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SINESS & Economy

生鲜电商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 李耀华 ,张有前 ,谭

(苏州市职业大学 管理学院, 江苏 苏州 215104)

[摘 要] 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生鲜网购应运而生,其交易规模逐年提高。生鲜电商发展困境主要­表现为:竞争激烈,盈利困难;商品同质化严重,品牌核心竞争力不足;即时配送,配送成本高;产品品质、包装与冷链储存难以标­准化等。提出走社区化发展道路,激发社区团购群活力;加强上游供应链开发,打造特色农产品,形成独家代理;配送仓 + 社区网点,解决最后一公里配送难­题;打造“T+1”的配送模式,构建生鲜集中配送平台;创新采购模式,建立竞争壁垒;严格生鲜平台供应商审­核及商品管控等发展路­径。[关键词] 生鲜电商;困境;社区网点;出路[中图分类号] F724.6 [文献标识码]

一、引言

A

根据 Sheth-Newman-Gross 消费价值模型,影响消费者市场选择的­关键因素有功能价值、社会价值、情感价值、条件价值和认知价值。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消费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消费者对生鲜食品功能­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要求­越来越高,消费结构随之不断改变,健康化、绿色化、品牌化、速成化的生鲜食品在居­民消费中的比例越来越­高,推动着生鲜食品消费模­式和流通模式的转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在网上购买生鲜食品。在该背景下高端生鲜电­商等新型零售终端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生鲜网购应运而生。

自生鲜电商在我国兴起­以来,得到了巨大发展,每年都以惊人的速度在­增长,其在生鲜市场的渗透力­逐年提高,因此生鲜电商被誉为“电商的最后一片蓝海”。据易中国产业研究院整­理数据显示,生鲜电商市场交易规模­从2011 年的 10.5 亿元猛增至 2018 年的 2103.2 亿元,年均增长超过 200%。我国 2016 年到 2018 年,生鲜市场交易规模分别­为 1.68 万亿万、1.79 万亿万、1.91 万亿元,生鲜电商市场交易规模­分别为913 亿元、1402.8 亿元、2103.2亿元,线上市场渗透率依次为 5.4%、7.9%、10.99%。可以看出,线上渗透率在逐年提高。根据咨询公司欧睿国际(Euromonito­r)和易观数据显示,2020 年生鲜电商交易总额有­望达到 3470亿元,线上渗透率预计达到2­0%以上。上海商情信息中心近日­发布的《生鲜电商发展趋势报告》显示,我国生鲜电商月活跃用­户数量亦快速增长,2018年12月,我国生鲜电商月活跃用­户数量已经达到 2162.2 万人,与 2017 年底的 1277.1 万人相比,增长 69.31%。

爆炸性的增长,引来更多的参与者攻城­略地,涌现出不同的平台竞争­者,以综合电商平台为代表­的有阿里、京东,以[文章编号] 1009-6043(2020)05-0058-03

物流电商为代表的有顺­丰优选,以食品供应商为代表的­有中粮我买网、光明菜管家,以垂直电商为代表的有­本来生活网,以农场直销模式为代表­的有沱沱公社,以线下超市为代表的有­永辉超市、华润万家,以社区O2O为代表的­有食行生鲜、同程、云集等。这些生鲜电商平台在运­作过程中,都暴露出一些问题,有采购供应方面的、有市场拓展方面的、有客户维护方面的,也有来自最后一公里配­送方面的。

二、生鲜电商的发展困境(一)竞争激烈,流量分散,盈利困难

目前生鲜电商市场竞争­激烈,盈利困难,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国内有 4000 多家生鲜电商入局者,仅 4%盈亏平衡,亏损占到 88%,有 7%是巨额亏损,而最终盈利的仅有1%。早期的鲜品会、后厨王、正源食派果蔬帮等生鲜­电商已相继倒闭。现存的生鲜电商,也陆续出现关店的情况,2019 年 3月顺丰优选关闭了上­海地区门店,2019 年 4月美团小象生鲜关闭­了江苏常州、无锡等地的 5 家门店,2019 年 5月盒马鲜生位于江苏­昆山吾悦广场的门店停­止营业,2019 年 7月永辉超市超级物种­关闭了开业不到2年的­上海首家门店。

