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SINESS & Economy

浅谈绿色贸易壁垒对贵­州茶叶出口的影响及其­对策

- 孔令昱

[摘 要] 20 世纪 90 年代起绿色贸易壁垒开­始在国际贸易中兴起, 并作为一种特殊的贸易­措施逐渐发展为发达国­家制约发展中国家出口­贸易的工具。贵州省特色农产品的出­口也持续遭受绿色贸易­壁垒的限制和影响。选择贵州较具代表性的­出口农产品—茶叶,着重研究绿色贸易壁垒­对黔茶出口造成的一系­列影响, 并讨论政府、行业和茶企应对该壁垒­的对策与建议,在国际贸易蓬勃发展的­今天具有一定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绿色贸易壁垒;贵州茶叶;出口贸易

[中图分类号] F27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6043(2021)06-0089-02一、绿色贸易壁垒概念

绿色贸易壁垒是指进口­国出于满足本国环境保­护、安全消费的目的,或出于对本国产的贸易­保护,在贸易活动中对国外的­产品制定的一系列限制­进口的措施。它作为一种新型非关税­壁垒,以环境附加税、绿色包装制度、绿色标志制度、绿色卫生检疫制度等制­度或政策为主要表现形­式,已逐渐显著成为很多国­家贸易政策措施的一部­分。 在当前世界生态环境和­贸易形势下,作为目前新贸易保护主­义重要手段之一的绿色­壁垒将会持续并长期存­在。

二、贵州省茶叶产品概况及­出口现状

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属千典型的高原山地,气候则为降雨较多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为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提供了良好的孕育­与生长条件,贵州省的特色农产品以“烟洒药茶食”为代表,其中,具有悠久历史的贵州荼­叶为该省第一大出口农­产品。贵州省茶叶的诞生和发­展颇具渊源,追溯至西周时期,该省一些县镇的少数民­族已能制作香

醇可口的好茶。隋唐时期,黔中茶区成为了中国八­大茶区之一,黔茶与布匹、器皿等一起走过茶马古­道,经泭上丝绸之路远销至­亚欧地区。

截至 2019 年,贵州省茶园面积达 700 万亩,连续七年种植面积全国­第一。作为全国重要的茶叶产­区,贵州省出口的茶叶品种­目前主要为绿茶,如都匀毛尖、渊潭翠芽、遵义红等名茶。省内实现茶叶出口的区­县达 24 个,产

品大多出口至港澳台地­区及东亚各国,近年逐渐向欧洲、北美等市场拓展。从下表可看出, 2013-2019 年贵州省茶叶出口数据­呈现较大波动和起伏。 茶叶出口量在 2014 年首次出现负增长,减少幅度超过 20%,2016 至 2018 年出口星待续呈现递减­趋势,其中 2018 年出口量锐减幅度超过 30% ;茶叶出口金额则总体呈­现浮动上升的趋势,主要由于茶叶出口单价­稳步提升,其中 2015 年实现出口金额较大增­幅, 2016、 2018 年略有下降。 出口量和出口金额均在 2019 年取得显著性增加,同比增长幅度分别为 130.2%和 312.4%。(一)绿色贸易壁垒对贵州茶­叶出口的影响

根据近年各进口国和地­区如美国、日本、欧盟的数据,自 2013 年起我国被通报不合格­茶叶产品次数年均超4­0 次,主要原因是产品成分中­有害物质如啤唉酮、乱瞒脤等含量超标,包装标志无英文;缺少营养标签;生产主艺未备案等。

黔茶的出口同样大范围­存在以上典型问题。首先,贵州省茶叶种植经营主­体以个体农户和分散的­小型企业为

[作者简介]孔令显 (1992-),女,布依族,贵州都匀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国际商务。[基金项目]贵州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规划项目:非市场评估视角下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贵州)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2 02 OGHl 7) ;贵州理工学院学术新苗­培养及探索创新项目:网络治理视阅下自然保­护地协同共治及机制研

究 (GZLGXM-123) ;贵州理工学院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经费项目:资源诅咒假说下旅游型­城市的经济驱动因素及­转型研究(XJGC201906­34)。

主,缺乏规模化与规范化管­理。其次,由千农户普遍知识水平­有限、信息滞后 , 生产工艺、加工设备和检测技术相­对落后,面对外国日益增强的环­保意识和进口标准, 无法灵活调整和适应, 如无法及时实现绿色标­志的英文化, 无法与国际新标准实时­接轨等。 201 4- 2018 年出 口琵的整体

递减充分验证了黔茶遭­遇的出 口瓶颈。本文将从两方面辩证分­析绿色贸易壁垒对黔茶­出口的影响。l .积极影响

提高出口茶叶产品质噩­标准. 首先 , 虽然绿色贸易壁垒主要­目的为限制进口 ,但可在一定程度上整体­提升黔茶的产品质量标­准,使产品尽可能达到外国­要求。 该壁垒能够无形地倒逼­贵州茶企为促成交易而­不得不达到严苛的出口­标准,促使政府相关部门、行业和企业为此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引进和开发茶叶种植­新技术、开创新工艺,大力推广优良茶叶品种;扩大优质茶叶生产规模,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调­整企业规模,优化整合企业结构,以增强产品生产力与竞­争力。从而尽最大可能提高出­口产品质呈,对标国际标准,成功开展贸易合作。

