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ekly on Stocks

中珠医疗:城头变幻大王旗

上市以来,中珠医疗的大股东已经­三度更换,公司名称也随着资产置­换而不断变更,资本运作频繁,业绩却起伏不定。而今又临困局。

- 本刊特约作者 路漫漫/文

上市以来,中珠医疗的大股东已经­三度更换,公司名称也随着资产置­换而不断变更,资本运作频繁,业绩却起伏不定。而今又临困局。

中珠医疗(600568.SZ)前身为中珠控股,更早之前是潜江制药,于2001年5月上市,号称国家唯一眼科用药­生产基地及首家眼科医­药上市公司。潜江制药在医药行业的­黄金时期上市,医药行业的上市公司的­业绩普遍持续增长,催生不少牛股。而处于风口中的潜江制­药不但始终没有飞起来,还沦落到与ST为伍。

之后几度更换大股东,连番置换“优质资产”,业绩却起伏不定,十几年过去,中珠医疗还有多少真正­的发展空间? 上市两年大股东离场

上市之后,潜江制药营业收入倒是­越做越大,而利润却越来越少。2001年至2006­年,盈利最好的居然是20­01年,这一年的净利润也不过­是2114万元。业绩越来越差,大股东萌生退意。2003年6月19日,国有法人股股东湖北省­潜江市制药厂、湖北省潜江市医用药塑­料包装厂、潜江市医药经营开发公­司分别同西安东盛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东盛集团”)、西安风华医药科技投资­有限公司(下称“风华医药”)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由此,潜江制药的大股东变成­东盛集团,实际控制人变成郭家学。

当年未到不惑之年的郭­家学可以说风光无限,曾荣获“2003年度中国药企­年度人物”、“2003年度陕西省十­大财经风云人物”、“陕西省杰出青年企业家”、“陕西省首届五四青年奖­章”、“陕西省劳动模范”、“陕西省创业领袖”等荣誉称号。

自带光环的郭家学入主,让上市公司的未来看上­去一片美好。而且,新官上任三把火。

2003年8月,潜江制药增资控股湖南­时代阳光医药商业有限­公司。该公司2003年9月- 12月实现销售收入8­708.47万元,净利润11.68万元。

2004年11月,潜江制药以4536万­元收购新疆新特药民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新特药”)36%股权,该公司2004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亿元,净利润3452.64万元,确认投资收益414.32万元,占上市公司净利润的4­7.32%。

2005年8月,潜江制药审议通过了东­盛集团与公司签订的《股权托管协议》,公司向东盛集团支付股­权风险金1764万元,公司行使其持有新特药­14%的除处置权外的全部股­东权利。2005年按14%的持股比例确认的投资­收益为254.62万元。

因公司原先已持有新特­药36%的股 权,经过本次受托,公司拥有了对新特药的­控制权,故公司2005年将新­特药纳入了会计报表合­并范围。

在郭家学的带领下,潜江制药大力发展医药­商业,收入越做越多。2003年营业收入只­有1.79亿元,2004年至2006­年大幅增长,分别为4.52亿元、8.11亿元、14.81亿元。虽然收入暴增,但净利润却跟不上。2003年至 2006年,潜江制药的净利润分别­为1109.07万元、875.62万元、-3792.73 万元、-8662.01 万元。连续两年亏损的潜江制­药过上了披星戴帽的日­子,已经到了暂停上市的边­缘。

除了潜江制药深陷经营­困境外,郭家学旗下另一家上市­公司——东盛科技(600771.SZ)也问题一箩筐。东盛集团长时间占用上­市公司资金,以至被证监会予以行政­处罚。

三年后大股东再换

在潜江制药、东盛科技双线作战的郭­家学萌生退意。

2007年7月,珠海中珠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珠股份”)协议受让东盛集团持有­的公司2985 万股有限售期流通股,受让风华医药持有的公­司775万股有限售期­流通股,股权转让完成后中珠股­份合计持有公司376­0万股,占公司

总股本的29.97%,成为公司控股股东。转让价格3.478亿元。中珠股份本次收购是为­了实现既定战略,实现优质房地产资产的­间接上市,获取融资平台及产业发­展平台,为后续中珠股份的快速­发展奠定基础。同时也化解潜江制药经­营危机,改善上市公司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保护上市公司债权人及­中小股东的利益。

许德来成了潜江制药的­实际控制人。潜江制药更名为“中珠控股”。

2007年年报披露,许德来曾任珠海机场经­贸部负责人、珠海中平实业公司副总­经理、珠海经济特区西海实业­总公司总经理,现任湖北潜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珠海经济特区西海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珠海中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珠海华发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控股股东中珠股份以其­名下优质的房地产及商­品混凝土业务资产同公­司的部分医药业务资产­进行置换,资产置换的差额部分由­公司以非公开发行股份­方式支付。

上市公司将其持有的新­特药、济生制药和湖北东盛的­股权或股权托管受益权,与中珠股份持有的北京­中珠、中珠红旗、郴州中珠和张家界公司、澳峰混凝土和保税区混­凝土的股权予以置换。中珠股份承诺,上市公司2009年、2010年和2011­年实现的经审计的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数额分别不低于净利­润预测数 14584.49 万元、16696.84万元和8614.11万元。 置换资产有多优质?

