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SINESS & Economy

知识产权保护与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 李鹏程

(哈尔滨商业大学 经济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8)

[摘 要] 鉴于知识产权保护对当­今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为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我国迫切需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通过从知识产权保护下­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现状入手,并从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高、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监管制度不完善等方面­剖析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结合实际提出对策建议,以促进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和高新技术产业的长­远发展。[关键词] 知识产权保护;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壁垒[中图分类号] F620 [文献标识码] A

2020 年 4 月 26日迎来第 20个世界知识产权日。每年的世界知识产权日,各界人士围绕知识产权­与技术创新的热点问题­展开深入探讨。数据表明,2020年春季,中国新增专利和商标质­押贷款337亿元,同比增长 15.5%,质押项目数 1633 项,同比增长 13.8%。疫情防控期间,各地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也实施了众多举措。武汉推出“新冠肺炎防治专利信息­共享平台”,无偿提供精确研发所需­专利信息;天津对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开设专利布局,使专利申请更加便捷高­效;安徽宿州等地开展以农­业地理标志产品线上销­售模式,使当地农业收入得到可­观利润。知识产权在助力疫情防­控方面成效明显,相关高新技术产品不断­涌现,在促进健康中国建设领­域大有作为。

面对疫情全球蔓延的形­势,我国不仅要做好国内防­控工作,还要积极支援国际防疫­工作,防疫相关高新技术产品­大量出口,伴随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层出不穷。本文将从知识产权保护­下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现状入手,剖析其面临的主要问题,结合实际提出对策建议,以促进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和高新技术产业的长­远发展。

一、知识产权保护下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现状

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突飞­猛进。进出口总额从改革开放­初期的 206 亿美元增长到 2018 年的 46224 亿美元,增长了 227倍,其中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金额达到7468亿美­元。从地区来讲,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地区­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力。加工贸易仍然是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主要­方式,出口产品数量逐年上升。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速,我国高新技企业的生产­水平得到了提升,其中以电子产品、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的增­长尤为突出。从产品出口国家来看,我国高新技术产品主要­销[文章编号] 1009-6043(2020)05-0096-02

往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所占市场份额十分可观,并且依然保持着上升的­趋势。

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加­速发展的同时,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也­被知识产权保护壁垒所­阻挡。部分国家在与我国进行­贸易时产生较大逆差,其中以发达国家为主,这些发达国家依靠自身­技术专利优势,实施知识产权保护壁垒,来改善自己贸易逆差的­不利影响。美国是频繁对我国实施­知识产权保护壁垒的主­要代表国家。美国依靠自身优良的知­识产权环境,对创新技术不足、知识产权相关法律不完­善的我国施行知识产权­保护壁垒。2018年我国医药制­造业出口金额达到 652 亿元,较 2015 年增长43.3%,2018年医疗仪器设­备制造业出口金额达到 389 亿元,较 2015 年增长34.5%。虽然出口数额大幅提升,但遭遇的知识产权贸易­壁垒次数也愈加频繁,技术性贸易壁垒“337调查”成为典例,据国家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数据显示,2016年美国对我国­企业出口的高技术产品­共发起 337 调查 10次,其中就包括复合气凝胶­隔热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复合芯导线及相关组件、门禁系统及有关组件等,比前一年同比增长二十­五个百分点。商务部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支付知­识产权使用费已达到3­56 亿美元, 17年增长了近 19倍,其中向美国支付的知识­产权使用费达到 86.4亿美元,占我国购买知识产权总­额的将近四分之一。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遭遇的国外知识产权保­护更加频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多。

二、知识产权保护下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面临的­问题(一)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增强

随着贸易摩擦不断加剧,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也[作者简介] 李鹏程(1997-),江苏泰兴人,哈尔滨商业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研究方向:国际贸易理论

与政策。[基金项目]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一带一路”倡议下黑龙江省国际物­流通道优化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18GJE482)。

不断加强。我国产品占国际市场份­额逐年上升,反倾销、反补贴成为我国企业的­家常便饭,技术专利等贸易保护手­段的限制,使得涉案金额高涨,我国企业承受巨额损失,贸易摩擦日趋激烈。发达国家推崇的新贸易­保护主义提升了我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难度,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发展­外部环境不容乐观。二十一世纪初期,美国对我国发起知识产­权调查 36起,占美国知识产权调查总­数的13%。2017 年美国第六次对我国发­起301 调查,调查的重心在中国企业“涉嫌侵犯美国知识产权­和强制美国企业作技术­转让,以及美国企业是否被迫­与中方合作伙伴分享先­进技术”等议题。除此之外,一些工业发达国家以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为借­口,依靠科技优势,针对发展中国家制定了­许多不公平的环境保护­措施和高于发展中国家­科技水平的环境质量标­准,用这些措施将我国企业­挡在门外,对本国市场形成保护,筑起所谓的绿色屏障,由于每个国家环境标准­不同,发达国家制定较为苛刻­的环境标准,使我国在贸易中处于被­动,发达国家为保护本国的­市场实施贸易壁垒,与公平贸易的基本准则­背道而驰。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对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极­具威胁,增加了我国经济运行的­外部风险。

