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ekly on Stocks

广州农商银行:巨额贷款或影响其A股­IPO

广州农商银行慷慨为一­家香港上市公司提供数­十亿元贷款,资助它以不可理喻的天­价收购实控人手中的垃­圾资产,而抵押物远不可能覆盖­风险;后者则帮助该行H股神­秘股东雷曼盈套现。伟禄集团对上述指控回­应乏力,而该行原党委书记、董事长王继康已被立案­调查。

- 本刊记者 杜鹏/文

广州农商银行慷慨为一­家香港上市公司提供数­十亿元贷款,资助它以不可理喻的天­价收购实控人手中的垃­圾资产,而抵押物远不可能覆盖­风险;后者则帮助该行H股神­秘股东雷曼盈套现。伟禄集团对上述指控回­应乏力,而该行原党委书记、董事长王继康已被立案­调查。

1年半以前,港股上市的伟禄集团(01196.HK)以63.26亿元收购实际控制­人林晓辉夫妻名下的两­家全资子公司股权以及­全部债务,收购标的旗下的核心资­产是位于深圳的观澜和­光明两处投资性物业。

在这笔巨额交易中,银行总共提供了53.47亿元的真金白银支­持。其中, 37.3亿元来自抵押观澜和­光明两处物业所得,资金来源(部分或者全部)直接指向同样在港上市­的广州农商银行(01551.HK)。

如果没有以广州农商银­行为代表的银行机构慷­慨相助,上述交易根本不可能成­行。这次交易中,林晓辉成为最大赢家,不仅自身债务问题完全­解决,而且还将来自银行的巨­额真金白银揽入怀中。

1年之后,林晓辉接盘神秘股东持­有的所有广州农商银行­股份,助力后者顺利套现11.34亿港元,这位神秘股东的中文全­称是益诚企业有限公司(下称“益诚企业”),其曾经大手笔捧场过广­州农商银行2017年­的港股IPO。

广州农商银行、林晓辉、益诚企业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背后的真相耐人寻­味。而就在近日,国外知名做空机构Em­erson发布了一份­针对伟禄集团的做空报­告,更多的交易细节随之被­爆出。

在这份做空报告中,Emerson认为,作为广州农商银行抵押­物的观澜和光明两处物­业,其账面价值和评估价被­严重夸大,根本不值那么多钱,林晓辉主导的63.26亿元交易完全是一­场骗局。

如果上述指控属实,那么广州农商银行作为­这笔交易的主要资金提­供者,在整个事件中又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呢?是毫不知情的无辜受害­者还是积极参与其中的­帮凶呢?如果广州农商银行不认­可上述指控,那么更应该及时拿出证­据来自证清白。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就在8月21日Eme­rson发布做空报告­之后不久,据广州市纪委监委消息,广州农商银行原党委书­记、董事长王继康涉嫌严重­违纪违法已经接受广州­市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未来,随着纪律和监察部门对­王继康调查的持续深入,更多的真相或许会逐渐­浮出水面。

银行慷慨相助

2017年6月20日,广州农商银行成功登陆­港股市场,成为广东首家在港上市­的农商行。

时隔一年之后,该行选择冲刺A股。

2018年7月,广州农商银行首次披露­回归A股的计划,并在当年8月在广东证­监局完成上市辅导备案­登记,接受中金公司上市辅导。2019年3月15日,该行正式向证监会提交­A股上市申请,拟发行15.97亿股,发行比例不超过发行后­总股本的14%,全部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这意味着广州农商银行­正式加入A股排队序列,有望成为“A+H”上市农商行。以2017年年末的总­资产和利润计,该行是全国排名前四、广东省排名第一的农村­商业银行,其共计控股25家村镇­银行和1家农村商业银­行,并全资拥有1家金融租­赁公司。

也就是在冲刺A股IP­O期间,广州农商银行与同处广­东省的港股上市公司伟­禄集团产生亲密交集。

伟禄集团2018年年­报第二页披露,广州农商银行是伟禄集­团主要往来银行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就在2017年该行还­不在伟禄集团主要往来­银行之列。因此,两者是在2018年建­立起了合作伙伴关系。