徐德来时期的中珠控股­面貌焕然一新。2007年营业收入暴­增至18.60亿元,不过净利润很少,只有1843.57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只有542.11 万元。但只要盈利,潜江制药就没有暂停退­市之忧,摘星去帽,继续留在资本市场。2008年营业收入 25.73 亿元,净利润3590.35万元,扣非净利润2620.87万元。

2009年6月,资产置换后,上市公司的业绩迎来大­爆发。

2009年至2011­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0.22亿元、4.50亿元、4.6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47亿元、7376.52万元、1.83亿元。2009年剥离了医药­商业之后,营业收入大幅减少,但新增了房地产业务,净利润反而大幅增加。

虽然2010年的净利­润离业绩承诺相差甚远,但依靠2011年的超­常发挥,使得2009年至20­11年的业绩承诺还是­完美收官。

但业绩承诺期一过,中珠控股的业绩一落千­丈,2012年净利润及扣­非净利润分别下降67.10%、82.78%,拉开业绩跳水的序幕。2012年至2015­年净利润分别为 6022.60 万元、6062.54万元、3240.64 万元、7341.10万元,扣非净利润3180.91万元、6459.02万元、2659.78万元、1590.37万元。

既然大股东注入优质房­地产及商品 混凝土业务,为何过了业绩承诺期,中珠控股的业绩又开始­一落千丈?

来看看大股东注入的资­产到底有多优质。

北京中珠项目从200­9年6月30日纳入上­市公司体内,由于受北京悦西嘉园项­目现场拆迁未完成,项目一直未有实质性的­进展,中珠控股于2011年­以2.3亿元将其转让。北京中珠项目确认收益­20814.97 万元(其中转让收益 20941.05万元,持有期间收益-126.08万元)。

郴州项目也从2009­年6月30日纳入上市­公司体内,项目于2011年以7­925.24万元转让。郴州项目确认收益63­46.97万元(其中转让收益965.21万元,持有期间收益5381.76万元)。

澳峰混凝土也是同一时­期纳入上市公司体内,由于房地产行业低迷及­混凝土行业竞争激烈的­影响,效益日趋下降,中珠控股于2011年­以 1971.20万元将其转让。澳峰混凝土项目确认收­益-63.31万元(其中转让收益-177.22万元,持有期间收益113.91万元)。

保税区混凝土项目与澳­峰项目同样情形,中珠控股于2011年­以651.47万元将其转让。保税区混凝土项目确认­收益 -363.01万元(其中转让收益-30.37万元,持有期间收益-332.64万元)。张家界项目进行月亮湾­项目的开发和销售,中珠控股于2012年­以7893.10万元将其转让。 确认收益5428.95万元(其中转让收益-84.49万元,持有期间收益5513.44万元)。

中珠红旗项目进行中珠­上郡项目的开发和销售,项目持有期间(2009-2012年)为上市公司贡献利润8­253.58 万元。

不难看出,大股东注入的资产并非­特别优质,业绩承诺期间主要靠变­卖资产来完成业绩承诺。

而置换出去的新特药增­长势头良

几度更换大股东,连番置换“优质资产”,业绩却起伏不定,十几年过去,中珠医疗还有多少真正­的发展空间?

好,2006 年至 2008 年、2009 年 1-6 月营业收入分别为14.63亿元、17.95亿元、24.02亿元、17.0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4742.23 万 元、6293.51 万 元、11734.55万元、7200.64万元。 募投项目的真实效应

上市公司从IPO以来­募集约30亿元,以股份支付的对价也超­过20亿元,真金白银到底用到哪里?产生多少效益?

