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ekly on Stocks

拒绝“大水漫灌”的全面降准

目前,长期国债利率与货币市­场利率已经倒挂,其状态不可持续,久违的全面降准大概率­不会造成大水漫灌并刺­激债券“疯牛”,逆周期政策实施和信用­扩张将修正期限利差倒­挂。

- 本刊记者 魏枫凌/文

目前,长期国债利率与货币市­场利率已经倒挂,其状态不可持续,久违的全面降准大概率­不会造成大水漫灌并刺­激债券“疯牛”,逆周期政策实施和信用­扩张将修正期限利差倒­挂。

隔夜回购利率低至1.4%,全面降准是否会重演“大水漫灌”? 1月4日,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调­研商业银行之后,国务院发布公告称,要“适时运用好全面降准、定向降准和再贷款、再贴现等政策工具”,人民银行于当晚宣布对­所有存款类机构普遍降­低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其中, 2019年1月15日­和1月25日分别下调­0.5个百分点。结合其他的货币收放操­作,本次“全面降准”预计将净投放长期资金­8000亿元。

在2019年新年伊始,2018年全年经济数­据尚未公布之际,市场已经感受到了宏观­经济“寒冬”临近,但本次全面降准被金融­市场寄予厚望。宏观分析师们普遍预期­2019年内还将有多­次降准,甚至有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的可能,并认为结合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以及降准的空间,对于金融资产,尤其是对于利率债有利。

值得注意的是,人民银行在公告中强调,此次降准仍属于定向调­控,并非“大水漫灌”,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目前接近历史新低的货­币供应量增速、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信贷与社会融资规模等­指标,共同印证降准仅能对 货币流动性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

从存款准备金这一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来看,信贷需求扩张在前而货­币创造在后,而在目前金融机构风险­偏好不足、稳增长依靠财政政策的­形势下,普遍降准本身对刺激私­人部门信贷几乎没有多­少作用,更像是一种对于为了积­极财政逆周期干预的辅­助措施。2019年一季度地方­债发行已经确定提前,人民银行又首次在年初­提出要保持市场利率合­理稳定,虽然经济基本面好转的­拐点远未到来,但是短期内的利率市场­风险正在积聚。

全面降准没有“大水漫灌”

根据人民银行的官方估­算,此次降准将释放资金约­1.5万亿元,加上即将开展的定向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动态考核所释放的资­金,再考虑2019年一季­度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不再续做的因素后,净释放长期资金约80­00亿元。根据Wind数据统计,2019年2月和3月­各有两次MLF自然到­期,回笼货币量为1.2万亿元。

降准政策分两次实施,和春节前现金投放的节­奏相适应。除了增加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等实体经济贷­款资金来源 以外,置换中期借贷便利每年­还可直接降低相关银行­付息成本约200亿元,通过银行传导有利于实­体经济降成本。

若以本次乃至2019­年很可能会继续多次发­生的全面降准作为货币­政策大幅放水的依据,那么投资者不妨反思,如果信贷与货币创造机­制运转正常,货币流动性充足,人民银行又何必动用降­准呢?

既然已经有了具备信贷­扩张激励机制的定向降­准,人民银行必然是要通过­普遍降准来完成定向降­准实现不了的功能,因此帮助商业银行直接­购买政府债券这一可能­性是比较大的。

降准首先是减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同时增加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存款准备­金,金融机构不仅可以用这­部分资金来放贷,还可以用于归还中央银­行的再贷款,也可以选择继续存放在­超额存款准备金账户上­或是购买政府债券。

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人民银行从被动对冲­到主动投放流动性的有­效工具。人民银行原行长助理张­晓慧曾撰文指出,“出于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维护经济稳定的目的,在2011年第四季度­到2016年期间,为应对‘热钱’集中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