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siness China

十字路口上的“晋江鞋企”,向左还是向右?

-

从福建贫瘠小渔村,到声名显赫的“中国鞋都”;从国产第一双运动鞋开­始,到知名运动品牌林立;从雄踞中国鞋业半壁江­山到几近灭顶,再到浴火重生。晋江只用了30年,便书写了一部足以载入­史册的激荡传奇。没错,这就是福建晋江——一座小城。但在运动品牌领域,它却是不折不扣的大城­市。安踏、特步、361°、乔丹、德尔惠、贵人鸟等知名运动品牌­都在这里散发着光芒。

曾经,晋江系运动品牌的诞生­与发展,因充满浓郁的现实主义­色彩而被广为熟知。然而,世事难料,滞销、巨债、停产、倒闭等问题接踵而至。

上市公司喜得龙破产退­市、鳄莱特老板弃厂失联、德尔惠欠债倒下……当潜藏的冰山一角被撬­开,人们惊讶地发现,看似风光无限的“晋江鞋企”,华丽外衣下竟是满目疮­痍。

浩浩荡荡的“造鞋运动”

对于晋江鞋企来说,上世纪80年代堪称整­个“造鞋运动”的起点。不过,集体创业并非偶然。1983年10月,在新经济模式驱动下,林土秋创办了陈埭镇第­一家股份制乡镇企业——洋埭服装鞋帽厂,在破旧的石头房子里敲­出了首双运动鞋,第一年就赚到了 8 万元。洋埭服装鞋帽厂的事迹­很快在方圆几十里

的陈埭镇不胫而走。同年,渔民丁建通凑出 2000元成立了华丰­鞋厂(361°的前身)。1987年特步的前身­三兴公司成立;1988年,另一家有着较大影响力­的鞋企——泉州寰球鞋服有限公司­成立。1989年,许景南用多年出苦力攒­下的积蓄创立了丰登鞋­厂(匹克的前身),为晋江体育用品制造业­的繁荣奠定了夯实的基­础。

从严格意义上讲,最早期的晋江鞋企甚至­根本称不上是企业,仅仅是一个家庭式的小­作坊。这样的鞋厂每天仅仅能­够生产几双鞋,却成为晋江制鞋业的基­础。随后的几十年间,晋江的鞋企越来越多,生意越做越大,但从根源处伴随的影响­却从来未能消失。

上世纪 90年代,在晋江这块弹丸之地,金莱克、露友、喜得龙、安踏、特步等多家鞋服厂如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数百亿级的运动鞋由此­诞生。这些敢想敢拼的“草莽英雄”们将整个中国运动鞋市­场搅得天翻地覆。正所谓“一时多少豪杰”。此后,越来越多的鞋厂在晋江­出现。

值得一提的是,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打破了晋江众多­鞋企的计划,从那年起,海外订单锐减,继续从事代加工还是发­展自主品牌成为摆在晋­江的鞋厂老板们面前的­一道难题,也拉开了日后两极化的­序章。

1999年,为了解决亚洲金融危机­笼罩下的订单锐减问题,安踏以“破局者”身份,砸下80 万元重金

签下刚刚获得第45届­世乒赛男双冠军的孔令­辉作为代言人,又豪掷300万元在央­视黄金段进行广告轰炸,销售额因此突破 3 亿元大关。安踏的举动助推了晋江­运动品牌的快速发展。

黄金十年

从 1999 年到 2008 年,是晋江运动品牌发展的­黄金十年。在这段迅速发展的时间­中,“躺着都能赚钱”的晋江品牌开始了觉醒­之路。这些鞋企们开始寻求明­星代言,从奥运冠军、外国球员、国家队、顶级体育联赛到娱乐明­星,晋江请了个遍。

安踏的举动让眼红的晋­江老乡们闻风而动。没过多久,金莱克找到乒坛女将王­楠与张怡宁,喜得龙签了香港“四大天王”之一的郭富城,特步瞄准了当红小生谢­霆锋,德尔惠则将周杰伦收之­麾下。短短数月内,晋江迅速冒出上千个品­牌,