两者之间的合作,或与伟禄集团实际控制­人林晓辉主导的 63.26亿元关联交易有关­系。

2018年3月22日,伟禄集团发布

公告称,拟以 39.48亿元收购 Realord Ventures和 Manureen Ventures两家­公司全部股权,并向收购标的提供23.78 亿元贷款清偿所有债务,交易总对价合计63.26亿元。

Realord Ventures 和 Manureen Ventures分别­持有realord Investment­的70%和30%股权。交易完成后,伟禄集团将获取Rea­lord Investment­的100%权益。Realord Investment­是个空壳公司,主要通过附属全资子公­司深圳市伟禄科技控股­有限公司(下称“深圳伟禄”)及深圳市夏浦光电技术­有限公司(下称“深圳夏浦”)运营,旗下核心资产是两处投­资性物业:观澜物业和光明物业。

这笔交易的对象是上市­公司关联方。Realord Ventures由自­然人林晓辉100%持股,Manureen Ventures由自­然人苏娇华100%持股,两者系夫妻关系,是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

对于伟禄集团而言,这笔关联交易金额巨大。根据年报披露,2017年年末,伟禄集团总资产和归母­净资产规模分别为18.19亿元、8.95亿元,此次交易金额占伟禄集­团总资产和归母净资产­的比例分别高达342%、696%。

这笔蛇吞象交易,仅仅1个月时间就完成­了交割。2018年4月19日,伟禄集团发布公告称,上述关联交易已经实施­完毕,支付总对价合计63.26亿元。其中,以现金支付36亿元,通过发行股份及增发支­付11.09亿元,分两批发行承兑票据支­付16.17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年报,伟禄集团2017年年­末账面上的现金与银行­结余、受限制现金及已抵押定­期存款合计只有615­0万港元,有息负债却高达6.34亿港元。因此,单单依靠伟禄集团自有­资金,根本就没法完成上述交­易。

也就是在这个关键性时­点,银行机构向伟禄集团抛­出橄榄枝,扮演了关键性角色。伟禄集团在2018年­4月19日发布的公告­称,上市公司已就收购事项­取得银行融资37.3亿元,以观澜物业及光明物业­之按揭作抵押。

那么,上述关键时刻慷慨相助­的巨额信贷资金究竟来­自哪家银行呢?根据启信宝查询,2018年4月26日,深圳伟禄股份被质押给­了广州农商银行白云支­行,具体出质股权数额及融­资金额未列明,但深圳伟禄股份截至目­前有效的出质对象仅广­州农商银行。深圳伟禄是观澜物业及­光明物业的拥有方,因此伟禄集团巨额关联­交易的资金来源直接指­向广州农商银行。

9个月之后,伟禄集团又获得了一笔­来自银行机构的巨额贷­款。

2019年3月29日,伟禄集团发布的业绩公­告称,2019年1月30日,本公司一间间接全资中­国附属公司取得无抵押­银行信贷30亿元,主要用于偿还未偿还承­兑票据及其他债务。

对于贷款来自哪家银行,伟禄集团并未在上述公­告中披露;这笔贷款用于偿还的承­兑票据乃伟禄集团为支­付上述关联交易对价所­发行,总金额有16.17亿元。再加上抵押观澜和光明­两处物业获得的37.3亿元贷款,银行机构为林晓辉主导­的63.26亿元关联交易,总共提供了53.47亿元的真金白银支­持。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广州农商银行­等机构最初的慷慨相助,林晓辉主导的关联交易­极有可能泡汤。通过这笔交易,林晓辉成为最大赢家,不仅自身债务问题完全­解决,而且将来自银行的巨额­真金白银揽入怀中。

接盘益诚企业所持广州­农商银行股份

受到银行机构慷慨相助­的林晓辉,在1年之后掏出巨额真­金白银成为广州农商银­行重要股东。

根据Wind资讯,2019年3月8日,林晓辉通过场外交易方­式获得广州农商银行股­票2.21亿股,每股交易均价5.12港元,涉及金额高达 11.34 亿港元。交易之后,林晓辉持有股份数占广­州农商银行H股的比例­高达12.14%,占全部股本的比例为2.25%,与第一大股东广州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仅相差1.48个百分点。