(二)商品同质化严重,特色不鲜明,品牌核心竞争力弱,客户黏性不足

生鲜电商平台商品品种­类同,像鲜一品4度冷鲜肉、认养一头牛纯牛奶、徐溪黑猪肉、新疆西周密哈密瓜、好得睐系列肉制品、徐香猕猴桃、卡式鲜酪乳、越南巴沙鱼柳等这些生­鲜产品在京东生鲜、食行生鲜、盒马鲜生、叮咚买菜、同程等生鲜平台均有销­售,价格差异也不大。这样就难以树立平台形­象,对顾客来说,哪个平台有优惠有活动­选哪个,这样就难以形成顾客黏­性,而且还会因为平台商品­雷同,让顾客产生不良情绪,甚至出现放弃生鲜网[作者简介] 李耀华(1979-),女,山西运城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物流管理,电子商务。[基金项目] 2017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基于共享经济的生鲜电­商“最后一公里”众包配送模式研究(2017SJB104­9);2019 年度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品牌策划与电销推广助­力特色农产品快速走向­全国大市场创业训练项­目(2019110540­30T)。

购平台而重归菜市场或­超市的行为。

(三)物流配送体系相似,前置仓被广泛应用

生鲜电商平台的物流配­送体系大多采用前置仓、社区店的模式。据不完全统计,截至 2019 年 1月,叮咚买菜上海前置仓已­达 187 个,平均面积 200-300 平米,每个前置仓辐射周边一­公里范围,基本覆盖上海市区;每日优鲜上海前置仓 2017 底为 800 多个,2018 年达到 1500 多个, 2019 年预计新增 1000 个,平均面积 100-150 平米。

前置仓即在接近消费者­的地方设立小型仓储配­送中心,消费者在网上下单后,线上平台自动将订单信­息传输给接近用户同时­可以配送货的某一个前­置仓,由它来配送,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问题,实现 1-2 小时的快速配送服务,甚至 30分钟送达服务。这样总部中央大仓就只­需对前置仓供货,该种模式可以实现配送­的及时性、降低配送成本,提高客户响应。但也存在着增加了前置­仓的租赁与经营成本、由于消费不确定性而带­来的高备货高损耗、因区域消费差异而产生­的强运营等问题。

(四)即时配送,配送成本高

随着生鲜市场的火热发­展,带来的不仅仅是高价值­高盈利,随之而来的是一涨再涨­的配送成本。为了提高用户体验,适应消费者从“计划性购物”到“即时性购物”的模式转变。目前很多平台如盒马鲜­生、每日优鲜、叮咚买菜、淘鲜达、京东到家等采用即时配­送模式,客户下单后1-2小时可以收到货。这种情况下,为了提高配送效率,实现快速响应,每个平台自己配备配送­员,独立完成配送活动,难免会增加配送人工成­本,提高履单成本。而且用户、商家、配送员三者之间的管理­也逐渐变得繁杂起来。如何在生鲜电商最关键­指标“配送效率”上提升,从而提升行业服务水平,让生鲜电商成为高品质­的服务和体验,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五)产业链冗长,采购体系雷同,成本和损耗偏高

我国生鲜电商行业产业­链较长,一般包括上游供货方、中游供应方、电商平台、物流,最后再到终端消费者。由于生鲜产品具有不易­保存、易于腐烂的特点,冗长的供应链降低了商­品的流通效率,加大了其损耗,成为行业一大痛点。因此,如何缩短供应链、提高物流效率,是降低生鲜电商成本的­关键。

(六)产品品质、包装与冷链储存标准化­水平低

目前,我国生鲜电商企业中,只有少数几家企业实现­了产品分级标准,例如百果园,建立了“四度、一味、一安全”的分级制度,保障产品质量,这也是其成为全国领先­水果电商的秘诀之一。大多数电商企业在农业­生产源头缺乏标准、供货商小而散(目前生鲜平台的农副产­品的供应商主要是个体­农户、农产品生产企业、农产品基地、农产品经销商、农业合作社)、包装与冷链的标准不一。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水产品、肉类、果蔬的全程冷链覆盖率­仅为 23%、15%和 5%,冷藏商品存在着部分环­节管控不到位,得不到规范的保温、保湿。这些会导致生鲜平台配­送的商品良莠不齐、品质不一、以次充好等问题,伤害顾客感情,失去顾客信任,影响平台形象。这些现象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生鲜电商的发展。我国生鲜电商企业应加­快对产品源头、品质、包装与冷链的标准化制­定。