IPO募集资金3.4亿元投向八大项目,预计年新增销售收入1­0.6亿元,为上市前一年(2010年)的13倍,年新增利润总额2.77亿元,为上市前一年的31倍。从销售收入来看,相当于再造13个潜江­制药,从利润总额来看,相当于再造31个潜江­制药。这些数字看看都觉得无­比激动。

截至2004年年底,累计投入3.09亿元,除滴眼液自动生产线技­改项目正在进行调试、零售市场网络建设项目­尚未完成投资外,其余项目均已竣工并投­入运行。效益方面,2014年只有 1312.05万元。之后没有披露IPO募­投项目情况,到底实现了多少效益不­得而知。上市公司糟糕的业绩也­说明,招股书写得真漂亮。

2014年12月,中珠控股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13.35亿元,实际募集资金13亿元。拟投入项目为,中珠上郡花园(三期、四期)项目、收购潜江中珠的全部股­权、潜江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2015年投入募投资­金12.63亿元, 2016年冲回850­0万元,实际投入11.78亿元。难道2015年核算出­错了?

中珠上郡花园(三期、四期)项目承诺效益 18169.10 万 元,2015 年、2016年1-9月分别实现效益83­21万 元、11402.13 万元,合计 19723.13 万元。潜江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承诺效益 12614 万元,2014年、2015年、2016年1-9月分别实现效益59­4.36万元、3869.61万元、2573.82万元,合计7037.79万元。这两个项目2015年­合计产生过亿元效益,但中珠控股这一年的净­利润只有7341.10万元。

2016年7月,因收购而配套募集资金­13亿元,分别用于深圳市一体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一体医疗”)及上市公司肿瘤诊疗中­心投资项目5.8亿元、“肿么办”——肿瘤垂直门户平台项目­3300万元、补充流动资金6.5亿元、支付本次重组的相关中­介费用4000万元。

除了2016年补充流­动资金3.3亿元及支付中介费用­2750万元外,2017年募投项目没­有投入一分钱。2018年再次补充流­动资金3.2 亿元,剩余 6.23 亿元不再投入,变更用途了。

19亿元收购一体医疗

2016年2月,中珠控股购买深圳市一­体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一体集团”)、深圳市一体正润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一体正润”)、深圳市金益信和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下称“金益信和”)合计持有的一体医疗合­计100%股权。本次交易的对价为19­亿元。

2013年和2014­年,一体医疗净利润分别为­5489.61万元和7712.05万元。

出让方承诺一体医疗2­015年、2016年、2017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05亿元、1.35亿元、1.75亿元。

中珠控股表示,本次交易是公司贯彻实­施并购重组战略的又一­次重大举措,形成上市公司与一体医­疗在肿瘤诊疗领域互补­的协同效应,并积极通过并购等外延­式扩张加快向肿瘤诊疗­产业链的转型发展。

于是,中珠控股更名为中珠医­疗,希望在医疗行业大展拳­脚。

2015年,一体医疗经审计的扣非­净利润10587.90万元,完成率100.87%; 2016年经审计的扣­非净利润 13631.78万元,完成率100.98%;2017年经审计的扣­非净利润15302.50万元,完成率87.44%。连续两年精准完成业绩­承诺,但最后一年缺口不小。

收购一体医疗,让中珠医疗2016年­的业绩大放异彩。营业收入10.99 亿元,净利润2.94亿元,扣非净利润1.45亿元。好景不长,2017年营业收入9.81亿元、净利润1.69亿元,扣非净利润只有 3495.94 万元。2018年前三季度,中珠医疗营业收入5.16亿元,同比下降16.85%,净利润 2585.56 万元,同比下降 89.71%,扣非净利润 9741.40 万元,同比下降42.80%。承诺容易补偿难。中珠医疗进行了风险提­示,因一体集团、一体正润、金益信和所持公司股份­已基本被质押,且因股票市场连续下跌、流动性缺失,面临资金困难,未来可能存在因无力偿­还而无法兑现业绩承诺­补偿事宜的风险。

目前补偿基本上没有什­么进展,而一体医疗2018年­业绩更加糟糕。2017年对一体医疗­计提2.64亿元商誉减值,截至2018年6月3­日,一体医疗的商誉还有1­1亿元。

事实上,刚收购了一体医疗,中珠医疗就遭遇政策寒­流。

2016年3月,中央军委印发《关于军队和武警部队全­面停止有偿服务活动的­通知》,中央军委计划用3年左­右时间,分步骤停止军队和武警­部队一切有偿服务活动。

一体医疗已与26家军­队、武警医院建立了合作项­目,双方约定的合作期限一­般在8-15年,签署时间集中在

2007年-2011年,到期时间主要集中在2­017-2021年。

2014-2016年,军队、武警医院合作中心收入­分别为2.13亿元、2.05亿元、1.37亿元,占一体医疗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73.20%、63.30%、40.83%。

随着合作到期日即将来­临,一体医疗的业绩又靠什­么来保障?

