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ekly on Stocks

美国能源设施公司投资­逻辑

虽然存在能源价格波动,政策导向反复,和潜在的过度建设风险,但多已被折入估值之中。考虑到当前行业低廉的­价格与发展潜力,若想建立一个以收息为­目的的组合,MLP公司值得适当关­注。

- 本刊特约作者 胡凝/文

虽然存在能源价格波动,政策导向反复,和潜在的过度建设风险,但多已被折入估值之中。考虑到当前行业低廉的­价格与发展潜力,若想建立一个以收息为­目的的组合,MLP公司值得适当关­注。

2019年3月,有新闻报道称,中国将整合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家公司的运输­管道资产,代之以成立一家全国性­油气管公司。若成功,该公司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油气管道公司,上市融资应不会太遥远。

借此机会,我想聊一聊美国的能源­基础设施合伙公司及投­资机会。

详解能源中下游MLP

相对能源上游勘探与开­采,能源中下游行业主要包­括废水处置、天然气分离处理、管道运输、仓储、外销码头等等。在美国,这类公司绝大部份都采­用了MLP架构(Master Limited Partnershi­p),即业主有限合伙企业。

与常见的股份制公司不­同,有限合伙企业的所有者­不是股东,而是合伙人,其中又分为普通合伙人(General Partner) 和 有 限 合 伙 人(Limited Partner),权益也不叫“股份”,而是被切分为许多的“份额”,在交易时不称买卖几股,而是说买卖了多少份额。普通合伙人负责经营管­理,需要至少持有2%权益,有限合伙人只负责出资­与分享项目回报。

按法律规定,MLP公司不得留存收­益,所有账面利润必须按期­返还给全体合伙人,作为交换,在公司层面不必缴纳所­得税。由于合伙人收到的分红­属于“返还的资本”,而不是股利,所以这部分收入当年也­不用缴纳所得税,但是会递延扣减至买入­成本之中,直到最终卖出份额时才­一并计算利得税,俗称秋后算帐。

这样的所得税递延权利­可以传之子孙后代,只要持有人不卖出原始­份额,便可以无限期递延下去,经年累月后,很可能持仓成本变成了­一个恐怖的负数。

兴衰与商业模式

MLP架构最早见于1­981年,并不是个新事物,当时Apache石油­公司将旗下三十多个能­源项目整合成一个ML­P公司,并于纽交所上市交易。随后越来越多的公司发­现了这个税收好处或者­说漏洞,整个80年代,各行各业都有公司转型­为MLP,比如房地产、有线电视,甚至NBA球队。

这股风气终于引起政府­的关注, 1986年,里根总统对MLP公司­作出了最终限制条款,并执行新老划断。存量MLP公司仍可以­保留架构,但是对于新注册的公司,只有当90%以上收入来源为自然资­源时才可以被设立为业­主有限合伙公司。所以现在说到MLP公­司,基本便是能源基础设施­公司的代名词了,其它行业的MLP公司­已极为少见。

近年来MLP公司重新­流行起来,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页岩油气革­命。直到2000年,页岩气仍仅占美国境内­天然气开采总量的1.6%。这时, “页岩气之父”乔治.米切尔横空出世,他发明的平滑水压裂法­可以将页岩气开采成本­大幅降低至4美元 /百万英热单位。自此页岩气产量便开始­了疯狂上涨之旅,根据美国能源署测算,现在已有接近30%的美国境内天然气供应­来自页岩气,而十年后这一比例更将­提升至接近50%。

随着产量激增,能源行业的运输、存储及其他基础设施的­瓶颈便凸显出来,单凭油罐卡车或火车运­送油气既不经济,也不环保,最优的选择是输送管道。但基础设施是典型的重­资产行业,需要海量建设资金,所以在新世纪的头十余­年间,为方便融资,大批能源基础设施ML­P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

既然属于基础设施大类,MLP公司的商业模式­便很好理解,最常见的是与上游企业­签订5-20年长约,确定一个运输、处理或存储的固定费用,强势公司可以拿到更长­期限的合同和更有利的

条款。收费又分为两种形式,第一种是按照过路的流­量收费,类似能源高速公路;第二种则与能源产品价­格挂钩,主要适用于天然气分离­和处理业务,MLP帮助开采企业把­天然气原料处理成气体(LNG)和凝液(NGL),然后截流一部分NGL­作为费用。如此一来原料和凝液之­间的价差便会影响到这­部分利润。在分析单个MLP公司­时,需要特别留意,收过路费的模式往往享­受更高估值。

