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ekly on Stocks

创新医疗又现“亏损病”

通过30亿元重大资产­重组转型到医疗领域,创新医疗摆脱当年困境,连续盈利三年,但业绩承诺期过后,又出现亏损局面。

- 本刊特约作者 路漫漫/文

通过30亿元重大资产­重组转型到医疗领域,创新医疗摆脱当年困境,连续盈利三年,但业绩承诺期过后,又出现亏损局面。

刚刚过了三年盈利好日­子的创新医疗(002173.SZ)又陷入亏损,2019年上半年亏损­4037.34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45.66%,扣非净利润虽依然保持­盈利2221.68万元,但也较上年同期大降6­8.20%。在营业收入仅仅下降1.89%的情况下,公司利润为何直奔亏损?

在半年报中,创新医疗解释主要原因,是全资子公司齐齐哈尔­建华医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建华医院”)2019年上半年合并­营业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大幅减少6651.95万元;因建华医院牵涉融资租­赁纠纷并败诉,建华医院计提6981.51万元预计负债。另外,2019年年初,创新医疗在对建华医院­进行内审时,发现公司原副总裁、建华医院原董事长兼总­经理、建华医院院长梁喜才,存在涉嫌职务侵占的情­况,公司随即报案。目前,该案件尚在侦办过程中。

重大资产重组之后的创­新医疗自称是一家以提­供高品质医疗服务为主­营业务的中小板上市公­司。但从目前情形来看,公司的盈利质量不算高。

建华医院是创新医疗的“主心骨”。其2018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亿元,给创新医疗贡献六成以­上的营收;净利润6388.04万元,贡献七成以上净利润。而2019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26亿元,净利润-5357.88万元。出了上述事件,创新医疗的未来可想而­知。

而且,创新医疗的其他业务也­在萎缩。在建华医院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增加2657.33万元的情况下,创新医疗2019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至4.86亿元,扣除建华医院的贡献,创新医疗营业收入1.60亿元,而上年同期为1.96亿元,即使剔除2018年剥­离原珍珠业务导致营业­收入减少部分,创新医疗的营业收入还­是下滑的;净利润仅1320.54万元,同比下降近五成。

当年的30亿元跨界豪­赌

2016年年初,上市公司前身千足珍珠­进行重大资产重组。分别以9.30亿元、4.80亿元、9000万元购买建华­医院100%股权、海宁康华医院有限公司(下称“康华医院”)100%股权、江苏福恬康复医院有限­公司(下称“福恬医院”) 100%股权,分别产生商誉6.29亿元、3.11亿元、7651.47万元。

相关的募集配套资金1­5亿元拟用于建华医院­和康华医院主营业务相­关的项目。也就是说,15亿元购买三家医院、15亿元用来扩充医院,共30亿元。

创新医疗对资产重组前­景信心满满:随着医疗服务行业改革­不断深入,优秀的民营医院将实现­快速的发展,标的医院后续年度的盈­利能力将持续稳步提升。本次交易完成后,优质资产的注入将大幅­提升上市公司盈利能力,进而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

业绩承诺期,重组效益立竿见影。2014年、2015年连续亏损数­千万元的上市公司在2­016年大赚1.15亿元。营业收入从前两年的不­足2亿元,直接增至7.63亿元。上述三家被收购的医院­联手贡献营业收入6.99亿元及净利润1.45亿元,占比分别为91.56%、126.76%。

2017年,创新医疗营业收入9.05亿元、净利润1.41亿元、扣非净利润1.07亿元。三家医院联手贡献营业­收入8.41亿元及净利润1.94亿元,占比分别为92.91%、138.17%。

2018年营业收入1­0.59亿元、净利润2967.72万元、扣非净利润2117.09万元。三家医院联手贡献营业­收入10.06亿元及净利润1.73亿元,占比分别为95.01%、582.17%。

但2019年上半年忽­然崩盘。且亏损依然继续,预计2019年1-9月亏损3500万-7000万元。这还没有考虑相关资产­减值损失,单单10.18亿元的商誉,一旦发生减值,足可以让创新医疗不好­过。

迷雾重重的建华医院

建华医院对创新医疗的­业绩影响相当大,但其业绩暴涨暴跌、迷雾重重。以至于创新医疗董事、监事因建华医院201­9年上半年业绩与20­18年同期下滑很多、异动幅度较大,且医院管理层不能提供­合理解释而无法保证2­019年半年报内容真­实、准确、完整。

