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siness China

一家飘红一家唱衰两啤­酒品牌何以冰火两重天

- 文 /本刊记者 陈平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消费540亿­升啤酒,人均啤酒消费量 36公升,啤酒市场规模达到 4500 亿元,是全球最大的啤酒消费­国之一。从 2014 年开始,啤酒年产量逐年下滑,全国规模以上啤酒企业­累计产量 4900 万千升。到 2019 年,累计产量下滑到 3700 万千升,降幅达24.5%。其中,兰州黄河啤酒销售收入­的下滑速度更远高于全­国行业平均水平。在其两大核心市场中,甘肃省内市场实现营业­收入1.17亿元,同比降低26%,青海省下降约 18%。省外市场实现营收 3600 万元,同比降低了 54%。

与此同时,在五大品牌垄断八成多­市场份额、市场几近饱和、增长乏力的啤酒行业里,一个原本几无生气的四­五线啤酒品牌却逆势崛­起并实现爆发式增长,达到一天热卖 260万瓶、一年销量10亿瓶的亮­眼业绩。如今,乌苏啤酒在抖音、快手、B站等短视频平台上迅­速走红,成为当前啤酒市场的大“网红”。

为什么两个啤酒品牌会­出现如此反差,它们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

经营之道呢?

黄河啤酒:未聚焦主业分散市场

兰州黄河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兰州黄河)2020年8 月 6日发布的半年度业绩­报告显示,其上半年营业收入约 1.64 亿元,同比下降 34.97%,营收下降超三成。

据了解,兰州黄河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于 1993年成立,是甘肃省最早设立的股­份制企业之一,1999年6 月 23日在深交所上市,成为国内第二家上市的­啤酒企业。2002 年 2月,“黄河”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称号,成为甘肃省民用消费产­品领域有史以来的第一­个中国驰名商标。根据其官网显示,企业主营产品为黄河啤­酒和麦芽,年啤酒生产能力45万­千升,麦芽15 万吨。

兰州黄河曾经一度风光­无限。凭借当年啤酒稀缺的市­场状况和地域特色,黄河啤酒在兰州一炮打­响,很快便风靡大西北,在甘肃省的市场占有率­一度高达 70% 以上,上市当年就与青岛啤酒、燕京啤酒和重庆啤酒分­庭抗礼。而如今的华润啤酒,彼时“小荷才露尖尖角”。

头顶“啤酒西北王”的光环,黄河啤酒威镇大西北,扬名甘、青、宁三省份,多年来拥有兰州黄河总­营收的 65% 以上份额。

然而,时光荏苒、英雄气短,上市之后的兰州黄河并­没有迎来想象中的借“市”腾飞,其业绩在上市首年就出­现了“大变脸”。1999年、2000 年,兰州黄河净利润下滑高­达 46.49% 和 88%。随后几年,借着中国啤酒市场规模­的扩大,兰州黄河再次迎来历史­发展的最佳时期,每年都能实现一定的盈­利,年度盈利徘徊在 800 万—3100 万元之间。

相比其他竞争对手,兰州黄河其实要逊色不­少,无论是从企业规模、市占率还是从对外扩张­力上均显不足,居于二线啤酒企业的中­下游。但此时,兰州黄河没有一心聚焦­主业发展,深耕不断变化升级的啤­酒市场,反而将心思放在了证券­投资上,希望走一条“快速致富”的道路。2011年,兰州黄河再遭亏损,

净利润—1459.28 万元。2016 年A股大跌,其投资收益亏损了21­46 万元。同时,黄河啤酒等主营产品的­规模不断缩小,多家啤酒麦芽生产销售­公司出现亏损,致使2016 年度净利润亏损 2509 万元。

翻看兰州黄河2014—2019年年报不难发­现,不论是主营业务的经营­收入还是毛利率均出现­大幅下滑,直接导致了其经营利润­的时大时小甚至亏损。2013年啤酒营收为 6.54亿元,到2019年啤酒营收­下滑到2.67亿元,6年时间锐减了近六成。而发布的 2020年上半年财报­显示,其上半年净利润为 -997.9 万元,同比下降 143.9%。

本想依靠股票投资实现­扭亏为盈,然而事与愿违,兰州黄河入局股票市场­不仅没有为自身带来业­绩上的持续增长,相反,主营业务啤酒收入却不­断萎缩,致使其“主体更为虚弱”。

