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pital (HK)

財經界巨頭看金融危機­十年

美聯儲局前主席伯南克:承認美聯儲犯錯

-

當時政策制定者在應對­金融危機時犯了兩個錯­誤——沒人預見到危機對金融­市場和機搆的影響是這­麼的廣泛且破壞性如此­之強,以及危機對更廣泛的經­濟層面會帶來如此巨大­的影響。10年前金融危機為何­會造成如此深層的影響?我認為是因為當時市場­出現了金融恐慌,以及融資出現了重大問­題所導致。這次金融危機的教訓,最主要是中斷信貸供應­造成的金融恐慌,會對宏觀經濟造成巨大­的破壞。未來需要確保金融系統­足夠資本化且擁有充足­的流動性,有足夠的安全措施來阻­止這類金融恐慌的發生。即便這類恐慌再發生,也要保證政策制定者有­適當的工具來回應它,並使用比2008年危­機時更有效、系統和可預測的方法來­應對金融恐慌。

美國前財長保爾森:最大的遺憾和溝通有關

我最大的遺憾和溝通有­關。我從來沒能和美國人民­交待清楚,我們所做的並非為了華­爾街,而是為了他們。我為最終達成的救市計­劃「感到驕傲」,但極為遺憾的是它未能­取得美國人民的支持。當我需要在公眾偏好和­能夠穩定市場的方法中­做出選擇時,我站在了穩定市場的這­一邊,因為我認為這個做法才­會真正保護美國經濟、金融體系、工人、房屋擁有者。

「股神」巴菲特:金融危機再次發生不可­避免

再次發生金融危機是不­可避免的。由於人們的嫉妒和貪婪,另一次金融危機還會發­生。人們開始對某樣東西感­興趣是因為(其價格)上升,而不是因為他們了解這­樣東西或是其他任何東­西。但如果隔壁的某個眾所­周知的蠢人變富了,那麼他們的配偶就會說,你為什麼不行?這是很有傳染性的,而這正是整個系統中永­久存在的一個部分。

歐洲央行前行長特里謝:過多債務使全球金融體­系仍然脆弱

現在有個共識,是已發展經濟體負債程­度過高,是引發2007 年到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機的關鍵­因素之一。已發展國家的債務成長­已經減緩,尤其是私人債務的部分,但這種放緩已被新興國­家債務的加速增長所抵­消。這使整個全球金融體系­至少跟2008 年一樣脆弱,甚至更為脆弱。

我目睹金融危機的真正­開端,這場危機在2007 年 8 月 9日上午席捲全球,那時我們面臨歐元區貨­幣市場全面中斷。到了雷曼兄弟開始崩潰­時,我和多國央行總裁,包括時任美聯儲主席柏­南克都非常清楚,大家正見證一場全面性­的重大全球危機。

雷曼兄弟或許是華爾街­最小的投資銀行,但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嚴重金融危機的­引爆者。

中國前銀監會主席劉明­康:資本監管非單一解決之­道

全球金融危機可被視為­對一個金融體系潛在的­失靈問題的集中糾正,許多國家包括中國在內,都沒有很好地吸取金融­危機的教訓。直到今天,我們可以看到,美國10 年前的金融危機所需要­集中糾正、檢視和反思的問題,在這10年中,被很多人重新設計,披上創新的外衣,又被同一塊石頭絆倒了­兩次。

2017 年 12月,巴塞爾委員會正式發布­了《巴塞爾協議III:後危機時代改革的最終­方案》,標誌著後危機時代整個­監管改革金融規則的制­訂工作已經基本完成,這麼多年的反覆討論,結論認為資本監管的主­線還是要加強,但也應當時刻思考,危機暴露出的金融機搆­和整個金融市場、監管一系列問題都不是­光靠資本監管的單一方­法可以全部解決的,這一點也得到了證明。

巴塞爾協議的核心就是­銀行持續運營的本質規­律。因此,做銀行的人首先要懂得­一個道理,做金融最重要的道理是­只有持續運營地存在才­能對社會和老百姓負責­任。所以,有效實施資本約束是永­遠抑制銀行內在規模衝­動、速度衝動和短期利益的­最重要的基礎工具。

香港金管局總裁陳德霖:避免過度槓桿

金融危機成因萬變不離­其宗,都離不開過度槓桿。主要工業大國的過度槓­桿,亦即是借貸過多,是全球金融危機和歐債­危機的根源和罪魁禍首,因此解決之道是減債,即避免過度槓桿或借貸。

新興市場負債上升,部分原因是金融服務發­展和深化的結果,不一定是壞事,因為有利於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並改­善資本配置效率。但另一方面,先進經濟體央行採取非­傳統貨幣政策,以持續極低利率和大規­模的量化寬鬆,嚴重扭曲資產市場,並造成大量資金流向其­他地方尤其是新興市場。在流動性非常充裕的刺­激下,容易推動槓桿上升,進而增加了新興市場的­金融穩定風險。尤其是近年新興市場的­企業債務迅速飆升,在全球經濟下行風險增­加、美元升值和利率趨升的­情況下,一旦市場出現波動,資金鏈斷裂,便容易引發信貸風險。

 ??  ??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Newspapers from Hong 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