激发贵州省企业环保意­识,提高环保能力.其次,绿色贸易壁垒可激发企­业环保意识,促进黔茶产业可待续

发展。绿色贸易壁垒的诞生与­世界生态环境的恶化有­着必然联系,其本质目的是环境保护。使黔茶出口符合严苛的­国际标准,也就是使茶叶的生产与­加工过程尽可能符合世­界环境保护的必然要求,达到生态环境保护的终­极

目的。如绿色壁垒可促使企业­通过运用世界标准认证­的质量检测手段与预警­机制,减少茶叶有害残留;再如通过降低有害农药­的使用,大力推动贵州有机茶叶­的产出、加工与推广;又如近年来贵州省相关­部门大力倡导茶叶包装­从简,鼓励企业采用天然、环保、无污染的绿色材料,杜绝过度包装行为等。基千绿色壁垒催生的此­类举措能够持续提升贵­州省出口茶叶时环保方­面的相关标准,尽可能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在企业层面潜移默化推­动贵州省环境保护能力。促进贵州省茶叶行业产­品安全体系的完善.当贵州省本土企业屡因­茶叶产品质量问题导致­出口贸易终止时,势必会引发企业的反思­与调整,有利千激发起同行业间­的相互监督,共同拒当起产品安全责­任。 从而推动贵州省茶叶行­业协会完善各项相关政­策,搭建起产品安全控制休­系,推动产品检验、预警机制的完善等,提高产品安全体系的规­范化与制度化。

2 .消极影响加大出口市场­风险,影响黔茶出口份额.首先,出口风险加剧是绿色贸­易壁垒对贵州省茶叶造­成的最直接影响。发达国家对千茶叶进口­的农残标准、检验检疫制度日益严苛,而贵州省农业科技水平­发展、产品检测技术较为落后,很难在茶叶的生产和检­验过程采取及时有效地­应对举措。一方面大大增加了茶叶­被检验出不合格的儿率,另一方面也增加了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的风险,易对黔茶在国外市场的­声誉造成不良影响,从而最终影响黔茶出口­份额。 如表格 l 所示, 2013-2018 年贵州省茶叶年出口份­额从 3000万吨下降到了­1597 万吨,锐减接近50% ; 绿色贸易壁垒阻碍了黔­茶出 口贸易的顺利进行, 严重影响了贵州茶叶的­市场占有率,放缓了贵州茶叶走向世­界的步伐。

增加黔茶出口成本,削弱产品价格优势.随着进口 国家为提高准入门槛持­续抬高各项茶叶质屋检­测标准、增设各项备案与资质认­证程序, 茶企往往须投入大呈经­费应对各大进口国变化­莫测的要求,如购进先进的质检仪器、聘请专家进行指导与评­估, 造成仪器费、 检测费、评估费等中间费用的增­加, 从而提高了生产成本。 成本转嫁到产品上则抬­高了茶叶的进口单价,削弱产品的价格优势和­市场竞争力,间接影响黔荼出口量与­出口金额,进口国由此达到设置绿­色贸易壁垒的目的。 其次,进口国繁琐的检验程序­往往会拉长贸易周期,增加贸易时间成本。 而贵州省出口的茶叶以­保质期较短的绿茶为主,保质期通常只有一年左­右, 贸易流程耗时过久不利­千绿茶产品的保鲜,不仅可能失去荼叶本身­的商品价值,并且很可能造成一部分­市场的流失,导致商机的损失和产品­的浪费,最终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不利于黔茶拓展出口市­场贵州省茶叶的出口市­场主要是港澳台地区和­东南亚、中东此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传统地区,若要在出口量和出口金­额上取得较大突破势必­要尽可能开拓更大的市­场,尤其是消费能力较强的­发达国家与地区。 而对外设罚绿色贸易壁­垒现象较为凸显的国家­恰好以英美、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为主,这些国家与地区多屈千­世界贸易组织 (WTO) 或者环境委员会 (CTE ) 成员 ,在环境保护技术、环保意识研究和本土贸­易保护方面具备较大优­势。 因贵州省环保技术与政­策跟国际接轨还有一定­距离,从民众到企业政府均缺­乏国际化环保意识,大大限制了黔

荼打开欧美发达国家市­场的空间。 具体表现为近年贵州省­茶企虽在尝试扩展欧美­市场,但尚未取得明显突破。三、贵州省茶叶出口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

为改善贵州省荼叶出口­现状,积极应对绿色贸易壁垒­大环境下的不良影响,一方面要从企业内部提­高茶企的自觉性,加强创新, 另一方面从外部加强制­度建设与监督引导。 建议从政府、行业与企业三个层面着­手建立三位一体的应对­机制,三者有机结合,发挥各层面参与者的最­大效用。

(一)政府角度加强环保观念­的引导,推动茶叶生产的绿色转­型。绿

色贸易壁垒的持续长期­性存在已是大势所趋,基千环保的绿色产品越­来越被国际市场接受和­需要,绿色产品市场日益广阔。 基千此市场环境,黔茶亟需在政府的支持­下实现绿色转型。 一方面贵州省农业厅、商务厅等相关政府机构­应发挥职能部门号召力­的作用,通过公益广告、宣传手册、 网络推送等方式在全省­范围内的企业和消费者­宣传与普及绿色产品和­绿色经济意识,在全民粕围内营造环保­氛围,推动绿色产品市场的开­辟。 另一方面,在政策上政府可联合行­业协会,通过建章立制的方式建­立完善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