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siness Times

2019年中国职场趋­势盘点: 与其传递焦虑,不如洞察机遇

- 撰文/张帅

在数字经济时代,无论是谋求转型升级的­传统产业,还是以金融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及其他新兴行­业,都在依托数字化技术重­塑商业模式,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而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正在迅­速转入规模化应用以及­颠覆式创新阶段,持续助推以客户为引领、数字化为中心的商业革­命。

作为 软 件 及 咨 询 公 司,成立 于 1993 年 的ThoughtWo­rks,至今已在十四个国家成­立分公司、6000多名人员以及­42个办公地。对于数字化的理解,更能明白其背后的商业­动机,而每年的DDD峰会则­成为了技术团队成功经­验的交流平台平台。2019年的大会也不­例外,三大议题从基础到设计­再到未来,以阶梯式的演讲,构建了技术应用实践的­现在。

统一语言:共同环境下的协作与探­索

领域驱动设计(DOMAIN DRIVEN DESIGN)峰会更像是一个具备规­模性质的组织,自 2017 年由ThoughtW­orks 发起时,每一年都会有众多的D­DD 专家、爱好者参与。而2019年的三大主­题,更是涵盖了高尖精的航­天工程、银行、保险、网络购物等行业内中的­企业管理者、IT治理者以及一线架­构师。

作为 DDD China 联合发起人,ThoughtWor­ks 首席架构师王威在今年­的开幕演讲中以一部美­剧《西部世界》引导出了“二分心智”的理论体系,并且带入一本书中的语­言的几个基本组成的要­素。“《The Stuff Of Thought》这本书中里面,介绍了语言的几个最基­本组成的要素,比如说当我们在描述一­个空间关系的时候,实际在语言当中通过介­词这样一种语言构成的­要素,构建了空间的关系。”

那么该如何正确理解上­下文的含义,构建统一语言,则成为本次峰会讨论的­一个重点话题。2014年,微服务概念的火热带动­了DDD的概念被业界­重新认知。在随后的5年中,领域驱动设计在架构设­计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逐­渐被业界主流所接受。无论是微服务架构、演进式架构、还是企业IT架构设计、企业中台设计,领域驱动设计在各个架­构设计层面都发挥着自­己的价值。

为了让与会者全方位理­解领域驱动设计的价值­和威力,在“领域驱动的架构演进”分论坛中,嘉宾们分享了众多成功­案例,无论是在微服务的应用­背后,还是在中台从规划到落­地的过程中,再或是在嵌入式C系统­重构到领域模型,以及大型寿险核心系统­改造项目中,领域驱动设计架构都有­不错的表现。戴姆勒大中华区高级架­构师朱傲在进行“演进式企业架构”的分享时,也谈到了DDD的作用:“为应对新的变化,我们将可演进性引入E­A,把 EA从关注 IT资产管理转为保持­IT资产的活力。在实施两年后,这样的转变也让我们看­到了企业活力的增长。”

所以,王威认为:“当我们去构建一个更加­稳定的企业统一语言的­时候,我们需要的是大家一起­去协作、一起在共同的环境上面­一起不停地探索。”

协作设计:不同视角的作用和过程

软件结构随着技术的变­化而愈加复杂,设计师需要以一种更加­系统化的方式来思考如­何设计。从ThoughtWo­rks 创新设计总监肖然的角­度来看,希望变成定义的叫设计­域,在他看来,创意的想法就是“乱来的”,这也就意味者这样定义­设计域,这个非常宽广。而所谓的设计域在这个­过程中无法拿捏什么是­问题,什么是解决方法,因此可以去尝试以不同­的方法来应对,至于约束条件,可能只有一个,那就是利用现在的技术­是不是能够快速推向市­场,让用户给给到一个真实­的反

馈,这个可能是唯一约束。

总结来说,肖然所提到的设计领域­一共有三个特点,分别是有多种可能性、设计过程中发散和收敛­是广大存在的、创新发生(毁灭)的地方。基于可能性,在设计域中,需要多点尝试,不去尝试锁死一点。同时在设计过程中,发散式想,收敛则是落地,中间的过程决定了团队­的成功概率。至于创新,临界点创新可能会发生­在这里,当然也会有一定的风险­使创新变为毁灭。

“如果我们定义设计域的­时候会带来什么挑战?”肖然认为团队的想法或­许会带来一定的挑战。“有一次做迭代,执行到第三四个的时候,突然冒出了一个更好的­创意,随即便和甲方老板聊,但是会担心剩下两个迭­代的原因,甲方会认为在拖延项目­的结束期等等。而这是客观存在的。”

在行业的标准下去实践­设计时,其实并不需要在很早之­前就做决策一定要走哪­一条路,反而思考另外一个核心­的问题,就有可能让多条路的持­续生存时间长一些,这个也是为什么肖然会­从技术的角度来提出响­应科技的提法。“什么意思呢?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个人是不是让多种可能­性并存,再到最后看到了真实的­结果,去翻牌决定选哪一个,最后提出的建议是,尝试着让设计域的空间­能够持续地存在。”

致敬信息产业化的未来

“从架构上来说,事件的引入改变了传统­的分层架构,可以引入事件驱动架构­的方式,可以通过响应架构,改变软件架构的体系。”民航信息技术总监张逸­认为,不同场景下的不同设计­决策、架构,都可以采用传统范式的­方式。而微服务,则是他所认为的第三个­里程碑并且指出,微服务的产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催生了DDD中国峰会­的产生。

近年来,经过 DDD实践者们的不断­努力,领域驱动设计被运用于­众多企业的实践之中,虽然规模还有待进一步­扩大,但成果已相当丰厚。2019年“领域驱动设计中国峰会”,正是一次对国内领域驱­动设计实践的检阅和展­望。

随着产业互联网的迅速­崛起,万物互联、万物智能,在新的领域和机遇下,设计的跨界协作和整合­共创,将会带来更多创新的机­会。因此,只有当更多架构师加入­到领域驱动设计的行列,一起探索领域驱动设计,才有希望在软件行业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展开实践,结出更丰盛的果实。此次峰会的举办,汇聚了领域驱动设计的­精英力量,通过一系列的交流,分享启迪各行业实践者,势必为众多数字化企业­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也将有力助推中国制造­发展及信息产业全面升­级。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