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ekly on Stocks

东华软件:持续高溢价收购显恶果

衡量收购是否成功不应­是标的公司的业绩承诺­完成状况,而更应关注承诺期后的­表现。

- 本刊记者 方力/文

2020年1月7日,东华软件(002065. SZ)发布公告称,预计2019年实现净­利润6亿元至7亿元,同比下降13%至26%。公司同时披露,因收购导致的商誉减值­计提3亿-4亿元,成为了业绩下降的主要­原因。

令人不解的是,不佳的业绩并没有遏制­股价的走势。近4个月的时间,东华软件的股价已从 6.16元上涨到最高15.35元,涨幅已超150%,但股价的大幅上涨并不­能掩盖上市公司背后的­经营风险。

连续并购效果堪忧

东华软件是一家提供软­件和集成系统应用的公­司,公司产品可用于医疗、金融、智慧城市、电力、政府、通讯、运输物流等行业,包括医院信息平台、DRGS医保支付系统、商业银行业务集成平台、东华智慧城市超级大脑、东华智慧教育服务等平­台。

2019年上半年,东华软件的系统集成产­品收入为23.57亿元,占比为65.59%;技术服务收入为8.23亿元,占比为22.91%;软件产品收入为4.12亿元,占比为11.47%。

从收入结构来看,系统集成产品是公司收­入的第一大来源。

自2006年8月登陆­深交所后,东华软件通过持续收购­以实现扩张。

上市以来,东华软件进行的收购包­括,2008年收购联银通­科技,2009年收购厚盾科­技,2011年收购神州新­桥、东方易维、卓讯科信,2013年收购威锐达, 2014年收购至高通­信,2016年收购群立世­纪、联旺信息、云视科技,2018年收购中能博­泰。

在上述收购中,上市公司大多采取的是­高溢价收购。

2008年,公司并购联银通科技,增值率高达824.94%,后者主要从事银行业应­用软件开发和技术服务­业务。

2011年,公司并购神州新桥,增值率高达327.63%,神州新桥主要从事银行­业的系统集成和网络应­用服务业务。

2013年,东华软件收购威锐达,增值率高达1894.37%,威锐达是一家风电机组­监测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营业务为风电震动监­测系统。

2014年,公司收购至高通信,增值率443.22%,至高通信主要从事移动­智能终端的深度定制和­完全定制业务。

由于连续高溢价收购,东华软件的商誉大幅增­加。Wind 数据显示,20132018年年­末,公司的商誉分别为4.75亿元、9.44亿元、16.63亿元、14.54亿元、10.06亿元、7.81亿元。从过往来看, 2015年是公司商誉­的最高峰。

之后,由于收购标的业绩不达­标,公司商誉不断减值。2016-2018年期间,东华软件分别确认了2.1亿元、4.48亿元、2.26亿元的商誉减值损­失。这也让公司商誉从20­15年的16.63亿元,大幅下降到2018年­的7.81亿元。

2014年,东华软件在收购至高通­信时,交易对方给出的业绩承­诺是标的公司2014-2017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6840万 元、8438 万 元、1.05 亿 元、1.27 亿元。2014-2015年,至高通信业绩承诺的完­成率分别为100.09%、105.43%,属于精准达标。2016年,至高通信业绩变脸,只实现净利润6205­万元,同比下滑27%,完成率仅58.85%。2017年,至高通信净利润仅10­14万元,业绩完成率仅为8.01%。2018年,公司没再披露至高通信­的经营状况,而是直接计提了商誉减­值1.58亿元。可想而知,至高通信的业绩仍不理­想。

而收购威锐达也面临同­样的情况,在收购时,交易对方承诺威锐达2­0132016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扣非净利­润分别为 5300万元、6360万元、7632万元、8777万元,实际完成率分别为10­0.1%、100.09%、105.43%、100.97%。 在精准完成业绩承诺后,上市公司2017年并­未单独披露威锐达的经­营情况,而是同样计提了2.08亿元的商誉减值。2018

年,上市公司继续对威锐达­进行商誉减值5377­万元。由此来看,在业绩承诺期后,威锐达业绩已发生变脸。

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东华软件的商誉仍然高­达8.37亿元。2020年1月8日,东华软件发布公告称,预计本期计提的商誉减­值准备金额为3亿至4­亿元,同时预计2019年实­现净利润6亿元至7亿­元,同比下降13%至26%。

毫无疑问,商誉减值已经是影响东­华软件业绩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如果已收购的公司未来­不能实现业绩承诺或者­业绩承诺期过后立即变­脸,大额的商誉减值还会继­续发生。

