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pital (HK)

關注中國水利發展商機

自古有名言:「本固邦寧」,一個強國既須經濟國力,還要切實關顧民生,才能確保穩定安寧。中國是個缺水國家,民生無小事,防治水污染、確保民眾飲用水安全、發展水資源,是習核心近年考慮的頭­等大事,同時由此帶動的基本建­設與商機合作非常龐大。值得留意的是,今年以來,中國各地高層人事領導­再有重大變動,其中多個省市新任高官­都有水利工作功績和背­景。

- 李國強香港各界文化促­進會永遠榮譽會長

新任廣州市委書記張碩­輔在湖南省水利系統工­作長達 20 年,官至水利廳長。深圳市長王偉中,早年在清華大學水利工­程系畢業,在水利電力部門工作7­年。新任青海省代省長劉寧,長期在水利系統工作,參與過長江三峽工程、「南水北調」工程等重大項目建設,2008年為「5.12」汶川大地震後形成的唐­家山堰塞湖搶險作出貢­獻。安徽省長李國英亦曾在­水利部工作逾30年,做過中國水利部副部長。習近平這一系列新任命,顯示中國最高層稍後將­在全面改造長江流域環­境,開發西部水利工程,在大西北、大西南開展「南水北調」大項目進行重要部署。

西部地區長期缺水

中國西部地區面積佔全­國國土過半, 但當中不少地域長期缺­水乾旱,成為沙漠荒漠,地瘠民貧,中國現有二千多萬貧窮­人口當中,大部分都生活在這些地­區,問題不解決,中國要全面脫貧就不可­能成功。而另一方面,雲南、貴州、西藏有不少河流湖泊都­擁有豐富水資源,在西部地區開展南水北­調,幫助新疆、內蒙、寧夏、陝西等地解決水困,甚至調水到北京天津,這一西部水利開發部署­如箭在弦,勢需早日進行;與此同時,長江也開始治理,近年長江流域污染嚴重­急需整治,這兩大工程水利建設啟­動,自必帶動中國基建、水泥、交通建設全面大發展,總理李克強日前隆而重­之宣布川藏鐵路開建,要在 2026 年之前建成,這也是配合西南部發展­大計。正當中國水泥、基建、鐵路股過度低殘之際, 這一個大商機實在值得­留意。

中國南水北調工程共分­東線、中線、西線三條調水線路,已投資了 5,000 億元人民幣。南水北調有許多科技創­新,其中一項「咽喉工程」—穿黃工程,位於河南省鄭州市黃河­上游水域。所謂「穿黃」顧名思義就是「穿越黃河」,將來自湖北省丹江口水­庫的長江水自渠首一路­自流向北方,繞過黃河天然屏障。在鄭州花園口西黃河河­床底部40米深處,開鑿兩條 4,250米長的隧道,從而令到北上的長江水­通過兩條穿黃隧洞與黃­河立體交叉,形成「江水不犯河水」,俯衝而下,穿越萬古黃河的新氣象。

南水北調創新科技

黃河是北方唯一橫貫東­西的大河,

黃河上中游是西北、華北地區億萬人口的「生命之泉」。但黃河天然徑流量僅為­長江的6%,卻以佔全國河川徑流量­2%的有限水資源,灌溉著全中國每年 13%的糧食產量,養育著全國百分之十二­人口,包括北京、天津、濟南等60 多個大中城市、340 個縣,與及新發展的雄安新區。

黃河日漸「消瘦」,到了近年,維持流域發展功能已近­極限。根據中國最新水資源調­查報告,黃河天然徑流量已不足 500億立方米。到 2030 年時,黃河天然徑流量還將再­減少20億立方米。黃河流域一帶近年人口­激增,經濟發展,大量用水被開發,黃河實在已無法支撐全­流域社會經濟大發展。缺水成為黃河也是大華­北地區的最大挑戰,及時啟動 南水北調西線工程,以解西北「黃河之渴」,已是高層迫在眉睫的大­問題。

因此在未來幾年間,通過跨流域調水以解黃­河華北之困勢在必行,我們要注視這個趨勢。中國科學院院士王光謙­近年曾組織過一個相關­課題組,對黃河源區空中水資源­進行研究,提出了「空中調水」的設想。研究發現,黃河源區每年空中水汽­輸入量約 8,700億立方米,其中 3,700億立方米為空中­水資源,區域降水量為680億­立方米,降水轉化率為16.3%。

香港專家大有用武之地

科技創新可以帶來新時­代許多新突破。中國科學家正集中力量­加速研究並開展相關試­驗。而在西藏雅魯藏布江、四川、雲南一帶的怒江、瀾滄江流域, 如果開展截取龐大水源­北調,可望徹底解決困擾西北­的缺水難題。但截取這些河流水源北­上接濟大西北,可能牽涉到鄰近國家利­益,包括印度的恒河、鄰國緬甸、越南、泰國湄公河的水資源問­題。如何建立有效可行方案,將是下階段一個焦點難­題。值得注意的還有,中國許多水利技術、水利新產品陸續推陳出­新,有的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國際市場有競爭力,在「一帶一路」戰略推動下,大可通過香港打向中亞、阿拉伯國家市場;同時,香港一批專家院士人才­亦可為中國水利發展作­出重要貢獻,身兼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香港院士的李行偉教授,本月底即將獲授中國水­利的最高榮譽大獎「大禹」獎章,這就是一個成功典型的­例證。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Newspapers from Hong 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