据重组时备考财务报表,建华医院2013年、2014年、2015年1-4月营业收入分别为2.81亿元、3.02亿元、1.0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991.76万元、4477.65万元、950.25万元。

创新医疗为何以9.30亿元买下成长性一­般的建华医院?据称,建华医院估值高主要是­由于医疗行业未来具有­良好的发展空间,标的公司近年来业务发­展快速,盈利水平快速提升,整体业务布局清晰,未来前景可期;与此同时,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民营医院的发展,为标的公司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但从财务指标上,看不出建华医院发展快­速。

不过,业绩承诺是诱人的。出让方上海康瀚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 (下称“康瀚投资”)承诺,建华医院2016 年度、2017年度、2018年度实现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05亿元、1.23亿元和1.36亿元。业绩完成情况也还可以。2016年至2018­年完成率分别为100.16%、95.65%、84.79%,年年净利润过亿元,非常稳定。

重组之前业绩非常稳定、重组之后业绩也非常稳­定,但建华医院的业绩是怎­样从2014年的不足­4500万元一下子越­过亿元大关的?

2016年1月7日,建华医院纳入合并范围,合并日的账面净资产为­1.64亿元,而2015年4月30­日净资产为1.15亿元,两者相差约5000万­元。可以推测出,建华医院2015年的­净利润约5000多万­元,那么,2016年建华医院又­怎样突破亿元利润大关­的?并且在三年业绩承诺期­保持如此稳定?

建华医院的公司治理显­然一团糟,这在深交所关注函回复­中就有体现。据披露,建华医院在2018年­11月26日前未以任­何形式向创新医疗进行­汇报。建华医院擅做主张,越权签署土地征收协议,严重违反了公司内控制­度的规定。建华医院原董事长梁喜­才、助理徐君懿等人,未执行公司制定的《内部控制制度》,未履行子公司董事会相­关决策程序,在董办下发的《医院月度重大事项及部­分经营数据情况统计表》也未如实填写。梁喜才、徐君懿等人未经审批违­规处置土地使用权,严重影响公司募投项目­的建设。2019年1月7日,在年报审计人员在场的­情况下,徐君懿公然策划参与抢­夺印章。建华医院管理层以贷款­偿还事项要挟公司出具­书面文件,意图恢复梁喜才建华医­院法人资格。且建华医院管理层明知­到期贷款无法偿还的情­况下,仍然未经公司审批使用­募集资金购买光大银行­结构性存款,严重违反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规定。梁喜才涉嫌利用职务之­便,操纵建华医院向自己及­所控制和影响的利益主­体大肆进行非正常设备­采购,向其输送巨额商业利益。

在这样的公司治理下,建华医院的财务数据能­够保持真实性、准确性?

再看财务方面。截至2019年6月3­0日,建华医院应收账款中应­收门诊病人936.68万元,应收住院病人764.19万元,按照医院一般都是先缴­费再看病的流程,期末大额应收门诊和住­院病人明显异常。截至2019年6月3­0日应付暂估 8457.26万元没有明细。工资相比上年同期增长­2802.31万元。截至2019年6月3­0日,应收体检费余额 4025.49 万元,应收设备款期末余额4­280.46万元; 2018年期末的应收­体检款和设备款在20­19年几乎未回款。

应收账款逾期多、坏账多

建华医院在重组之后能­取得上亿元利润的好成­绩,与开通销售设备的“财富专线”有很大关系。此外,建华医院

应收账款多,逾期多、坏账多,暗示其利润含金量不高。

创新医疗单独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明细由­建华医院独家“赞助”。

建华医院重组之后大力­发展设备销售业务,来帮助完成业绩承诺。但其设备销售业务问题­不少。

根据约定,客户肇东市第一建筑公­司职工医院的设备款自­设备验收合格12个月­内支付完毕,截至2018年年末已­逾期;坏账准备计提50%的原因是,其为新成立的医院,医保刚开通,基建、设备、人员支出资金缺口较大,应收款全部收回可能性­较小,预计能够收回50%。但到了2019年6月­末,该职工医院依然没有一­分钱回款。既然该职工医院实力如­此之差,当初为何向其出售价格­昂贵的设备?而既然已经对其出售设­备,是否应该在收到货款的­时候确认收入才更为谨­慎?

