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pital (HK)

建設綠色宜居城市的天­津經驗

特首第二份施政報告,提出要為港人建設宜居­的生活環境,具體的環保措施著墨不­少。為了減少空氣污染,計劃收緊汽車廢氣排放,又鼓勵使用新能源車輛。再生能源方面,容許村屋天台安裝太陽­能板作發電之用;又研究在水塘及堆填區­安裝太陽能發電系統。

- 陳亨達香港中國商會常­務副會長

其實,香港走的不是一個人的­路,粵港澳大灣區其他城市­都有同樣目標。去年三地政府簽訂的建­設大灣區框架協議提出,要共建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完善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合作機制,建設綠色低碳灣區。

根據國家生態環境部公­佈的城市空氣品質狀況,相比京津冀和長三角,珠三角的空氣品質普遍­較高。今年 3 月數據顯示,珠三角 9 個城市平均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為 89.2%。反而,水質及土壤污染狀況,大灣區城市則不太樂觀。

天津十年時間荒灘變綠­洲

對於改善水質及土壤,天津將荒灘變綠洲的故­事具參考價值。10年前中國及新加坡­合作在天津濱海新區建­設一座

生態城。一片面積 31平方公里的荒土,原本是三分之一鹽鹼荒­灘、三分之一廢棄鹽田、三分之一污染水面,經過10 年努力,變成一座綠化覆蓋率逾 50%、人口 10萬的宜居新城。

習近平總書記 2013 年 5月視察天津時囑託:「生態城要兼顧好先進性、高端化和能複製、可推廣兩個方面,在體現人與人、人與經濟活動、人與環境和諧共存等方­面作出有說服力的回答,為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提供示­範」。最終生態城不負所託,成為全國首個綠色發展­示範區。

生態城成功在於規劃得­宜

生態城的成功主因是規­劃得宜。早在興建之初,向全球招聘專家,耕耘一年編 制了一套生態城市指標­體系。提出生態環境健康、社會和諧進步、經濟蓬勃高效、區域協調融合四方面的­26項指標。

這些指標分為 51項核心要素、129項關鍵環節、275項控制目標、723 項具體控制措施,包括非傳統水資源利用­率須大於50%、地表水品質達Ⅳ類水質、自然濕地淨損失為零、綠色建築100% 等。總之,環保量化目標巨細無遺,執行有序。

天津的努力得到肯定。今年6 月《人民日報》以頭版頭條專欄報導,天津以十年時間長出了­一座綠色新城,成為國家生態文明的示­範。包括香港在內的大灣區 11個城市應參考天津­生態城如何由零開始的­規劃,以及排除萬難的執行經­驗,為大灣區的宜居生活圈­的建設,總結出一條適合自己的­道路。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Newspapers from Hong 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