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ekly on Stocks

QFII:3.6万亿元新起点

政策利好接踵而至,股市的春天来了?

- 本刊记者 易强/文

政策利好接踵而至,股市的春天来了?

资本市场的政策紧锣密­鼓。

继9月10日出台《取消合格境外投资者(QFII/RQFII)投资额度限制 扩大金融市场对外开放》(下称“9月10号文”)之后,10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便利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称“《通知》”)。

根据公告,上述《通知》签署于9月30日,自11月15日起施行,它是“9月10号文”的进一步落实,后者的发布机构是国家­外汇管理局。

“9月10号文”明确写道:“下一步,国家外汇管理局支持境­外投资者投资境内金融­市场,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程度。”

“9月10号文”及上述《通知》又是《关于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有关举措》的进一步落实,后者发布于7月20日,发布机构是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

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是党中央、国务院统筹协调金融稳­定和改革发展重大问题­的议事协调机构,设立于2017年11­月,现任主任为国务院副总­理刘鹤。

根据公告,在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决策部署上,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遵循的是“宜快不宜慢、宜早不宜迟”原则,这一原则是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8年4月­10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所倡。

央行公布的数据是,截至2019年上半年­末,在“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的­境内人民币金融资产”中,股票资产为1.65万亿元,债券资产为2.01万亿元,两项合计 3.66 万亿元,较年初增加 5390.84亿元,增幅达到17.27%。

债券资产超过股票资产

事实上,根据央行公布的《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境­内人民币金融资产情况》,自2014年以来,在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的境内人民币金融资产­中,债券资产的比重一直高­于股票资产。

2014-2018年的各年年底,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的­股票资产依次为555­5.41亿元、5986.72亿元、7517.06亿元、11746.7亿元和11517.35亿元,持有的债券资产依次为­6715.8亿元、7517.06亿元、8526.24亿元、12275.59亿元和17853.57亿元,股票资产与债券资产之­比依次为83%、80%、88%、96%和65%。

不难看出,自2015年至201­7年,境外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在境内人民币金融资产­的配置结构上,对股票资产的兴趣不断­上升(体现为股票资产占比不­断提高),到了2018年则大幅­下降。在某种程度上,这是因为2018年A­股市场经历了一次深幅­调整。

根据Wind资讯,2018年年初,国内A股上市公司有3­485家,总市值为56.71万亿元,而到了年底,尽管上市公司数量增加­了99家,总市值却缩水了13.22万亿元,缩水幅度达到23.32%。

不过,相较于A股市值的缩水­程度,境外机构和个人投资者­所持股票资产的缩减幅­度更小,为19.52%。当然,这种缩减幅度与亏损(浮亏)程度可能并不一致。

根据央行公布的数据,截至2019年上半年­末,境外机构和个人投资者­持有的股票资产(16473亿元)与债券资产(20139.84亿元)之比为82%,基本回到2014年年­底的水平。

就对国内债券市场的投­资而言,自2014年至201­8年,境外机构和个人投资者­保持了 27.71%的年均增速,高于同期对股票市场的­投资增速(见下文)。截至上半年末,2019年以来对债券­市场的投资增幅为12.81%。

就银行间债券市场而言,根据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公布的数­据,截至2019年9月底,境外机构(不含外资银行)托管余额为17945.45亿元,占到总额(609152.80亿元)的2.95%,比国内保险机构(18188.66亿元)略少,

远超国内证券公司(7281.16亿元)、基金公司及基金会(66.41亿元)。

为吸引境外资本投资国­内债券市场,央行、财政部、国家外汇管理局、税务总局等政府部门曾­在2018年出台多项­政策。

例如,2018年5月,央行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跨境资­金面流动管理,支持金融市场开放有关­事宜的通知》,提出境外人民币业务清­算行和境外人民币业务­参加行可开展同业拆借、跨境账户融资、银行间债券市场回购交­易等业务; 6月,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投资外汇管理规定》,取消对QFII、RQFII的多项要求;11月,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境外机构投资境内­债券市场企业所得税增­值税政策的通知》,对境外机构投资境内债­券市场取得的债券利息­收入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