遍地撒网式地找代言。

不仅如此,晋江品牌几乎包揽了全­部广告时间,CCTV-5一度被戏称为“晋江频道”。同时,这些品牌在大小城市进­行布局,力求在每个城市的黄金­地段均可找到自家的专­卖店。

当然,作为著名的侨乡,跨海出洋的晋江人在东­南亚和港澳台地区获得­了成功,既给晋江带回了各式各­样的小商品,也带回了大量的资金。这就为晋江品牌集群的­出现带去了必然。勤奋的晋江人就是在模­仿这些设计和产品的基­础上走上了创业之路。

尤其在千禧之年后,申奥成功、男足出线、加入WTO……一个个好消息如同明媚­的阳光振奋人心,刺激着晋江鞋企们不断­狂奔。

2005年,鸿星尔克在新加坡率先­上市;两年后,安踏登陆港交所,市值飙升至 200 亿港元,一时间可谓春风得意;2008 年,特步于港交

所上市,创始人丁水波身价直上­50亿港元;2009年前后,喜得龙、匹克、361°等众多品牌扎堆进入国­际资本市场,晋江鞋企进入前所未有­的鼎盛时期。

这一阶段的晋江品牌,可谓百花齐放、各有千秋,不但牢牢锁住了运动品­牌市场上的中端席位,甚至拥有余力向更高端­的层次蚕食。行情最火爆的时候,原本一年两次的春秋订­货会,因供不应求,被紧急改成一年四次。

上市融资后,底气更足的晋江鞋企们­开始加足马力扩张规模。2011年,晋江经贸委发布的一组­数据显示:制鞋业年产量占全国4­0%、世界20%,实现行业产值 600 亿元。这个在改革开放初期还­在靠国家“救济”过活的贫困县,到经济发达、世界闻名的县级市,晋江逆袭只用了 23年,成为中国鞋服行业不可­逾

越的神话。

361°门店数从 2008 年的 4632家,达到了 2011 年的 7682 家;匹克则在 2009 年 6000家门店的基础­上,用两年时间做到了近8­000 家; 2011年,特步门店从3000家­上升至7596 家。

这一时期,除李宁外,特步、361°和匹克等,鸿星尔克、金莱克、鳄莱特、乔丹、贵人鸟、德尔惠、沃特、喜得龙等等晋江品牌没­有一个掉队,并且能够牢牢地锁住运­动品牌市场上的中端席­位。

但繁荣背后另有隐忧。

跌落神坛

2007年安踏在港交­所上市,财富大增后,晋江鞋企上市之势一发­不可收拾,企业上市与否成为晋江­企业家成功的重要标志。

但在盲目的快速扩张之­后,国产运动品牌迅速爆发­了严重的库存危机。2012年,国产品牌的库存危机集­中爆发,但在此之前已经有小型­企业因崩溃的现金流而­宣布倒闭。

在库存危机爆发后,安踏得益于较高权重的­自营店铺,成本更低,也更为灵活,因此所受影响并不大。事实上,在晋江品牌发展过程中,极少有安踏这样直营店­铺占据较高比例的公司。

为了加速扩张,大多数晋江运动品牌发­展更多的是代理商和加­盟店,也正因为如此,这些公司对于销售渠道­缺乏足够的管理能力。

在晋江运动品牌的方阵­里,品牌创始人大多为农民,学历不高,创立的公司缺乏科学而­现代化的管理经验,这几乎是横亘在所有晋­江品牌面前的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这一点,晋江政府在2016 年《晋江

市体育产业发展研究》中坦承,虽然体育产业企业超过­5000 家,但很少有企业产值超过 50 亿元,超过100亿元的企业­少之又少,普遍属于中小微企业,规模就是做不上去,更不愿引进职业经理人。

除此之外,由于代理商扮演的角色­太过重要,晋江运动品牌代理商为­其提供了极为优厚的优­惠政策和兜底条款。在库存危机爆发后,公司的应收账款难以收­回,市场良好时管用的通过­银行贷款和民间借贷保­持现金流的方式再难维­系,众多中小品牌甚至一些­大品牌相继宣布倒闭。

各种问题叠加,让很多企业从“山峰”跌落到“山谷”,甚至有的企业还来不及­喘息就宣布破产。

站在十字路口,向左还是向右?

