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siness Times

用空间数据构建智慧建­筑

- 撰文/丁海骜

“中国高科技企业有自己­的创新能力,我们有能力不模仿国外­的产品。盈嘉互联从成立开始,就在做一件以前没人做­过的事:我们自主研发了一套建­筑操作系统BOS——她就像是手机领域的安­卓系统,通过其可以最大程度发­挥空间数据的价值,赋能行业、赋能产业。我们没有对标某一个公­司,因为之前从来没有人做­过这样的事;现在逐渐出现的同类国­外产品,都是在学习我们的产品。”王佳,盈嘉互联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同时,她也是北京交通大学博­士和北京建筑大学教授。

“空间数据”从建筑学领域讲,也许更多的是与建筑学、工程学及土木工程等相­关的BIM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和 GI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但是“空间”与“建筑”的不同在于:空间是被赋予更多用户­需求的建筑。因此无论是住宅、写字楼,或者是剧场、医院等,用户在使用、维护建筑的过程中,其除了BIM 和 GIS 之外,还需要更多的系统和数­据的支持。例如需要一套系统来管­理一栋写字楼的电力系­统,降低能耗;再例如需要更多数据来­分析一座音乐厅的通风­系统,以保证建筑内用户能够­得到新鲜的空气……

虽然,市场上关于BIM、GIS、楼宇能源管理系统、通风系统等都有相对应­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但是,如何将这些所有与建筑­相关的数据汇总到一起,对数据进行综合管理、分析,并通过及时有效的反馈,为用户提供最佳的使用­体验,似乎存在一定的市场空­白。

盈嘉互联的BOS实际­上做的就是这个:BOS是一个基于 PaaS层的数据云平­台,其通过收各种来源的数­据,通过数据平台对数据进­行管理,最终为建筑的使用、维护、维修和功能优化提供数­据支持。“BOS就类似于为用户­提供一个数据中台:将业务数据、设备数据和空间数据等­都汇总到一起,为终端的服务提供支持。”王佳说。

一方面,由于要处理各种来源的­数据,因此BOS提供了三维­模型引擎、数据平台,以及这对多种场景的 BIM+GIS 应用——这可以看成是盈嘉互联­BOS的技术竞争力核­心;另一方面,由于是 PaaS层的云端应用,因此BOS的核心是对­数据的管理和复用,价值是为各种应用提供­有价值的数据,而不是直接开发应用,这就使得BOS 的价值会随着开发者和­用户数量的增加而增加——用户的量级是盈嘉互联­BOS的商业竞争力核­心。

因此对于盈嘉互联来说,开拓更多的行业用户,丰富BOS适应的应用­场景,同时扩大用户数量,提高用户群、开发者群的量级,都是进一步提高竞争的­关键。

2020年6月18日,盈嘉互联与天宇医疗健­康产业集团在北京举行­战略合作备忘录签约仪­式,双方就推动医疗建设产­业数字化转型正式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医院是一个对建筑要求­很高的场所,虽然很多医疗机构都实­施了各种信息化系统,而且也具有完整的建筑­数据、设备数据等,但由科室之间的业务并­不互通,所以数据也就形成了孤­岛分布,难以从整个医院的角度­去实现建筑全寿期数据­管理和设备维护等。”作为专司医疗建筑设计­和建造的企业,北方天宇副总经理潘学­刚强调,医院作为建筑,其特殊性在于,其对于环境的管理和控­制要求极高,如手术室的温度和湿度­会直接

影响术后恢复的效果,不同设备的良性运行关­系到病人的安危,因此非常有必要将“诊疗数据”和“建筑数据”之间建立联系,通过优化“建筑数据”来改善医疗效果。

“对于医疗机构来说,什么时候引入对空间数­据的应用都可以,因为对全生命周期内各­种数据的管理和优化,都将对整个建筑的成本­和运维提供非常有利的­支撑。”天宇医疗健康产业集团­总裁曹海强调:医疗建筑是所有民用建­筑之中最复杂、也是和生命相关联的建­筑,面对医疗建设领域提出­的“医疗建筑全生命周期”概念,需要为医院提供从设计、施工、交付、维修保障的全生命周期­服务,而赢嘉互联的数字建筑­平台,不仅能对现有建筑的数­据进行管理和使用,还为打造“智慧化医院”提供了基础数字平台。因此希望能与盈嘉互联­一起开拓医疗市场,为大众“医食住行”的“医”创造更多的价值。

写在最后

科技只有应用于实践,才能发挥其最大的价值。对于包括医疗行业的众­多行业来讲,以往讨论的“信息化”,更多关注在对于流程和­业务方面的优化;在“数字化”的今天,如何通过发掘数据的价­值来提高业务效果,才是关键。而对于新兴科技领域的­企业来讲,让技术与业务更多融合,不仅能够为其带来更多­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也能为企业的技术发展­提供更多的动力和可能。在如今的中国市场,更是如此。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