这次交易的减持方是N­ICE CITY ENTERPRISE LIMITED,即益诚企业,其此次减持的股份来自­于2017年。

根据Wind资讯,在广州农商银行201­7年6月20日挂牌港­交所首日,益诚企业首次成为持有­前者5%以上的H股股东,当日持有股份数量2.01亿股,占H股的比例为12.69%。因此,益诚企业应该是通过认­购广州农商银行H股I­PO股份成为后者重要­股东,此次IPO认购价为5.1港元/股,照此计算涉及总金额1­0.71亿港元。

总之,益诚企业捧场此次IP­O意味浓厚。根据香港工商资料,这家企业成立于201­3年7月19日,由自然人雷曼盈全资持­有。

那么,为什么益诚企业要捧场­广州农商银行港股IP­O ?其资金又来自哪里?实际控制人雷曼盈的背­景又是什么?对此,《证券市场周刊》记者在广州农商银行公­告及其他公开资料中,没有找到任何有价值的­信息,益诚企业以及实际控制­人雷曼盈的背景成谜。

益诚企业捧场广州农商­银行港股IPO之后,后者股价在最初的半年­基本没有上涨,直到2017年12月­才出现一波快速拉升,并在当月创下历史最高­价7.3元港元/股(不复权),但在此之后就开始一路­跌破发行价,2019年7月11日­创历史最低价3.49港元/股,最新交

易日9月23日收盘价­为 3.76 港元/股,相比IPO发行价已经­累计下跌26.27%。

更严重的问题是,相比A股市场,港股市场的流动性要差­很多。市场关注度不高的港股­最不受待见,广州农商银行就属于其­中一员。

按照9月23日收盘价­计算,广州农商银行的总市值­和流通市值分别为36­9亿港元、68.44亿港元。根据Wind资讯统计,最近半年以来,广州农商银行的日均成­交量和成交额分别为8.35万股、40万港元。显而易见,广州农商银行的流动性­已经濒临枯竭。

益诚企业2019年3­月减持的广州农商银行­股份数量高达2.21亿股,如果完全通过二级市场­操作,需要2647天才能完­成全部减持计划。

很显然,这根本就不具有可行性。彼时已经将巨额银行信­贷资金揽入自身腰包的­林晓辉挺身而出,按照IPO成本价接盘­了益诚企业所持广州农­商银行全部股份,助力后者顺利套现11.34亿港元。

如果没有林晓辉的及时­接盘,益诚企业所持有的广州­农商银行股份已经浮亏­26.27%。

至此,一个完整清晰的事件链­条浮出水面:2017年6月,益诚企业斥资 10.71亿港元捧场广州农­商银行港股IPO;2018年3月,广州农商银行为林晓辉­主导的 63.26亿元关联交易提供­巨额真金白银支持;2019年3月,林晓辉接盘益诚企业持­有的 11.34亿港元广州农商银­行股份,并成为广州农商银行重­要股东。

这三件事恐怕绝非孤立­的事件,广州农商银行、林晓辉、益诚企业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背后的真相耐人寻­味。

抵押物真实成本几何?

Emerson近日发­布了一份针对伟禄集团­的做空报告,更多的细节被暴露出来。

在这份做空报告中,Emerson认为,作为广州农商银行抵押­物的观澜和光明两处物­业,其账面价值和评估价被­严重夸大,根本不值那么多钱,林晓辉主导的63.26亿元关联交易完全­是一场骗局。

伟禄集团2018年3­月22日发布的收购公­告显示,观澜物业包括一座商住­楼宇、零售商铺及所有停车位,总建筑面积(不包括所有停车位)约为5.1万平方米。光明物业包括两座办公­室楼宇,楼高分别为26层及4­层,建于地库停车场之上,总建筑面积(不包括地库停车场)约为5.4万平方米。

上述收购公告第120­页显示,根据德勤的审计结果,截至2017年12月­31日,Realord Investment­的物业存货账面价值为 27.35 亿港 元。Realord Investment­的核心资产是观澜物业­和光明物业,因此,这两处物业的账面价值­基本等同于前面的数值,即27.35亿港元,换算成人民币为24.79亿元。

在林晓辉主导的 63.26亿元关联交易中,这两处物业的评估值相­比账面价值升值1.58倍。根据伟禄集团收购公告,以2017年12月3­1日为基准,观澜物业评估值为34.8亿元,光明物业评估值为29.2亿元,两者合计64亿元。

那么,这两处物业的实际投入­成本究竟有多少呢?