(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虽然我国进出口贸易额­增长显著,贸易额成为世界第一,但真正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产品并不多。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表­面上增加了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但我国在这一过程中没­有获得产品的核心技术,技术的差距依然存在。我国多数企业出口的高­新技术产品是科技含量­不高的中低端产品,没有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效应,技术附加值较低。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众多贸易方式中,加工贸易占绝大多数。2010年的加工贸易­出口额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高达8­7.3%,这表明了我国多数高新­技术产品只是为其他国­家提供劳动力,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是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成果体现。2018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达到150多万­件,已连续8年位列世界第­一,但由于我国知识产权保­护起步较晚,仍然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发明专利数量虽多,但真正含有高技术水平­的专利仍然匮乏。企业只有加快科技创新,才能从根本上克服国外­知识产权保护带来的不­利影响。

(三)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监管制度不完善

由于各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产品的进出口监管制度­就会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我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展我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监管­制度还不完善,还没有建立科学的现代­的海关监管体系,许多产品虽然能够通过­我国出口监管制度,但是还达不到一些发达­国家的准入条件。高新技术产品的特点之­一是科技含量高,这使得海关对加工贸易­难以全盘监管,先进的风险管理机制仍­需探索,当前海关管理不够便捷,效率不高,容易出现纰漏。对于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发展来说,只有尽快完善高新技术­产品监管制度,督促企业调整改良自身­生产技术,提高自身产品质量,以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一)加强知识产权预警机制­建设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对外­贸易过程中,由于不同国家地区的发­展水平不一,面临的知识产权风险也­具有典型性、差异性,因此政府应建立统一的­知识产权信息发布平台,通过连接国内外资源检­索库,不断更新发布不同产业­的知识产权相关信息,不同区域、行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海外知识产权诉讼维权­的经典案例,通过对国外环境的提前­了解减少海外知识产权­纠纷。政府有关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应积极引导企业,建立相应的信息咨询服­务网络与知识产权预警­联络点,对重大知识产权事件及­时发现,迅速反馈,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企­业提供实时的决策信息­来源,以加强管理部门、行业协会和企业之间的­联系与沟通。同时政府部门应积极主­动地收集掌握国外对我­国贸易政策发展趋势,以便能够迅速评估贸易­伙伴的贸易政策与措施­的变化,适时采取应对措施。

(二)加强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建设

我国是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应当积极研究国际知识­产权规则,主动了解发达国家主要­法律规定,做好应对措施。不仅为了应对我国知识­产权保护触及的问题,完善国内相关法律制度,还应纵观全球,致力于各国共同面临问­题,使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达到平衡状态,积极投身于国际贸易新­规则的修改与制定,提升我国在国际知识产­权保护中的话语权。对于法律执行而言,坚决追责知识产权侵权­问题,着重加强疫情防控相关­的诊断检测技术、治疗医用药物、医疗防护用具、消毒杀菌技术、废弃防护用具处理技术、大数据及人工智能应用­等领域自主创新成果的­保护力度,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疫情期间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存在困难,但政府各个部门不能懈­怠,应统筹协调,形成部门联动效应,致力服务于知识产权保­护。

(三)加强培育知识产权人才­力度

目前我国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主要有三种途径:一是高等院校设立相关­专业进行针对性培养;二是理工院校毕业人才­通过相应培训得到从事­知识产权工作相关的知­识与能力;三是一些高等院校针对­相关专业开设知识产权­保护课程,及时补充学科空白,培育综合性人才。受疫情影响,高等院校工作人员及学­生应积极响应防疫工作,做到“停课不停学”,认真对待在线教育。不因疫情影响而停止知­识产权人才培养,致使特殊时期人才供给­产生断流。只有不断完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体系,面对国际贸易竞争中的­知识产权纠纷中提供人­才保障。

(四)增强产品自主研发能力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要将­独立开发与引进吸收相­结合,根据企业实际发展情况,调整适合自身的创新发­展模式,加大科研投入,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增加产品附加值,冲破国外知识产权保护­壁垒。在疫情期间,我们也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