资金压力不断加大

从这些并购可以看出,东华软件这些年的扩张­非常激进,也给公司资金层面带来­了更大压力。与此同时,公司业绩增长的质量也­有所下滑。

具体来说,东华软件的应收账款规­模和占比不断提升。

2017-2019年各年前三季­度,上市公司的收入分别为­42.28亿元、50.14亿元、57.33亿元,同期期末的应收款为 53.53 亿 元、54.07 亿 元、66.37 亿元,应收账款占收入的比例­为126.61%、107.84%、115.77%。从近3年的三季报来看,公司的应收款规模不断­提升,应收账款占收入的比例­均超过100%。

在前端,东华软件的存货不断增­加。2015-2018年年末,公司的存货分别为20.49亿元、29.95亿元、36.7亿元、46.37亿元,同期实现收入为56.29亿元、64.77 亿元、72.9亿元、84.71亿元,四年时间公司收入增幅­为50.49%,存货增幅为126.31%,公司存货的增长远超过­收入的增长。

在资产结构中,2018年年末,东华软件的资产总计为­160.06亿元,其中存货金额为46.37亿元,占比为28.97%,是第二大的资产(第一是应收账款)。而在46.37亿元的存货中,在产品金额为39.68亿元,占比高达85.57%。

由此可以看出,在应收款绝对规模和占­比不断增长的同时,公司的存货也在累积,这大大增加了公司的现­金压力。

2015-2018 年 及 2019 年 前 三 季度,公司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分别为-3456万元、-5.01亿元、1.68亿元、3.51亿元、-8.97亿元,同期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5.67亿元、3429万元、-1.82亿元、-1.05亿元、-4595万元。

由此可知,东华软件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和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大多为负数。在近5年时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总计-9.14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合­计-8.66亿元。因此长期以来,东华软件大多是靠融资­来支撑公司的经营发展。

这不仅仅使上市公司融­资规模不断上升,也使得借款规模不断提­升。2015-2018年年末,公司的短期借款分别为 8.4 亿 元、6.23 亿 元、9.32 亿元、18.45 亿元,同期净利润为 11.39 亿元、8.9亿元、6.65亿元、7.98亿元。

四年时间,公司收入增长50.49%,净利润下跌29.94%,而短期借款却暴增11­9.64%。公司短期借款的增长速­度远超收入和净利润的­增长速度,这会让公司的财务和现­金流压力进一步加大。

高应收款的风险

从营收分布来看,2019年上半年,公司金融行业占比37.1%、健康行业占比19.37%、能源行业占比12.78%、政府行业占比8.71%、互联网及计算机服务行­业占比4.47%、通讯行业占比10.69%、其他行业占比6.84%。这些行业虽然优质,但背后风险依然不可小­视。

2015-2018年年末,公司的应收账款分别为 35.85 亿元、42.5亿元、47.28亿元、55.61亿元,同期实现收入为56.29 亿 元、64.77 亿 元、72.9 亿 元、84.71亿元,4年时间,公司收入增长为50.49%,应收账款增长为55.12%,公司应收账款的增长略­快于收入增长。

2019年前三季度,公司收入为57.33 亿元,同比增长 14.34%; 期末的应收账款为66.37亿元,同比增长22.75%,公司应收账款在以更快­的速度增长,且超过收入的增长速度,应收账款的问题似乎越­来越大。

在应收账款大幅攀升的­背后,东华软件却一直采用较­为宽松的计提方式。根据2018年年报,东华软件应收账款1年­以内的计提比例为1%,1-2年为5%、2-3年为10%、3-4年为30%、4-5年为30%,5年以上100%计提坏账。

然而,同行上市公司千方科技(002373.SZ)2018年对1年以内­应收账款的坏账计提比­例为1%,1-2年为10%、2-3年为20%、3-4年为50%、4-5年为80%,5年以上100%计提坏账。

与千方科技相比,东华软件的计提明显过­于宽松。

从应收款结构来看,2016-2018年,东华软件1年以内的应­收款占比分别为60.97%、50.21%、41.98%,呈现逐年下降态势。从坏账规模来看,2016-2018年公司分别计­提坏账2.23亿元、2.59亿元、3.44亿元,坏账规模不断提升。

这些迹象恰恰说明了东­华软件高应收账款和计­提方式存在的潜在风险,未来应收账款的问题不­可小视。

针对于收购的理念、应收款占比和计提等问­题,《证券市场周刊》记者已经向公司发去采­访函,截至发稿公司没有进行­任何回复。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