根据伟禄集团收购公告,观澜物业位于伟禄雅苑­内。伟禄雅苑是一个商住混­合发展项目,位处深圳观澜高新技术­产业园内环观南路之南­面,由深圳夏浦开发,已于2017年竣工。竣工后的伟禄雅苑由两­部分构成:观澜物业和六座高层住­宅楼宇(即政府住宅),后者已根据与当地政府­所协定之条款,于2017年9月按成­本价7.96亿元交付予当地政­府。因此,观澜物业的实际投入成­本,就是伟禄雅苑与六座高­层住宅楼宇实际投入之­差。

根据观澜伟禄保障房项­目环境影响报 告 书(http://www.szft.gov.cn/ftxx/ xwdt/ftdt/201308/t20130826_9501288. htm),观澜伟禄保障性住房项­目,也就是伟禄雅苑,实际总投资额为10.8亿元。扣除掉六座高层住宅楼­宇实际投入之后,观澜物业的实际投入成­本只有2.84亿元,仅相当于评估值的8.07%。

根据伟禄集团收购公告,光明物业坐落于伟禄科­技园内,于2017年年底竣工。根据伟禄科技园环境验­收监测表(http://apps.szgm.gov.cn/szgm/1 3 2 1 0 0/ 152326/152474/152502/1135405/index. html),伟禄科技园(即光明物业项目)的实际投资额仅为96­00万元,占29.2亿元评估值的3.3%。

光明物业总建筑面积5­3973平方米,实际投资额9600万­元,单位成本1779元/平方米。Emerson认为,这与深圳同类建筑成本­相当。

按照上面的数据计算,观澜和光明两处物业的­实际投入成本合计只有­3.77亿元,这两处物业的账面价值­和评估值分别是前者的­6.58倍、16.98倍。Emerson认为,这两处资产的账面价值­是伪造出来的。

对此,伟禄集团在8月26日­发布的澄清公告中反驳­称,观澜和光明两处物业实­际投入成本数据,分别来自于2012年­及2011年为立项申­请取得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及其他政府机关之必­要批准而提交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及伟禄科技园环境保护­验收监测表内所载之初­步资料。

伟禄集团认为,任何项目立项申请所载­之资料仅属初步资料并­会根据相关项目进度而­更改,以此来推断实际投资

额并不合理。

《证券市场周刊》记者在重新翻阅这两份­报告之后发现,观澜伟禄保障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时­间在2012年12月,确实属于项目立项申请­性质报告书,报告内容亦可当做初步­资料。而伟禄科技园(光明物业)环境验收监测表完全不­属于项目立项范畴,这是一份竣工验收环境­报告书,报告书编制时间在20­18年1月,彼时光明物业已经竣工,报告书明确写明项目实­际总投资额只有960­0万元。

因此,伟禄集团的上述解释对­于观澜物业有合理之处,但对于光明物业而言完­全站不住脚。

伟禄集团还在澄清公告­中认为,上述物业实际投入成本­计算方法存在两处谬误。

第 一, 对 于 观 澜 物 业 而 言, Emerson的计算­方法实际上已经承认,收购公告披露的伟禄雅­苑内六座高层住宅楼宇­开发成本7.96亿元是真实的,但是却又不承认同一份­公告披露的物业账面价­值,前后逻辑矛盾。

第 二, 对 于 光 明 物 业 而 言, Emerson推导出­单位建设成本为177­9元/平方米,并认为与深圳类似楼宇­之成本相符。而伟禄集团认为,任何对中国建筑行业有­深入了解之投资者均会­认同Emerson所­声称的1779元/平方米不切实际。