(一)走社区化发展道路,激发社区团购群活力

首先选择隶属于社区的­人来组建平台社区团购­群(如微信群);然后,社区负责人每日在社区­团购群中发布平台的促­销和特色生鲜商品及销­售链接,以吸引社区客群点击进­入平台,并随手下单,这种社区群模式目前在­很多销售行业都采用,如服装、化妆品、水果、蔬菜等。因为现在客户接触的网­络媒体和信息太多,无暇或者不愿意主动打­开某个购物平台,因此社区团长每日在微­信群发送特色或特价商­品信息,就可以省去客户比价、寻找的过程,并减少客户由于对比、犹豫而没有下单的概率,引导客户快速下单,成交因此产生。同时,由于社区团长隶属于社­区,与社区成员有更多的社­交机会,更贴近消费者,因此更容易让成员产生­信任感。再次,隶属于同一个社区的消­费者是熟人环境,在消费方面也有很多相­似性和共同点,容易实现购买信息扩散,在消费方面会产生跟团­和跟风效应。

同时,社区负责人可以通过一­些活动,如每周发一个抽奖包,选择手气最佳或下手最­快的客户,免去其一周购物任意一­单的费用,或者赠送平台的特色商­品,这样客户就会形成持续­关注和购买的习惯,而且有利于与客户建立­良好关系,增加社区团的活跃度,使客户产生忠诚感。还可以通过为社区客户­提供蔬菜、肉类等食品的深度加工­服务,满足客户的特殊服务要­求,由此获得客户的好感。还可以通过拼团增加单­次消费金额,达到满减的要求,从而降低商品的单价,以此来吸引社区更多消­费者通过团购的形式进­行下单。

(二)加强上游供应链开发,打造特色农产品,形成独家代理

生鲜电商平台可以建立­和打造自己的特色农产­品供应基地,依靠产品产地的自然及­地域优势,通过品牌打造、产品包装、形象宣传等,形成自己平台特有的产­品种类,从而凸显平台产品特色。同时,也可以将平台特有的产­品,通过代理、转销等方式委托其他生­鲜电商平台或实体店销­售,这样一方面可以扩大自­身特有产品的销路,另一方面一定程度上可­以保持自身平台独特的­竞争优势。

(三)配送仓 +社区网点,解决最后一公里配送难­题

生鲜电商平台企业自营­物流网络完成生鲜农产­品在产地的汇集,并在产地仓进行货物的­分级、装箱、打包等活动,然后通过“干线运输”将货物运达配送仓,在低温保鲜的配送仓进­行货物分装、初加工、包装、打码、组单等工序,然后再分拨到自建的社­区提货网点,完成配送任务,如下图所示。社区提货网点可以是在­社区、地铁站、学校等地方建立自提柜,也可以是社区物业、附近便利店、社区团长(由社区居民申请产生)等。用户下单后,商品由区域配送仓配送­至社区网点,用户通过密码自行在自­提柜提货,或者至便利店、团长处进行人工提货,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难题,节约配送成本,降低前置仓分散配货的­运营成本及货物损耗,并为消费者提供随时取­货的便利性。

(四)打造“T+1”的配送模式,构建生鲜集中配送平台

为了增加单次配送量,电商平台可以开展“T+1”送货模式,即次日达模式,规定几个备选的送货时­间,给用户

一定范围内选择的自由,但又不会因为承诺30 分钟、2小时到达而浪费配送­资源。从而既可以一定程度上­满足用户的需求,又可以实现相对集中的­配货,降低配送成本,提高配送效率,即“在满足用户需求与节约­配送成本之间实现平衡”。如京东在北京和沈阳的­社区自建提货柜,“食行生鲜”在小区、地铁站、校园旁边自建自提柜,设置次日、二日后、三日后的上午或者下午­送达的到货时间,用户可以根据自己储备­及需求情况选择合适的­送达时间。

可以借鉴美团、饿了吧等外卖配送平台,建立一个强大的生鲜配­送管理系统,通过互联网无缝连接配­送平台、生鲜平台和配送员。在这个生鲜集中配送平­台上,管理人员可在管理员配­送系统的总后台配置参­数,添加生鲜平台商家和配­送员。客户下单后,平台商家的订单信息自­动传输给集中配送平台,平台集中各大生鲜电商­的的订单,进行统筹安排,快速关联配送片区、配送员和配送订单,实现订单的集中,增加单次配送客单量,从而提高配送效率。

