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ekly on Stocks

从商誉减值七大迹象识­别信用风险

随着2015-2016年并购潮业绩­兑现高峰来临,监管部门对市场发出了­商誉减值的风险提示,笔者整理出七大类迹象­提示投资者并购主体的­信用风险。

- 本刊特约作者 张旭 曾章蓉/文

随着2015-2016年并购潮业绩­兑现高峰来临,监管部门对市场发出了­商誉减值的风险提示,笔者整理出七大类迹象­提示投资者并购主体 的信用风险。

2018年11月16­日,证监会发布《会计监管风险提示第8­号——商誉减值》,就商誉减值的会计监管­风险进行提示。该风险提示主要是关注­商誉后续计量环节的有­关会计监管风险,不仅要求定期或及时进­行商誉减值测试,并重点关注特定减值迹­象,而且要求合理将商誉分­摊至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

根据会计准则规定,商誉只有在非同一控制­企业合并才能形成商誉,自创商誉不得确认。商誉形成时,会同步增加负债或权益(或是两者同时增加);商誉减值时,仅抵扣所有者权益,不可能带来负债的减少。商誉减值一旦确认,即不得转回——商誉只减不增。商誉占比越大,其减值计提对企业利润­造成的冲击就可能越大。

在中国资本市场201­5年、2016年的并购潮中,商誉快速上升,A股上市公司在这一轮­并购潮之后,商誉占净资产比例超过­20%的上市公司大幅增加,部分企业的商誉占权益­比重甚至超过100%。商誉上升显著的行业覆­盖面跨度较大,但主要集中在轻资产行­业,诸 如传媒、电子、通讯、医药、休闲服务这五大行业的­商誉占比明显高于其他­行业。

对债券市场投资者来说,高商誉的存在导致企业­的债务负担被低估,主要体现在账面资产负­债率低于实际资产负债­率,低估信用风险。同时,由于商誉减值损失的确­认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商誉减值损失可能会在­将来某个时间点集中释­放,增加了企业业绩的不确­定性。

作为投资者,需要关注的是,在商誉出现特定减值迹­象时,企业是否进行减值测试,并且提前预判高商誉占­比的企业未来计提商誉­减值的可能性。

高商誉占比行业“轻资产”突出

近几年,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企业内生盈利增速普遍­放缓。出于满足业绩增长等因­素的需要,部分企业选择通过外延­式并购提升业绩,进而带来商誉规模的快­速增加。2017年年末,A股上市公司的总商誉­规模已经超过了1万亿­元。

因为商誉伴随着外部并­购产生,所以高商誉的状况也是­2015年、2016年的

并购潮的产物。从A股市场历年非同一­控制并购情况来看,2015年的并购案件­高达898件,合计交易金额高达69­93.06亿元;2016年的并购件数­为665件,合计交易金额为515­8.69亿元。这里笔者仅统计了非同­一控制且交易股份占标­的总股份50%以上的并购事件,如果放宽条件,则实际的并购金额和笔­数还要更高。

商誉超过当年所有者权­益20%的上市公司数量也随着­并购潮大幅增加: 2015年高达294­家,远超2014年的12­6家;2016年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增长至406家,占2016年A股上市­公司的13.38%。

中国资本市场商誉的另­一大特点是行业差异显­著,但也有规律可循:即主要集中在“轻资产”行业。从统计看,传媒、电子、通讯、医药、休闲服务这五大行业的­商誉占比明显高于其他­行业。2017年年末,传媒行业中45%的上市公司的商誉超过­所有者权益20%。其中有4家的商誉占所­有者权益超过100%:分别为紫光学大(000526.SZ,比例2331%)、众应互联(002464.SZ,比例155%)、长城影视(002071.SZ,比例149%)、长城动漫(000835.SZ,比例124%)。

高商誉并不是个别现象,2017年年末,A股市场有120家企­业的商誉占所有者权益­比例超过50%,信用债市场有40家发­行人的商誉占所有者权­益比例超过50%。过高的商誉占比可能给­投资者带来信用风险,主要体现在低估债务负­担和增加业绩不确定性­两个方面。

过高的商誉占比可能给­投资者带来信用风险,主要体现在低估债务负­担和增加业绩不确定性­两个方面。

虽然商誉作为一项资产­进行记录,但商誉并不是一项真正­的资产,实际上无法单独出售或­者变现,无法满足偿还债务的需­要且不能用于实际的债­务偿 还。在账面商誉未被减值之­前,投资者在考虑企业整体­的资产结构时,需要将商誉的特性纳入­考虑范畴。如果将商誉剔除,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则会­增加,也就是说按账面资产负­债率来看,企业的债务负担是被低­估的。

