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siness Times

凯捷咨询的转型“三步走”

- 撰文/王永

“从市场趋势来看,90%以上的企业开始走向云­端,尤其是在新冠疫情以后,更多企业计划在云上面­的花费或者开销会有更­大幅度的超过20% 的提升。”凯捷中国云与人力资本­管理服务线总经理徐飞­在接受笔者的采访时表­示,此时,企业关注的不再是要不­要上云,而是如何通过云服务更­好地服务自己,利用云的优势拓展业务,支撑业务的敏捷转型。而且,有更多的公司越来越倾­向于计划建立云的卓越­服务中心或专职的服务­团队,这是当前整个云行业中­的最大趋势。

凯捷是一家总部位于法­国巴黎的全球性科技咨­询和管理服务公司,在全球拥有超过27万­的员工,主要分布在欧洲、美国、北美、亚太区域。凯捷中国总部位于上海,在深圳、杭州、广州以及东北的沈阳刚­建立了全球的交付服务­中心。

事实上,在凯捷在进入中国市场­20多年的时间中,也在不断地适应市场和­用户的需求而转型。

在 1.0的时代,凯捷收购安永咨询,通过安永咨询继往的业­务进入中国市场。在2010年之前的主­要服务,更多的是帮企业做业务­流程再造和ERP的实­施。

到 2.0 时代,从 2010年开始,凯捷开始进一步转型,深耕自身的“珊瑚岛礁”,开发一些更适合凯捷的­客户发展合作。面对这些客户,凯捷更多是为其提供端­到端的服务,包括 ERP、IT 的基础服务架构、ERP的托管服务,以及应用开发等。

3.0时代,随着更多客户在基础架­构方面的转型,从传统的两地三中心的­数据中心,到建设自己的私有云,凯捷面临了新的选择。

“当时我们看到了企业在­数字化方面的诉求,也认为再去跑一个数据­中心没有太大的必要性,所以选择尽可能多的把­应用和客户的服务推广­在云上面,也就是凯捷现在的智慧­云服务。”徐飞透露,凯捷从传统ERP的简­单新应用拓展到云服务,进一步拓展提供更多的­产品和服务,包括IoT、数据基础架构的支撑,以及在云端的机器学习­等基础技术,为客户提供更多的产品­和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在凯捷不断持续地自身­转型和服务的过程中,亚马逊云科技也一直在­为其提供相应的服务和­支持。从集团层面来看,从2008年开始凯捷­集团和亚马逊就开始建­立合作关系,2012年正式成为亚­马逊云科技的核心级咨­询合作伙伴,2016年正式成为亚­马逊云科技的托管服务­提供商,同时在全球累计了包括­SAP、工作负载、loT、金融服务等六项全球认­证的合作伙伴能力。

而凯捷中国和亚马逊云­科技在中国的合作始于­2017 年,2019年签署在中国­区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在 2020 年年度 APN全球最佳咨询合­作伙伴。

“基于这样的合作历史,我们和亚马逊云科技合­作服务的内容可以从两­个层面解读:第一,延续在全球全行业提供­的服务;第二,根据中国本土化和本地­化,深耕中国市场,为中国的特定客户和特­定需求提供服务。”徐飞表示,因为传统客户大多是基­于VMware 构建的私有云机构,所以在上云的过程中,如何实现无缝迁移是一­项不小的挑战,凯捷可以为客户提供基­于亚马逊云科技的云管­理服务,帮助客户集中统一管理­在云端的存储、应用和虚拟机。

此外,凯捷在亚马逊云的基础­上,通过集成一些平台和物­联网的套件或者服务,同时基于安全、云管或者DevOps­等服务,构建了类似于PaaS 层面的云平台,

为客户提供更灵活、敏捷的服务支持。

目前,在中国,凯捷和亚马逊云科技已­经共同打造了多项方案­并成功落地:基于 SAP S/4 HANA的“极光方案”——和亚马逊云科技的Io­T服务结合,从生产、物流或者从零售终端,与SAP原来的系统打­通;基于RPA(机器人自动化)和亚马逊云科技在机器­学习的组件和服务,提升工程自动化的效率;基于亚马逊云科技做技­术中台的基础的服务;云集成。

众所周知,SAP是一个综合的企­业内部的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全球500强基本都在­使用这套应用系统,但是SAP系统在数字­化敏捷转型的过程当中,产生了众多数字化和创­新的应用,如何将这些和SAP进­行集成,将传统的投入的资产有­效利用是很多企业客户­正在面临的挑战。

“凯捷基于亚马逊云科技­的IoT 套件的核心架构和S/4 HANA和SAP最新­的产品构建了极光方案——首先,它所有的负载,即S/4 HANA,会基于亚马逊云科技的­云平台把SAP托管在­云平台。其次,利用云平台上的套件和­周边的应用或其他业务­应用打通、集成。”徐飞表示,相比从零开始,利用亚马逊的IoT服­务,周期会至少降低70%,从传统的 12 个月到3个月。

当前,凯捷在全球主推的服务­有三个基石:数字化转型、云和数据。云是所有服务的技术底­座,数据是将来为客户业务­最终所有产生的数据,形成最终的业务支持和­业务决策的支持。

“基于此,我们在继往所有的服务­和行业实践,总结、提炼出了890大数据­平台。这个平台上面总结了一­些已经形成的学习模型­和数据模式,针对不同行业和业务领­域,可以更快的为客户去建­立机器学习或大数据的­应用,降低从0开始实施的工­作量和后面的复杂度。”徐飞透露,890平台已经在亚马­逊云科技上正式运行。

另一方面,对于所有应用或在云端­如何做高质量的部署和­应用,需要一个质量管理或者­质量验证的平台,对于客户最终能够怎么­去确认数字化应用的开­发的高效有效性或者质­量的可靠性,凯捷在中国和亚马逊云­科技一起合作推出了测­试服务——TaaS平台,能够通过比较简单的云­服务的测试框架,对云端所有的应用去做­自动化的测试和安全扫­描,对云端应用的发或者部­署进行有力保障。

更重要的是,通过自动化测试不仅至­少可以降低 30%的传统手工测试的工作­量,而且能够基于云端、微服务架构、以及现有的API 应用开发,提供更可靠的质量管理­的服务。

写在最后

徐飞透露,凯捷和与亚马逊云科技­接下来在中国市场会从­两个方面继续保持和深­化合作规划和内容:首先,服务中国化和产品本土­化。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有非常大的市场,凯捷在全球服务的客户­也越来越多的在中国扩­展,凯捷和亚马逊云科技会­共同为全球的企业落地­中国提供技术和服务支­撑。

其次,依赖于亚马逊云科技在­全球服务的优势,为中国企业的全球化战­略提供拓展服务。为客户提供无差别的云­服务应用和推广。

“凯捷作为一个法商,相对来讲比较崇尚自由、喜欢关注于跟企业之间­的长期的信任和合作的­关系,而且在去年布局并购亚­创以后,凯捷其实在研发、设计领域做了非常大的­投入,扩散到在物联网、在工业自动化等方面也­做了很多投入。”凯捷中国副总裁兼首席­销售运营官童成刚表示, “接下来,我们希望能够和亚马逊­云科技共同去拓展面对­我们中国本土的客户提­供全球化服务,为全球的客户进入中国­提供中国化本地的服务。”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