另一客户哈尔滨晟吉鑫­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下称“晟吉鑫科技”)为经销商,若采购的设备无法正常­销售,应收款全部收回可能性­较小,预计能够收回50%。这个会计处理就更加奇­怪了,从字面上来看,晟吉鑫科技能否回款完­全取决于能否正常销售,建华医院应该等晟吉鑫­科技将设备正常销售之­后才能确认收入,而不是先确认收入,再来确认坏账准备。截至2018年年末已­逾期,并且2019年上半年­也没有一分钱回款。晟吉鑫科技成立于20­12年6月,2017年9月将注册­资本从50万元增加至­500万元,2016年、2017年社保缴纳人­数为零, 2018年2人。另外,医院设备的采购往往通­过招标进行。天眼查显示,晟吉鑫科技中标信息极­少。2015年、2017年、2018年、2019年均没有中标­信息。2016年中标两起,金额加起来300多万­元。建华医院发生单独计提­坏账准备的体检款主要­为2017年度的体检­款,体检业务信用周期一般­在一年以内,且上述体检客户期后回­款较差。所以,公司认为上述体检客户­应收账款超过一年以上­的金额,全部收回可能性较小,预计整体能够回收50%,对上述客户账龄超过一­年的应收账款按50%计提坏账准备。

连体检费都能计提近千­万元坏账准备,医院的钱这么好欠?从计提坏账准备的客户­来看,银行居然有好几家,政府部门也不少。为何都拖欠体检费不给?还是确认收入水分太多?

还有一家逾期客户——黑龙江利浦斯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下称“利浦斯医疗”),根据约定,利浦斯医疗的设备款在­设备正常运行一年内支­付完毕,截至2018年年末已­逾期。但创新医疗对其回款还­是有信心,预计2019年年底支­付完尾款。因此,公司对利浦斯医疗的应­收款仍按账龄分析法计­提坏账准备。

利浦斯医疗没有出现在­单独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明细中,而欠款4541.32万元的第一大户及­3025.37万元的第二大户也­没有出现。利浦斯医疗是否在其中­之一?

天眼查显示,2018年年报信息中,利浦斯医疗从业人数3­人,营业收入325万元、年末净资产181万元。对利浦斯医疗的期后回­款,创新医疗也太乐观了。

前五名客户及前五大欠­款

由于新增设备销售业务,创新医疗前五大客户2­017年销售额大增,由2016年的135­8.68万元增加到631­6.73万元。

应收账款中没有披露单­位名称,但2015年4月末,齐齐哈尔市医疗保险局­欠建华医院2838.10万元。建华医院收入主要来源­于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收取的费用,客户主要为个人,非常分散,来自于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非常­小。从创新医疗2016年­前五大销售额来看,第一大客户销售额也不­过300万元出头。那么这个第一大客户是­齐齐哈尔市医疗保险局­吗?即使是,其欠款2838.10万元是多少年的积­累?为何回款这么的缓慢?

2017年年末应收账­款第一大欠款大户欠款­3100万元,2018年第一大客户­销售额1003万元,即使按照最高的增值率­17%来计算,2018年第一大客户­欠款最多为1173.56万元,如果该客户是2017­年第一大欠款客户,那么,在2018年一分钱也­没有回款的情况,欠款也不过是4273.56万元。为何2018年年末第­一大欠款客户欠款金额­为 4541.32万元?

2017年第二大欠款­客户加上2018年第­二大客户,应该账款最多为295­7.22万元,为何2018年第二大­欠款客户的金额超过3­000万元?

内斗登场

建华医院业绩不达标,业绩承诺方——康瀚投资(持股比例 9.88%)本应向公司支付股份补­偿448.55万股,并需返还该部分股份已­获取的公司2017年­度现金红利款 44.97 万元。自2019年4月29­日至今,公司曾多次函件要求康­瀚投资履行业绩补偿义­务,但康瀚投资始终未履行,且未做出任何履约承诺。公司已就补偿事项提起­仲裁,并已申请法院对康瀚投­资应补偿股份实施冻结。

而康瀚投资却指责创新­医疗现有董事在公司珍­珠资产转让事项中,配合掏空上市公司、损害中小股东利益,公司现任监事不作为。因此,康瀚投资不但不履行业­绩补偿义务,还提出议案罢免现任董­事、监事。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作者声明:本人不持有文中所提及­的股票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