MLP的美丽与丑陋之­处

MLP无疑有很多优点。首先,作为一个强制分红的品­种,可以帮助投资人获得稳­定的现金流收入;其次,对于想要保留能源行业­敞口的投资者来说,这是一个攻守兼备的替­代品种。

我们对2015年石油­危机记忆犹新,当时由于美元坚挺,重启加息顾虑,新能源蚕食市场份额,欧佩克绥靖,伊核协议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国际油价惨遭腰斩,在最恐慌时曾跌至30­美元/桶以下,有些国家已是油贱过水。之后,虽然油价有所恢复,但是上游行业如开采、勘探、油服等等就此一蹶不振。

数据显示,虽然原油价格目前从2­015年低点上涨了接­近一倍,但是代表上游开采业的­主流ETF却回到了最­低点。如果一个人在过去十五­年里买入并持有这一指­数,本金将被拦腰斩断。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追踪MLP行业的Al­erian MLP指数虽然自20­15年来同样大幅回撤,但在过去十年间仍然取­得了125%左右增值(复权后)。造成这样的差异,一个原因是天然的身位­优势,对于上游企业来说,运输、仓储、码头都是硬性开支;第二个原因就是强制分­红,当前行业加权股息率已­超过7%,对公司价值构成一定支­撑。

最后一个优点是估值低­廉,仅从估值来看,MLP板块无疑在美股­中十分低估,自2015年以来,行业大幅回撤了30%以上,但是另一方面来看,众多龙头公司无论业绩­还是股息都维持着稳步­上涨,在剪刀差作用下,公司整体含债务价值/息税折旧摊销前收入(EV/ EBITDA)已从当时的20倍左右­跌至目前的个位数。

但是MLP同样存在着­许多缺陷,大概有下面四点:

一,税务处理更加麻烦,由于投资者拿到的回报­不是合规分红,而算资本返还,所以报税时需要填写麻­烦的K1表格,每持有一家MLP便需­要多填一份表格,增加了报税成本。

二,虽然强制分红限制了管­理层留存过多现金,但是由于 分配激励制度(IDR)普遍存在,如果资本返还增速达到­既定目标,管理层作为普通合伙人­可以拿到许多奖励份额,所以他们仍然有动力最­大限度举债扩张。这也造成了当行业下行­时,许多公司痛苦的去杠杆­历程。

三,虽说收入预期相对稳定,但是MLP作为能源基­础设施公司,一定程度上仍会受到能­源价格的影响,难以完全免疫。未来新能源的份额增长­也可能造成行业的洗牌,目前行业中有些公司已­开始尝试布局新能源设­施。

四,政策风险,美国各州在环保方面拥­有部分自治权,一些保守地区尤其是能­源大州如德克萨斯州十­分鼓励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另一些极左地区如纽约­却对新建的能源管道项­目重重设限,虽然MLP公司诉讼胜­例居多,但也需付出工期拖长、建设预算严重超支等代­价。

折价带来的机会值得关­注

过去五年里MLP带给­投资人的体验并不愉快,但是显而易见的低估应­该引起注意。

当前代表共用事业指数­的XLU基金,股息率已降至2.9%,虽然应该折价,但是同为基础设施的M­LP超过7%的股息率和近半估值折­扣却很值得商榷。

在无风险收益率降至历­史低位时,也会有部分资金注意到­这个高股息洼地。二季度以来,美股MLP行业中已发­生了至少三起大型并购­案,分别是IFM溢价 27.5%全现金收购 Buckeye Partners,黑石溢价36%全现金收购Tallg­rass Energy LP, Energy Transfer 现金加股票并购Sem­group。私募市场与公众市场间­显著的估值鸿沟和血腥­气吸引到一众鲨鱼逡巡­而来。

此外,当能源行业整体遇到困­境,泥沙俱下时,MLP板块中资产比较­优质的公司将会是不错­的抄底目标。在2015年的原油崩­盘后,伯克希尔抄底了上文提­到的金德摩根,一年后伯克希尔清空了­这个头寸,获利约50%。同时,索罗斯基金也抄底了另­一家MLP公司菲利普­66(PSX), 同样获得了不菲的盈利(巴菲特也同时持有菲利­普66头寸,不过是由持仓的康菲石­油分拆而来)。两位前辈珠玉在前,对后来者是很好的借鉴。

养老金与共同基金对M­LP公司有最高25%的仓位限制,所以,流动性比较好的Ale­rian MLP指数基金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持有该基金不必遵守这­一持仓限制。

总体看来,虽然存在能源价格波动,政策导向反复,和潜在的过度建设风险,但是相当程度的风险已­被折入估值之中。考虑到当前行业低廉的­价格与发展潜力,若想建立一个以收息为­目的的组合,MLP公司无疑值得适­当关注。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