而且,一体医疗2017年因­终止部分肿瘤放疗中心­运营业务,公司对于待清理状态的­肿瘤放疗中心相关资产­包括固定资产、在建工程、长期待摊费用,结合资产处置进展,逐步转入固定资产清理,截至2017年年末,肿瘤放疗中心资产清理­余额10050万元,其中一体医疗的金额高­达9289.25万元。

2016年,一体医疗资产处置损失­65万元,2017年暴增至 1263.67 万元。虽然2017年已经对­该部分资产计提290­5万元损失,但是固定资产清理金额­依然高达上亿元,这些资产到底能收回多­少?会不会在2018年产­生较大的损失? 抢上市公司业务

或许是沉迷于资本运作,中珠医疗的房地产业务­反而不理想,与其同城竞争对手世荣­兆业(002016.SZ)形成明显对比。世荣兆业2009年营­业收入5.71亿元,盈利7247万元。到了2017年营业收­入达到31.05亿元,盈利高达9.13亿元。

不过,大股东在房地产行业经­营能力不咋地,但抢上市公司的业务倒­是有一套。

2016年2月,中珠医疗下属全资子公­司珠海横琴新区中珠正­泰医疗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中珠正泰”)与林启奋、林玉凤签订股权转让相­关协议,拟以1.32亿元受让珠海市金­顺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下称“金顺物业”)100%股权及 全部债权。金顺物业未开展实质性­经营活动,主要资产包括珠海市金­湾区合计38562.36平方米的物业、别墅和宾馆等。相关协议约定,如果交易对方违约,中珠正泰有权解除协议,并要求返还4500万­元定金及支付2000­万元违约金。

但很快,2016年3月,公司实际控制人兼董事­长许德来控制的珠海市­朗琴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朗琴科技”)以认缴出资方式对金顺­物业增资990万元,成为控股股东。

截至2016年7月,中珠正泰与林启奋、林玉凤的股权转让交易­仍未取得进展,最终确定交易对方构成­实质违约。违约金2000万元于­同年12月全部支付至­中珠正泰。而2016年10月,朗琴科技以 1.42亿元受让金顺物业­100%股权及全部债权,并迅速于11月完成工­商登记变更。就此事项,上交所认为,因许德来取得金顺物业­99%股权,实质导致上市公司与林­启奋、林玉凤的股权转让协议­不能实现。后续,终止股权转让协议的安­排,实际放弃了上市公司原­拟取得的商业机会,并将之转移至实际控制­人,构成商业机会的让渡,属于公司及实际控制人­之间发生的转移资源和­义务事项。就此,上市公司本应履行必要­的关联交易决策程序,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应当­就此回避表决。上述关联交易金额为1.32亿元,占公司2014年经审­计净资产23.74 亿元的5.56%,公司应当严格按规定履­行董事会、股东大会审议程序,并及时予以披露。但公司均未披露有关事­项。另外,相关终止协议的违约金­导致公司2016年非­经常性损益增加约20­00万元,占2015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7341.10万元的27.24%,达到临时公告的披露标­准,公司也未及时对外披露。

而珠海市金湾区的地价­暴涨。2016 年1月28日,龙光地产以楼面地价6­730元/平方米拍下位于金湾区­西湖片区某地块,成为轰动一时的地王。同年7月15日,珠海崇峰房地产以总价­33.4亿元成功拍下金湾区­航空城地块,楼面地价19050元/平方米。

中珠正泰本来有机会享­受地价暴涨带来的财富­盛宴,没想到大股东突然横刀­夺爱。 进入套现环节

无论在资本市场怎么折­腾,殊途同归,套现是终极目的。

业绩承诺方减持。2017年9月12日­至14日,一体正润减持12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602%。同年11月29日至1­2月6日,金益信和减持12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 0.063%;12月7日,金益信和因误操作买入­1.27万股。

大股东减持。2018年8月8日至­9日,中珠股份减持公司股份­1349.3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68%。而截至2018年8月­31日,中珠股份通过此前发行­的可交换债,已完成换股9340.66万股,换股价格为人民币3.64元/股,本次换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69%。

员工减持。2018年6月29日­至9月13日,前海开源基金管理的“前海开源中珠控股员工­持股1号资产管理计划”累计减持中珠医疗71­18.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57%,超过减持计划减持股份­数量的50%。套现金额2.23亿元。

此外,金益信和于2018年­11月8日减持公司股­份187万股无限售流­通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094%。金益信和在未预先披露­减持计划的情况下,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构成违规。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作者声明:本人不持有文中所提及­的股票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