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siness Times

意念控制从超能力到黑­科技,有机遇也有风险

- 撰文/虫二

人脑会强大到什么程度?漫威英雄的超能力自不­必说,《来自星星的你》中都教授也擅长意念控­制,《阿凡达》男主能够控制功能强大­的义体,走下银幕变身黑科技的­意念控制更是造福人类,可以帮助病人翻书,可以操作ipad, 可以让无人机起飞,可以控制智能家居。特斯拉的老板Elon Musk就有一家名为 Neuralink 的公司,专门研究脑脑机交互,脸谱的小扎也有实验小­组在解决意念高速打字,黑科技似乎正将人脑变­得无所不能。

严谨的说,意念控制并不是一个科­学的提法,正确的表述应该是脑电­波控制或者脑机交互,也就是把人类的脑电波­变成机器能够识别的特­殊信号,然后完成各种操作,它既不是骗人的超能力,也不是纯粹的科幻,而是已经进入实用阶段­的新技术。

但在热闹的探索热潮中­也有不少争议。比如现实中到底能干什­么,贵不贵,是否实用等等。理论上说,脑电波控制可以做任何­事,但究竟做什么,取决于人类的意愿,对于残障或其他有特殊­需求的人士,这项技术不啻为福音,但变成大众化的福利,最核心的需求当然是懒,无非是去做我们能做但­不愿做的事情。这又牵连出另一个问题,这个技术贵不贵。至少现在能够用到的功­能并不贵,比如长春理工大学几名­学生研制的“人体意念控制书籍自动­翻页系统”,只花了7天时间,就是通过TGAM 脑电波模块提取脑电信­号,采集端将电信号转化成­数字信号,再通过蓝牙模块与ST­M32单片机通信,检测人是否眨眼,一旦捕捉到眨眼信号,系统就认为已经完成阅­读,立即发送命令以启动自­动翻书装置。

这个 TGAM脑电波模块在­某宝145 元包邮,再加上相应的机械装置­等等,价格完全可以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所以这并不是象牙塔里­的高大上,而是亲民的黑科技。

这个技术的普世化有两­个瓶颈:一是人脑非常复杂,目前的脑电波技术还无­法完全提取思维变成数­字信号。只能进行简单而基础的­脑机交互,所以适配场景有限。

二是对控制者有较高要­求,也就是需要进行一些必­要的思维强化训练,去适应意念操作的方式。举个例子,你想关闭灯光,并不是在心理默念一下­关灯就行了,你需要静摄心神,调整思绪,达到一定的专注程度,才能完成指令的下达。

也就是说,意念控制的高阶应用有­一定的用户门槛。人类脑波有4个阶段。3赫兹以下是深度睡眠­状态,4-7赫兹是初级睡眠,14-30赫兹是紧张敏感状­态,但专注力下降,8-13赫兹是最放松时刻,工作和学习的效果最好,目前的应用主要是开发­这一层次的脑波控制潜­力,最合适的还是医疗和健­康方向。

如果全面普及很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社会问题,首先是对人类心智的影­响。

科幻电影《未来战警》就描述过受到意念控制­的仿生代理机器人,代替主人进行生活、工作和社交,现实社会变成了一场巨­大的虚拟游戏,真正的人类反而宅在家­中。

影片的最后一幕,失去控制的帅哥美女代­理机器人齐刷刷倒在街­头,蓬头垢面、不修边幅的真实人类这­才怯生生的返回现实世­界,简直是最好的反讽。

有控制就有反控制,人脑可以操作机器,具有 AI能力的机器会不会­反过来控制人类。

人脑有 1000亿个神经元、10000亿个“配套”神经胶质细胞,分别控制着思考、情绪、记忆等高级功能,脑机互动会带来什么风­险,都没有明确的界定。

很久之前,好莱坞惊悚电影《入侵脑细胞》就有利用技术手段进入­连环杀手大脑寻找破案­线索的桥段,说明脑机交互确实存在­被人为入侵甚至被黑的­可能。

未来的人脑通过连接着­千万种神经元的无线植­入器成为一个超级终端,与外部世界进行联机交­互,不需要任何学习成本获­得足够的知识储备,人与人之间的智力差异­有可能被迅速抹平,这是否超出了普通人所­能理解的范畴?

目前全球尚没有国际认­可的脑机交互管理规范,只是一些不具备强制力­的原则,比如禁止联网传输脑机­交互数据、禁止远程操控等等,远远跟不上技术进步,未来能否预防潜在风险,避免成为黑客泛滥的真­空地带,都在考验人类的智慧。

 ??  ?? 虫二自媒体人,专栏作者。做过报纸记者,编辑,当过杂志主编,在两家互联网公司管过­产品,现以码字为乐
虫二自媒体人,专栏作者。做过报纸记者,编辑,当过杂志主编,在两家互联网公司管过­产品,现以码字为乐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