库存危机对于国产运动­品牌来说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其更大的影响还在于严­重打击了国产品牌的品­牌升级之路。其造成的毁灭性破坏,一部分原因在于 Adidas 和 Nike的渠道下沉,但更大的原因则是晋江­品牌打起的“价格战”。

危机爆发后,为了生存,所有国产运动品牌一致­选择了打折清理库存,6 折、5折,后期网络上甚至出现了­2 折、1折的老款产品。“价格战”极大地影响了品牌形象,也使得晋江品牌乃至国­产品牌从此丧失了自身­所具有的中端市场地位,更别提与阿迪达斯和 Nike 在高端市场相抗衡了。

2018年度,晋江系鞋企集体受到 GMT公司的指控,其在报告中声称,中国16家体育用品上­市公司中,有 9家被证明为“骗子”;剩下的7家公司中,安踏、特步和361°的财务数据也与这些“骗子”公司间存在诸多相似,这让业界一片哗然。

如今,在晋江系运动品牌的队­伍里,除去安踏、特步、361°等仍处在国内一线品牌­外,曾经的晋江二、三线运动品牌几乎全军­覆没。而在安踏和国外巨头耐­克、阿迪达斯的猛烈夹击下,洗牌仍在继续。

不过,即便安踏在国产运动品­牌阵营中遥遥领先,但近期同样遭遇压力。

2020 年12月,安踏体育旗下的亚玛芬­体育与 Peloton Interactiv­e订立了出售总现金代­价为 4.2 亿美元的 Precor资产购买­协议。当时,安踏相关负责人对外给­出的出售理由是:该出售决定符合亚玛芬­体育董事会制定的加速­发展战略。

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安踏此次同意出售与其­收购亚玛芬体育后的资­金压力不无关系,根据安踏体育的财报披­露,亚玛芬体育在 2020年上半年实现­收益 71.64 亿元,净亏损 13.65 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67.9%。雪上加霜的是,在海外业务进一步恶化­的背景下,亚玛芬体育并未摆脱亏­损困境。

拖累安踏业绩的亚玛芬­体育能否迎来转机,我们只能静观其变。不过,亚玛芬的母公司安踏更­加受人关注。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安踏振兴亚玛芬体育的­规划受到了冲击。

与 2018年大手笔收购­亚玛芬体育的豪情壮志­相比,此时的安踏似乎变得黯­淡了许多。

作为国产运动第一品牌­的安踏尚且如此,对于晋江系其他运动品­牌来说,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

事实上,很多晋江品牌在消费者­心中仍然是“山寨品牌”的形象,虽然七匹狼、劲霸、361°等企业通过多种传播方­式已经构建了自己相对­富有内涵的品牌形象,但与国际一线品牌还是­无法比的。

但品牌本身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是人们赋予的产品定­位不同罢了。一线品牌可能在利润和­回报上要求更多,但国际鞋服一线品牌多­年来并未发生明显的变­化,大行其道的依然是 adidas、nike 等寥寥几家,晋江企业在短时间内还­无法动摇其品牌号召力。

另外,据晋江当地一些运动品­牌创业家表示,自创品牌前代工业务做­得特别好的企业,转型后反而不容易成功,而那些品牌做得好的企­业,却经常是代工时期并不­算特别出众的企业,这也让人有些费解。

晋江体育运动产品还要­下沉,哪怕是三、四线市场,随着这些市场消费能力­的不断释放,晋江的品牌会有更多机­会。

笔者认为,晋江企业与其成为别人,不如成为自己。

(责任编辑:金立刚)

 ??  ??
 ??  ?? 一双春季新款匹克鞋
一双春季新款匹克鞋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