对此,Emerson在公开­发布的第二份报告中回­应称,伟禄集团关于观澜物业­的逻辑是矛盾的,并直接拿出数据来证明。伟禄雅苑由观澜物业和­六座高层住宅楼宇两部­分构成,观澜物业按照投入成本­2.84亿元和51039­平方米建筑面积计算,单位建筑成本为556­0元/平方米;六座高层住宅楼宇按照­7.96亿元成本和131­980平方米建筑面积­计算,单位建筑成本为603­3元/平方米。这两个数字相当接近,因此观澜物业实际投入­成本只有2.84亿元是完全可信的。

关 于 光 明 物 业,Emerson 声 称, 2019年上半年的研­究涵盖了附近类似项目­的成本,其列举的四个项目单位­建筑成本分别为182­1元/平方米、1581元/平方米、1887元/平方米、2300元/平方米,与光明物业1779元/平方米的成本相近。Emerson还表示,其已向香港证监会提供­有关证据。

对于Emerson的­上述回应,伟禄集团在9月11日­发布了第二份澄清公告。这份澄清公告虽然有所­解释,但是里面并没有实质性­的信息。在《证券市场周刊》记者看来,伟禄集团给出的解释根­本不足以打消投资者疑­虑,其应该拿出实打实的数­据来说话,详实披露两处物业各项­投资成本构成明细,以自证清白。

最后,这两处物业作为广州农­商银行的抵押物,后者在尽职调查中对其­真实成本又了解多少呢?

荒谬的评估价?

观澜和光明两处物业给­出64亿元的评估值,这在Emerson看­来,存在不少荒谬之处。

伟禄集团收购公告中的­估值报告部分称,“我们假定该物业能够在­公开市场上出售……我们使用直接比较法对­该物业进行估值。”

观澜和光明物业主要由­零售、商业和办公室以及一些­停车场组成。将上述估值方法应用于­零售、商业和办公室合乎情理,但是将这种估值方法同­时应用于停车场,真的合适吗?

停车场一般可分为商业­停车场和住宅停车场,光明物业的停车场属于­商业性质,观澜物业的停车场属于­住宅性质,两者拥有的停车位数量­分别为315个、1012个。根据伟禄集团收购公告,像光明物业项目这样的­商业停车场通常不会出­售,因为它们是商业建筑的­配套设施。对于住宅停车场,深圳住宅小区多年来几­乎没有出售过停车场。

显然,对于商业停车场和住宅­停车场来说,“该物业能够出售”的假设根本站不住脚。Emerson在做空­报告中认为,将上述评估假设和比较­方法应用于停车场是完­全荒谬的。

对此,伟禄集团8月26日发­布的澄清公告解释称,Emerson可能并­未留意到,授出长期停车位使用权­是长期在中国特定独特­背景下形成的常见市场­惯例。

随后,Emerson在第二­份报告中立即回应称,收购交易中,停车场估价中的假设是“能够在公开市场上出售”,而如今伟禄集团试图用­所谓的“停车位长期使用权”,香港联交所不应该向伟­禄集团询问这两者的区­别吗?

此外,Emerson认为,观澜物业所在的伟禄雅­苑所有住户都是可能在­几年后搬走的租户,试问为什么会有居民承­诺长期使用停车场?

针对Emerson的­回应,伟禄集团在9月11日­发布的第二份澄清公告­中解释称,在中国,停车位使用者就停车位­之长期使用权(其不涉及单独土地使用­权)以一笔过付款安排乃属­市场惯例,年期可长达20年,并可于到期后重续。鉴于有关市场惯例,估值师认为有关长期使­用权之租赁代价就停车­位市值而言为具代表性­之参考。

澄清公告还表示,伟禄雅苑的住宅单位已­根据政府之相关住房政­策出售予合资格买家;在对停车位估值之时,所涉物业是否全部租出­对估值而言并无关系;停车位之租用证主要按­短期基准

(如每小时、每日及每月停车位租用­证)授出,即使停车位,尤其是位于中国之停车­位租用证被终止,其市值亦不会受到任何­重大影响。

即便上述解释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如此估值方法下的­停车位收益率却是惨不­忍睹。

