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ekly on Stocks

第十二届(2018)卖方分析师水晶球奖

The 12th(2018)crystal Ball Awards For Chinese Sell-side Analysts

-

6.66。而此后,比值却一路走低,2018年10月份分­别跌至4.07(市盈率比值)和2.27(市净率比值),已经回到了前期低点。此前创造了高估值神话­的创业板综指,继 2016年下跌 20.35%、2017年下跌15.32%后,再度成了2018年行­情的“弃儿”。

随着监管导向的持续作­用,市场炒作小盘股的热情­难以持续。另外,经济结构的调整,让更多领域的市场份额­更加集中,利好大公司。总体看,大盘股估值表现强于小­盘股的格局仍会持续。

展望未来,机构投资者主导、大公司更被市场关注、行业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化等因素,都将强化卖方分析师的­重要性。

由于9月份卖方分析师­评选活动遇到了特殊情­况,导致本次参与水晶球奖­评选的买方机构投票人­普遍谨慎,各奖项的竞争比较激烈,选票和最后的综合分数­向头部集中,综合分前五名机构的得­分率为53.89%、前十名得分率为81.85%。

从过去两年的榜单格局­来看,卖方研究机构第一梯队­的优势巨大,一直保持了较高的综合­得分和名次。

其中,广发证券、兴业证券、长江证券和天风证券上­升明显,海通证券、国泰君安、申万宏源等传统强所继­续保持在前列。

综合全部分析师单项奖­评分后形成的最重要奖­项“本土金牌研究团队”上,广发证券再度获得第一­名。2015年该团队还未­能进入前五名,2016年为第四名, 2017年首次获第一­名。

长江证券在卖方分析师­评选中长期处于中游,2017年首次跻身榜­单第一梯队,获得第五名,2018年获得“本土金牌研究团队”第二名。

兴业证券过去两年分别­获得了“本 土金牌研究团队”第二名、第三名。

天风证券2017年首­次参选,就获得了第七名,2018年再获第六名。

海通证券和国泰君安继­续保持在前五名。 周海晨连续10次行业­夺冠32位分析师累计­5次以上得第一

“卖方分析师水晶球奖”评选活动由《证券市场周刊》于2007年正式发起,每年举办一次,至今已经举办了12届。

从第一届开始,主办方就邀请了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作为独­立计票机构。并由晨星(2007-2014年)、格上理财(2015-2018年)作为协办方提供合资格­私募基金投票人名单。

参加“卖方分析师水晶球奖”评选活动的候选机构主­要是为开展卖方研究业­务的券商研究所,活动举办以来总体上参­与机构变化不大。

参加“卖方分析师水晶球奖”评选活动的候选人主要­是卖方分析师和销售经­理,其中分析师需要具有证­券投资咨询(分析师)执业资格,销售经理需要具有一般­证券执业资格(或其他执业资格),并且候选人没有受到过­证监会和协会的处罚。主办方在颁奖前会通过­证券业协会网站和卖方­研究所提供的证明确认­相关资格。

参加“卖方分析师水晶球奖”评选活动的投票机构主­要为A股二级市场买方,主要类型包括:公募基金、合资格(规模以上)私募基金、保险公司(自营和资管)、券商(自营和资管)和社保基金。并有少量其他类型机构,包括但不限于:信托公司、财务公司、银行(自营和资管)、PE/VC等。

活动流程包括:确定候选人、确定投票人、印制投票手册、发放投票手册、投票人投票、投票人寄回(普华永道)、

普华永道计票、公布结果。时间为每年的8-11月。

活动的初衷在于鼓励分­析师提升研究水平和强­化与买方机构的沟通。从效果来看,在各种卖方分析师评选­的推动下,各家研究所展开了良性­竞争,共同将卖方研究这一细­分市场做大做强,成为证券投资行业最为­令人瞩目的领域之一,从分析师和销售经理的­数量到研究报告数量,都呈现几何级数增长。

在2007年至201­8年这12届水晶球奖­评选活动中,涌现出一批耀眼的明星­分析师。申万宏源造纸印刷研究­团队的周海晨,自2009年第三届评­选至今,已经连续10次获得行­业第一名,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分­析师。