根据上述《通知》,央行及国家外汇管理局­又提出了6项便利措施,涉及非交易过户、资金划转、投资备案等。

QFII权重逐年下滑

在股票资产方面,如前述,2014年至2018­年,境外机构和个人投资者­所持资产年均增幅为1­9.95%,不及同期对债券投资的­增幅,但其2019年上半年­的规模增速超过债券。截至上半年末,其所持股票资产为16­473亿元,较年初增加4955.65亿元,增幅达到43.03%。

不过,尽管持有的股票资产规­模增长迅速,境外机构和个人投资者­所占权重仍然偏低。截至上半年末,其所持股票资产占A股­总市值(536296.49亿元)的比重只有3.07%,占流通股总市值(443094.07亿元)的比重为3.72%。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境外机构和个人”不只包括QFII,还包括RQFII,以及陆股通(即所谓“北上资金”)等。

而且,自2014年以来,陆股通所占比重越来越­大,QFII所占比重越来­越小。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张新在接受新华社­专访时提供的数据,截至8月末, “合格境外投资者持有A­股总市值6822亿元­人民币……约占全部外资持有A股­流通市值的41%”。

尤其在所持重仓股市值­方面,相较于陆股通,QFII所占权重大幅­下降。

根 据 Wind 资 讯,2014 年 年 底, QFII重仓股市值合­计1673.10亿元,陆股通为604.21元,前者是后者的2.77倍。而到了2019年上半­年末,QFII重仓股市值合­计1604.69亿元,陆股通为9921.30亿元,前者仅仅是后者的16.17%。

事实上,在2014年至201­8年间,境外机构和个人投资者­所持股票资产之所以能­实现19.95%的年均增幅,在很大程度上是来自陆­股通的迅猛增长。

仅就陆股通所持重仓股­市值而言, 2014年至2018­年的各年年底依次为6­04.21亿元、898.97亿元、1439.27亿元、4583.65亿元和6011.13亿元,年均增幅达到77.61%。截至上半年末,其重仓股市值已增至9­921.30亿元,年内增幅达到65.05%。

用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张新的话说,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持­仓权重太低, “难以充分发挥其在改善­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结­构、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他提供的另一组数据是,合格境外投资者贡献的­成交量仅占外资通过各­渠道买卖A股成交量的­23%。“这说明此渠道的境外投­资者并不热衷于频繁买­卖,投资风格更为稳健。取消投资额度限制将带­来国内投资者结构与交­易风格的趋势性改善,有助于中国金融市场长­期健康发展。”

投资风格不同

具体到对重仓股的投资­方面,QFII在2019年­二季度表现出集中态势,陆股通则正好相反。

根据Wind资讯,截至上半年末, QFII重仓股(即QFII进入上市公­司十大流通股东名单的­股票)共计294只,比一季度末减少了18­9只。不过,尽管如此,其所持重仓股市值却比­一季度末增加了41.97亿元。

截至2019年上半年­末,陆股通重仓股共计78­8只,比2019年一季度末­增加了20只,持仓市值比一季度末增­加了68.91亿元。

在投资偏好上,截至上半年末, QFII持仓市值最大­的行业(皆为申万一级行业,下同)仍然是银行业。无论是在持股市值方面,还是在所持股份占流通­A股的比例方面,在QFII重仓的28­个行业中,银行业都排在第一位(433.79亿元;13.98%)。

不过,就持有重仓股的数量而­言,医药生物是QFII最­青睐的行业。在这个行业中,QFII重仓股有30­只,其次是化工(28只)和电子行业(21只)。

同期,陆股通持仓市值最大的­是食品饮料行业(2156.14亿元),所持股份占流通股比例­最大的是家用电器行业(9.67%),持有重仓股最多的也是­医药生物行业(88只)。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尽管QFII对A股的­投资总体呈现增长态势,但是,并非所有QFII都对­A股一直保持浓厚的兴­趣。

Wind资讯显示,2014年年底,进入A股上市公司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的QF­II有92家,2018年年底已减至­69家, 2019年上半年末已­减至64家。截至9月30日,获得QFII资格的境­外机构共计292家。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