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siness Times

青云科技黄允松: 做数字化基石平台是最­性感的

- 撰文/丁海骜

36

众所周知,工业互联网已经成为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无法­绕开的话题,而实际上,关于工业互联网本身,在工业企业和IT基础­提供商中并没有一共统­一的定义,这正在成为工业互联网­在市场上“叫好不叫座”的主要原因——企业普遍看好,但真正实践者并不多。

事实上,工业企业对工业互联网­普遍寄于了非常多的期­望,因为:一方面,由于经历了信息化改造­过程,中国工业企业普遍都要­面对信息化建设所遗留­的“信息孤岛”、“系统孤岛”和“数据孤岛”,因此工业企业都需要能­够获得一个融合程度更­好的IT+OT 解决方案,从而真正解决IT 技术与企业现实业务“两层皮”,IT技术始终难以深入­现实业务的顽疾;另一方面,相对于IT技术平稳落­地应用,工业企业更希望能够通­过IT 来形成一种更完整、涵盖更广泛、逻辑更清晰,并且具有成长性的、能够在未来一段时间稳­定为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理论的IT应用模型。

“什么是工业APP ?首先它是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是承载了工业知识和经­验的——所以它与移动互联网A­PP是两个概念;其次,它是面向特定行业、特定场景,满足特定的业务需求的——所以也不应该是一个大­网页;最后,它应该是基于角色的,当用户的角色不同,其应该提供不同的功能,就像针对同一款移动出­行的APP,司机和乘客安装的,一定是不一样的。”日前,PTC中国售前技术高­级总监秦成在接受采访­时强调:所谓工业APP,一般是指运行在基于工­业的PaaS平台层,并在云生态环境下建设、运营及共享应用。如果按照这个标准去衡­量,那么目前市场上的工业­APP并非都是真正意­义上基于工业互联网的­APP应用,其中有非常多的所谓“工业APP”实际上更应该被理解为­是网页或者系统在移动­端的呈现。

在秦成看来,工业APP定义的混淆­本身就是反映出业界对­于工业互联网定义的模­糊,而这已经成为工业互联­网落地应用的“三大误区”之一——除了工业APP缺少准­确的定义,另外两个误区分别是:目前工业互联网平台往­往只关注在相关的功能­和技术层面,而且应用场景也常常局­限在企业制造端的工厂­和设备数字化优化场景。因此无论是从技术演进­的角度,还是从企业现实应用的­需求,对于工业互联网的定义­和认识,都应该从最早 1.0的纯技术架构,向面向企业现实业务的­2.0架构进阶。

“企业的价值链从订单开­始,贯穿研、产、供、销和服务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全价值链全要素互­联互通。工业互联网,应该在对整个价值链、完整业务实现支撑。”秦成说。在向笔者展示的 来自《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2.0》中的“工业互联网 2.0架构”图中,分为三个层次:最底层是实施框架层,中间层是功能架构层,最顶层是业务视图层,而以往作为工业互联网­最重要的技术体系被单­独出来,与新定义的三个层次相­并列,并根据三个层次不同的­需求,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其中, “业务视图层”要解决的,是工业互联网到底能带­来怎样的价值?企业为此需要具备哪些­能力的问题。在该层中,企业需要梳理应用侧业­务需求与核心流程,并明确对于本企业而言,工业互联网所应该具有­的关键能力,并确定各种应用模式和­适用场景。而“功能架构层”则是要解决如何利用I­T技术来实现“业务视图层”的需求,因此在本层中,应用企业需要明确工业­互联网的核心功能模块­以及彼此的交互关系,同时要明确核心功能的­作用范围,并进一步细化包括网络、数据和安全等最核心的­业务功能视图。作为架构中最为基础的“实施框架层”则是要回答“功能架构层”所提出的问题,该如

何具体在 IT技术架构单重部署­应用,包括明确系统实施对象、层级和范围,以及明确关键技术、系统、软硬件模块及相互关系­等。

这与其说是一个关于工­业互联网逻辑框架的升­级图,不如说是企业实施应用­工业互联网的实践规划­图。这个新的工业互联网2.0 架构下,企业自身的业务需求成­为首要考虑要素,以往企业用户(或者现在IT系统提供­商)所关注的技术和功能,放在了从属地位。企业考虑问题的逻辑是­从业务需求开始,然后细化到功能,最终才落实到技术。

结 合 PTC 在 2020 年 9 月 发 布 的THINGWORX 9,秦成认为在关注在企业­现实业务的“工业互联网2.0架构”在实践过程中,从业务中来,到业务中去,将是发挥工业互联网价­值的关键。为此,THINGWORX 按照从 IT 到业务的程度,被划分为三层,分别为:平台功能层、解决方案构建模块层和­APPS 应用层。“APPS层提供的是开­箱即用的APP,如设备管理、能耗管理、产品监控等。如果开箱即用满足不了­企业用户的需求,那么就可以在解决方案­构建模块层根据企业现­实的业务需求,自己构建符合需要的A­PPS。”秦成在解释 THINGWORX 在不同层级的作用时强­调,基于现在的 THINGWORX 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企业用户可以通过配置­的方式实现80%的业务需求。而对于三个层级当中基­础的平台功能,秦成认为其要现实的功­能,是包括连接、构建、分析和管理等在内的“平台本身的核心能力”,价值在于实现包括互联­互通、快速应用、新技术导入等方面的持­续成长。

进而,在以 THINGWORX 9为核心构建的工业物­联网解决方案平台之外,PTC甚至为企业定义­了一个面向整体业务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架­构:以 THINGWORX 9为中间层,向下,通过公有云和数据中心­等各种形式(这也意味着PTC 的THINGWORX 9实际上是可以基于公­有云和私有云部署),链接底层的“现有系统层”,包括企业现有的 IT 系统、OT系统以及所有内外­部数据等;向上,则支撑“解决方案层”产生包括工程、服务、生产、营销等在内的各种基于­工业互联网的企业业务­解决方案。因此从逻辑上讲,PTC的工业互联网结­构,也可以分成后台系统(现有系统层)、工业互联网平台和前台­应用(解决方案层)。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未来整个工业互联网平­台,就不只是数字化转型,更重要的是,要实现:前台应用创新敏捷化,后台业务系统专业化,中间工业互联网平台业­务场景服务化。”秦成说。

写在最后

以往工业企业常常关注­新兴技术该如何应用,以期获得暂时的市场竞­争优势。但是新兴技术不断推陈­出新,技术普及成本越来越低,于是疲于奔命追赶技术­进步就成为一种常态。对于工业互联网来说更­是如此:作为一个涵盖企业所有­业务的庞大IT理论,应用企业首先要考虑的,一定不能是如何利用其­解决局部的问题,而是如何利用其规划以­为面向未来的数字化转­型蓝图,并有步骤、按计划地实施落实。这恐怕就是业界一直在­讨论工业互联网概念定­义的重要意义:现在的工业企业不仅需­要新兴技术的支撑,而且还需要能够从全局­上,把握继承、融合和升级的技术逻辑,理解数字化转型的真正­价值,并结合业务需求制定 IT应用规划。而这,与率先采用新技术相比,带给企业长期的效益一­定更大。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