从一个数据来看,2019 2019 年,黄河啤酒产量 11.54 万千升。这是什么概念呢?只相当于山东省一个大­山东省一个大县的消费­量,产量不足足崂山啤酒这­崂山啤酒这个大区域品­牌的1/10。在在 2019 年年报中,兰州黄河称:在与行业巨头在与行业­巨头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明显劣势,只能在夹缝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发展。

曾经的“西北王”, ”,因为“心不在焉、不务正业”,如今却是这如今却是这­样的产能、这样的小区域市场,令区域市场,令人不胜唏嘘。

分析人士表示,黄河黄河啤酒作为一个­主力的区域区域性品牌,由于经营战略失策、市场营销策略失当以及­股权困扰之争等因素影­响,致使近几年的业绩出现­大幅度下滑。

当前,国内啤酒行业强者恒强­的竞争格局已经形成,三大巨头(雪花、青岛、百威)国内市占率提升至71%,如果再加上嘉士伯、燕京,五大巨头的市占率已经­高达 85%,市场留给中小啤酒企业­的“蛋糕”已经很小。

而随着国内消费需求的­升级,消费者对啤酒品质的要­求却越来越高。据中投顾问预测,未来 10 年高端啤酒市场的年增­长率将保持在20% 以上,低端市场的年增长率仅­为6%甚至更低。可以说,在中国啤酒产业集中度­越来越高、消费不断升级的背景下,通过降价来换取市场份­额的策略越来越难以为­继。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不少啤酒厂商已经开始­改变策略,淡化对增量的诉求,采取推动产品中高端化­升级、优化产能等战略应对举­措,把对市场份额的过度追­求转向对产品结构、品牌塑造和管理水平的­调整及提升。

目前,甘肃啤酒市场基本由青­岛、黄河和雪花瓜分,三家基本各占 30%的市场份额。近两年,黄河啤酒结合销售淡旺­季和“双11”“双 12”,

陆续开展了“黄河印象”新品上市发布会、品鉴会等推广活动,开通运营“黄河啤酒”微信公众号和腾讯朋友­圈进行推广,也利用新兴媒体优势和­传统的机场、影院等平面媒介推广渗­透,进一步塑造地域文化意­境与纯净空灵的品牌个­性,提升品牌形象、扩大市场,然而由于投入力度不够、执行不够坚决,还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其次,黄河啤酒生产有高中低­三个档次以及清爽型、低醇型等在内的百余个­品种来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这些虽然顺应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但因产品品种过多造成­了消费者对品牌的模糊,对品牌忠诚度打了折扣。

长期以来,黄河啤酒采用原产地因­素划分法,将甘肃作为“根据地市场”,开辟了以经销商渠道为­基础渠道,直销模式、线上销售和经销商代理­混合模型的多

元化营销渠道,但整体渠道过于冗

长,效率不高,

线上比例过低,成效不是很明显。看似成熟的渠道模式反­而显得传统和

守旧,也没能下沉到偏远地区­的市场。

当前,我国的啤酒产业实际上­已进入了一个非常关键­的转型升级期,对于兰州黄河而言,应该继续深耕本地啤酒­市场,聚焦核心市场、核心渠道、核心门店,维持稳定的盈利。同时,专注自身主业,持续加强啤酒业务的管­理创新、产品创新和营销创新,打造适合线上、适合移动互联网、适合数字化经营的新型­啤酒企业,在啤酒全行业转型调整­的大背景下寻求突围。

分析人士认为,目前兰州黄河旗下的“黄河”系列产品和“青海湖”品牌系列新品在甘青两­省的啤酒市场仍占据着­近1/3的市场份额,其应该继续保持区域优­势,提升自我发展能力,持续扩大市场份额,扎牢这一民族品牌的市­场根基。正如其官网首页上所说:“我们专注产品,否则无以为继。”

乌苏啤酒:差异化成就爆款“网红”

早在 1986年,乌苏啤酒就诞生于新疆­乌苏市,最初年产量仅 5000吨。此后的20余年,其销量一直在几万吨之­间徘徊,属于特别小众的品牌。直到 2018年,乌苏啤酒的年销量一举­超过 40 万吨,相当于 10亿瓶啤酒,这在竞争激烈的啤酒市­场上被称之为奇迹。2020年销量或可达­到 50万吨,再次突破新高。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乌苏啤酒能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快速并吞的时代生存下­来实属不易,又何以逆袭成功?

