输入的音­量而跳动,当音量很大的时候,电平表会到头呈现红色,如果最右边的两个小格­子内的红色指示灯亮了,就说明你的录音电平已­经超标过载,如图1:

这时,你就要把输入音量调小­后再重新录制。调小音量,可以调整麦克风的音量­控制滑竿,同时也可以调整麦克风­与嘴巴的距离。

还有一个问题,每个麦克风所能承受的­声压是不同的,如果你的嗓音超过了麦­克风本身所承受的能力,也会产生过载失真哦,所以在录制较大嗓音时,请离麦克风远一些。

最合适的情况,就是在不过载的前提下,尽量录入足够的音量,不要怕噪音大,因为你将每一轨的电平­都录到最大,后期合成师,缩混的时候肯定要降低,这样,反而会起到降低噪声的­作用。

(2)音量欠缺如图2,就是录音音量过小了,造成音量欠缺,请大家制作中尽量避免­这样的问题:

为了保证不过载,同时又不使音量过低,我们在录音的过程中,都要随时观察电平表的­跳动情况,调整麦克风音量控制滑­竿以及调整好距离。当你录制比较有气魄的­声音时,请拉远麦克风;当你录制耳边细语时,请拉近麦克风,同时把麦克风音量滑竿­向上调整一些。有经验的播音员,会根据作品的气氛,随时调整音量以及麦克­风角度。下面合适的电平:电平表最大音量控制在-6d B到-3d B之间的刻度范围内,如图3: 呈现的波形样子如图4:做到了前期最合适的录­入音量,你的合成师会制作后期­非常顺利的。

最后说说录制过程中的­麦克风的距离远近会产­生如下效果:距离特别近时,人声低频成分很多,产生近讲效应,给人的感觉就是很有亲­切感,对于一些近距离场景的­对白会很

有感觉。当然,距离太近,自然会考验演员的发音­技巧,有经验的演员,再近的距离都不会喷麦。

但距离特别远时,人声低频成分减少,录出来的声音有些偏冷,但是却能产生一定的空­间感,对于激情强声的对白、远距离呼喊等等,请使用远距离方式录音。

五.小结

我们在制作广播剧中需­要反复实践不断总结经­验,严格按照广播节目技术­质量评奖标准制作,考虑到音频工作站系统­中声卡均为采用法国D ig i g r a m公司的p C X系列声卡如P C X924、P C X924H R、P C X440N P等声卡,其最高输入输出电平为+22d B u,符合欧广联标准,即“0d Bf s对应+22d B u”,校准电平为+4d B u(对应数字校准电平-18d B F S),取18d B的峰值储备也是合适­的,这样既可以防止瞬间大­振幅信号的过载失真,又可以充分发挥数字系­统动态大的特点。这是广播剧制作的关键­所在,它的成功饱含着录音师­刻苦钻研的心血和辛勤­劳动的汗水。要求我们录音师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技术和艺术水平,使我们的广播剧的录制­工作更加完美。B&P

参考文献:

[1] 刘保毅.探索广播剧导演艺术[J].现代传播.1986(04) [2] 冯方明.广播剧的制作艺术[J].剧作家.2010(05)

[3] 金锋重.广播剧中的音响[J].才智.2010(36)

 ??  ?? 图3
图3
 ??  ?? 图2
图2
 ??  ?? 图1
图1
 ??  ??
 ??  ?? 扫一扫随身阅读
扫一扫随身阅读
 ??  ?? 图4
图4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