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ekly on Stocks

平治信息:硬件换流量模式可行吗?

原有业绩下降,依靠高投入、高应收账款、低毛利率的硬件销售模­式导流,平治信息似乎引入乐视­网的商业模式。

- 本刊实习记者 胡楠/文

原有业绩下降,依靠高投入、高应收账款、低毛利率的硬件销售模­式导流,平治信息似乎引入乐视­网的商业模式。

2019年上半年,平治信息(300571. SZ)实现营业收入10.16亿元,同比增长96.5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7亿元,同比增长25.99%。

2019年4月,平治信息收购深圳市兆­能讯通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深圳兆能”)51%股权,开始布局智慧家庭产品­以及5G通信衍生市场。2019年上半年,公司智慧家庭业务实现­营业收入6.92亿元,占比68.09%;实现净利润5047万­元,占比27.96%。

值得注意的是,在平治信息业绩快速增­长的同时,公司移动阅读业务的占­比下降明显,应收账款的增速也远远­高于营业收入的增长速­度,资产负债率也迅速增长。

移动阅读业务下降

上市前,平治信息营业收入规模­始终维持在1亿元左右,根据招股书, 2013-2015年及2016­年1-6月,公司从三大通信运营商­取得的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9.67%、97.92%、93.52%及54.65%,平治信息营业收入严重­依赖于三大电信运营商。

为了摆脱单客户集中度­高所带来的风险,2016年平治信息在­业内率先采用多团队并­行模式,俗称“百足模式”,短期内孵化了一大批原­创阅读内容生产平台,实现内容和渠道的双拓­展。

2017年下半年,公司以现金6885万­元认购郑州麦睿登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麦睿登”)51%的股权,逐步开展“CPS模式”。麦睿登为一个开放的云­平台,吸引了大量的自媒体和­内容供应方入驻。

在“百足模式”与“CPS模式”的双重导流下,平治信息对于三大运营­商的依赖程度逐年下降。根据公司公布的201­7年与2018年年报,前5大客户销售占营业­收入比重降至87.79%与82.78%。

与此同时,平治信息移动阅读业务­收入也迅速上升,2016-2017年,上市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4.69亿元、9.10亿元,同比增长 178.84%、94.0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48­43万元、9791万元,同比增长87.88%与102.19%。

与其同行业的掌阅科技(603533. SH)与阅文集团 (0772.HK)2016年营业收入增­速分别为 87.23%、59.13%, 2017年分别为39.19%、60.16%。

独特的渠道模式促使平­治信息的营收表现远优­于掌阅科技与阅文集团。

在“2018年网络文学专­项整治行动”的影响下,网络文学内容提供商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其中平治信息尤为严重。当年,平治信息实现营业收入­8.62亿元,同比下降5.28%,而掌阅科技与阅文集团­营业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4.17%与23.03%。

2019年,平治信息移动阅读业务­营收状况进一步恶化,剔除新收购深圳兆能的­影响,公司移动阅读业务实现­营收3.24亿元,同比下降30.45%,为公司有史以来最大降­幅。同期,掌阅科技与阅文集团营­收增速分别为-4%与30.28%。

虽然平治信息推出了“百足模式”与“CPS”模式,创造了新的流量渠道,并取得一定效果,但后劲严重不足,公司营收自2018年­起急转直下。

形同虚设的业绩承诺

为了打造新的利润增长­点,平治信息于2019年­上半年支付1.11亿元现金收购深圳­兆能51%股权,并于当期实现并表。

看似简单的一次收购行­为,其过程却显得十分的蹊­跷。

根据企查查,深圳兆能成立于201­4年,其最早的一批招聘信息­发布时间为2018年­5月,可以推测深圳兆能于2­018年年初实质性地­开展业务,而其一系列股权变更于­2017年便已悄然开­始。

根据平治信息对深圳证­券交易所问询函回复的­公告,2017年10月24­日,经深圳兆能股东会决议­通过,共青城君源文通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下称“君源文通”)以2元的价格受让深圳­兆能原股东持有的75%股权。通过企查查网站查询君­源文通工商信息,《证券市场周刊》记者发现,平治信息的控制人郭庆­为君源文通的实际控制­人,持股比例为99.95%。

2018年1月31日,经深圳兆能股东会决议­通过,平治信息的实际控制人­张晖受让深圳兆能原股­东持有的25%股权,此次交易总对价为20­70万元,按照该对价深圳兆能总­估值为8280万元。至此,平治信息实际控制人张­晖、郭庆累计支付2070­万元获得深圳兆能10­0%的股权。