据了解,最初的乌苏啤酒只在新­疆市场耕耘,并没有面向全国,其针对当地市场一手打­造了地域性强以及高度­数的产品,最常见的规格是 650 毫升、酒精度 4%、麦芽汁浓度大于11°P,容量大、酒精度数更高,一瓶就能喝醉,被称为“夺命大乌苏”。这与国产啤酒市场上长­期占据主流地位的“淡啤”有着

较大差异,也就是所谓的低度数啤­酒产品。

据相关资料显示,长期以来,我国啤酒的酒精度普遍­小于3%、麦芽汁浓度普遍小于8°P,这样不仅节约成本,还迎合了大多数消费者­的需求。但是这样的啤酒泡沫少、香味淡且口感寡淡,会被一些消费者称为“啤水”,意即“味如白开水”。

相比之下,乌苏啤酒口感醇厚浓郁,显得极为与众不同,容量上“物超所值”。独特的两大品牌特性赢­得了消费者的好感,差异化形成了与众不同­的竞争力。“夺命大乌苏”对品牌定位进行了生动­而夸张有趣的表达,同时借助抖音、快手等平台快速进行口­碑营销,由此从小众品牌变成了­啤酒市场独特的存在。一来二去,便开启了它的网红之路。

但是,乌苏啤酒能够走到今天­这一步,绝对离不开其背后的世­界第四大酿酒集团丹麦­嘉士伯公司。

在乌苏啤酒成立的十余­年间,新疆市场上除新疆啤酒、乌苏啤酒和卢云堡啤酒­外,一些州或市县还有自己­的品牌,比如沙湾啤酒、昌吉啤酒等等。到了上世纪末,新疆内的啤酒企业共有­22家。在一场场“大鱼吃小鱼”的长期搏杀中,乌苏啤酒已几无血色,需要寻找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生路。

2003年,乌苏啤酒和四川蓝剑集­团签署了50年合资经­营协议。不过,乌苏啤酒在蓝剑集团手­中并没有发光,反而陷入了亏损。2005年,

蓝剑集团与全球第三大­啤酒商嘉士伯共同投资­成立蓝剑嘉酿,乌苏啤酒由此牵手嘉士­伯成为其麾下合资控股­子公司。2016年,嘉士伯从蓝剑集团手中­完成收购乌苏啤酒10­0%的股权,乌苏啤酒遂成为嘉士伯­旗下的全资子公司。自此,它从纯正的“新疆巴郎子”变成了“北欧冷王子”。巧遇“伯乐”如鱼得水,乌苏啤酒迎来了跨越式­发展,并在2018年启动全­国化扩张战略。

有了足够的财力和资源,乌苏啤酒前后吞下昌吉­啤酒、喀什啤酒、霍城啤酒、天山啤酒等新疆本地品­牌,又一骑绝尘冲出新疆,在全国建立起了近十家­生产公司,产品销售渠道遍布30­多个省(区、市),成为地方啤酒品牌跨区­域营销增长较快的品牌­之一。2020 年 4 月,乌苏啤酒时隔3年后还­再度打入哈萨克斯坦市­场。

可以说,没有嘉士伯的资本长袖,乌苏啤酒或许还在天山­脚下徘徊,亦难成为现象级的“网红”。

相关专家表示,中国啤酒行业在经历了“淡啤”阶段后,麦芽浓度高、酒精度数高的啤酒开始­受到消费者的追捧。乌苏啤酒的口感匹配了­市场的阶段需求,再加上销售网络的完善,才得以逆势崛起。

不过,当前国内市场上的啤酒­五巨头每一个都不简单。乌苏啤酒要想真正成为­啤酒行业新明星、新引擎,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总体来看,一是要应付进口啤酒企­业的围剿,以德国黑啤、扎啤、原浆等为主的重度大容­量进口啤酒已经重兵布­阵,未来必定会加快市场渗­透;二是以青啤、雪花为主的国内巨头已­警醒,正在加快陈兵应对,通过更多元更多味的产­品布局,防止新竞争者的搅局;三是作为新崛起和新挑­战者,乌苏啤酒还要谨防来得­快去得快的“网红效应”的退潮冲击,时刻制造话题加大营销­活力,保持品牌的新鲜度。

分析人士对此指出,乌苏啤酒要想真正成为­啤酒行业巨头,自身仍应不断保持活力、创新力和生命力,才能长期立于不败之地。

 ??  ??
 ??  ?? 2020 年 5月,乌苏啤酒5L大容量桶­装啤酒上市,受到市场青睐
2020 年 5月,乌苏啤酒5L大容量桶­装啤酒上市,受到市场青睐
 ??  ?? 以硬核”犇”新年为主题,乌苏啤酒发布了新春牛­年罐
以硬核”犇”新年为主题,乌苏啤酒发布了新春牛­年罐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