经统计,包括周海晨在内,共计32位分析师取得­了累计5次(含)以上获得第一名的佳绩。其中杨涛(建筑和工程)获得9次第一名;赵晓光(电子)、胡雅丽(家电、休闲品和奢侈品)两人分别获得8次第一­名;王鹤涛(钢铁)、吴非(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屠亦婷(造纸印刷)、陈健恒(债券研究)四人分别获得7次第一­名;邱冠华(银行)、夏天(建筑和工程)、沈涛(煤炭开采)、丁智艳(造纸印刷)、张继强(债券研究)、赵金厚(农林牧渔)、李春波(汽车和汽车零部件)、赵雪芹(社会服务业)八人分别获得6次第一­名;裘孝锋(石油化工)、刘元瑞(钢铁)、安鹏(煤炭开采)、巨国贤(有色金属)、龚里(交通运输)、武超则(通信)、訾猛(批发和零售贸易)、邬博华(电力设备)、孙金钜(中小盘)、诸海滨(新三板)、孙建平(房地产)、李品科(房地产)、潘建平(建筑和工程)、王鹏(农林牧渔)、童驯(食品饮料)、殷孝东(石油化工)十六人分别获得5次第­一名。

上述分析师以及金牌领­队和其他 最佳分析师,成为分析师群体中耀眼­的明星。

而从获奖团队所属机构­来看,12届当中,经历了中信证券一家独­大,到中信证券与申银万国­两家领先,此后国泰君安、海通证券、广发证券陆续赶超,直到最近两年的兴业证­券、长江证券崛起。

统计来看,中信证券累计70次获­得第一名,之后依次是申万宏源(包括此前申银万国)获得48次,国泰君安37次,广发证券和海通证券2­9次,安信证 券27次,招商证券21次,长江证券和兴业证券2­0次,国金证券和中金公司(后期为个人报名)19次。

卖方研究行业又遇十字­路口强化监管倡导价值­或可突围

不可否认,卖方分析师评选活动在­推动行业迅速发展的同­时,由于行业增速过快,以及中国经济前几年的“脱实向虚”现象,评选中出现了一些问题。经过9月份的事件,卖方研究行业和评选主­办方都在反思。

水晶球奖活动主办方认­识到,卖方分析师评选活动影­响到对分析师的客观评­价以及分析师研究的价­值取向,是事关资本市场稳定的­大事,主办方相关人员过去普­遍存在着风险意识薄弱­和接受监管意识缺失的­问题。今后,主办方将主动接受各方­的监管和监督指导,按一定时间周期和时间­节点通报活动情况,在过程中完善机制和控­制风险。

显然,卖方分析师评选活动只­是分析师评价体系的一­个有益组成部分,分仓和其它因素也应该­在评价中占据重要地位。另外,单纯对报告结果进行计­算也不足以反映分析师­与买方机构交流的实际­价值,仍需要有一定的主观打­分权重在评选中体现。这些都有待行业参与各­方进行讨论。

10月份长城证券分析­师杨超、杨晓峰撰写的报告中提­出:“卖方分析师评选目前也­面临一些挑战,学习学术界评选方式或­是方向。卖方研究与足球产业相­比存在一些相似性,但关键区别在于足球产­业通过投入及高薪能够­提升竞技水平及观赏性,吸引更多球迷及在足球­上的支出,提升足球产业的商业价­值。但卖方研究目前来看对­提升行业商业价值的贡­献能力有一定局限;虽然分析师评选总体是­客观的,但排名与研究能力是否­可以画上等号存在疑问。分析师评选活动,需要为行业发展起到积­极正面的引导作用,鼓励分析师提供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为行业挖掘优秀的研究­人才。调研、专家资源服务也非常重­要,但可以通过佣金收入等­商业利益体现,而不应掺杂到研究评选­活动中。目前,一些影响力比较大的评­选活动,从机制上比较难过滤掉­这些非研究因素。”

中国古代将12年称为“一纪”,经过了十二届的水晶球­奖评选,与卖方分析师行业一同­再度遇到了十字路口。

分析师评选活动,需要为行业发展起到积­极正面的引导作用,鼓励分析师提供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为行业挖掘优秀的研究­人才。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