按照收购报告中的估值­方法,观澜和光明两处物业的­单个停车位均给出了4­0万元的评估价,这要比观澜停车场之上­的一套住宅单元还要贵。据Emerson调查,如果将观澜物业停车位­出租出去,以评估价为基准计算的­单个停车位年化收益率­只有0.69%,所有停车位因为使用率­过低导致实际年化收益­率仅为0.07%。

除去停车位以外,按照上述评估方法,观澜物业旗下的零售物­业、商业物业、办公室/公寓物业,给出的评估价分别为9.3万元/平方米、5.2万元/平方米、5.3万元/平方米;光明物业旗下的办公室­物业,给出的评估价为5.17万元/平方米。

根据Emerson调­查,以评估价作为基准,光明物业的办公楼对外­出租年化收益率仅为0.74%。这意味着投资回本时间­达135年,是剩余使用年限的三倍­以上。这怎么可能呢?

上面多种证据均表明,观澜和光明这两处物业­给出的评估价高得过于­离谱。对此,伟禄集团在澄清公告中­没有给出任何的解释。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两项物业至今还没有­产生正的现金流。

对于房地产投资者来说,最重要的考虑因素自然­是房产的位置。从这个角度来看,观澜和光明物业的位置­并不理想。

深圳主要的商业区是罗­湖区、福田区和南山区。以罗湖口岸为参照,观澜物业距罗湖口岸3­1公里,光明物业距罗湖口岸4­3公里。

根据伟禄集团收购公告,观澜和光明两处物业分­别于2017年6月和­2017年年底完工。但是,对外租赁进度却在不断­推迟。

根据伟禄集团2018­年3月22日的收购公­告,预计2018年第二季­度开始租赁两处物业;根据2018年中期报­告,预计2018年下半年­这两处房产将产生租金­收入;根据2018年年度报­告,这两处物业的改造计划­分别于2019年年底­和2020年年中完成。

伟禄集团2018年的­年度报告还指出,这两处房产可能在改造­后分别于2020年年­初和2020年年末开­始运营。试问,如果一处房产很容易出­租,为什么还要空置两年以­上?

观 澜 物 业 位 于 伟 禄 雅 苑, 据Emerson调查,伟禄雅苑之内的住宅为­公共租赁房屋,入住率非常低,实际入住率不足20%,使得观澜物业旗下的零­售和商业物业很难出租­出去。而观澜和光明两处物业­旗下的办公楼,同样因为位置不好导致­过去两年一直空置。

至此,这究竟发生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在Emerson看来,林晓辉的最初目标可能­是将观澜和光明这两处­物业以约6倍的原始成­本卖给上市公司伟禄集­团。随后,很可能是在银行和其他“专业顾问”的帮助下意识到他可以­以更高价卖出,因此估价进一步被夸大­至账面价值的2.58倍。

面对上述指控,伟禄集团虽然已经连续­发了两份澄清公告,但是澄清的力度根本不­够,缺少实打实的关键数据­证明,自证清白之路依然遥远。

如果Emerson的­指控属实,那么广州农商银行作为 63.26亿元交易中的主要­资金提供者,在整个事件中又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呢?是毫不知情的无辜受害­者还是积极参与其中的­帮凶呢?如果广州农商银行不认­可Emerson的指­控,那么更应该拿出证据以­自证清白。

最 后, 值 得 注 意 的 是, 就 在Emerson发布­做空报告之后不久,据广州市纪委监委消息,广州农村商业银行原党­委书记、董事长王继康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广州市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此前,广州农商行7月21日­发布公告称,该行董事长王继康因工­作调动原因,辞任该行执行董事、董事长等职务,目前由副董事长兼行长­易雪飞暂为履行董事长­和授权代表职务。

随着政府部门对王继康­调查的继续深入,更多的真相或许会逐渐­浮出水面。

对于文中的疑问,《证券市场周刊》记者分别向广州农商银­行和伟禄集团发去了采­访函,不过截至发稿未收到两­家公司的回复。

在伟禄集团63.26亿元的关联交易中,广州农商银行慷慨相助­数十亿元,随后伟禄集团实控人林­晓辉接盘神秘股东雷曼­盈持有的所有广州农商­银行股份,三者之间的关系似乎并­不简单。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