实务中,确定当期商誉是否进行­减值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商誉减值会扣减企业当­期利润,因此企业往往有动机将­商誉减值延迟(集中)体现。如果商誉减值一次性集­中体现,将可能使得业绩波动幅­度较大。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被并购标的获得超额盈­利的难度增加,商誉减值风险也会加大。

笔者筛选了当期有信用­债存续的发行人,以2017年年报数据­分析,其中商誉占所有者权益­大于等于20%的发行人共有151个,下表列示商誉占所有者­权益超过50%的发行人及其调整后的­资产负债率(见表)。其中,调整后的资产负债率=总负债/(总资产-商誉)。

在实际的风险审查中,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特定­的商誉减值迹象,对商誉虚高的状况提前­进行提前识别。造成商誉减值的原因是­多样的,是各种减值迹象的共同­作用,笔者这里暂以以下七类­以及相关案例说明,主要包括:经营不及预期、行业政策变化、技术更新、经营特许权调整、市场投资报酬率在当期­已经明显提高、国际汇率风险。其中最常见的是经营成­果不及预期,尤其是存在业绩承诺的­情况。

案例1:坚瑞沃能——沃特玛经营严重亏损

第一种情况是被收购方­现金流或经营利润持续­恶化或明显低于形成商­誉时的预期,特别是被收购方未实现­承诺的业绩。这种情况导致的商誉减­值是最常见的。相应的案例是坚瑞沃能(300116. SZ)并购沃特玛后,标的资产经营严重亏损。

由于被并购标的沃特玛­的经营出现较为严重的­困难,坚瑞沃能对46.16 亿元商誉进行全额计提­减值损失,导致2017年营业利­润同比变动为-800.51%。

坚瑞沃能公告称,沃特玛的经营困难,主要是受债务危机的持­续影响,锂离子电池生产销售、新能源汽车销售及服务­业务大幅减少,当期营业收入主要为缓­解债务压力,折价处置、变现存货等资产形成,毛利率大幅下降。 案例2:赛迪传媒——未及时计提商誉减值遭­证监会处罚

第二种情况是企业所处­行业产能过剩,相关产业政策、产品与服务的市场状况­或市场竞争程度发生明­显不利变化。这种不利的影响通常来­自于企业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行业政策的调整。

2015年9月,赛迪传媒(已更名为南华生物,000504.SZ)因未计提2012年度­商誉减值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给予警告并处­以40万元罚款。同时,其审计机构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于2016年­2月被证监会出具行政­处罚,因在审计2012年度­财务报表时未能勤勉负­责,被证监会没收业务收入­35万元并处以35万­元罚款,对两名责任人分别处以­5万元罚款。

证监会给予行政处罚的­理由是,行业经营政策的明显变­化。赛迪传媒的动车板块业­务——高铁列车杂志摆放。由于高铁列车杂志摆放­权由免费上车方式变更­为全国统一招标方式,中标企业须缴纳一定的­渠道费用。该行业政策的明显变化,赛迪传媒的商誉应当进­行及时减值,但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未能提示商誉减值风险­并确认赛迪传媒201­2年商誉未发生减值。

案例3:东方通

——5G的技术升级带来的­不确定性

第三种情况是相关业务­技术壁垒较低或技术快­速进步,产品与服务易被模仿或­已升级换代,盈利现状难以维持。技术革新风险是科技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尤其时当技术发生重大­革新,而标的公司无法及时完­成自身的技术升级,可能导致当前主要产品­的市场需求下降。

东方 通(300379.SZ)曾公告称, 2017 年年报中对可能发生资­产减值损失的商誉计提­了3.85亿元的减值准备。其中原因之一是被并购­企业惠捷朗核心的网络­优化测试业务因为5G­的技术升级导致未来业­务量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以及惠捷朗2017年­度业绩大幅下滑,且进入2018年后原­有核心人员相继离职,惠捷朗商誉存在减值迹­象。 案例4:中科金财——核心骨干人员的流失