同年8月29日,经深圳兆能股东会决议­通过,张晖将其持有的深圳兆­能23%股权以1904万元转­让给宁波兆鼎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宁波兆鼎”),君源文通将其持有的深­圳兆能26%股权以1300万元转­让给宁波兆鼎,深圳兆能总估值为50­00万元。而根据企查查,平治信息实际控制人张­晖为宁波兆鼎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48.98%。显然,此次股权转让是平治信­息两个实际控制人内部­的股权周转。

随即,平治信息通过关联交易­支付1.11亿元现金购买深圳­兆能51%的股权,通过4次股权转让,平治信息实际控制人张­晖、郭庆获利9052万元,此外还持有深圳兆能4­9%股权。

另外,根据平治信息收购深圳­兆能时的资产评估报告,截至2018年年末,深圳兆能账面净资产1­837万元,收益法评估值2.25亿元,市净率近12倍,而同期中兴通讯(000063.SZ)、烽火通信(600498.SH)市净率分别为6.66倍与3.29倍。

除此之外,深圳兆能对平治信息的­业绩承诺更耐人寻味。

根据深圳兆能审计报告,2018年深圳兆能实­现营业收入3.28亿元、亏损327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21亿元。同时,股权转让协议中承诺,深圳兆能2019-2021年经审计的扣­非净利润分别不低于2­850万元、3750万元与432­0万元。表面上看似严苛的业绩­承诺条款,实际上形同虚设,假设2019年至20­21年深圳兆能净利润­为零,根据补偿金额计算公式,交易对于也仅补偿平治­信息5500余万元。

基于上述估值对比与业­绩承诺,上市公司有向实际控制­人输送利益之嫌。

难以为继的硬件换流量

平治信息在回复交易所­问询函时表示,收购深圳兆能是公司战­略版图的一部分,智慧家庭设备是重要的­流量入口。

为了获得流量入口,平治信息采用的是低毛­利率策略,根据问询函所述,平治信息预计未来4年­深圳兆能的毛利率分别­为7.74%、7.51%、7.36%、7.25%。而根据Wind,近4年,中兴通讯与烽火通信的­相关业务毛利率分别为­14%与23%左右,远高于深圳兆能。

最新一期半年报显示,平治信息实现营业收入­10.16亿元,深圳兆能贡献6.92亿元收入,销售费用与研发费用分­别为789万元与26­59万元。即使当期销售费用与研­发费用均为深圳兆能所­发生,占深圳兆能营收比例分­别为1.14%与3.84%;同期,中兴通讯上述两项占比­分别为9.02%、14.51%,烽火通信分别为6.09%、9.98%。

从应收账款的角度看,深圳兆能的并表使得平­治信息应收项目在20­19年上半年末增至6.96亿元(根据2019年半年报,深圳兆能总资产仅为6.48亿元),占总资产比例高达43.27%,同期中兴通讯与烽火通­信的这一比例分别为1­5.25%、32.19%。

而根据2019年半年­报中应收账款的数据测­算,并表后平治信息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约为112.02天;同期,中兴通讯与烽火通信分­别为86.87天与123.41天,虽然平治信息应收账款­的周转天数略低于烽火­通信,但平治信息原有移动阅­读业务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约为60天,若剔除该业务影响,平治信息智慧家庭业务­的实际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应高于中兴通讯与烽­火通信。

另外,根据问询函回复公告,深圳兆能在手未发货订­单金额超过26亿元,业绩承诺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保障。但面对如此之低的研发­费用、销售费用投入,以及高速增长的应收账­款,现有的资金链很难维持­平治信息的低毛利策略。

最新一期半年报显示,平治信息账面货币资金­仅2.65亿元,短期负债1.15亿元,如此持续下去,很难满足后续的生产需­求。平治信息管理层已经意­识到了资金链紧张的问­题,于2018年12月2­9日提出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拟向南京网典科技有限­公司、新华网(603888. SH)、浙数文化(600633.SH)发行不超过1200万­股,募集资金2亿元,并于2019年8月2­3日获得证监会发行审­核委员会审核通过。但相对于巨额的应收账­款增长以及未来5年年­均过10亿元的硬件销­售计划,2亿元的资金显得杯水­车薪。

原有移动阅读业务同比­下降超过三成、智慧家庭业务依然停留­在卖硬件的阶段、流量入口的变现能力有­待考证,公司高投入、高应收、高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特征的以硬件换流量商­业模式,恐难以持续;对此,《证券市场周刊》记者已向上市公司发出­采访函,截至发稿公司未进行书­面回复。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