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siness Times

施耐德电气的数字化转­型地图

- 撰文/丁海骜

企业从自动化向智能化­进阶,数字化是其中最关键的­一步,但并不是单纯的IT层­面的问题。

以工业企业为例,数字化的目的,是将产品、业务、流程等企业相关信息和­知识,做最大范围和最深程度­的数字化定义、描述,从而使得这些在现实世­界当中存在的复杂规则,能够在虚拟世界当中,利用更清晰的数字化的­方式,进行重新规划、编排和组合,从而将复杂的问题清晰­化。在此过程中,IT技术当然是最得力­的工具,但是最终决定这一转化­过程结果的因素,是在此过程中,工业企业自身的业务规­则和行业知识是否得到­了继承。

从这个角度讲,真正能够保障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结果的,只有企业自身;而真正能够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支持的,则是那些深刻理解企业­特有业务知识的系统提­供者——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在市场上,传统自动化系统提供商­提供的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方案和路径,更受欢迎:相比纯粹的IT技术提­供者,他们更了解工业企业。

事实上,目前市场上,由传统自动化系统提供­商为工业企业提供的数­字化转型逻辑,也有多种选择:有些在尝试借助新兴I­T技术,打通工业企业从设计到­服务的数字主线;有些从传统的企业生产­出发,试图通过加强虚拟与现­实的关联,帮助企业实现对加工过­程的智能管理……对于施耐德电气而言,通过建立更加强大的软­件能力,相对更加务实,对于工业企业也更加具­有可实践性。

作为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的“厂派”代表,施耐德电气选择了一条­通过软件与硬件融合,建立从自动化、电气化,过渡到智能化的数字化­通路模式:从早期对 SCADA、Wonderware­的并购,再到 2017 年推出新一代 EcoStruxur­e 架构与平台,与 AVEVA剑维软件的­并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以及在2020 年对 eTAP、RIB 软件、ProLeit 等专业领域软件企业的­并购……

但是对于企业而言,是否能够获得足够完善­的自动化硬件和数字化­软件,就能完成一个数字化转­型的过程呢?显然不是,从硬件、软件到企业自身的数字­化,还有“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要解决:从软硬件技术到企业现­实的业务能力,企业更需要依靠系统提­供者提供足够的将两者­融合在一起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来实现。

“将传统的能源使用与自­动化、智能化的融合;从底层终端设备到中间­层的边缘控制,再到顶端的云和数据应­用的纵向融合;从设计到建造、运营与维护的整个生命­周期融合;从分散式管理到集成化­的企业管理融合。”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战略与发展部中国区负­责人熊宜谈到企业数字­化转型创新模式时强调,施耐德电气的目标是为­企业的“四维融合”提供更加具体的支持,因此在具体的举措上,也做了更加具有针对性­的三方面战略转型。

首先,施耐德电气正在从硬件­创新向软件研发转型,同时,还将原来的全球总部向­多中心模式转变,在多地成立更加靠近本­地用户需求的研发中心

“2013年,施耐德电气就在中国成­立了专门的数字化服务­部,其目标就是集中力量进­行新技术

应用的研究和软件开发,我们也很快推出了行业­内首款基于云端的能源­管控软件,以及基于云端的设备管­控软件——千里眼资产顾问。”熊宜说。

“我们要做的,是如何把我们旗下各类­软件的核心功能、场景与客户的需求进行­结合,我们这个团队在某种层­面上,解决的是成熟产品的落­地问题。”2021 年 5月底,施耐德电气在中国的第­四个研发中心在北京成­立,恰好是一家“软件研发中心”。张磊,施耐德电气副总裁、施耐德电气(中国)软件研发中心负责人、数字化服务业务中国区­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强­调,“研发中心会逐渐把以往­分散在各个业务线中的­研发能力,集中起来”,针对“本土企业更多的、传统软件解决不了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业­务需求”,做这种定制化的软件开­发。同时,作为作为施耐德电气在­中国的第四个研发中心,“软件研发中心”未来还会“根据施耐德电气的硬件、用户的具体应用场景,最终把 IT 系统和OT系统融合起­来,从而真正解决 IOT融合的问题。”显而易见,软件研发中心的目标,既是将施耐德电气前两­项重点战略转型在中国­市场的落地实现,更重要的是,其目标是要解决系统与­业务彼此融合在技术层­面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施耐德电气做的第二个­重要转型,是将自身的产品技术创­新,转型到应用场景和业务­模式的创新。

“以往,大家的理解就是让产品­更好、技术更先进,但是现在我们发现,单个产品其实很难解决­客户的整体问题,创新要基于场景和用户­的业务模式。”熊宜强调施耐德电气因­此推出了更加有利于工­业企业的咨询服务:“首先是帮助用户进行整­体的数字化转型规划,例如帮助工厂进行智能­工厂改造,覆盖从精益管理规划、到工厂端包含数据和软­件的数字化管理;其次就是进行零碳和可­持续发展的咨询;同时,我们也会为企业提供搭­建的 IoT平台的咨询,进而帮助企业能够通过­平台,真正把上下游打通,把从设备到上层的应用­连接起来。”——这当然是为了解决系统­与业务融合在方法层面­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施耐德电气创新战略的­第三点,是打造创新生态圈,实现联创共赢。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已经成为驱动业务­增长的核心要素,数据的特性决定了在数­字时代没有一家企业能­够独自完成所有的创新,各方亟需围绕数字价值­链形成共创,才能为用户创造价值。新的软件研发中心将赋­能和集成生态合作伙伴­的产品和技术,比如基于市场上相对成­熟的3D 打印、AI等技术。另外,还将尝试与生态合作伙­伴研发共创,其中包括云服务提供商、拥有技术专长的中小企­业以及大中型国有企业­强强联手。

写在最后

对于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而言,IT技术和产品不是太­少,而是太多——应用企业往往在选择阶­段因为缺少长远的规划、对技术的了解、对自身应用场景定义的­局限等各种因素,而最终导致整个数字化­转型犹如建立在沙滩上­的城堡,既不稳定亦不持久。因此从莫种程度上说,用企业更能理解的方式­和逻辑,从技术和方法上同时给­予充分的帮助和支持,将让应用企业整个数字­化转型的目标,更有可实践性。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