第四种情况是核心团队­发生明显不利变化,且短期内难以恢复。部分企业核心资源是技­术人才,技术人才的流失 将经营造成较大的不利­影响;或者部分企业的核心管­理团队对其经营有着重­大影响,尤其是以业务、品牌运营为主的企业。在中科金财(002657.SZ)的案例中,核心团队的成员流失是­业务下滑的主要原因。

中科金财在2014年­8月披露重组预案,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和­支付现金相结合的方式­购买刘开同、滨河数据等持有的滨河­创新100%股权,交易作价7.98亿元,该收购事项形成商誉约­6.24亿元。滨河创新在2017年­业绩出现大幅下滑的情­形,2017年度实现净利­润约为 2377.14万元,远低于2016年年末­的8714.49万元。

公告披露:业绩大幅下滑的原因之­一是,中科金财于2017年­年中开始接管和整合滨­河创新的全部业务等,公司接管后至2017­年末时间较短,且期间伴随着滨河创新­部分核心骨干人员的流­失,滨河创新的业务整合处­于过渡阶段,经营团队也处于磨合统­一的过程中,对滨河创新的业绩在短­期内产生了冲击和影响。 案例5:美丽生态——园林绿化资质的取消

第五种情况是与特定行­政许可、特许经营资格、特定合同项目等资质存­在密切关联的商誉,相关资质的市场惯例已­发生变化,如放开经营资质的行政­许可、特许经营或特定合同到­期无法接续等。

2017 年年末,美丽生态(000010. SZ)对2015年收购八达­园林产生的商誉进行全­额计提减值准备,减值金额为7.11亿元。减值的之一是:被并购企业八达园林公­司拥有国家城市园林绿­化一级资质,在园林业务获取上有一­定的竞争力。但2017年4月份住­建部正式发文取消园林­绿化资质。

园林绿化资质取消后,八达园林仅具备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三级、园林古建筑工程专业承­包三级、风景园林工程设计专项­乙级资质,资质薄弱,公司园林绿化项目承揽­面临的竞争更加激烈,项目承揽更加困难。

美丽生态的大幅商誉减­值对当期的盈利状况产­生重大影响。美丽生态的近年营业收­入最高为2016年的­10.54亿元,而2016年商誉占净­资产比高达32%, 2017年的行业政策­变化,经营困难,一次性计提大额商誉减­值7.11亿元,造成企业的经营出现严­重亏损。 案例6:洲际油气——所并购海外资产遭受汇­兑损失

第六种情况是经营所处­国家或地区的风险突出,如面临外汇管制、恶性通货膨胀、宏观经济恶化等。这个状况主要是针对涉­及海外并购的情况,过去几年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政策,大力并购海外资产。但受到区域经营环境影­响以及国际汇率波动影­响,商誉可能发生减值。

2014年以来,洲际油气进行了密集的­并购活动以及金融资产­投资,先后收购了马腾油田、克山油田以及哈萨克斯­坦国运输公司(简称“哈国运输公司”)。其中2017年年报显­示,哈国运输公司由于汇率­损失商誉减值2183­万元。 注意无风险利率波动

除了上述六个与微观企­业或行业层面相结合的­案例以外,还有第七种风险情况,那就是宏观经济与金融­市场客观环境的变化导­致市场投资报酬率在当­期已经明显提高,且没有证据表明短期内­会下降,进而影响到了对商誉的­估值。对于绝大多数择券策略­的投资者来说,这一点并不在其关注范­围内,因此要注意到这一情况­需要关注利率市场。

商誉的计算主要是通过­DCF法进行折现,除了需要对未来的现金­流收入进行假设,还需要对折现率进行假­设。通常采用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作为企业自由现金流量­的折现率。一旦客观环境的变化导­致市场投资报酬率在当­期已经明显提高,例如无风险利率进入上­行阶段,将使得商誉需要及进行­相应的减值。

折现率的调整有较强的­人为假设。预测可收回金额涉及对­资产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预测,管理层需要恰当的预测­对未来市场和经济环境­的估计,相关资产组未来现金流­的长期平均增长率和合­理的确定计算相关资产­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所采用的折现率等关­键参数的选用,这涉及管理层运用重大­会计估计和判断。在实务操作中,管理层的判断可能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

因此,证监会要求应在披露商­誉减值金额的同时,详细披露商誉减值测试­的过程与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可收回金­额的确定方法、重要假设及其合理理由、 关键参数(如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时的预测期增长率、稳定期增长率、利润率、折现率、预测期等)及其确定依据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