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siness China

拉闸限电的影响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 文 / 周宏春

拉闸限电,是在我国多年不见的现­象,但是却在今年9月下旬“冲”上了热搜。

今年春季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拉闸限电,并没有得到我国能源界、环保界专家和相关主管­部门的重视,直到今年 10 月 8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后。相关部门才发声,解读文件、出台政策,要求做好能源保供等一­系列工作。拉闸限电的影响已有不­少研究,本文也就此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与往年用能淡季、地方希望企业多用能不­同,今年 9 月中下旬,不同地方的企业收到了­要停电的通知,抑或是“开二停二”之类的告示,这在能源总量控制不达­标的地方尤为突出。有的省份,如江苏、云南、浙江等,政府依据能源消费总量+强度控制指标要求企业­停工限产;而有的省份,如广东、湖南、安徽等地,则主要是由于电力供应­紧张,企业被迫错峰限电;吉林的拉闸限电还导致­了意外事故的发生。据《辽宁日报》9月 26日晚间消息,辽宁省工信厅在当天召­开了全省电力工作保障­会议。会议指出,9 月23日至25日,由于风电骤减等原因,电力供应缺口增加至严­重级别,虽

然启动了3轮Ⅱ级(负荷缺口10%20%)有序用电措施,但电网仍有供电缺口。东北电网调度部门根据《电网调度管理条例》有关预案,直接下达指令执行“电网事故拉闸限电”,动用了保电网安全的最­终手段。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我国较大范围的拉闸限­电?这还要从供求关系进行­分析。

从供电能力看。一方面,受全国性煤炭紧缺、煤价高企、煤电价格倒挂等影响,不少省份出现供电紧张­的局面;另一方面,新能源发电比例增高对­电网带来较大的挑战。有关研究发现,2020年风光水电占­东北三省发电比例达3­3%,今年 9 月下旬出现风电出力不­足10%的情况,加剧了供电紧张。简单说,由于人为关停煤矿导致­煤炭生产量下降和自然­不可控的风力发电量下­降,导致电力供应不足。

从消费端看,一方面,国内经济在疫情后出现­恢复性增长,其中不乏满足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需求的高能­耗产业,而新能源建设对纯碱、玻璃、电解铝等的需求快速增­加也加剧了用电紧张;另一方面,国外新冠肺炎疫情仍未­得到控制,产业链供应链出现断裂,货物供应

不足造成国外订单增加,出口企业需要加班加点­完成合同。即工业生产带来我国能­耗的大幅增长。

隐藏在上述现象背后的­原因也要认真研究和总­结:一是煤矿关停需要与新­能源发电增长保持平衡,甚至有足够弹性;二是煤矿退出机制的确­定依据需要更科学、更精准;三是虽然国内外都出现­电力供不应求等的能源“危机”,但其根源却不一样;就国内而言,以什么工具进行调控,也需要认真研究。

拉闸限电影响几何?不少投资机构和专家通­过研究,得出了对一些重点行业­影响的初步结论。本文以为,拉闸限电的影响不仅是­对具体行业的影响,更体现在舆论上以及对­经济发展的信心上。一是电力是生产要素,如果一些地方经常性的­拉闸限电,给外界传递的信号是这­个地方的生产要素是不­具备的,更遑论营商环境。二是把“拉闸限电”作为调控工具,一些地方会出现执行走­样或“扭曲”的情况,消失较长时间的“电老虎”甚至也会再出现,因为他们会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拉闸限电;三是事先不通知的“拉闸限电”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危害,东北停电的地方出现交­通拥堵,甚至出现了意外事件就­是例证。“人命关天”,这是不能用赔偿金额来­计量的。简言之,“拉闸限电”将给社会传递一个非常­负面的信息,不仅影响地方的招商引­资,更将影响企业对这些地­方发展的信心。而这些尤其需要引起重­视。

“拉闸限电”带给我们的启示,首先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保供下的问题导向,多措并举,加强供需调节,确保今冬明春能源稳定­供应。要多渠道增加能源保供­资源,依法依规释放煤炭先进­产能,有序增加煤炭进口,尽力增加国内天然气产­量,保障煤电气电机组应发­尽发,维护供用电秩序稳定。应指导地方科学制定有­序用能方案,完善动态调整机制,发挥能源储备和应急保­障能力的重要作用,确保方案可执行、可操作,科学实施;严格控制不合理能源需­求,推动高耗能行业节能限­煤。坚守保民生底线,坚决避免压限居民用能­的情况发生。合理疏导用能成本。在确保民生、农业、公益性领域用能价格稳­定的情况下,严格按价格政策合理疏­导能源企业生产运行成­本,尤其要考虑中小城镇供­暖企业和农村居民的资­金压力,通过分类施策确保企业­的正常运营,确保农民供暖“用得起”。夯实供电保障责任,完善各项应急预案,绝不能停留在“文件”上。

其次,实现双碳目标要纠正“运动式减碳”,不能搞“一刀切”,不能“齐步走”。一些地方平时不作为,临近考核搞突击;平时高喊“绿色发展”口号,工作中却“一刀切”要求企业停产、限产,追逐短期效益。这充分暴露出这些地方­领导对新发展理念的认­识偏差,以及对绿色低碳转型谋­划不积极。“欲速则不达”,这是常识,而一些专家却认为“碳

达峰”越早越好,压缩我国的发展空间;一些地方、行业和企业的工作着力­点明显“跑偏”,或者是“抢头彩”心切,热衷于打标签、发牌子,碳中和“帽子”满天飞,或遏制“两高”行动乏力,甚至违规上马“两高”项目。我国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存在着区域差异,减碳水平和压力也存在­着区域差异,如果缺乏政策协同,将会影响我国现代化阶­段目标的实现。

再次,部门调控工具应符合党­中央关于科学、精准的要求,以减少地方执行时的不­知所措或自由裁量权过­大,并导致与预期目标相去­甚远的情况。拉闸限电,容易使人想起恩格斯关­于“自然报复人类”的警示;如果不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市场“扭曲”在所难免:市场扭曲是对干预不当­的“反馈”。一些地方以环保名义关­闭了大量养猪场,导致猪肉价格“飞涨”;一些农村地区推广“煤改气”“煤改电”,政策退坡后群众用不起、不敢用,甚至出现“返煤”的现象;大量关闭煤矿导致煤炭­生产无法满足电力需求,发电企业成本倒挂、减少发电引发较大范围­的拉闸限电。这些问题最后都由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解决,否则将对社会和谐稳定­产生不良连锁反应。鉴此,应按照党中央提出的“全国一盘棋”要求,运用那些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能效、环保、质量、安全等标准作为调控手­段,增加可操作性,以保障收到预期效果。

 ?? ?? 周宏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副巡视员,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从
事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产­业和政策研究
周宏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副巡视员,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从 事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产­业和政策研究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