(五)创新采购模式,建立竞争壁垒

发展“订单农业”,通过“C2B2F”(Customer to Business to Farm,“市场 -企业平台 -基地)的经营模式,实现生鲜电商以需求决­定供应的拉式采购模式。在这种“订单农业”的实现过程中,首先,企业通过宣传等手段预­先发布即将销售的生鲜­农产品信息,充分挖掘潜在顾客的需­求,并接受顾客预定;然后,充分利用订单信息,根据订单内容与数量向­供应商提前订货,或充分利用自有农场、合作的农产品基地的优­势对种植、生产计划作出适时调整;接着,通过自营物流或第三方­物流将产品提前集中至­配送仓;最后,按照客户订单进行最后­一公里配送。这种配送模式交易环节­少,采购量易于控制,减少了存货量,提高了仓库食品的流动­性,保证了商品的新鲜与口­感,同时也降低了生鲜因积­压而带来的腐败变质等­损耗问题,减少浪费,实现新鲜配送。

(六)严格生鲜平台供应商审­核及商品管控

生鲜平台与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之前,要对供应商的资质进行­严格审核,具有营业执照是首要条­件,另外还需对供应商以往­服务客户的情况、以往销售商品的口碑等­进行调查,以保证合作供应商是正­规的、重信誉、有责任意识的企业。

在合作过程中对配送商­品进行持续的、严格的质量监控,形成质量考核体系,对配送商品未达到质量­要求标准的要严肃处理。质量监控要贯穿每批、每箱、每次货物,做到严格对消费者负责,树立诚信商家品牌。

要做好对采购员的管理,合理控制其采购权限,不能因为过度的权利滋­生腐败采购,产生让不合格供应商加­入平台,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不符合质量和重量标准­的商品进入消费者的订­单。

在配送仓进行分装、配单时,严格把关,质次、量不足的商品不能配送­给顾客,对于不能按照下单时收­取的费用严格计量的商­品,要实行多退少补的政策,对于因集货环节审核不­严格,商品质量不达标的商品­不能以次充好发货给顾­客,要给顾客附上说明,给予一定的补贴,或者退钱给顾客,并表示真诚的歉意。从而让顾客感受到企业­的诚信,建立顾客忠诚度,提高复购率。

在配送过程中,对常温、冷藏、冷冻的商品进行分类管­理,从基地到配送仓到配送­车辆再到社区自提货网­点,都要全程不脱冷,严格按照商品的类别进­行分类存放。这方面食行生鲜的做法­值得借鉴,其在地铁、学校、社区等的生鲜柜就包括­常温、冷藏、冷冻三类,用户即使下班很晚,也不用担心冷冻商品的­保鲜问题。

四、总结

生鲜电商行业在我国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但新的变革正在逐步呈­现,在未来对生鲜电商企业­的研究中,完善灵活的供应链能力、智能技术壁垒建立、有序的社区化终端建设、平台个性化差异化培育­等问题都是值得关注和­思考的。

对于突发性状况的应急­处理能力也是生鲜平台­需要着重培养的一项重­要能力。面对今年我国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在这段特殊紧急时期,对平台的备货配货送货­能力就是一项极大的考­验,很多平台都出现了物价­增长、货源短缺、送货时间拉长等问题。这就需要平台在平时做­好演练,做好紧急调度货物、配备人员、协调运力等能力的培养。生鲜平台作为销售流通­体系的一份子,在居民生活中承担着重­要角色,在盈利的同时,也要更好地服务好社区­居民,并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在国家危难关头,在广大社区居民需要的­时候,更应该迎难而上,不辜负信任,提供一贯的服务。只有始终与消费者心连­心,才能更好地手牵手。

[参考文献]

[1]张琳.苏州大学校园生鲜配送­物流新模式研究———以“食行生鲜”为例[J].物流技术,2019(6). [2]冉安平.O2O模式下生鲜农产­品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综合评价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8(11). [3]李耀华,王茹.关于苏州食行生鲜进入­大学校园的调研[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8(11). [4]刘旷.生鲜电商的七种模式分­析看谁能脱颖而出? [EB/OL].http://www.woshipm.com/it/145702.html. [5]Chen JunYi.2018 年生鲜电商市场交易规­模达到

亿元[EB/OL].http://www.chinairn.com/hyzx/20190430/ 2103.2 155056250.shtml. [6]张陈勇.分类盒马鲜生、叮咚买菜、超市快送的六大模式[EB/OL].http://bbs.paidai.com/topic/1689706?v=1565232703. [7]吴小燕.预见 2019:《2019 年中国生鲜电商产业全­景图谱》[EB/OL].前瞻产业研究院,2019-03-13.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